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新時代 | 從大涼山走出的「焊武帝」:讓中國焊花綻放世界之巔

2021-01-12 央廣網

這個還不滿23歲的中國十九冶集團公司南京分公司的小夥子,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焊武帝」。2017年10月19日,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舉辦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來自四川省大涼山的青年寧顯海憑藉精湛的焊接技藝獲得了焊接項目的冠軍。

六年努力,四天綻放。從大山走向世界,團十八大代表寧顯海用奮鬥詮釋最美青春。

以下是來自寧顯海的自述。

團十八大代表寧顯海為「奮鬥新時代 出彩新青年」點讚。

 1.學一門手藝減輕家裡負擔

1995年9月,我出生於四川省涼山州一個偏遠小山村的普通家庭。因為成績不太好,初中畢業我沒能升入高中。

那時我在家鄉的一家餐館打工,看著有腿傷的父親艱難地用他綿薄的工資養活一家五口人,看著漂亮的媽媽為照料我和兩個妹妹而過早地白了頭髮,作為家中長子,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去學一門技術,減輕家裡的負擔。

可是學什麼好呢?

從沒走出過大山的我,對於學習什麼技術一點概念也沒有。當時堂哥剛從中國十九冶高級技工學校畢業,從他那裡,我知道了有一種技術叫焊接。於是懵懵懂懂的我來到了他就讀過的學校,也選擇了焊接專業。

我暗自下定決心,不管多苦多累,我都要堅持下去,不能浪費家裡給我的學費、生活費,以後我要靠著這手藝掙錢養家。

我從小就話不多,但是我會在內心深處告訴自己堅持下去。正是這份樸素的初心,成為了我踏上世界技能大賽之路的原動力,讓我從大山深處走向了世界技能舞臺之巔。

寧顯海在車間進行焊接訓練,這樣的訓練每天要持續13個小時以上。

2.四年兩敗 依然堅定前行

在攀西的陽光下,教練周樹春老師講的世界技能大賽的故事,點燃了我心中夢想的火種。我暗下決心:總有一天,我要成為國家隊選手,我要走向世界!

然而,通往世界技能最高舞臺的路途,遠比我想像的還要艱辛與坎坷。

從2011年開始訓練到2017年摘金,這六年時間裡,我每天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拿著焊槍訓練至少13個小時。這六年裡,我沒有節假日,只有每天不停地焊接訓練。因為焊接車間溫度很高,每天我的衣服都會被汗水浸溼,即使穿著防護服,我的身上也都是被焊花燙的傷疤。

身上的每一個傷疤都是我的軍功章,是我努力的見證!

訓練很苦很累,但是看著我焊的構件一個比一個好,焊縫精度越來越高,外觀越來越漂亮,我覺得很欣慰,心裡滿滿都是成就感。我每天就這樣一直焊一直焊,有時候連飯都忘記吃。

這六年時間裡,我曾兩次遺憾與世界技能大賽擦肩而過。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我的師兄王晨宇獲得優勝獎,我以一個名次之差無緣國家隊;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我的同班同學曾正超奪得焊接項目冠軍,我止步於全國「5進2」選拔賽。這期間,我還與師兄楊金髮參加了第十二屆全國工程建設系統職業技能競賽,他獲得了冠軍並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而我得到了銀獎。

看著一同訓練的同門師兄弟都陸續「成名」,我的心裡有些失落,但是更多的是再次奮進的動力和勇氣。我在心裡默默地下定決心:不放棄,再努力!世技賽,等著我!

2017年10月19日,寧顯海獲得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的冠軍。

 3.四天綻放 中國紅閃耀世界

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的評分標準非常嚴格。焊碳鋼的話,手工電弧焊和氣保焊的焊縫寬度不能超過2毫米,餘高差不能超過1.5毫米。焊不鏽鋼的話,氬弧焊的焊縫寬窄和餘高都不能超過1毫米。這分毫之間的距離全憑手感,只有每天不停地重複練習才能掌握。

2017年10月,經過激烈的國內選拔,阿聯首都阿布達比,那個對我來說曾經遙不可及的夢已經觸手可及。

大賽前的最後幾天,我依然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到半夜12點,除了吃飯的兩個小時,集訓車間裡那熾熱而絢麗的焊花從未熄滅過。憑藉過硬的技術,我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世界技能大賽入場券。

10月15日,我迎來了我的「決戰」!

