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要通知:規範研究生導師行為「10不得」,學生表示開心

2020-12-14 騰訊網

文/美美

距離2021考研筆試,考生們剩下的複習時間已經不到50天了,今年考研總報名人數還沒有官方數據,但是一些比較有經驗的考研機構還有考研老師,紛紛預測今年的考研報名人數可能會高達422萬人。

如果真的是預測的這個數量的話,那麼意味著2021年考研的人數比2020年增加了80萬人左右,增加比率大幅度提升。不過,現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大學生都難免面臨著「畢業就是失業」的尷尬處境,考公和考研成了大部分畢業生的選擇。

不過,研究生的學習和生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也不是考上以後就「萬事大吉」了,如果不好好學習和努力,畢業又成了一個問題,而且如果學生延畢了,那麼就只能拿到結業證書,也不是學位證書。

教育部重要通知:規範研究生導師行為「10不得」

了解研究生考試的學生都知道,研究生在讀期間,導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存在,因為導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更加規範和專業的指導,學生想要做寫更好的論文,自然是離不開導師的知道的。

並且,學生研究生可不可以順利的畢業,導師是有一定的決定權的,也就是說學生不僅在校期間的課題研究和文章發表需要由導師決定,就連畢業論文的答辯,是否有資格畢業等,都是由導師決定的。

就是因為導師可以有著這樣的權利,導致很多的「南郭先生」類型的導師出現,在其位不謀其職,不好好指導學生,師德師風等方面都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很多的研究生,研究課題期間儀器總是損壞,還需要自己修理。

沒有導師指導,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解決,畢業前還需要交一個比較高水平的論文。對研究生高要求、嚴進嚴出,但是一直以來卻不要求導師,這也導致了每年都有很多學生沒有辦法順利畢業。

所以,為了針對這一情況,教育部下發了重要的通知《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在這一項準則裡面,規定了「10不得」,即研究生導師不得出現違反國家法律等言行、不得組織任何損害考試等活動、不得疏於對學生的專業指導。

不得要求學生從事與學習無關的時期、不得故意導致學生延畢、不得盜取學生的學術成果、不得將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論文送審、不得以學生名義挪用經費、不得侮辱學生、不得與學生有不當的關係。

規範研究生導致行為準則,學生表示開心

不管是對於已經考上研究生的學生,還是正在備考研究生考試的學生來說,這都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學生們辛苦努力考上研究生,但是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不能得到導師的專業指導的話,那麼怎麼可能在畢業的時候交出令人滿意的論文呢?

所以,教育部下發的這個通知,很多學生都表示開心,確實應該對於研究生導師,進行一個比較好的管理,這樣學生才可以在研究生就讀期間學到知識,順利畢業。

學生想要考研究生,大學在校期間需要做什麼?

1、爭取保研資格

如果學生想要報考研究生的話,那麼首先在校期間就要爭取一些保研資格,畢竟現在考研報名人數那麼多,學生想要順利通過筆試的話,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學生可以爭取到保研資格的話,那麼就可以提高考研上岸的機率了。

2、不要掛科

現在考研面試,會綜合考量學生,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也是導師考量的其中之一。如果學生在校期間有過掛科的話,那麼至少在綜合評選上就會非常吃虧了。

可能還會有一部分導師,就是不喜歡掛過科的學生,如果是這樣那麼面試通過的機率就會比較小,所以學生在校期間一定要好好學習,至少要保證不掛科。

3、多考一些證書

除了在校期間好好學習之外,學生一定要爭取多考一些證書,尤其是英語四六級證書,有一些學校是很看重這個證書的,有這個證書和沒有這個證書的學生一起參加面試的話,那麼自然就會吃虧。

除了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證書、在校參加比賽獲得的證書、優秀學生評選證書等,都是優勢所在,學生爭取多獲得一些。

寄語: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都非常的重視教育,對於研究生現在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國家也是非常重視的,慢慢的一些南郭先生的導師,也將會被逐出教師隊伍。

