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下 |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2020-12-23 澎湃新聞

平天下 |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2020-10-03 09:0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在抗戰英雄身上,充分展現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極其殘暴,以慘絕人寰的手段對待中國人民,企圖以屠殺和死亡讓中國人民屈服。面對侵略者的屠刀,中國人民用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人人抱定必死之心。成千上萬的英雄們,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奮勇前進,在侵略者的屠刀下英勇就義,彰顯出中華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

——習近平《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

原文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南宋〕文天祥《正氣歌》

釋義

在危難的關頭,一個人的節操才能顯現出來。而那些嶄露出了氣節的人,都會青史留名。

延伸閱讀

20世紀,曾經風靡一時的哲學流派存在主義有一個核心觀點:判斷一個人是怎樣的人,需要從他在關鍵時刻的行為上來看。這與文天祥這句詩不謀而合:在太平盛世年代,高呼口號與讚歌並不算什麼本事;在國家危亡的關頭挺身而出,才是真正的英雄行為。

文天祥在詩中列舉了中國歷史上一系列這樣的人物和事跡:張良在博浪沙投向秦始皇的長椎、在大漠中牧羊十九年的蘇武、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嵇康、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等。而他本人,也在國破家亡的歷史關頭亮出了氣節、留下了美名。

到近代,從救亡圖存的啟蒙,到轟轟烈烈的抗戰,為了爭獨立、爭解放、爭自由,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每一個時代都呼喚英雄,更呼喚的是那種為了理想信念不惜生命的精神。和平年代,談論這些也並不奢侈——畢竟,每一個宏大的歷史目標,都需要全民族的每個人踏踏實實地從自身做起,實幹興邦。