我手中燃燒著藍色烈焰的焊槍,就像隨我徵戰沙場的鋒利寶劍,我發誓要用它披荊斬棘,圓夢阿布達比!

我的對手是來自全世界33個國家的焊接高手,我心裡很清楚,賽場上哪怕一丁點失誤,都可能讓我遺憾一輩子。我不甘心,也不允許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

歷時4天,總時長18個小時的激烈比賽,我完成了四個模塊比賽作品,得到了場內外專家的交口稱讚,他們都說我的焊接作品具有藝術品的美感。

最後通過多方綜合評分,我以94.63分的成績打破了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幫助中國隊蟬聯了焊接項目的冠軍。

阿布達比時間10月19日晚,我身披五星紅旗,登上了焊接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其實早在登臺之前,我就想好了要以什麼姿勢來慶祝奪冠:我要跟奧運冠軍一樣用牙咬住金牌。

看著臺下「中國焊接,我們又贏了!」的橫幅時,我開心且自豪地笑了,現場的歡呼聲和尖叫聲是我聽過的最美的聲音。

 記者手記

第一次見到寧顯海,他高高瘦瘦的,話不多。但是說起焊接訓練、恩師周樹春和專家劉景鳳,他總能滔滔不絕。

我稱他為「大國工匠」,他謙虛地說還差得很遠。他認為工匠精神就是不斷超越自我、不斷精益求精。「雖然我在比賽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一些工作經驗上還非常缺乏。」

