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中超聯賽第7輪天津泰達和武漢卓爾的對場,原本是天津站著1-0的領先優勢,在比賽當中仍被武漢卓爾成功反水,最終以1-2的比分敗下陣來。
天津泰達截止目前已經遭遇了7輪輸球和5連敗的慘狀。昨晚上在比賽第82分鐘的時候,出現了裁判吹罰嚴重失誤的問題。
天津泰達的幾個球員在場上圍住裁判石禎祿討要說法,表示要不來個說法就不願意在中圈開球。
再來看看場上的狀況,在比賽剛過10分鐘的時候,泰達就贏得頭彩,阿奇姆彭射門被撲出之後喬納森錦上添花為球隊進了首球。在下半場的比賽當中,卓爾的外援在場上的抽射打在了對方球員的受傷,因此獲得一枚點球。
武漢卓爾也順理成章的將比分打平,接下來就在場上出現了開篇說的那一幕,在天津泰達的禁區好多球員圍在一起混戰,最終被武漢卓爾的球員抓住了機會,趁混作亂進了一粒球成功逆轉。
魯能和富力在場上沒有一張罰單的狀況來說,天津和武漢兩隊在場上出現的吹罰還是很多的,而且對於裁判石禎祿的爭議更是不小。正是因為他在場上的判罰失誤才讓天津泰達在比分領先的優勢下被武漢輕取。
賽後外界對這場比賽也是議論紛紛,很多媒體認為天津泰達在場上被反水並不是因為球隊的戰略部署或者球員們的求勝欲不強,反倒是裁判的原因最大。
球迷們覺得泰達在整場比賽當中都在吃裁判的「啞巴虧」,從場上的慢鏡頭回放當中可以看出,武漢最後利用角球換來的進球應該是門球。
石禎祿在場上被天津的球員破口大罵,甚至場上的視頻裁判也被指著鼻子罵。整件事情的責任並不在於視頻裁判而是主場上的邊裁失誤。
球出底線之後,泰達的球員第一時間跳出來說球剛剛打到了納霍爾的腿上,但是他不承認,最終這個球被定型為角球,主裁判也就不由分說判了角球,但這明明就是個門球。
視頻裁判調出來回放,從慢動作明顯就能看出這是邊裁的判決失誤,但是他在場上也做不了什麼決斷,而VAR的使用規則再次遭到了球迷們的質疑。
在中超聯賽上這種事件已經屢見不鮮,不管是球員們在場上富有爭議的表現,還是裁判對於判罰的模稜兩可,都讓球迷們對於足球比賽越來越失望。
好不容易在場上出現了魯能和富力兩隊的文明表現,但是沒想到好景不長就已經被天津泰達和武漢卓爾的比賽讓球迷們大失所望,裁判在場上明目張胆的吹黑哨,明明VAR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以裁判的表現來說,仿佛是看不見VAR的。
希望足協對於裁判的用人能進行更加細緻的考量,不管怎樣提高裁判的門檻都不是一件壞事,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