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蘋果AirPower的死,騷尼我是有責任的。/滑稽
在去年蘋果秋季發布會後的一篇文章裡,我曾「一本正經」地預言了AirPower難產的結局。不料一語成讖,就在上個周末,蘋果硬體工程高級副總裁Dan Riccio在郵件聲明中表示:
經過多番努力,我們不得不承認AirPower目前仍無法達到我們的設計標準,於是我們做出來取消該項目的決定。對於期待AirPower發布的用戶,我們深感歉意。
但我們相信,未來是屬於無線的,我們也將繼續推動無線體驗項目的發展。
在這份「AirPower死亡通知單」裡面,Dan Riccio並沒有具體提及項目為什麼會流產。但是根據我們的了解,AirPower流產原因包括兩種可能:一是此前曝光的發熱以及電源晶片的技術問題沒有解決;二是AirPower已經達到可用標準,但是生產成本過高,消費者可能無法接受高定價。
不過騷尼認為,第一種可能性更高。AirPower的設計初衷是充電設備可以在充電板上不受位置束縛,即放即充,並且還能識別不同設備類型,提供對應的充電標準。要達到這種體驗程度,AirPower至少要塞進20多個充電線圈。要知道,目前市面上普遍的無線充電板,充電線圈最多只有3個。
對於AirPower的遭遇,我們深表遺憾。如果把「逝者長已矣」套用在AirPower上,那麼在這群「生者」裡頭,除了那些不斷在充電功率上謀求突破的品牌無線充之外,還有一批活躍在淘寶上「同款」。在昨天的節日中,我們問候了AirPower的其中一個「胞弟」——SXXXCHARGE。
如果不是右邊的紅色布質拉環出了戲,我們差點認為這張展示圖是蘋果原廠出品。iPhone、iWatch以及AirPods的位置布局和蘋果發布會時的PPT如出一轍,就連設備傾斜的角度都出奇接近。在外觀設計上,這款名為SXXXCHARGE的弟弟,還提供紅、白、藍三種配色,正面板為布料材質,並且厚度僅為6.9mm。逼格很足,對於日系文青來說這種設計比AirPower本尊還要好上許多。
但是問題來了:又是布料又是輕薄,功率和散熱能有保障嗎?
乍一看參數,有驚喜?!高通3.0,支持Qi協議,快充,18W;支持三臺設備同時充電(兩臺手機),兼容蘋果全系無線充電設備和其他安卓設備;支持戴套充電……
仔細看,SXXXCHARGE說的18W並非我們充電(輸出)功率,而是輸入功率。在小字部分看到,這款無線充電板可以對「兩部iPhone進行7.5W高速充電」(7.5W還好意思叫高速?)。再折合一定程度的轉化效率,無線充電板的實際充電效率可能還不如蘋果的5V/2A。
所以大家要小心,很多商家都會在充電功率的說明上做手腳,你看到的18W甚至更高的功率標誌,可能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的。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帶星號的小字部分。
雖然現在普遍的無線充電板都支持戴套充電了,但是當騷尼看到這張Gif圖的時候,還是被這款SXXXCHARGE的「超能力」嚇了一跳。把AirPods塞進這麼厚的皮套(目測厚度在3毫米左右),竟然還能實現無線充電?再往下拉,另一張Gif圖揭露了真相。
原來這個皮套是定製的,在皮套內部還有一個和AirPods接觸的Lighting接口,在皮套後背還嵌入了一個無線充電線圈。無線充電板就是先把電傳到皮套上,再由皮套給AirPods2充電的。
那麼騷尼的問題又來了:如果我用AirPods二代的無線充電盒加上這個皮套,雙倍充電圈,是不是就能夠獲得雙倍充電效率呢?
這個SXXXCHARGE還有一個不太靠譜的地方,就是連著兩張PPT,上一張寫著「輸出瓦數18W」,下一張就改口「輸出7.5W」。做出這麼不嚴謹的PPT,是要被老闆拿去餵魚的。
綜上,這款單機賣到398元(皮套額外加價119元)的高仿,非常虛還賣得貴。
編後語:騷尼也問候了淘寶上其他類似的「AirPower」,發現基本都是掛名系列,實質上完全達不到和品牌無線充電板的充電標準,更不要提和那個只出現在PPT上的真AirPower了。看來,按照目前的能力,就算是華強北,對AirPower的工程難題或者是成本控制也是束手無策的。不過這不影響我們對繼續對它期待,甚至是期待比AirPower更好的無線充電方案。畢竟,現在的無線充電僅僅解決的是充電效率的問題,它們離好的體驗,還真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