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解「本地人與外地人」

2020-12-14 道為體德為用厚德載物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是根連根開出的並蒂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多好啊,天下歸心,誰人敢欺?!!!

一根筷子易斷,一把筷子不易折!

團結就是力量啊!

這些簡單道理怎麼就被某些人忘了吶?!!!

有人總結說,一位中國人是一條龍,三位中國人就是一條蟲!中國人本就是強大的代名詞!種種內訌大大消減了團體的戰鬥力!我們本來希望看到,一位中國人很強大,兩位在一起,更強大,三位呢?更更強大!但事實幾乎相反!一盤散沙狀!

隨便舉個例子吧,三位中國人,因種種原因,必須相處一段時間,一位(在下文中就稱作「丙」)是房屋修繕工,是外來務工人員,一位(在下文中就稱作「乙」)是zg某部門工作人員,也是從外地剛調任過來的外地人,一位(在下文中就稱作「甲」)是拆遷多房戶,有錢,本地人。丙與甲去乙那裡辦理同樣事情,條件:有無不動產,戶口哪裡,社保幾年!無不動產的,下邊又分無數條需要滿足的條件!甲,輕而易舉的辦理完成,丙卻焦頭爛額!甲在丙面前表現出無比優越感,不僅不幫忙,還冷嘲熱諷!乙,冷漠視之!我是管理者!有那麼幾天接連下了幾場大雨。甲的幾處房子都出現了漏水現象,並且越來越嚴重!丙方也無動於衷!甲方遭受慘痛損失,欲哭無淚!無巧不成書啊,乙方某天突發重疾,生命垂危!甲方無動於衷,他一向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則,萬一施救不成,再被追責!丙方態度也如此,還有就是受到不公正待遇,餘氣未消呢!最終結局?你們自己發揮想像吧,這個不是重點!

下邊我們就假設一下:如果乙真的為民辦事,就應該區別對待,簡易程序,伸出援助之手解決實際困難!甲方有財卻不積德,不積善緣,厚德載物啊!甲方如果主動幫助丙,那麼房子漏水的事,丙方不會坐視不管!如果乙不冷漠,不僅僅充當管理者,他的發病,甲、丙也不會坐視不管!本地人與外地人的隔閡,與管理者使用的方法方式不當有關,還與人們之間的認知有關!人,是社會性的,分工不同,沒有本質上的優劣!錢財權勢均是身外之物!人貴在有高尚的精神境界!一顆參天大樹,它的龐大的根系一定與泥土緊緊相依偎!

中華大地,本來就無本地人與外地人之分!就拿某個城市來說吧!有山有水,環境不錯,但很久以前是沒有城市的,有的就是貧苦的海邊漁村(查看他們的村歷,也是以前從外地遷過來的),靠著打魚換取糧油!後來,某個軟弱無能的只知道欺壓百姓討好外國列強的朝代,德國武力佔領去,開始規劃建設,很多外地人做勞工,時間長了就組建家庭成了居民!不久,日本又把德國趕走了,又進行一輪的規劃建設!基本具有城市的雛形了!再後來,中華民國建設學校等,再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舉一國之力發展這裡,隨後的幾十年裡,各種優惠政策接踵而至,全國各地人才聚集於此,發展迅速!如此追溯歷史,當地人幾乎是不存在的,都是種種原因從外地搬遷過來的!認祖歸宗也是中華一個優良傳統!

我們華夏民族,就要團結起來,齊心協力,就會迅速壯大,唯有強大了,才有資格與各國談天下合作!

我呼籲: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取消本地外地人之分別,團結起來,億萬眾一心,強大起來!

