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一二三專欄:村上春樹與父親

2021-01-08 澎湃新聞
新井一二三專欄:村上春樹與父親

新井一二三

2019-05-17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眾所周知,村上春樹是當下全世界最有名的日本小說家,每年都有報導說他入圍了諾貝爾文學獎。最近一期(二〇一九年六月號)的日本《文藝春秋》雜誌刊登了他寫的一篇散文題為:《棄貓兒——當我談到父親的時候,我談些什麼》。文中村上第一次寫到他跟父親的不尋常關係。

村上春樹 資料圖

村上春樹出生於一九四九年一月,屬於日本戰後的嬰兒潮一代。他父親村上千秋則一九一七年出生,乃京都一所佛教寺廟的次男。日本傳統的習俗是長男繼承全部家產。於是,不僅女兒要嫁出去,連次男以下的兒子都往往被送出去當別人家的養子。村上千秋小時候也被送去奈良一所佛教寺,可是對環境不習慣,不久就被送回老家來了。這經歷其實很像文豪夏目漱石的幼年時代,大概可以說是國家近代化以前,並不少見的現象。不過,年邁七十的暢銷作家特地執筆寫下父親兒時的經歷,不外是因為他覺得父親小時候的經驗間接地影響著自己的人生。

散文開頭就講到春樹小時候,跟父親一起騎自行車到離家大約三公裡的海灘,為的是放棄一隻貓兒。然而,當他們回到家時,那隻貓兒早已回來迎接村上父子。春樹寫:父親的表情首先是發呆,然後慢慢變成佩服了。這則小事,一方面跟父親小時候的經驗共鳴,另一方面也跟他二十年以後參軍時的經驗共鳴。

村上春樹的父母親都是中學的語言老師。父親又是長年做俳句的俳人。春樹是他們的獨生子,在大坂和神戶之間的中產階級地區長大,從小愛看書,但功課並不特別好。相比之下,父親千秋頭腦精靈,從佛教中學考進名門京都大學,讀書讀到研究生院去了。如果中間沒有被徵兵三次耽誤時間,能做個大學者都說不定。只是,日本戰中戰後的社會環境逼迫他中途放棄學問夢,非得當上中學教師養家餬口。

由那麼個父親看來,除了沉溺於看外國小說以外,也聽音樂、跑步、打麻將、交女朋友的獨生兒,顯得特別沒有出息。當他從位於東京的早稻田大學畢業後結婚,先開咖啡館,後來寫起小說而獲得了文學獎的時候,父子關係已經鬧得相當彆扭了。村上在這次的散文中,第一次吐露:曾有二十年時間,跟父親完全沒有見面,也很少通電話。究竟是怎麼來的父子絕緣,他都沒有講清楚。只是暗示:跟散文中寫的幾件事情有關係。

村上春樹小時候對父親的回憶,首先有那件棄貓兒事件,然後是每天早上,父親都一定跪著念經的背影。兒子問過父親:為誰而念的經?父親回答說是:為了跟自己一起上陣而戰死的日本兵以及曾經敵對的中國老百姓。春樹也寫:自己剛上了小學不久的時候,父親告訴他自己所屬的部隊有一次斷頭殘殺過無辜的中國籍俘虜。那個中國人直到最後都不喊不鬧,泰然自若地接受命運的態度叫千秋一輩子都佩服不已。幼年春樹聽了之後,那殘殺的場面成了揮之不去的強迫觀念。

在村上春樹的小說,如早期的《尋羊冒險記》,或者最近的《刺殺騎士團長》裡,都出現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記述。其實,戰後第一代的日本人,以村上春樹為代表,都想問而不敢細問父親在戰爭年代當兵到底做了些什麼事情。村上自己,從寫《挪威森林》在全世界出名的四十歲左右起,直到二十年以後父親得癌症快要瞑目的時候,都沒有去見父親,更沒有跟他談當兵時候的經驗。相隔許久才去見的父親,全身都是癌細胞,整個人都瘦小了一圈,已經不大能說話了。

做兒子的調查父親年輕時候的經歷,乃在父親去世以後,再過五年才能夠開始著手的。從一九三八年到四五年,從二十歲到二十七歲,村上千秋總共被徵過三次兵。尤其在太平洋戰爭時期,一些日本部隊的陣亡率超過百分之九十,而且最大的死因是餓死,幾乎是日軍當年所說的「玉碎」狀態了,他自己能夠活著回到日本來,簡直是奇蹟一般。不用說,如果村上千秋沒有生還日本,他也不會結婚生育後來的世界級作家。

一九七九年村上春樹問世的《且聽風吟》以及第二年出的《1973年的彈子球》都充滿著美國式的輕浮氛圍。到了八二年的《尋羊冒險記》就開始探討日本跟中國大陸的歷史關係了。他在華文圈的人氣非常高,可是他自己幾次表明過:不習慣吃中國菜。顯然是早年父親給他描寫的場面留下了精神創傷,叫他對中國菜倒胃口的。

