9歲小孩玩手遊充值近2萬元難退款,記者親測:實名認證存漏洞

2021-01-11 南方新聞網

  「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全部是華為應用裡遊戲充值消費。」近日,汕頭的林女士突然發現,近幾個月來,自己的花唄帳戶累計欠下了近2萬元,事後她得知,原來是自己9歲的兒子迷戀上了一款手遊,多次偷用家長的手機在遊戲裡進行了充值消費。

  9歲男孩玩遊戲充值近2萬元

  「血汗錢都充進遊戲裡面了。」林女士告訴記者,兒子小明今年9歲,平時就沉迷於手遊,一直以來更是鍾情一款4399平臺開發的遊戲,名叫「火線精英」。

  小孩子玩玩遊戲,林女士也沒有過多在意,然而在去年12月,林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的花唄帳單累計了17426元的欠款。當仔細查看帳單後,林女士一下就明白,應該是9歲兒子小明「惹的禍」。「每一筆帳單的用途都是充值遊戲點券,並且都充到了一個公司的帳戶。」最終,林女士從小明口中證實,原來從去年7月起,小明就利用她手機的支付寶在「火線精英」中充值點券,用於購買遊戲裝備,每次充值金額在幾十元到近千元不等。

  林小姐告訴記者,她的丈夫在兩年前車禍去世,留下她和婆婆及兩個孩子,老人體弱多病,僅靠她一人賺錢養家,如今又平白多出了近2萬元的花唄,無疑是讓往後的日子「雪上加霜」,她只希望平臺方能體諒,退還相應的花費。

  家屬稱平臺退一部分難以接受

  面對「從天而降」的大窟窿,林女士試圖找遊戲公司退錢。林女士回憶,她詢問了4399公司的相關客服,但客服表示,遊戲付費問題找收款方,需要去聯繫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隨後林女士發現,小明玩的手遊雖然是4399公司開發,但卻使用的是用華為帳號登錄,充值收款方也確實為「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為此她撥打了華為客服電話,但對方經核實確認表示只能退款7426元,理由是剩餘1萬元充值的點券已使用。除此之外,該個人帳號登錄遊戲已進行實名認證,林女士應對未成年人「誤充遊戲點券」的行為負責。

  對於華為客服的解釋,林女士並不認可,她告訴記者,如今不少遊戲公司都出了未成年人保護機制,需要實名認證才能充值消費,但令他意外的是,她手機華為帳號實名認證並不是自己,而是9歲的兒子隨便找了一個對應的成年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林女士進一步解釋稱,她的華為手機帳號中心的實名認證已有陌生姓名和身份證號碼的實名,但未進行人臉、身份證驗證,且身份信息也未完善。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華為手機上的遊戲軟體卻可以隨意通過指紋支付。

  「我沒辦法接受這樣的要求。」林女士說,在她反覆追討下,華為客服仍堅持只退款一部分,並且要求林女士籤下承諾函,不得通過任何方式向任何第三方披露退款事宜,否則需承擔退款金額三倍金額的固定違約金。

  記者親測:實名認證存有漏洞

  為了弄清相關緣由,5日下午3時許,南方+記者在華為應用商城下載了「火線精英」,記者注意到,該遊戲為「廣州四三九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和供應,遊戲安裝完成後,優先推薦了華為帳號進行登錄。

  隨後記者按照相應的指示,選擇了本機號碼的華為帳號登錄,遊戲登錄成功後,需要輸入對應的身份證和名字進行實名認證。但記者發現,實名認證過程中,並不需要進一步的人臉識別、以及上傳身份證驗證,只需要隨意在網絡上找到一個相匹配的成年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即可到遊戲商城消費,並且在遊戲商城消費時,支付界面會自動彈出第三方支付渠道,微信、支付寶、花唄均可支付。

  記者還從華為手機的個人帳號看到,登錄遊戲輸入的信息已通過實名認證,但人臉、身份證以及身份信息都未進一步驗證。

  事實上,2017年5月1日起,文化部就有規定:網路遊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網路遊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註冊,並保存用戶註冊信息;不得為使用遊客模式登錄的網路遊戲用戶提供遊戲內充值或者消費服務。換句話說,網路遊戲的玩家必須進行「實名登記」;遊戲中遊客模式是被允許的,但是玩家無法通過遊客模式進行任何消費。