希望在未來,這個肯吃苦、知努力、懂感恩的新時代青年,可以感染更多青年技術人才,帶領中國從製造大國真正走向製造強國。

相關焦點

  • 《這就是灌籃3》讓夢想之花在大涼山中綻放
    他們身形瘦小,但志氣卻不弱半分,正是對籃球的熱愛和對籃球偶像的嚮往支撐著他們即便身處貧困的大涼山,也仍然堅持自己的籃球夢想。沒有籃球場就用木板和木棍搭、沒有教練就自己看著短視頻照著學,憑藉著這樣的毅力,他們和北京曾獲六連冠的學校對戰,僅僅以一分之差惜敗。涼山黑鷹隊的小隊員們積極昂揚的精神面貌不僅對《這就是灌籃3》的追夢隊是一種正向精神激勵,更是籃球精神的最好註解。
  • 松江區佘山鎮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綻放「滬上之巔」
    凝心聚力 開拓創新佘山鎮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綻放「滬上之巔」自著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建設工作以來,松江區佘山鎮注重發揚自身優勢,聚焦內容結合、資源整合、載體融合、力量聚合,開拓創新、奮發有為,開啟了佘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新徵程。
  • 四川大涼山「跑出」女足小將:綠茵場綻放夢想之花
    中新社成都11月15日電 題:(中國減貧故事)四川大涼山「跑出」女足小將:綠茵場綻放夢想之花中新社記者 嶽依桐「以前我不知道足球是什麼樣子的,但現在,踢足球是我的夢想。」這些「跑出」大涼山的女足小將也帶動更多布拖孩子燃起了足球夢。布拖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古德強介紹說,目前布拖有10餘所學校修建了專門的足球場,各所中小學都開展了足球運動,校園足球氛圍濃厚。「不僅能讓大山裡的孩子『走出去』,也能為中國足球運動輸送涼山苗子。」足球不僅改變了布拖,也正在改變整個大涼山。
  • 彝寨勵志歌手海來阿木:我要歌唱大涼山 像花兒一樣綻放的故鄉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雙決」報導組涼山報導從大涼山走出的歌手很多,很多。在漫長的時間衝刷下,大家的路途各不相同,有人轉向、隱匿,有人試探、迂迴。海來阿木成了許多涼山青年追隨的勵志偶像,就像27年前,「山鷹組合」第一次走出大涼山一樣。事實上,在脫貧攻堅政策下,在控輟保學推動下,今天的涼山,年輕人早已不再為衣食發愁,他們廣泛接受教育,努力走出涼山,逐夢城市。海來阿木說,他一直想寫一首關於涼山的歌,但這個題目太大,他怕寫不好,「不過以後我肯定是要唱涼山的,因為,那是像花兒一樣綻放的故鄉。」
  • 空姐變身「石榴姐」 從大涼山走出的新農商
    她生於大涼山,對涼山有特別的感情,她的公司階段性務工崗位150個,主要招收當地農村婦女,帶動周邊農民就業。她曾是一名空姐,回到大涼山轉型新農人,創辦了自己的農業開發公司,去年的銷售額突破3500萬元。她叫何爽,來自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是一名95後。
  • 中國榮耀!世界之巔留下5G第一聲
    60年前,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世界之巔第一次留下五星紅旗的紅,但是受限於技術設備當時並沒有留下完整的登頂影像資料,我們只能通過文字遙想那抹明豔;  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從北坡登上珠峰,向全世界宣告珠峰高程為8848.13米,這一次我們看到了五星紅旗登頂世界之巔的照片;  如今,中國登山隊再次登頂珠峰,榮耀X10憑藉出色的拍照攝影能力
  • 大涼山女孩的棒球之路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從去年起,這裡的一個棒球基地陸續從四川大涼山招收了20多名彝族女孩來到北京,準備組建一支對標國際標準的少年女子棒球隊。走出大山的女孩在這裡接觸到了陌生的棒球,也期待尋找人生更多的可能。楊一凡/攝  2015年,曾任中國國家棒球隊隊長的孫嶺峰說服朋友,合夥建立強棒天使棒球基地,收助貧困家庭的孩子,一方面希望改變孩子們的生活境遇,另一方面為中國棒球發展儲備人才,「棒球給了這些困境中的孩子一個選擇未來的機會。」  目前,這個基地已經從河南、河北、山西、甘肅、雲南、四川等多地接來68個家庭困難的孩子,他們中有的父母雙亡,有的是父母無能力或意願撫養的「事實孤兒」。
  • 站在世界之巔,經營中國市場
    隨著規模逐漸長大,市值穩步增長,華住要躋身全球大集團之列,考慮國際化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國際化的過程中既可以走出去,也可以通過收購兼併引進來,將好的品牌帶到中國。 把中國市場當全球市場來經營 在這樣的背景和思考下,我們開始了國際化的探索:在新加坡開全季,在日本做了一個禧玥,還成了歐洲第一大酒店集團雅高的小股東。
  • 大涼山女孩的棒球之路
    大涼山女孩的棒球之路  12月,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一處民宅大院裡,一支由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女孩組成的棒球隊正進行訓練。不到兩個月後,這個棒球基地裡的幾支男女隊就要參加2021年全國青少年棒球冠軍賽,孩子們逐漸進入備戰期。  今年最熱的紀錄電影《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困境兒童組成棒球隊的故事,引發廣泛關注。
