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跑者剛開始接觸跑步,從小白到大神,都吃過不少的虧。因為一些常識的忽視,引起了一些傷痛,所以學會跑步,掌握更多的常識和技巧,顯得至關重要。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9個跑馬前的常識,你是否都已掌握了呢~
1、跑完小腿為什麼會變粗?
小腿之所以跑完會變粗,是因為缺乏放鬆。肌肉如果一直缺乏放鬆,久了就會變得僵硬,而且跑完步後的小腿肌肉會得到進一步鍛鍊和生長,繼而變得粗壯起來。所以,拉伸非常的重要,最佳時間為15分鐘,這樣你的小腿肌肉才會更有線條感,且有彈性。
2、不要過度訓練
跑步最好安排休跑日,比如跑三休一,或者跑四休一。切勿過度的訓練,尤其是在參加馬拉松比賽之前,定要合理安排。對於訓練強度那就因人而異了,現在月月跑馬,甚至周周跑馬的也不少,但還是提倡健康跑。
3、發生病痛後要立即停止跑步
出現傷病,還能堅持跑步,堅持比賽,這個在所有的體育競技中,都是非常讓人值得尊敬的事,但過後呢?能不能接著跑還是個未知數。
休息才是治療傷病的最好良藥,所以一旦發生病痛後,應當立即停止跑步,幾天不跑,並不會影響你的成績。
4、比賽當天切勿換新鞋
跑馬的賽道上,有穿拖鞋跑的,有穿皮鞋跑的,甚至還有光腳跑的,那為什麼穿新鞋卻跑不了呢?因為新的鞋子跟腳是需要一段時間磨合的,就像買的新車,只有開了一段時間,才能慢慢感知到車子的性能優勢和劣勢。若不經歷一定跑量的訓練磨合,在比賽中,是不利於自己狀態的發揮和保持的。
5、跑完就胡吃海喝
長距離跑步後,人的腸胃會變得非常的脆弱。如果訓練結束後,就去胡吃海喝,第二天很容易導致上吐下瀉。最科學的方法就是跑步結束後,一定要先補充電解質,然後等2個小時再開始吃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比如:麵包、米飯、粥。
6、跑馬時要保持勻速
起跑時,千萬不可加速,一開始超過一個個人的感覺確實爽,但這很容易導致後半程嚴重掉速,甚至出現跑崩的情況。對我們普通跑者來說,比賽用自己舒服的步頻來跑就好了,循序漸進才是完賽的關鍵。
7、切勿空腹跑
很多跑者喜歡早上起來匆匆喝杯水就出發,這樣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為空腹會對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加重腸胃負擔。所以跑步前一定要補充一點能量,最好是喝一碗粥。
8、不渴就不喝水
這種錯誤是錯誤的,長跑一旦超過30分鐘以上,身體的水分如果未得到及時的補充,脫水的機率會非常高。所以補水需要提前做,當你感覺口有一點點幹的時候就要開始喝水了。
9、量力而行,不要硬撐
跑馬拉松之前一定要做好備戰期的準備,有充足的跑量來做保證,盲目的參賽只會帶來傷痛。跑馬過程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能做判斷,出現傷痛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要學會放棄,萬萬不可硬撐。
健康的跑步,才能使得我們跑得越遠,跑得更長久。所以,我們每一位跑者一定要量力而行!
關注「跑亮神州」官微,了解身邊的體育賽事
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左下角,您點一下贊,小編工資漲1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