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病毒襲港 密切接觸者四散 隨時大爆發

2021-02-13 維港專線

【12·24 維港專線】大公報記者 陳詠韶、吳嘉鈴、曾敏捷、湯嘉平 報道:英國變種病毒殺入本港!衞生防護中心公共化驗所經基因分析發現,兩名早前從英國返港的14歲與17歲男留學生,病毒基因排序似乎與英國變種病毒脗合,是本港首次發現英國變種病毒株。

兩人於入境時檢測確診後即時送往亞博館及送院隔離治療,但與14歲男生同行的三名密切接觸者,在完成14日隔離檢疫後,自周一(21日)起曾在社區自由活動兩日,恐成播疫隱患。

專家解釋,變種病毒潛伏期或更長,而病毒內的S蛋白令核酸檢測受影響,可能出現假陰性。為加強外防輸入,政府修改抵港人士強制檢疫的規定,由原來的14天延長至容許最多28天。其中由英國抵港人士,今日凌晨起在酒店強制檢疫的時間延長至21天。

英國變種新冠肺炎病毒威脅全球,衞生防護中心公共化驗所近日為輸入個案進行全基因排序分析,在11宗英國回港確診個案中,有兩宗似與英國變種病毒脗合,化驗所專家會再進一步分析。

首宗個案是一名14歲男生(第7077宗),本月7日搭國泰CX252號航機返港,當日發病,在機場確診後,至今仍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CT值約為十幾至21。三名同行的同學被送往檢疫中心,但在本周一(21日)已離開檢疫中心,衞生防護中心擔心變種病毒傳播力增強,昨日安排他們返回檢疫中心隔離多七日。

另外一名17歲男生(第7631宗),本月8日已發病,13日搭維珍VS206航機抵港並確診後,被送往亞博館留醫,一直情況穩定,已痊癒出院,其CT值約為26、27,有幾位密切接觸者須檢疫。


潛伏期更長 或現假陰性

據悉,港大正為該兩名患者進行完整病毒基因排序,最快今日有結果。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昨晚接受大公報查詢時稱,該兩名留學生感染的新變異病毒的病毒量與「舊病毒」相若,傳播性方面未知是否因當地近日聚集,社交距離減少而增強的傳播風險,抑或因病毒本身傳播性增強,有關分析仍須結合英國當地研究作結論。

翻查資料,14歲男生乘搭的航班CX252,過去14日內,至少有五名英國抵港人士確診,出發地均為倫敦。政府與航空公司昨日無交代14歲男生乘搭航機上共有多少人。

今次事件揭示政府防疫措施漏洞,未有在英國出現變種病毒後,立即要求英國返港人士額外七日檢疫期須在酒店完成。而14歲男生的三名同行密切接觸者因此曾有兩日逗留在社區,未知行程或有無乘搭公共運輸工具。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英國有較高比例的確診者帶有變種病毒,故病毒由抵港人士傳入香港,是預期之內。由於少數病人的潛伏期特別長,所以要求由英國抵港人士延長檢疫時間至21日,並在第19日做檢測,希望可堵塞漏洞。

梁子超:延酒店檢疫期「遲咗」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稱,今次有確診患者的病毒量較高,擔心同一航機上的乘客、機組人員與三名密切接觸者有感染風險,由於變種病毒或使潛伏期更長,而病毒的S蛋白令核酸檢測受影響,可能出現假陰性,他建議政府安排相關人士盡快再做檢測,避免變種病毒走入社區落地生根。他認為現在才宣布21天指定酒店檢疫期安排是「已經遲咗」,因已無英國航班抵港,但可令假陰性檢疫者留在酒店,避免散播風險。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也稱,不排除與確診者同行的人、航機上的人被傳染後,可能在潛伏期而未在入境檢測時察覺到,認為要密切留意變種病毒有否進入社區。

變種病毒更易黏附細胞 

傳染率暴增

「病毒無生無死,佢唔係生物。病毒在人『好心施捨』下,進入『人體工廠』,在內繁殖。」曾任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高級講師的曹宏威博士打比喻表示,病毒要有暗碼、鑰匙之類的東西,才能黏附到人體細胞。

