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北京「最大」地下炒鞋群!300名「鞋販子」這樣哄抬鞋價

2021-01-13 騰訊網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一個號稱「北京最大炒鞋微信群」裡,300多名「鞋販子」輪流出招,通過「虛假競價」「平臺合作」「內外勾結」等方式哄抬價格,把一雙雙球鞋變為牟利的工具。

一雙售價1000多元的籃球鞋

幾經「鞋販子」翻炒

價格飆升到1.3萬元

讓許多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

一度被炒鞋者追捧的「椰子鞋」

炒鞋究竟怎麼「炒」?

誰在「炒」?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一個號稱「北京最大炒鞋微信群」裡,300多名「鞋販子」輪流出招,通過「虛假競價」「平臺合作」「內外勾結」等方式哄抬價格,把一雙雙球鞋變為牟利的工具。

火爆的球鞋收藏市場

催生「炒鞋」生意

34歲的趙聰很喜歡收藏鞋。15年的時間裡,趙聰購買了近300雙鞋用來收藏,密密麻麻地擺滿了他專門定製的鞋架。

跟大多數喜歡收藏鞋的人一樣,他經常翻看微信群和球鞋交易平臺的購鞋信息。但近兩年來,他買的鞋越來越少,原因是炒鞋的人越來越多,價格水漲船高,很難用較低的價格買到自己心儀的籃球鞋。

炒鞋市場的火爆從價格飆升速度就可見一斑。今年3月,一雙名為「AJ櫻花粉球鞋」的發售首日,就有30萬人加入網上搖號抽籤的大軍。

5月11日,原價為1399元的耐克「AJ1」籃球鞋發售,不到3天,價格就上升到1萬元。10月16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登錄球鞋交易平臺「毒」APP查詢發現,這款鞋的價格目前已經上升到1.3萬元左右。

毒APP鞋款界面

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學生王亮亮告訴記者,他從大二上學期接觸到炒鞋,目前通過炒鞋已賺了近5萬元。

「一些限量版或者明星同款的鞋已經不是一件單純的商品了,很多人買來進行投資。」王亮亮說,網上高價格買來的鞋,真正穿的人很少,參與炒鞋的多數人把鞋當成牟利的工具,擊鼓傳花,等著下一位消費者來接手後變現。

但炒鞋市場並非「穩賺不賠」。趙聰告訴記者,曾見過一名炒鞋者,以1萬元一雙的價格囤了100雙鞋,還沒來得及銷售,卻遇到品牌方追加發售,一夜之間,鞋子的價格回到了原價,炒鞋者賠了近百萬元。

火爆的炒鞋生意不僅僅是「鞋販子」和購鞋者的鬥爭,甚至炒鞋者之間也會上演「全武行」。一名炒鞋者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炒鞋圈流傳著一個案例:有人通過技術手段直接鎖定了ConfirmedApp(一款球鞋預定應用)上的預定,成功買走了80雙原價1899元的SPLY-350鞋。當他從線下門店提走自己的戰利品乘坐電梯時,遭到一群「黃牛黨」的瘋狂攻擊。

「如今,這個市場非常瘋狂。」趙聰說,火爆的炒鞋市場,讓原本喜歡收藏鞋的消費者望而卻步,為了買到心儀的球鞋,他不得不加入炒鞋的圈子,「為的是第一時間掌握信息」。

鞋販子虛假競價、內外勾結

哄抬球鞋價格

趙聰告訴記者,大多數炒鞋者活躍在「毒」「NICE」「識貨」等球鞋交易平臺和專門的微信群裡。

在一個被很多炒鞋者稱為「北京最大炒鞋微信群」中,活躍著300餘人。在群裡,成員之間經常發布一些球鞋的型號、價格、尺碼等求購信息進行交易。

記者發現,一些參與炒鞋的人為了抬高價格,通常把一雙鞋宣傳成「稀缺資源」;一些炒鞋者為了迷惑消費者,甚至會虛張聲勢,採用各種欺騙的手法,引誘消費者上鉤。

「微信群裡,成員會相互交流,相互交易,把鞋的價格抬高。」趙聰告訴記者,一款鞋由幾個「大販子」一商量,價格就上去了,他曾經也被這樣蒙蔽過。一雙adidas的鞋,「鞋販子」開出的價格是1.5萬元,但當他付款之後,對方卻稱貨被別人以1.8萬元預定,如果想要的話,需要加價1000元。「後來我才知道,這是炒鞋的慣用伎倆。

記者在調查過程中接觸到幾名「鞋販子」。其中一名劉姓男子告訴記者,平均每月可以賣出30餘雙鞋,價格從1萬元到5萬元不等。「炒鞋就是地下進行,鞋子原價本不算高,但是想要的話就要出高價買,這是規矩,不然我們怎麼賺錢?」劉姓男子說。

平臺方默許「炒鞋」

甚至主動與鞋販子「合作」

除了在微信群裡進行交易和哄抬價格,一些炒鞋者還把目標放在了一些交易平臺上。趙聰告訴記者,常見的手法是「虛假競價」,主要的手法是通過交易平臺註冊多個帳號,通過不斷交易抬升價格。

「交易平臺也縱容這種操作,甚至主動和鞋販子合作,因為價格賣得越高,平臺越有利可圖。」趙聰說。

一名參與炒鞋的王姓男子告訴記者,平臺會私下和炒鞋者進行合作,「通過合作,讓更多的炒鞋者來平臺銷售。雙方都想賺錢,所以平臺只是表面上反對炒鞋,實際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還有一種常見的手法是內外勾結。調查中,一名炒鞋者告訴記者,他們有時候會從零售商處拿到限量版的鞋,「店鋪有80雙鞋,我們會和店鋪合作,以高出原價的方式先把50雙貨拿了,但表面上還要做成現場購買的樣子」。