今日話題:你對於這個通知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正研究制定《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不得將研究生當作...
    全文1695字,預計閱讀3分鐘媒體報導搶先公布已在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的《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但最終將有哪些行為規範出爐,還要等待官方披露,本文僅供參考。圖文無關目前,全國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5萬人。
  • 規範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刻不容緩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的通知,並在教育部官網正式公布《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它明確要求:導師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等等。
  • 教育部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明確「十不得」
    教育部日前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明確提出「十不得」,為導師指導行為劃定基本底線。,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肩負著為國家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單詞講解】這裡的supervisor就是在研究生階段對學生提供選題指導、學術專業培養、論文指導等專業支持的「導師」;在職場,這個詞多用來指某個部門或機構的「主管」。
  • 教育部發布通知,對「研導」提出新要求,研究生拍手稱快
    所以,教育部也是針對這樣的情況,對研究生導師做出了「新要求」,對研究生導師的行為進行了明確的規範,學生們的內心真的是甚是歡喜。 教育部發布通知:對「研導」做出新要求 1、不得要求學生做與研究生學習無關的事情
  •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教育部關於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
    浙教辦函〔2020〕283號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現將《教育部關於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的通知》(教研〔2020〕12號,以下簡稱《準則》)轉發給你們,並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如下要求,請一併認真貫徹執行。一、認真組織學習領會。
  • 教育部傳來利好,導師權責將受約束?研究生:規則易定,落實甚難
    9月4日,教育部正式在官網發布了《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明確了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相關工作細則,正式定於12月26-27日舉行初試。 然而,關於研究生的學習和生活,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光鮮亮麗。近日有不少研究生都吐槽了自己的辛酸,其中最主要的是關於導師。
  • 教育部相繼發布新通知:研究生或迎來新改變,這4點變化要清楚!
    學歷的提高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國家的發展都是一件好事,所以對於研究生的教育國家也尤為重視。在臨近考試之際,教育部就發布了諸多事關每位考生及在讀研究生的新通知,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利好的變化:
  • 教育部出臺重磅研究生教育政策回應「導師自主決定碩博士畢業」
    不少網友擔心,讓導師擁有「更大的權力」是否會讓學生承擔更大的壓力?9月28日,教育部就該問題回應新京報記者。教育部表示,代表提出的「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準」的建議對加強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完善質量評價機制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 張筠:「十不得」當成為導師學生關係新轉折點
    全文如下:近日,教育部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從堅持思想引領、規範參與招生、把關學位論文質量、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等8個方面提出要求,明確了導師指導行為「十不得」。《準則》一出臺,便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少網友拍手稱快,也有一些網友謹慎樂觀,認為《準則》出臺畢竟只是畫起了紅線,這與根治導師失德失範行為之間還有一段距離。
  •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
    具體文件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目標,維護公平,提高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研究生教育,建設研究生教育強國,現就進一步規範質量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 教育部發文,這類研究生要分流退出
    來源:人民網、教育部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完善和落實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養方案進行分流退出,做好學生分流退出服務工作,嚴格規範各類研究生學籍年限管理。2.導師要綜合開題、中期考核等關鍵節點考核情況,提出學生分流退出建議。
  • 教育部表態:研究生大幅擴招!加強研究生培養,這類考生不錄取!
    洪大用表示,2019年我國共有研究生導師46萬多人,比2015年增加近10萬人,其中,45歲以下導師增加約4.5萬人。 洪大用指出,教育部全面深化學位授權審核改革。
  • 教育部發布通知,研究生迎來2個「壞消息」,學生:難以接受
    成功考上研究生的學生在短暫的興奮之後,馬上就會迎來新的壓力。在學習方面,研究生學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有所增長,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在生活方面,學生需要繼續為自己的學業出資,面臨著一定的生活壓力。近日,多所大學相繼發布了通知,表示將會取消為部分研究生安排學生宿舍的計劃。
  • 教育部有新規定,「研究生導師」八條行為準則,考生早知道早了解
    在進入大學期間後,班主任職務將會有導員代替,不管是專科院校還是本科院校在每個班級都會有輔導員管理大小事務,研究生博士階段同樣會有導師。這些職位與班主任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共同點都是掌握學生在校期間的事情,在學生上岸研究生後導師的權利會更大,可以說是掌握學生的「命運」。
  • 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被自己研究生實名舉報,校方這樣回應
    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這個事件一出,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少網友認為學生十分勇敢,有著對科研的一腔熱血。
  • 青聽晚報 | 教育部:導師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
    詳情>>教育部為研究生導師行為劃「紅線」:不得侮辱人格,不得損害科研權益日前,教育部印發了《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準則》要求,嚴格遵守學術規範。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構建和諧師生關係。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
  • ...導師不得違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北大取得闡述新冠傳播機制新...
    具體形式及要求以各批次面試通知為準。長江Global MBA學生,大部分畢業於全球知名學府,擁有紮實的海內外工作經歷。國際學生比例為25%-30%。在長江商學院的求學經歷,使他們加速職業提升,實現人生突破式成長。
  • 決定研究生能否畢業,強化導師自主權應仔細斟酌
    《答覆》中提到:「您提出的『改革我國對博士生、碩士生畢業考核體制,給予導師決定博士生、碩士生能否畢業的自主權,釋放研發能量』的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準具有很大啟發。下一步,教育部將充分採納您的建議。」給予導師在決定研究生能否畢業上的自主權,這樣的建議聽起來有點新鮮。
  • 研究生不是「工具人」,導師豈可為所欲為
    據媒體報導,日前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按照這份《意見》的規定,高校教師尤其是研究生導師的政治表現、師德師風、學術水平、指導精力投入、育人實效等方面的問題,都將納入導師評價考核體系。按照教育部的解釋,如此嚴格的規定,是為了「支持導師嚴格學業管理,給負責任的導師撐腰」。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例如,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由研究生院牽頭,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院系和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負責,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