曹博士表示,英國新冠肺炎變種病毒的最大特點是更容易與細胞黏附,「如同踢波,普通病毒射30次才入一個波,但這個變種病毒也許射三次就入一個。」因為突變影響到病毒外殼,其皇冠蛋白更易黏附到人體細胞,騙取入門機會,令傳染率大增。

皇冠狀外殼「恃靚行兇」

冠狀病毒是在動物與人類之間傳播的單鏈RNA病毒,已知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有七種,包括可引發感冒的病毒,以及沙士病毒和此次的新冠病毒等。冠狀病毒很美麗,呈球狀或橢圓形,外表似皇冠狀,因此得名。「愈靚愈毒,進入人體後,病毒就會除衫做壞事,脫掉外殼將核糖核酸(RNA)基因組釋放到細胞質中,令你中招!」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大公報記者 陳詠韶、吳嘉鈴、曾敏捷 湯嘉平 報道

英國遲報兩月 變種病毒恐攻陷全球

全球恐慌 病毒變種 倫敦大逃亡

新冠不放假 歐洲聖誕慘淡


相關焦點

  • WannaCry病毒變種 中小企高危 鎖機索款 第二波來襲
    全球近百個國家及地區上周五起受勒索病毒侵襲,引發大震盪,大批未更新視窗系統電腦的檔案遭加密封鎖,受害用戶被勒索解鎖「贖金」。該病毒越洋入侵本港,至少兩名家庭電腦用戶被勒索。今天是襲擊事故後首個工作天,本港中小企電腦保安較差,成為高危一族,「疫情」隨時一觸即發。內地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昨天發出緊急通報,WannaCry已變種為「2.0」,傳播速度更快。        微軟視窗XP以及視窗7數年前停止更新,遺下保安問題。
  • 港臺髮師確診 餘若薇列密切接觸者須隔離
    26人,均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需送往檢疫。歐家榮表示,其間曾與確診者身處同一化妝室的26人,均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需要送往檢疫,包括公民黨前黨魁餘若薇。黎智英案改蔡維邦代表餘若薇昨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她原本農曆新年後有兩宗官司要上庭,但因本月10日到港臺錄影《議事論事》節目,當時為她服務的髮型師確診,故需到酒店檢疫10天。她並稱,與確診髮型師僅接觸約5分鐘,兩人全程均有戴口罩。
  • 勒索軟體襲港敲警鐘 即睇「WannaCry」如何鎖機?
    ,本港亦不能倖免,「中招」數字急升,因此也為香港敲響警號,在享受資訊便捷的同時注意網絡安全防範。 但這次的「WannaCry」不同於之前的勒索軟體,它利用發送「蠕蟲」勒索病毒,封鎖用戶電腦中資料,即使用戶沒有開啟可疑電郵或檔案,只是連上網際網路就已經有可能「中招」。
  • 南卡羅來納州出現美國首例南非變種病毒(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南卡羅來納州出現美國首例南非變種病毒案例。南卡羅來納州出現美國首例南非變種病毒。圖為南卡州府。(美聯社)名稱為B.1.351的南非變種病毒,由於傳染力較強,可以躲過抗體的免疫保護作用,近來引起全球媒體高度關注。
  • 【新冠肺炎】總感染人數已超SARS 全港社區大爆發
    張竹君說,近期的確診者平時都有不少活動,中心追蹤密切接觸者有困難,呼籲市民減少活動和聚會。她又說,如果市民行為上不作出改變,更多檢疫中心都不足夠。他在6月30日因自身的長期病患住入內科病房,在病房出現確診者後已被列為緊密接觸者轉去隔離病房接受檢疫及治療,過去幾日都有做測試,均對病毒呈陰性。昨日再做鼻咽拭子測試後,發現對病毒呈陽性反應。另外,屯院眼科中心今日亦有三名員工染疫,個案編號為第1743、1772、1778。三人都任職文員,均為女性,負責收銀、交收病人資料。
  • 英國研究所表明新病毒突變可能已感染成千上萬人 日本首見英國變種新型冠狀病毒
    英國研究所表明新病毒突變可能已感染成千上萬人 日本首見英國變種新型冠狀病毒英國惠康大學桑格研究所
  • 港府擬限時大幅降低職津(在職家庭津貼)工時要求/車公誕市場銷售點運作安排/非洲豬瘟襲港/澳門特區政府預料下半年實現青茂口岸通關