  • 《陪你到世界之巔》:一部電競運動的「中國風骨」
    從「電子海洛因」到更多人心中的國家新驕傲,那群被「中國式家長」稱之為不務正業的「壞小孩」得以正名,中國電競也開始由小眾成為國民關注的領域。 一個時代被開啟,圍繞這個時代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江蘇太倉、重慶忠縣、河南孟州、浙江杭州、安徽蕪湖等多個縣市建立了自己的「電競小鎮」,騰訊「電競運動城市發展計劃」相繼在珠海、長沙、重慶落地。
  • 創享中國•微亮愛心讀書屋 | 把世界帶進大涼山,讓孩子看見宇宙光
    原標題:創享中國•微亮愛心讀書屋 | 把世界帶進大涼山,讓孩子看見宇宙光在城市中生活的孩子總有各式各樣的圖書相伴小時候有爸爸媽媽倚在身邊將書中故事娓娓道來然而這件在我們看來再普遍不過的事對大涼山大營盤學校的學生們來說彌足珍貴除了基本的教科書外他們可閱讀之課外書籍寥寥可數幾元十幾元
  • 總有一天,中國會重回世界之巔
    香港《南華早報》稱,《流浪地球》可能將成為一部激發中國科幻電影創作的電影。該片是一部史詩級科幻電影,堪比《星際穿越》和《地心引力》等好萊塢大片。當中國人能拍好自己的科幻故事時,世界都會為之驚嘆。《流浪地球》開了一個好頭。它給世界展現的,是一個未來的、有科技感的、酷炫的中國。而不再是那個陳腐、傳統的中土。
  • 同心追夢共出彩
    站在決勝全面小康的歷史節點,置身「十三五」規劃的收官時刻,中秋與國慶的相遇,月圓與夢圓的交輝,絕不只是一個城市的「花好月圓」,更是家國夢想的「絢麗綻放」。  一個波瀾壯闊的年代,必定會有激蕩人心的時刻。  時針撥回到2014年5月,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習近平總書記踏上中原大地,深刻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
  • 為走出大涼山的鄉親定製「語言助手」
    內容提要    隨著交通和通信設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涼山深處的彝族同胞走出家鄉。雖然道路通暢了,但語言依然是他們融入城市生活的無形障礙。來自西南石油大學的彝族大學生勒苦伍牛惹打算做一款App解決這個問題。
  • 大涼山
    我想帶大家去大涼山那裡很多地方的夏天都要穿長袖穿外套呢在大涼山,不僅能涼爽一夏更有大美風景迎接大家中國國家地理說這是「地球的邊緣地帶」,看到這說法,感覺是太誇大其詞了。走過,深感恰如其分。一步跨千年的大涼山,今天仍距離我們有些遠,在長江之上,在雲端之巔。遠,是指心靈的距離。曾經的封閉,隔離了山裡山外的人。
  • 12年後重返世界之巔!中國女排!中國女排!!
    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在剛剛結束的裡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上,中國女排以3:1戰勝塞爾維亞隊:再次獲得奧運女排冠軍!!! 中國女排時隔12年,重返世界之巔!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大概永遠無法想像這帶給國人的是怎樣的振奮和昂揚,在窮頓困苦的年代,頂著東亞病夫的敵意,我們憑一己之力走上世界之巔揚眉吐氣,因為女排精神,因為這場奇蹟般的勝利,整個中國沸騰了!
  • 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登山隊再次站在世界之巔
    中國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的峰珠穆朗瑪峰之巔,這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圖說:1960年,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凱旋後合影 新華社圖60年後的5月25日,珠峰依然巍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們正克服重重困難,向峰頂發起第三次衝擊。世界期待著,他們為人類揭曉「世界高度」新答案。
  • 中國男籃重回亞洲之巔!網友:「姚明時代」終於翻篇了
    重回亞洲之巔,12名男籃球員的身後,是一位低調內斂的58歲老人。重回男籃執教,面對質疑,他一笑而過,面對挑戰,他勇往直前。對體能要求近乎苛刻,對年輕才俊大膽使用。活於逆流而上,死於順流而下。這是宮指導給這支中國男籃刻下的永遠烙印。謝謝你,宮指導!
  • 順天承運,榮登紫禁之巔
    Air Jordan 35 延續飛人傳奇 在探索籃球鞋的更多可能性中 成就九五之尊身份 傳奇紫禁城坐落於北京城中心 凝聚中國傳統建築的特色
  • 這座血肉之軀搭成的「中國梯」,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飄揚
    這是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因其攀爬難度之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被定性為「飛鳥也無法逾越」。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徵服的冰冷峭壁。 1975年,中國登山隊員就在這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