在散文裡,村上寫道:父親生前甚少講過早年在戰場上的經驗;估計不管是自己做的還是目擊別人做的,都不想回顧,都不想說的。可偏偏就是殘殺俘虜的事宜,他似乎覺得非得告訴兒子不可,即使會在兒子的心上留下一輩子都不會治癒的創傷;因為那才是歷史的意義。

村上春樹說:雖然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可是在歷史的大河流裡,一個一個人像是一滴一滴雨水;越寫文章越有感覺自己逐漸變得透明。恐怕跟他沒有兒女有關;父親去世,母親患上痴呆症以後,以往確實存在過、發生過的很多事情,都開始失去現實感。

在大坂和神戶之間的中產階級地區有獨門獨戶的村上家,那裡曾經發生了俳人父親和小說家兒子之間的糾紛。但是,當事人之一已經不在此世,被小說家兒子白紙黑字寫下來的文字好比是墓碑銘。正如墓碑經風吹雨打,上面寫的字也越來越不清楚一樣,一代一代承傳下來的村上家故事不久也沒有人講下去了。幸虧有一個小說家替村上家人以及日本這個國家寫下幾本長篇詩劇,即使作為並不永遠的墓碑銘也好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村上春樹,父親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井一二三:旅行,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小時候,新井一二三家住在東京都新宿區的小巷,不僅很小,而且很矮,從家裡走到學校,只需要三分鐘。過一條大久保通的小馬路,就是當時的她最大的冒險。新井一二三讀小學三年級時,世界博覽會在日本大阪舉辦,她的父親帶全家一起去參觀。到了世博會現場,每人手裡就有了一本「世博會護照」,每進一個場館就給蓋一個印章,和真正的護照上蓋的出入境圖章一樣。她回憶說:「我恨不得拿那本護照,到各個國家的場館去收集更多的印章。比我大兩歲的哥哥,從小跟我性格完全不同,乖乖的,就沒有那種欲望。父母拿我沒辦法,叫我自己去逛會場。
  • 新井一二三的東京一二三
    散文作家新井一二三也生長在東京,她最初的記憶是東京奧運會,父親不知從哪弄來的競賽信號手槍,為了觀看奧運直播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新井一二三認為自己已經過上從小憧憬的生活了,她將旅行當成一種「自我的精神修煉之旅」,一種「生命的歷程」,恰如她下面的這句話,說得相當好——「世界上很多人以為有錢就富裕。旅人一族的價值觀念就不一樣。旅人最重視自由。那日本朋友擁有事業、房子、汽車、家庭等,是當時的我所沒有的樣樣財產。但他卻沒有像我那麼多的自由。」
  • 臺灣漫畫家高妍被作家村上春樹指定為新書繪製封面與插圖
    華夏經緯網3月27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作家村上春樹首度與臺灣創作者合作,即將在4月推出的《棄貓──關於父親,我說的其實是…》,由漫畫家高妍繪製封面及內頁插圖。過去這項工作多由已故插畫家安西水丸素操刀,這次擔當如此重任,高妍表示,「村上春樹是影響自己最深的作家,能為村上春樹的新作繪製封面,是從沒想過的事情,真的非常開心。」臺灣漫畫家高妍為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繪製新作封面及書內插圖。
  • 新井一二三專欄:打合與打上
    新井一二三專欄 東京時味記    日本人用起漢字來,有時候用得特別奇怪,至少由倉頡的子孫中國人看來是這樣的。有一次,來日本參加研討會的中國學者稍微擔心似的問了我:日程表上寫的「打合」、「打上」是什麼意思?
  • 帶你了解村上春樹的中國觀
    村上春樹所書寫出的文字來自日本文學又背叛日本文學傳統,是日本文學又不像日本文學,卻又和他作為小說家身份師承的歐美文學尤其美國當代文學不盡相同,這便是村上春樹獨特的敘述方式。2001 年 8 月,村上應邀以《遠遊的房間》為題給中國讀者寫的信中再一次提到,關於寫作,他只是想建造一個舒服的房間——為了救助自己。
  • 「書評」村上春樹是什麼樹?
    村上春樹是什麼樹?村上春樹是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於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他從29歲開始寫作,筆耕不輟40餘載。人們說,村上春樹是日本文學界的常青樹,是什麼成就了他?他出生於教師家族,是村上千秋、村上美幸夫婦的長子。受到家庭的薰陶,從小村上春樹就非常喜歡讀書。在其進入小學就讀時,身為老師的父親有意識地培養他對日本古典文學的興趣,不料村上春樹卻屢屢走偏,反而愛上了西方文學。
  • 新井一二三專欄:再見平成時代(五)│內親王的困惑
    新井一二三專欄:再見平成時代(五)│內親王的困惑 新井一二三 2018-07-04 17:16 來源:澎湃新聞
  • 梁文道:臺灣文青對村上春樹的迷狂令人吃驚
    比如說他一開始就提到了臺灣對村上春樹的接受,比如說在前兩年的時候,有一個臺灣小資文化雜誌,做了一個特輯,叫做「我恨村上春樹,神啊,為何我戒不掉他」,然後在這裡面就說到,沒讀過村上春樹,也一定聽過他的名號,在日本、臺灣、美國這號人物全面麻痺讀者,他是少數人或者西方讀者青睞的東方作者,筆下無國界,時間限制的領域。