  記者在測試中發現,該款遊戲的實名認證存在漏洞,也就是說,只要隨意找一個相匹配的成年人的身份證號碼和姓名,便可在遊戲商城進行隨意充值消費。

  律師:行為無效,但造成的損失需根據各自過錯承擔

  對此,記者致電華為消費者服務熱線詢問詳細情況,客服表示能夠理解林女士的苦衷,但是至於為什麼只能退款7426元、具體使用了多少點券以及怎樣計算出這個數額,他們也不清楚,因為這是與4399企業協商的結果,不是華為方自行決定的。

  記者向華為客服提出該手機遊戲登錄實名認證「過於簡單」且無需人臉驗證,導致未成年人巨額充值過錯。華為客服稱,會馬上去處理相關事宜,也會進一步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協商。

  隨後4399企業方面也回復記南方+記者稱,該遊戲產品是與華為進行聯運,相關充值資金是華為先收款,然後結合帳期再與遊戲公司結算,目前涉及退款還需要和華為方面進行溝通,接下來企業可以通過商務部門與華為進行聯繫,協助這位林女士得到儘可能滿意的解決方案。

  《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實施與其能力、智力相當的民事行為,巨額消費屬於超出九周歲兒童能力範圍之外的行為,在其法定代理人拒絕追認該行為的情況下,該兒童的行為是無效的。」對於該事件,廣東禪邦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律師鄒佳旺表示,既然是無效,那麼基於該行為產生的相關財產需要返還,造成損失的需要根據各自過錯承擔。

  鄒佳旺認為,由於兒童使用了部分道具,造成華為的損失,這部分損失由雙方根據過錯承擔。一方面,兒童母親作為法定代理人,沒有教育監管好小孩;另一方面平臺方沒有做好未成年人保護、沒有做完善好實名認證措施,導致九周歲兒童花費巨款玩遊戲都有過錯。根據公平原則,該部分損失一人承擔一半較為合適。

  巧合的是,5日下午6時,南方+記者再次利用華為帳號登錄測試該遊戲發現,遊戲的實名認證已經無法僅輸入相應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進行驗證,而是跳轉到華為帳號實名認證的界面,進一步上傳身份證照片,或者選擇銀行卡、電子身份證照等其他途徑進行驗證登錄。

