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話題成為網絡熱點,起因是教育部對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其中提到,對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長效機制。連日來,記者走訪省城多所中小學校發現,部分學校針對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都有著各自的管理機制。
◎文/謝立志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李巧
寄宿學生帶手機需提交使用申請
據了解,早在2018年8月,教育部就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八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統一保管。
那麼,南昌的中小學校允許學生帶智慧型手機進校園嗎?對一些寄宿制學校來說,如何面對帶手機這個問題?
南昌市第十九中學(紅谷灘校區)副校長付紅新告訴記者,學校不使用平板教學,同學們接觸電子產品很少。學校允許學生帶手機來學校,但是提倡同學們使用「老人機」。每個學期初,需要帶手機進校園的孩子都要提交一份電子產品使用申請書,經家長籤字同意後,才可以帶來。如何使用手機,已經提前和大家約法三章,「周日一到校,手機要交給老師。等到每日放學時間、節假日,老師會將手機還給學生。」
「一般來說,每個班都有一半左右的同學提交手機使用申請。學校專門為同學們準備了儲存櫃,用來存放手機。」付紅新說,如果上課時間同學有緊急情況,需要使用手機與家長聯繫,只要向老師報告就行了。
辦公室、宿舍安裝電話供學生撥打
「有任何事情想聯繫家長,一是可以找老師,辦公室電話都向同學們開放;二是回寢室打電話,每間寢室都有電話,如果寢室內電話有同學正在使用,宿舍傳達室電話也可供同學使用。」天行創世紀學校的肖老師說,如有同學因特殊原因需要暫帶手機的,學校也會人性化處理,要求學生返校時主動將手機交至班主任統一保管,周五回家時再領取使用。
在新建二中的新生家長會上,老師和學生、家長第一次見面,有一條重要信息就是提醒大家,手機不能帶進校園。「如果要和家長聯繫,校園裡有不少電話,宿舍、教學樓、教師辦公室裡都有。」該校陳靜老師說,在學校寄宿的學生可以帶手機。不過,家長要和老師事先溝通好,孩子周日返校後將手機交給老師,等到周五放學,老師把手機充滿電,再還給學生。管理這麼嚴格,一是為了讓學生更專心地投入校園生活,二是為了保護大家的視力。
「學校很重視保護視力,每天兩次眼保健操絕不斷檔。為了防止有些老師拖堂影響同學們做眼操,學校專門設置了值周班,第二節課下課後,值周同學要點對點到其他班級查看同學們有沒有認真做眼保健操,如果這時還有老師在拖堂,那麼值周同學會敲敲門窗提醒老師。」陳靜說,一般被提醒的老師都會迅速停止講課,把時間還給同學們。
學生違規使用手機取消評優資格
按一般情況來看,寄宿制學校的學生離家路途較遠,需要手機和家長聯繫。但在一些學校裡,手機管理也是個不小的問題。
「學生帶手機進學校,太正常不過了。有時上晚自習,安靜的班級裡突然聽見一陣手機鈴聲,然後就看見有學生神色慌張地關機。」南昌某中學高二年級班主任梁蔚告訴記者,其實帶手機進學校是允許的,每個班都有儲存櫃,進校後手機交給老師,就放在儲存櫃裡。放學後,老師再還給大家。「即使這樣,還是有學生玩小心機,帶兩個手機,一個上交一個自己玩。所以,學校對於這些違規行為都有很嚴厲的處罰。」
「前幾日,學校還處分了幾名同學,因為他們在上課期間違規玩手機遊戲,被巡查老師發現。根據年級手機管理規定,給予他們警告處分。此外,這些同學本學期的綜合素質測評不能評優,取消各類活動的評優資格。」梁蔚說。
設立家長服務中心增進家校溝通
「每個校區都設立了家長服務中心,類似於政府部門的服務大廳。」南昌百樹教育學校熊老師告訴記者,服務中心專設家長服務中心主管,為學生和家長提供高效的服務。所以,學生都不需要使用手機,有任何狀況服務中心會幫助學生聯繫家長。
熊老師表示,家長服務中心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學期對全校新、老生家長進行線上回訪(電話、微信、QQ等形式),收集家長意見和建議,了解家長和學生的需求,為廣大家長提供訴求渠道;組織家長進行活動,如家委會、膳食管理委員會等,讓家長和學校密切溝通;在突發情況時,為學生聯繫家長、辦理相關證明等;還有來訪接待和來電諮詢接待等,第一時間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入校手機上課期間交班主任保管
南昌市雷式學校吳老師表示,小學部不管是住校學生還是走讀學生,是沒有人帶手機的,周五接孩子,家長可以進校園;初中部有部分住校學生帶手機,方便自己回去時聯繫家人,但學生到校需要把手機交給班主任。
南昌市民德學校葛校長表示,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智慧型手機到校,每個孩子都有一張一卡通,學生要聯繫家長可以刷一卡通打電話。「不過有時候學生為了回家路上方便聯繫家長,也會帶智慧型手機來學校。我們約定好了,假如有學生帶了手機到學校,一般要關掉手機交給班主任保管到放學。如果沒有主動把手機交給班主任,上課時玩手機的,我們一般會把手機保管到初三結束。」葛校長還表示,絕大多數家長都很支持學校這麼做。
南昌三中(羅家校區)教務處李主任說,現在學校允許小學生帶智能手錶進學校,方便聯繫家長,但上課時間都是打開禁用模式,放學後才可使用。「智慧型手機是絕對不允許進學校的,家長一般也不會給孩子智慧型手機。」
李主任表示,初中年級有特殊情況允許帶手機,比如家長是雙職工,孩子放學要單獨回家的,可以帶手機,但要向班主任報備,手機在學校期間由班主任保管。「對於學校的做法,家長們基本都表示支持。」李主任說。
沒有學科作業要在手機上完成
除了智慧型手機,同學們在課堂上也要使用電子產品嗎?記者採訪了幾位中小學校長。他們都表示,除了上課老師需要用手機連接智能白板,沒有使用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對於視力的保護,學校都很重視。
在採訪中,不少家長提到有作業要在手機上完成,都是些什麼作業呢?
對此,記者諮詢了多所學校的校長。東湖小學熊校長說:「我們學校沒有任何作業需要學生在手機上完成,老師教學不可能用手機來布置作業。但有些打卡平臺,需要小學生在智慧型手機或者電腦上完成,主要是各種打卡,有的打卡平臺比如安全平臺、禁毒平臺,需要孩子看手機視頻,或者做趣味題目,但這跟學校無關。不僅是學生要打卡,老師也在打卡。」
「手機上做作業,疫情期間有,現在早就沒有了。現在家長反映強烈的是很多打卡作業,但我覺得打卡也是適度就好,不要全部取締。」白水湖小學應校長說。
民德學校葛校長表示,該校學生作業要用手機的地方非常少,但學生在學校上信息課時,會短暫使用電腦,學校還專門買了一批手機給學生上手機軟體編程課,用完就收回。「在學校,老師們智慧型手機用得多,比如上課要用手機連接智能白板,提升課堂效果。班主任可能是用智慧型手機最多的,要用手機拍照或錄視頻,將學生的學習生活反饋給家長。」
【來源:江南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