來源 | 《平天下:中國古典政治智慧》,人民出版社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標題:《平天下 |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南宋〕文天祥《正氣歌》釋義  《正氣歌》是南宋名臣、文學家文天祥寫的一首五言詩。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兵敗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他面對各種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在獄中寫下了流芳千古的《正氣歌》。
  • 大大用典【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極其殘暴,以慘絕人寰的手段對待中國人民,企圖以屠殺和死亡讓中國人民屈服。面對侵略者的屠刀,中國人民用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人人抱定必死之心。成千上萬的英雄們,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奮勇前進,在侵略者的屠刀下英勇就義,彰顯出中華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
  • 用典|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南宋名臣文天祥抗元兵敗被俘,面對各種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在獄中寫下了流芳千古的《正氣歌》。在《正氣歌》中,詩人以「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為總起句,強調時運艱難之際,忠臣義士便展現出崇高氣節,他們一一名垂史冊。接著列出了歷史上十二位忠臣義士的壯烈之舉。自古及今,文天祥的《正氣歌》不知激發了多少人的豪邁鬥志,在生死抉擇的瞬間給予多少殺身成仁者以最強大的精神支撐。
  •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 修身詩課68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當國運艱危時,有正氣者就充分顯示出誓死不屈的氣節,精忠報國,留名史冊,雖死猶生。為此他列舉了古代十二位「時窮節見」的忠義之士的壯烈事跡,如齊國秉筆直書的太史官、晉書法不隱的董狐、漢持節牧羊的蘇武,三國寧死不屈的嚴顏、死而後已的諸葛亮等,並熱情地歌頌了這些先烈們為了正義事業而鬥爭的氣節。正因為有了這種正氣,文天祥才能不為利益所惑,不為威武所屈,在危難之際無所畏懼,表現出為國捐軀的凜然正氣。
  • 時窮節乃見 一一垂丹青
    另一座石碑碑面中間書有「一一垂丹青」五個字,左側則寫有「八三五團團長陳肅」題九個字,右側則寫有「民國庚辰年四月」七個字。(陳肅,號嘉萃,貴州鎮遠人。黃埔軍校第5期步科畢業。  抗戰時期,湖北通城是阻擊日軍進犯湖南的前線要塞,為了爭奪這塊軍事要地,兩軍集結在這塊土地上的軍隊,最多時達10餘萬人。縣東南雞籠山是第一次長沙會戰的重要戰場。雞籠山山勢陡峭而突兀,頂峰高約五百米,在山頂往南走向百米處,排石聳立,形似石林,石中有洞,絕壁險峻。它具有獨特的軍事阻擊作用,國民黨駐守部隊在此修築戰壕工事,視野開闊,可以居高臨下守衛伏擊。
  • 古人10句堅守節操的經典名言: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古人10句堅守節操的經典名言: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1. 端人貴潔己,寧使霜露侵。——清·陳炳《雜詩》品德高尚的人,把個人的節操看得最重要;即使身處逆境,也決不動搖。2. 為謀須遠大,守節要堅完。——宋·陸遊《寓言》。
  • 學習用典242: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極其殘暴,以慘絕人寰的手段對待中國人民,企圖以屠殺和死亡讓中國人民屈服。面對侵略者的屠刀,中國人民用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人人抱定必死之心。成千上萬的英雄們,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奮勇前進,在侵略者的屠刀下英勇就義,彰顯出中華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 時窮節乃見 一一垂丹青 | 雲南省對口馳援鹹寧抗「疫」紀實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由此,歷史讓雲南與鹹寧結緣。在近兩個月的戰疫期間,譜寫出了一曲曲名垂青史的壯麗凱歌!"時窮節乃見 一一垂丹青——雲南省對口馳援鹹寧抗「疫」紀實「疫」無反顧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 時窮節乃見 一一垂丹青丨江蘇銀行南通分行營業部黨員幹部戰疫實錄
    時窮節乃見 一一垂丹青丨江蘇銀行南通分行營業部黨員幹部戰疫實錄 2020-03-18 16:31:25 來源: 南通網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 疾風知勁草,時窮節乃見
    時窮節乃見「你若光明,這世界就不會黑暗。你若心懷希望,這世界就不會徹底絕望。你如不屈服,這世界又能把你怎樣。」「時窮節乃見」,經歷了危難關頭,其人的節操更加顯現!這首有名的《正氣歌》,這句有名的詩句,配你正好。
  • 讀抗戰家書:時窮節乃見
    讀抗戰家書:時窮節乃見 發表時間:2015-07-08   來源:惠州文明網 詳讀這些抗戰家書,筆者再次被他們英雄氣概感動:時窮節乃見!   抗日英雄們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中國積貧積弱的時代,百姓困頓、列強環伺,正屬「時窮」之際。然而,險惡的環境,艱苦的生活,各抗日英雄沒有向困難低頭,沒有向侵略者屈服,而是通過艱苦卓絕奮鬥,展現出高尚且不可動搖的民族氣節。「時窮節乃見」,這在他們抗戰家書中得到充分展現。
  • 時窮節乃見 江蘇書畫界積極賑災獻愛心
    此次通過數輪競價以310萬元整體購買了義捐作品,並嚴格踐行競拍時的承諾,出畫冊、辦展覽。此後,這批作品將收藏於愛濤藝術館,供公眾免費參觀,3年內不分拆、不零星上市流通。鳳凰拍賣公司和南京石城公證處也主動免費承擔義拍及公證。這是江蘇許多企事業單位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愛精神的縮影。
  • 時窮節乃見!曼城身處至暗時刻,主帥瓜迪奧拉一決定令人肅然起敬
    時窮節乃見,患難見真情,在曼城處於如此至暗的時刻,瓜迪奧拉不僅不選擇「逃離」」,而且能做出上述忠肝義膽的決定和舉動,實屬難能可貴,堪稱有情有義。這樣的瓜帥令人肅然起敬。
  • 時窮節乃見
    唐朝大詩人韓愈,在評價這場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時,就說「無睢陽即無江淮,無睢陽即無大唐」,可見其重要性;而這悲壯的一幕,更使文天祥「罵賊睢陽,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沁園春》)的詩句流傳千古。張巡(公元709年—757年),唐代鄧州南陽縣人,是「安史之亂」時期著名的英雄。張巡從小就聰敏好學,博覽群書,通曉作戰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