相關焦點

  • 上海本地人對外地人有哪些偏見?
    上海的資源是有限的,越來越多人的到來,使得上海人均資源越來越少,社會矛盾不斷加大,比較突出的矛盾就是上海外地人和本地人的矛盾,外地人認為本地人是寄生蟲,本地人認為外地人鄉巴佬。其實,這種認識都是不對的,上海是全中國的上海,中國人人人平等,但現實是沒辦法改變的。那具體來說上海本地人對外地人有哪些偏見呢?
  • 如何看待本地人做生意總是幹不過外地人?
    外地人背井離鄉到經濟發達的城市討生活,相對於本地人具備更強的進取心。本地人先天壓力相對較小,所以動力不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外地人奮鬥的終點,是本地人的起點。外地人的終點和本地人的終點之間的差,就是產生格局、階級、貧富和三觀差距的東西。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一個特點就是,進取心來源於恐懼,而不是熱愛。
  • 上海外地人月薪兩萬相當於上海本地人月薪多少少?
    目前,中國的高鐵已在地級市普及,逐漸向縣發展,高鐵的普及使得人們去大城市特別方便,因此,大城市的人越來越多,像上海大概有1000多萬的外地人。外地人在上海辛苦打拼,為的就是多賺點錢,相比本地人,外地人更加上進,工作更加努力,再加上很多外地人自身條件也不錯,所以,一般情況下外地人的工資比本地人要高一些。
  • 你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也許你自己都不知道
    從七十年代末的人口大流動,到現在已經快五十年了,有的地方從無到有,都是外地人建起來的,比如深圳,有的地方從有到無,因為經濟的落後,無法開展工業,外地人只能到大城市尋夢。現在的城市,可以粗略地分為本地人和外地人,其實很多所謂的本地人,也都是外地人,只不過生活了幾十年也變成了本地人,或者外地人的二代就是本地人。
  • 南京人:我最不想聽到的,就是本地人比外地人有錢
    南京人:我最不想聽到的,就是本地人比外地人有錢!本地人比外地人有錢,這一結論在南京不成立!有人可能會有疑惑,本地人家裡幾套房,即使工資低也不算窮啊?
  • 杭州河坊街,外地人爭先恐後過來,本地人壓根兒不來
    到杭州遊玩,除了閒逛西湖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在老城區有一條街坊,是許多遊客爭先恐後趕過去拍照打卡,而本地人壓根兒不來的街坊,便是河坊街。老闆們幾十年如一日的經營者,老闆是本地人,顧客是街坊鄰居。那種開在商業步行街裡、商場綜合體的杭幫菜,比如外婆家、老頭兒等杭幫菜飯店,廚師大都不是本地人,或者說未在杭州成長,沒有體驗過杭州的本土生活。這些廚師,大多通過一周的技巧培訓,快速拿證,上崗,燒出來的菜都是不正宗的,不地道的。
  • 南京蘇州杭州,本地人外地人,到底是誰撐起了城市的房價
    南京蘇州杭州,本地人外地人,到底是誰撐起了城市的房價?一種觀點認為,一個城市的商品房,接盤的還是本地土著居多,外地人想在當地置業,難……此觀點有待商榷,就以南京為例,事實上面對這麼高的房價,南京本地土著有能力接盤的不多。
  • 被外地人「吹爆」的這些地方小吃,本地人卻不願多看一眼:傻子吧
    說到我們中國的話,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而且我們大家也都知道中國的地域遼闊,所以說每個地方都會有一些自己不同的特色文化,包括美食也是如此,美食的種類是非常多的,每個地方都會有一些特色食物,對於這些非常有特色食物確實是非常吸引人的,很多人表示說自己特別喜歡吃某某個地方的小吃,但是這些小吃對於他們當地人來說真的沒有多麼好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被外地人吹爆的這些地方小吃是什麼吧
  • 這一省份沒有「B車牌」,外地人幸災樂禍,本地人不願提起
    這一省份沒有「B車牌」,外地人幸災樂禍,本地人不願提起在眾多車牌中有一類車牌非常特殊,一個省份的車牌沒有B開頭的英文字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國車牌號的上牌原則不同,車牌的字母編號也不一樣,浙B開頭的車牌代表的是浙江省寧波市。我國雲南省缺少雲B開頭的車牌,不是因為雲南省沒有設置雲B開頭的省份,而是因為雲B開頭的車牌被取消了。
  • 在南昌,如何區分本地人和外地人?除了南昌話看看會不會做這件事
    這次來的是個大排檔,這條大排檔就在中山路這個地方,這條街簡直就是人山人海,除了很多遊客來這裡遊玩或者是逛街外,包括本地人都會來這裡逛街,聊聊天,每次聊完天,或者是別的什麼場景,我們都會吃些當地的特色小吃或美食。但只有一種非常奇怪的情形,那就是每一次的進食方式,也許土生土長的人和外地人是截然不同的,仔細想想,你能發現嗎?
  • 中國最無奈的城市簡稱,外地人聽著像髒話,本地人很無辜