相關焦點

  • 未成年人網遊充值 多平臺實名認證流於形式 遊戲吸金不設防
    而這些手機往往已經登錄了成年人的QQ、微信,或是手機運營商帳戶,帳戶信息通過了成年人的實名認證,有些還開通了小額免密支付。這給未成年人通過成年人帳戶登錄遊戲進行遊玩或充值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也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隱患。4月9日,市民李先生發現銀行卡莫名少了1萬元,而這段時間裡,李先生13歲的孩子曾拿著自己的手機上網課。經再三詢問,孩子承認是自己玩射擊遊戲時充值花掉了。
  • 手遊「唱舞全明星」被指「實名認證形同虛設」 未成年兒童大額充值...
    中國網科技記者日前接到未成年人家長反映,家中9歲兒童玩手遊「唱舞全明星」時,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充值一萬多元,其中有一天充值近九千元,在家長投訴並要求退款時,卻遭到商家拒絕。業內人士指出,遊戲平臺實名認證落實不到位、大額充值消費未作二次審核,是造成未成年人過度消費的重要原因。
  • 江蘇消保委:手遊實名認證流於形式 一未成年人充值高達7萬
    在手遊方面,騰訊旗下開心消消樂、奧特曼傳奇英雄以及搜狐暢遊旗下天龍3D(iOS)充值前均無需驗證,遊客模式即可充值。此外,9款遊戲均可通過其他帳號登錄,部分直播平臺青少年模式與一般模式無差異,實名認證流於形式。消保委信息顯示,今年一季度,未成年充值群體中年齡最小的3歲,充值金額最高達7萬元。對此,江蘇省消保委建議,推進「註冊實名認證+支付前人臉識別」雙認證系統。
  • 實名認證仍存漏洞 部分遊戲涉嫌違規
    「今年寒假時間特別長,孩子能玩的時間也會長很多,在家上網課也有更便利的條件(玩遊戲)。」他頗為無奈地說。防不勝防!網遊實名認證在執行中存漏洞事實上,對於青少年遊戲沉迷問題,有關部門早有要求。該委員會在4月底發出一份關於未成年人網路遊戲充值消費的警示,其中提及:根據消費者反映及對有關網路遊戲企業的調查,部分網路遊戲企業在實名認證設置中存在明顯漏洞,用戶可以通過默認手機號碼、第三方平臺授權、關聯已註冊過的其他遊戲等方式進行登錄,從而容易讓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信息註冊登錄帳號,使遊戲時長、充值額度等防沉迷限制功能失去作用。
  • 9歲孩子充值萬元玩「貓和老鼠」,家長填表申請退款遭遇「踢皮球」
    【來源:江蘇廣電總臺】徐州一個9歲男孩,在4399遊戲平臺下載了一款「貓和老鼠」遊戲,在沒有實名認證的情況下,以遊客身份進入遊戲,不僅能玩遊戲,還能沒有限額地充值,充值總金額近萬元。孩子家長郭先生嘗試申請退款,卻發現充值容易,退款卻很難。
  • 王者榮耀未成年人充值限額機制 賽事頻道仍可正常充值打賞
    記者圍繞未成年人網路遊戲生態健康,對國內13家遊戲企業旗下的20款熱門手遊的防沉迷系統進行測評,發現部分遊戲在對未成年人打遊戲實名認證、遊戲時長時段限制等方面依舊存在漏洞,未遵循《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等規定要求。
  •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遭投訴連續5月進黑榜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8月14日訊(記者 李婷)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未成年人利用線上學習時間玩網路遊戲,被誘導巨額充值等問題屢見報端。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涉嫌誘導未經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充值,相關消費糾紛與投訴急劇增加,單個用戶所涉數額最高達數萬元。
  • 未成年人可實名認證,充值額度不受限,這些APP被點名
    但是,在實踐中,不少企業以第三方帳號實名認證為前提,簡化軟體本身的實名認證設置,導致未成年消費者非常容易通過成年人的第三方帳號登錄遊戲,為未成年人長時間遊玩及過度充值提供了便利。本次調查中,9款遊戲均可以通過其他帳號例如微信、QQ、郵箱、手機號碼等註冊或點擊授權直接登錄,實名認證流於形式。
  • 中手遊被質疑誘導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 肖健需重新審視保護機制
    中手遊被質疑誘導消費 存未成年人大額充值情況微信小程序資料顯示,《全民槍神邊境王者》開發者為海南戰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戰神網絡」),通過天眼查股權穿透可知,戰神網絡實為中手遊100%控股公司。
  • 家長稱小學生網課期間手遊充值近4萬:她媽媽兩年的工資
    近日,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的陳先生向澎湃新聞(wwww.thepaper.cn)反映稱,其13歲讀六年級的女兒趁上網課玩手機遊戲,在「湯姆貓大冒險」「我是漢克狗」等遊戲中充值將近4萬元,這筆錢是「她媽媽在作坊裡做工近兩年的工資」。
  • 汕頭男孩玩遊戲充值近2萬元 4399表態將協助溝通解決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1日訊(記者 徐自立 馬先震)「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近年層出不窮。據南方網報導,近日,汕頭的林女士突然發現,近幾個月來,自己的花唄帳戶累計欠下了近2萬元,事後她得知,原來是自己9歲的兒子迷戀上了一款手遊,多次偷用家長的手機在遊戲裡進行了充值消費。林女士說,兒子小明今年9歲,平時就沉迷手遊,一直以來更是鍾情一款4399平臺開發的遊戲,名叫「火線精英」。