    (在職家庭津貼)工時要求/政府6月放寬職津門檻涉款9.5億為期一年 團體轟離地難紓困二、沙田車公廟路車公誕市場銷售點運作安排三、非洲豬瘟襲港/香港元朗一檢出非洲豬瘟病毒豬場銷毀豬隻程序完成/疫情擴大元朗豬場再有豬隻樣本對非洲豬瘟病毒呈陽性反應四、澳門特區政府預料下半年實現青茂口岸通關
  • 變種病毒傳播力極高!香港禁飛所有英國載客航班,澳門延長隔離時間至21天
    專家稱新冠病毒變種傳播力飆75%,若病毒傳入本港疫情會不可控制。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重視英國變種新冠病毒的最新發展,諮詢過專家意見後,認為有必要採取嚴厲及有針對性的措施。
  • 港第三波疫情趨失控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評論第三波疫情爆發表示,病毒變種後增加傳播率,平均1名患者會傳染4人。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今次本港疫情爆發的主因是市民防疫意志漸失,建議市民減少社交。對於今次第三波疫情爆發,張竹君直言疫情有點失控,若巿民態度鬆懈,確診個案或以幾何級數上升出現大爆發。她呼籲市民盡量減少外出和聚會,或可拖慢病毒擴散速度。由於多個屋邨出現感染個案,衛生署曾到不同大廈向住戶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但被指太遲,張竹君承認有滯後,但強調派發樣本瓶的作用是找出無病徵病人,又指過去幾日已檢測1.4萬個樣本,只得28人確診,比率較低。
  • 加州出現變種新冠病毒 為戶外堂食重開或更添陰影
    然而這期間加州範圍內出現了6例變種新冠肺炎案例。針對這樣的情況,舊金山華埠衛生局主任白幹榮醫生就告訴我們:「這個更加容易傳染的病毒。究竟對這個餐室外的用餐傳染性又是不是更加容易,因為之前就講過,例如普通的打噴嚏,咳嗽是否是六呎距離還是更遠?所以(戶外堂食)除去口罩的話,是有這個機會和危險傳好遠的。」
  • 【2019新型冠狀病毒】新型肺炎襲港 兩例快檢陽性
    香港昨日出現兩宗高度懷疑個案,包括一名曾到過武漢的香港男子,周日曾求醫但當時無發燒等病徵而沒有入院,前日才安排留醫;另一宗是經高鐵來港的39歲武漢市男子,前晚在西九龍高鐵站入境時,被檢測人員發現體溫偏高,即時送院。據悉,兩人對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測試初步呈陽性反應,衛生署今日會公佈最終檢測結果,同時舉行第三次嚴重級別督導委員會會議探討應對策略。
  • 港現全球首宗鼠傳人戊型肝炎!或全城爆發?
    港大醫學院發現全球首宗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大鼠HEV)傳人個案,一名56歲男病人去年接受肝移植後,肝功能持續異常,排除甲、乙、C肝及巨細胞病毒感染後,透過特製基因測試,證實感染只曾在老鼠發現的戊型肝炎;認為或經進食受汙染食物、接觸患鼠糞便或被患鼠咬過所致,與遺肝移植無關。
  • 【麻疹肆虐】中招放射師曾接觸45病人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指,他主要負責做X光檢查,在傳染期間接觸過45名病人,只有6人在1967年後出生,相信其餘在1967年前出生,或打過兩劑麻疹疫苗的人免疫力應該沒有問題。  其間,感染者亦沒有到過高風險病房,即初生嬰兒、產婦及癌症病房工作,亦沒接觸孕婦和癌症病人。
  • 【抗擊新型肺炎】阻斷病毒傳播 港府關閉四個口岸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表示,自特區政府上月30日公佈關閉6個口岸後,每日仍然有7萬多人次入境、3萬多港人出境,從公共衛生和防控疫情的角度看,仍然擔心傳播病毒的風險。因此,她宣佈進一步壓縮人流的措施,相信進一步關閉4個口岸能達到大幅度減少人流的目的。指上月30日措施見效她強調,此次調整幅度很大,香港飛往內地的航班也會進一步縮減,跨境人流會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