    江西省的簡稱是中國最無奈的城市,簡稱外地人聽著像髒話,本地人很無辜。江西省簡稱:贛,其實最開始江西的簡稱並不叫贛,而叫江,因為江西有條贛江貫穿江西,但中國實在是有大多的地方都有江字了,省份有兩個,黑龍江、江蘇,小的地點就更多了。
  • 這所上海市的211,外地人把它當成名校,本地人卻覺得很「差勁」
    這所上海市的211,外地人把它當成名校,本地人卻覺得很「差勁」。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強有力的經濟文化現狀,成為學子們志願填報的熱門報考城市。不過小編發現很多本地上海人卻認為很普通,而且一般上海人也不會把它放在第一志願。可能許多學子心裡感覺有點不滿,但是沒關係,是金子在哪裡都發光,變成更優秀的自己,讓自己擁有更多選擇機會才是王道。
  • 中國方言「傳承堪憂」的城市,本地人不敢隨意說,怕外地人聽不懂
    中國方言「傳承堪憂」的城市,本地人不敢隨意說,怕外地人聽不懂說到方言大家都不陌生,基本上每個人都能隨便來幾句,「你幹啥子」、「苕吃哈脹」、「我勒乖乖」、「水了巴察」、「心裡老窩色額」等等。老一輩的上海人都是說上海話,但是外地人完全聽不懂上海話,交流起來非常困難。打個比方來說,一個上海人跟外地同事一起去公司,外地同事問他怎麼去,他說:「叫差頭」。外地同事一臉懵,聽不懂,交通工具跟「差頭」有什麼關係?其實「差頭」是指計程車,上海人懂,但是外地人不懂。
  • 烏魯木齊紅山公園一個本地人外地人必去的地方
    無論你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來烏魯木齊可以不去大巴扎,但紅山公園一定要去。在紅山之頂可以左右觀大半個烏魯木齊,也是晚上觀烏魯木齊夜景的最佳地點。
  • 深圳「後起之秀」轄區,人口流入達269萬,外地人是本地人的4倍
    深圳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到今天,有大量的人口湧入,是我國外來人口最多的城市,截止2019年這座城市常住人口達1343.88萬人,而戶籍人口只有494.78萬人,有超過850萬的外地人在深圳這片土地上奮鬥。而深圳有9個市轄區,其中一個「後起之秀」轄區,人口流入達269萬,外地人是本地人的4倍之多。
  • 經過這次疫情,企業招人會逐漸用本地人取代外地人嗎?
    有網友問:經過這次疫情,企業招人會逐漸用本地人取代外地人嗎?這種情況從一個長期階段來看,我認為是不可能出現的。就好像,你問我「中美貿易戰的發生,會改變貿易全球化的趨勢嗎?」我一樣會說否定的答案。這個時代,人力資源一定會是流動的,無論國家也好,行業也好,還是單個企業也罷,都無法改變這種趨勢。
  • 準備離開廣西北海了,在北海遊玩注意被坑,外地人比本地人還要多
    第四,北海是個三面環海的半島,這裡的溫度常年都很熱,所以北海吸引了一大批的外地人過來,據說外地人和本地人的比例是一半一半。這些外地人可不是來北海旅遊的,他們大多數已經在這裡買了房子定居了。我在這裡住了兩家酒店,全是外地人開的。 然後坐了幾次計程車,只有一輛計程車司機是本地人,其餘都是外地口音的司機。所以外地人太多了。 第五,北海這座城市現在的房價超級便宜。
  • 本地人想「逃走」,外地人熱捧的城市,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
    而現在有部分城市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當地的居民想走出去,而外地人卻想走進來,這真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個城市又是哪?是北京還是上海?這個城市就是廈門廈門位於福建省的東南端,是東南沿海重要城市中心,而且憑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成為了港口及旅遊重要城市。
  • 實拍廣西美食,外地人難以下口,本地人愛不釋手!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到達一座陌生的城市,我總是先想著當地的特色美食,可能是長途跋涉帶來的飢餓感吧,又或許美食對於我的吸引力要大於美景,我旅經南寧這座城市也也挖掘到了一種當地特色美食,本地人可謂是愛不釋手,走在路上都能看到有人邊走邊吃,但對於外地遊客而言就不太友好了,也是讓人難以下口。
  • 外地人佔比最多城市:1200萬人口僅400萬本地人,全靠外來人撐起
    外地人佔比最多城市:1200萬人口僅400萬本地人,全靠外來人撐起現在的大學生等到畢業季,都會選擇留在自己的學校,或者前往知名度較高的大城市去工作。這就是城市人口數量較多的重要原因,在中國所有城市裡邊,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非深圳莫屬了,雖然深圳目前擁有人口數量高達千萬人,但是真正的當地人也僅有四百萬,深圳能夠擁有今天的發展,全憑外地人撐起來的。每逢春節來臨之際,這座城市都會一改往日的熱鬧與繁華,會進入寂靜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