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跑者開始跑步的初衷都是為了健康,追求一副好的身體,希望年老時仍然能夠保持年輕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但是隨著跑步的時間久了,我們慢慢的對跑步的看法開始有了轉變。
比如,我發現,身邊好多跑步5年的跑友卻大不如跑步2年的了,不僅僅跑步成績跟不上跑步2年了,就連跑步的心態也比跑步2年的跑者喪得多...
為什麼跑步5年的跑者,不如跑步2年的?
1、因為過於自信
跑步5年:「目標」就算沒達到,也是遲早能達到的。
什麼PB成績那都是浮雲,對待這些成績早就已經雲淡風輕,賽道上遇到比自己跑的快的,也不再盲目加速去追趕了,更多的是享受賽道,欣賞賽道兩旁的風景。甚至看到那些為了PB拼命奔跑的人,搖搖頭有無盡的感慨。
跑步2年:沒有目標的跑步都是沒有靈魂的。
平時跑步嚴格按照訓練計劃來,周一慢跑,周三節奏跑,周末LSD。飲食忌辛辣油膩,餐餐蔬菜、蛋白質,跑馬路上爭分奪秒,力爭PB。這麼強的目標感,能不出成績?
2、因為越跑越窮
跑步5年:喜歡是放肆 ,愛是控制!
曾經全國各地的參加跑步比賽,去過的地方,跑過的路都不少,可是存款卻年年不如一年,每年都花在報名、買裝備上了。雖然很嚮往自由和遠方,但有房有車也很想要啊。
跑步2年:為興趣買單也值得!
剛跑步那會,為了馬拉松中籤,拉票買慈善名額也要去,喜歡的跑鞋出了新款,熬夜也要去買。去其他城市跑一場馬拉松,除了比賽還要留下來玩幾天。
3、因為身材失控
跑步5年:跑步就是為了更好的吃。
開始跑步是為了減肥,保持身材,現在跑步就是為了吃得更多。每天早起跑個10公裡,就去早餐店吃個「豆漿油條」;哪怕晚上跑步回來,餓了,也不會虧待自己,點個外賣來份燒烤...不再和脂肪作鬥爭,生活變得開始愜意。
跑步2年:每減重1公斤,跑馬成績提高3分鐘
為了保持體重,吃頓飯都要留意食材的攝入量和配比,但凡體重上去0.1公斤,就要去健身房揮汗2小時、出門黑練10公裡。連自己的體重都控制不了的人,如何掌控人生?
4、因為新鮮感消失
跑步5年:一切不過都是重複,再沒有驚喜。
賽前很少會制定訓練計劃,哪怕刷新PB了也不再廣眾天下。學會了平衡生活和愛好,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庭和工作,不再把跑步當做生活的唯一。
跑步2年:一切都是從未有過的新鮮感。
開始跑步那會,經常瘋狂參賽,離自己近的馬拉松必報,大型賽事坐飛機也要跑,甚至六大馬也少不了我的跑馬足跡。除了上班吃飯睡覺,就是按課表訓練,一有空就穿上跑鞋出門跑步,就連跟朋友聚會,也是聊配速聊跑馬聊裝備……對待跑步,達到了近乎聖徒般狂熱的地步。
5、因為更理性
跑步5年:放棄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秉持著吃好喝好賽好的心態,每到一個補給站,必定悉心品鑑一番補給站的美食,賽後還會對所有的補給做總點評。路上實在跑不動了,不會跑到受傷也要跑,退賽或上收容車是老司機們的策略。馬拉松是項極限運動,在清楚自己極限的情況下,適當的放棄不可謂是種明智的選擇。
跑步2年:跟自己較勁!
比賽中遭遇下雨、拉肚子等突發情況也絕對不上收容車。即使這場比賽跑完了,來年PB又是一條好漢。如果被身邊跑友拉爆,下次必定一雪前恥。跑馬拉松,是與自己較勁的過程,最理想的狀態是能不斷超越昨天的自己。
看起來,跑步5年的人比跑步2年的人更慢、更懶、更胖...但實際上,是他們對待跑步的態度,從「執著「變得「佛系「,從「狂熱「變得「理性「。
這種心態的轉變,沒有好壞對錯之分。畢竟,對大多數業餘跑者來說,跑步本身就只是件純粹的興趣愛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平衡經營好跑步和生活的關係,才能更好的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
【話題討論】
你跑步多久?現在對待跑步是什麼心態?
和剛開始跑步時有什麼不同?
期待你的留言,分享~
關注「跑亮神州」官微,了解身邊的體育賽事
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左下角,您點一下贊,小編工資漲1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