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明確「十不得」

2021-01-12 中國日報網

教育部日前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明確提出「十不得」,為導師指導行為劃定基本底線。

SHI YU/CHINA DAILY

Supervisors shoulder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in cultivat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important task of nurturing high-end and innovative tal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aid.教育部指出,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肩負著為國家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單詞講解】

這裡的supervisor就是在研究生階段對學生提供選題指導、學術專業培養、論文指導等專業支持的「導師」;在職場,這個詞多用來指某個部門或機構的「主管」。在教育領域,還有幾個跟老師相關的詞,這裡也簡單介紹一下:tutor多指「一對一指導教師」,我們常說的「家教」就可以用這個詞表示;mentor一般也翻譯為「導師、顧問」,不過這個詞更強調「師徒傳承」這層意思,除了專業方面的指導以外,也會在精神成長方面有引領作用,所以有時候也會稱為「人生導師」。

準則提出的「十不得」要求為:

should not present speeches or actions that go against the Party's theories and policies, violate St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damage the image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or deviate from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不得有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損害黨和國家形象、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言行;

should not organize or participate in any activity that may compromise the fairness and impartiality of examination and admissions不得組織或參與任何有可能損害考試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動;

should not neglect to supervise and advise graduate students on their academic progress and the academic problems they face不得對研究生的學業進程及面臨的學業問題疏於監督和指導;

should not ask students to do things irrelevant to their academic study,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

should not purposely delay students' graduation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

should not violate the academic standards or harm the academic research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graduate students不得有違反學術規範、損害研究生學術科研權益等行為;

should not submit dissertations that do not meet academic standard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review and defense不得將不符合學術規範和質量要求的學位論文提交評審和答辯;

should not make misrepresentation, fraudulent claim, or misappropriation of research funds or other expenses in the name of graduate students不得以研究生名義虛報、冒領、挪用、侵佔科研經費或其他費用;

should not humiliate students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

should not have inappropriate relationships with students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

準則強調,對違反準則的導師,培養單位要依規採取約談、限招(limi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hey can supervise)、停招直至取消導師資格(disqualify them from supervising any students)等處理措施;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一經查實,要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be banned from teaching);涉嫌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transferred to judicial authorities)。

【相關詞彙】

研究生教育 postgraduate education

考研 national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學分 academic credits