  • 新井一二三專欄:從熱海溫泉今昔看日本戰後經濟
    新井一二三專欄:從熱海溫泉今昔看日本戰後經濟 新井一二三 2019-01-24 16:37 來源:澎湃新聞
  • 新井一二三專欄:高齡化下的日本紙媒
    同一份雜誌都登著好幾個年輕模特兒的裸體照,但是讀者的平均年紀說不定比那些模特兒的父親還要大。最新一期《周刊POST》推出的大特集(圖片來自網絡)看到報紙上的廣告而去聽老歌星音樂會的群眾,大概是周刊雜誌讀者的太太們吧。如今日本的戲院也好,音樂廳也好,美術館也好,一般來講,聽眾或觀眾中有八成以上是女性。
  • 比肩村上春樹、東野圭吾……日本最溫暖的的小說作家伊坂幸太郎
    「你父親剛才也問過我,我今天才把工作辭掉。」「無業?」「是的。」「那怎麼行?」「怎麼不行了?從明天開始,我的餘生就都是假期了。我要度假。」《餘生皆假期》裡,因父親出軌而散夥的一家三口在準備分道揚鑣時,父親的手機突然收到一條匿名信息:「不如交個朋友吧,一起開車兜風,一起吃飯。」父親在母親的支持下,回覆說:「好,」之後一家三口就這樣坐上了陌生人的車,而這個陌生人還是一個剛辭職的黑社會。
  • 村上春樹推薦的6本書,你看過幾本?
    村上春樹推薦語|《奇鳥形狀錄》設定為1984年,當然是因為喬治奧威爾的《1984》。2卡拉馬佐夫兄弟豆瓣評分:9.3 5611評作者簡介|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國19世紀文壇上享有世界聲譽的一位小說家,他的創作具有極其複雜、矛盾的性質。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長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內心分裂。
  • 作家村上春樹賣酒吧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是音樂的狂熱分子,大學時讀的就是戲劇專業。25歲那年,他和妻子商量後,向銀行借款,開了一間酒吧,命名為「彼得貓」。
  • 這一次,村上春樹談起了父親
    熟悉村上春樹的讀者,一定不難感覺到,在很多村上的小說中,對於父親這一概念所做出的特殊隱喻。往往,它以一種權威和強權的體現登場,出於對生命個體性和人格獨立性的一種尊重和追求,主人公會同父親產生一種隔閡甚至是厭惡的情緒。所以,當村上春樹談起自己的父親時,你會有一種怎樣的閱讀期待呢?
  • 新井一二三專欄:怡保天津茶室
  • 《且聽風吟》:「村上春樹」疏離感下並非是絕望與孤獨
    當天村上春樹喜歡的球隊贏得了比賽,在人們歡呼的那一瞬間,寫小說的念頭突然從村上春樹的腦海中冒了出來,就如同被棒球擊中了一樣。此時連一隻鋼筆都沒有的村上跑去文具店買了鋼筆和稿紙坐下來開始寫。而要想知道當代青年為何喜歡村上春樹,要了解村上春樹就繞不過這部作品——《且聽風吟》。
  • 村上春樹:因為父親是侵華日本軍,因此拒絕生育和吃中國菜!
    「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待過」一村上春樹。而每個人的一生幾乎都深受父親的影響,父親是一座山,偉岸高大,父親一個大海中的燈塔,指引方向。但是對於村上春樹來說,父親是一名父親的同時,更是拒不悔改的侵華戰犯。父親昔日的歷史行為使得村上春樹對他的愛充滿了矛盾和掙扎,他與父親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直到無法愈越,最後甚至就此斷了聯繫,二十年都不肯相見。
  • 悅讀《我跑步的時候想些什麼》:村上春樹很值得跑者學習!
    村上春樹是最能跑步的小說家,小說家裡面村上春樹是最能跑步者。村上春樹出生於1949年,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從33歲開始跑步,至今38年時間,但跑步還在繼續。村上春樹是在享受跑步!跑步本不是難事,很多人都知道跑步的好處,有為減肥變美的、有為健康體魄的、有為參加比賽的、也有挑戰人生的,等等,跑步有諸多好處,自律、變強、減壓、愉悅、自信等等都是跑步帶來的好處,這也是很多人開始跑步的出發點。
  • 新井一二三:從中文俗語學人生真理
    《我和中文談戀愛》;[日]新井一二三 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1月(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 村上春樹的最新作品,終於完整談起了父親、自我與貓
    今天我們的評審書目——《棄貓 當我談起父親時》,來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2019年,村上春樹曾撰文自曝「家醜」,首次對外公布父親的侵華戰爭史,一時激起輿論熱議(詳見:村上春樹再談父親侵華隱秘史,因此拒絕生育和吃中國菜)。村上春樹與父親絕交二十多年,父親人生中經歷過的動搖與恐懼,也成為了他對世界的迷茫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