  • 福建男孩玩網遊充值近8萬元 騰訊稱證據不足暫未退款
    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今年以來層出不窮。據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鄧先生是福建人,在沙坪垻區開了一家餛飩店,幾年下來,兩口子辛辛苦苦攢了一點錢。但是前不久,鄧先生突然發現了一條異常的消費記錄,一番查詢,原來是自己14歲的兒子,為了玩網遊,花了近8萬元。
  • 洛陽小女孩玩第五人格遊戲充值2萬 家長退款遭踢皮球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1日訊 (記者 徐自立 馬先震)「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近期,由於長時間待在家中,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成為了未成年人學習和娛樂的首選工具,「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也隨之增多。
  • 「登錄無認證、超額充值」 未成年網遊消費引發爭議
    一周時間充值36筆花費數千元「我家孩子才6歲,為何沒經過實名認證,也無需登錄帳號就進入了遊戲頁面,並完成多筆充值?」朱女士告訴人民網記者,2月21日,她在使用微信時,發現有多筆非本人消費支出,總額為524元,後經詢問,原來是朱女士的小孩利用手機學習期間,在OPPO應用商店下載了一款名為《明日之後》的遊戲,孩子在沒有實名認證的情況下登錄遊戲並完成了充值。朱女士表示,事後她自己也嘗試登錄遊戲,發現實名認證提示雖然會出現,但直接關掉後也可登錄。
  • 會玩APP為玩家匹配16歲以下「蘿莉正太」引質疑還可未實名充值
    中國網財經11月11日訊 (記者唐海濤)近日,有家長反映稱自家小孩在一款名為「會玩」的APP中進行遊戲,在帳戶未實名認證的情況下即可消費充值。記者測試亦發現,在未進行實名認證的情況下,該APP可直接充值購買遊戲虛擬貨幣「金幣」。
  • 熊孩子玩遊戲充值40萬,鍋只能讓家長來背?
    資料圖「11歲孩子玩手遊等花光40萬賣房款」「明上網課暗打遊戲,孩子花幾萬元買裝備」……近日,多則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氪金」消費的報導引發關注。實際上,這樣的新聞已經不算「新聞」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孩子一擲千金玩遊戲的新聞曝出來。
  • 實名製成擺設?網遊新規施行五個月 心動網絡多款手遊可虛擬身份證...
    不過記者在測試時發現,一家名為心動網絡的網遊公司旗下多個手遊存在實名制漏洞,記者以網絡上找到的可生成虛擬身份證信息(年齡18歲以上)依然能夠註冊成功其至少兩款熱門手遊,甚至包括一款未成年人用戶佔比較高的名為「香腸派對」的手遊。那麼記者使用的虛擬身份證信息是否為真實的身份證信息?記者再次以同一個虛擬身份信息註冊其他的頭部廠商手遊則多數顯示失敗。
  • 聚投訴網友投訴廣東天宸網絡科技:6歲小孩玩3D狙擊遊戲充值316元...
    卞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我兒子今年六歲,春節期間在家使用手機下載了vivo 網際網路(電話4006299688)旗下的廣東天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電話076989056526)產品「狙擊行動:代號獵鷹」遊戲app,在家長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充值消費316餘元,我們觀察發現這款遊戲到付費環節時無明顯的標記,並且使用微信支付需密碼與開機密碼一樣,導致孩子充值成功,並且按照最新要求
  • 扇耳光就退款?孩子花10萬元充值遊戲,爺爺急哭:我一輩子的積蓄
    社會在進步,打發時間的方式也層出不窮,相比以前的小孩,現在的孩子要幸福得多。但孩子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沉迷電子產品,特別是手遊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沉迷手遊除了浪費時間以外,還可能給家裡帶來巨大的損失。未成年人瞞著家長充值遊戲的事情時有發生,充值過萬的也不少見。
  •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有望9月前上線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有望9月前上線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於9月前上線。馮士新說,我國正在加快推進國家層面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9月前上線,屆時將組織企業分批接入。   8月4日,北青報記者向多家遊戲公司詢問是否接到實名認證系統的測試工作,對方表示暫未收到測試邀請。資深遊戲策劃師許小亮告訴北青報記者:「遊戲公司一直將青少年反沉迷和實名認證作為遊戲廠牌立足之本,不斷升級、優化自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