輔修專業 academic minor

主修專業 academic major

學術評價體系 academic appraisal system

學術不端 academic misconduct

參考來源:中國日報、新華網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Helen)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教育部關於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
    浙教辦函〔2020〕283號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現將《教育部關於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的通知》(教研〔2020〕12號,以下簡稱《準則》)轉發給你們,並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如下要求,請一併認真貫徹執行。一、認真組織學習領會。
  • 規範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刻不容緩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的通知,並在教育部官網正式公布《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它明確要求:導師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等等。
  • 教育部正研究制定《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不得將研究生當作...
    全文1695字,預計閱讀3分鐘媒體報導搶先公布已在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的《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但最終將有哪些行為規範出爐,還要等待官方披露,本文僅供參考。圖文無關目前,全國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5萬人。
  • 教育部重要通知:規範研究生導師行為「10不得」,學生表示開心
    教育部重要通知:規範研究生導師行為「10不得」 了解研究生考試的學生都知道,研究生在讀期間,導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存在,因為導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更加規範和專業的指導,學生想要做寫更好的論文,自然是離不開導師的知道的。
  • 教育部出臺重磅研究生教育政策回應「導師自主決定碩博士畢業」
    《教育部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博士生導師的首要任務是人才培養,承擔著對博士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術規範訓練、創新能力培養等職責,要嚴格遵守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培養單位要切實保障和規範博士生導師的招生權、指導權、評價權和管理權,堅定支持導師按照規章制度嚴格博士生學業管理,增強博士生導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
  • 教育部印發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來源:金融界網站日前,教育部正式印發實施《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下統稱「準則」)及《教育部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
  • 張筠:「十不得」當成為導師學生關係新轉折點
    全文如下:近日,教育部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從堅持思想引領、規範參與招生、把關學位論文質量、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等8個方面提出要求,明確了導師指導行為「十不得」。《準則》一出臺,便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少網友拍手稱快,也有一些網友謹慎樂觀,認為《準則》出臺畢竟只是畫起了紅線,這與根治導師失德失範行為之間還有一段距離。
  •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一、準則是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規範。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長期以來,廣大教師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改革創新、服務社會,作出了重大貢獻,黨和國家高度肯定,學生、家長和社會普遍尊重。但是,也有個別教師放鬆自我要求,不能認真履職盡責,甚至出現嚴重違反師德行為,損害教師隊伍整體形象。
  • 教育部有新規定,「研究生導師」八條行為準則,考生早知道早了解
    教育部有新規定,針對「研究生導師」有著八條行為準則準則一:導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領導在讀研期間,導師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人,作為一個培養高知識水平人才的老師,三觀一定要正確,在學習上要做好導師的職責,在思想上也要有著領導。
  • 青聽晚報 | 教育部:導師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
    詳情>>教育部為研究生導師行為劃「紅線」:不得侮辱人格,不得損害科研權益日前,教育部印發了《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準則》要求,嚴格遵守學術規範。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構建和諧師生關係。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
  • 教育部發文,這類研究生要分流退出
    來源:人民網、教育部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完善和落實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養方案進行分流退出,做好學生分流退出服務工作,嚴格規範各類研究生學籍年限管理。2.導師要綜合開題、中期考核等關鍵節點考核情況,提出學生分流退出建議。
  • 如何選到一個靠譜的研究生導師?
    近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546號建議的答覆》。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準的建議,教育部作出回應教育部表示: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頂端,博士、碩士學位代表著一定的學術水平,應有高要求和科學的評價標準。
  • 「十大專項行動」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教育部:聚焦關鍵領域...
    「十大專項行動」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教育部:聚焦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以超常規方式加快培養緊缺人才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9月22日訊(記者 林煥新 王家源)在今天教育部舉行的2020教育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介紹,教育部研擬了「關鍵領域核心技術高層次人才培養行動」,將聚焦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組織「雙一流」建設高校和一流企業(院所),統籌一流學科、一流師資、一流平臺等資源,以超常規方式加快培養一批緊缺人才,為國家解決「卡脖子」問題和推進科技創新做出貢獻。
  • 不適合的導師,退出!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
    博士生導師是因博士生培養需要而設立的崗位,不是職稱體系中的一個固定層次或榮譽稱號。博士生導師的首要任務是人才培養,承擔著對博士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術規範訓練、創新能力培養等職責,要嚴格遵守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
  • 教育部表態:研究生大幅擴招!加強研究生培養,這類考生不錄取!
    洪大用表示,2019年我國共有研究生導師46萬多人,比2015年增加近10萬人,其中,45歲以下導師增加約4.5萬人。 洪大用指出,教育部全面深化學位授權審核改革。
  • 陶崇園導師王攀將恢復招生資格?校方:仍在公示
    陶崇園導師王攀或將恢復招生資格,校方:非最終結果,仍在公示新京報訊(記者 李桂 實習生 杜佳冰)近日,武漢理工大學官網公示了2020年通過碩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資格審核的教師名單,王攀的名字出現在了自動化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碩士導師名單中。
  • 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被自己研究生實名舉報,校方這樣回應
    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還有網友開始探討學術圈的不良風氣更有網友想到了最近大學學術性醜聞頻發,而教育部也公布了一系列文件,表示:「近段時間,中央關於導師的規範文件不斷出臺,我相信這不是偶然性,其背後的必然就是學風日漸偏離軌道,中央應該是看到了」
  • 如何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教育部詳解來了
    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為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奠定堅實基礎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答:博士生導師是博士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為加強研究生導師和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近年來教育部先後出臺了《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文件。
  •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建設一流研究生導師隊伍
    9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的總體要求,在提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健全『三全育人』機制」工作任務時,鮮明指出要「發揮導師言傳身教作用,激勵導師做研究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接著,教育部就博士生導師出臺了《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對各高校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 博士生導師有了明確選聘標準
    《意見》要求,博士生導師是因博士生培養需要而設立的崗位,不是職稱體系中的一個固定層次或榮譽稱號。博士生導師的首要任務是人才培養,承擔著對博士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術規範訓練、創新能力培養等職責,要嚴格遵守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