品牌方「飢餓營銷」

助推炒鞋市場亂象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炒鞋者,另一個推動炒鞋市場急劇升溫的是各大品牌方。近年來,許多大品牌如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發售明星同款、限量款、聯名款運動鞋,常採用預約搖號的方式。消費者往往需要填寫身份證、電話、姓名等個人信息進行預約登記,此後品牌方才會以「抽選」「搖號」等形式公布有資格購買的消費者名單。

限量銷售和預約搖號銷售的方式,給消費者製造了一種稀缺感,從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炒鞋市場的亂象。北京一家品牌體育用品店的店員吳燕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每次臨近新品限量發售,店內會被分配50至80雙鞋的名額,但往往來排隊的消費者能超過300人。「我們也知道這是飢餓營銷,但現在很多大品牌都這樣做,買不買是消費者的事。」吳燕說。

專家觀點

該為炒鞋「降降溫」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鞋類商品雖然屬於市場自主定價,但如果平臺或商家相互串通,故意操縱市場價格,捏造和散布漲價信息,或利用虛假信息誘騙消費者購買,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樣應該受到《價格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範。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認為,通過營銷炒作和投機取巧來牟利,不利於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有關監管部門應及時出手「降溫」。

陳音江建議消費者

多關注商品本身的使用屬性

不要盲目跟風消費和炒作

做到理性消費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作者/田珍祥

相關焦點

  • 湖人奪冠,鞋販子真要樂翻天了
    發售即受人矚目的鞋款自然少不了鞋販子們的操作,現在狗叔不太推薦入手這雙湖人刮刮樂。 目前鞋款回落3k上下,但實在不建議入手,AJ1 Mid 做工就那樣,這樣的價格入手性價比實在堪憂。
  • 口述丨炒鞋圈裡的瘋狂與荒誕
    鞋販子的收入是否真如傳聞所說「月入百萬」?鞋迷又是怎樣看待「炒鞋」的?一位玩鞋20多年的資深鞋迷說,球鞋轉售平臺推波助瀾,缺少監管,球鞋市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荒誕和瘋狂。一位21歲的鞋販子則認為,圈內賺大錢的是少數,「那些一直投一直賠的人,『衝』到傾家蕩產的人,每個月只能賺一兩千塊錢的人,才是這個圈子裡的大多數」。
  • 「炒鞋」真的這麼賺錢嗎?
    目前,全世界最貴的鞋是Air Yeezy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炒鞋人把鞋炒出了驚天價,只不過,他們讓鞋子不再只用來穿,而是擺在家裡「收藏」起來。「先割一輪囤鞋炒鞋的散戶,再割一輪老老實實自己買自己穿卻無緣搖號中籤的消費者。這是炒鞋割韭菜的基本邏輯。」
  • 鞋販子又要炒鞋了
    這款鴛鴦配色的士兵14恐將遭到鞋販子的又一波炒鞋熱。>有一說一,這款士兵14的湖人配色做的並不是很出色,或許是受制於鞋面的材質因素,整雙鞋的廉價感頗為明顯整雙鞋基本就是硬套湖人的配色,紫色還沒有給我感覺有那味,有些太過豔麗了,不知道是不是渲染的結果。
  • 「炒鞋」穩賺不賠嗎?
    「球鞋一面牆,堪比一套房」「炒鞋年入百萬」「炒鞋賺首付」……真假相伴的傳說道出了年輕人的暴富經。 為什麼球鞋具有如此魅力?這還要源於其身價短短幾日就能動輒暴漲十倍以上的魔力。炒房大媽已經按捺不住,幣圈人士則嚷嚷著「棄幣從鞋」,眾多圈外人士也對其躍躍欲試。
  • 科比去世2小時後,鞋販子著急賣鞋,籃球鞋漲價已翻四倍
    北京時間1月27號凌晨四點,41歲的科比在一場直升機事故中不幸去世,一同遭遇不幸的還有他14歲的女兒。科比的離開讓粉絲崩潰,但一部分人卻很開心,這些人就是鞋販子!凌晨四點科比去世,而就在他去世兩個小時後,鞋販子開始按捺不住,並在朋友圈公開賣鞋子,甚至對科比出言不敬。
  • 炒鞋,涼涼的樂章奏起。
    隨著NBA火箭隊莫雷事件的發酵,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宣布〈下圖〉不再與其合作,但是另一個與籃球緊密相關的產業確實開始了涼涼的前奏,那便是炒鞋,雖然現在有些款式在上漲,但是整體都是下跌趨勢,下降的幅度不大,但是隨著NBA的熱度逐漸的減退,事件的發酵,市場上會出現暫時的繁榮,倒爺會趕快脫手手上的貨,市場會由供不應求到供過於求的過渡,畢竟隨著這個事件近一步發酵,那麼在流量下應運而生的鞋子高價將不復存在
  • 科比去世,炒鞋黨斂財
    Nike Kobe 5 Protro「Chaos」小丑2019版得到App並非唯一一個因為炒鞋販子炒鞋而導致球鞋價格不理性上漲的平臺。淘寶上也有大量科比鞋款被炒鞋販子拍下,這些商品頁面顯示「已拍完,但還有人未付款,待會兒來看看!」正如字面含義,這些商品已被拍下,但消費者尚未付款。
  • 炒鞋有風險,購買需謹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通常,球鞋販子在線上利用機器人抽籤,或者在線下通過關係買通店員,甚至是僱人排隊,在短時間內將42-44尺碼(大多數男生的鞋碼在這個區間內)的鞋都買入,這樣市場上便沒有人出售42-44尺碼的球鞋。而等到球鞋的需求量上升,球鞋販子可以自定價格出售,有時會將價格定為原價的幾倍甚至十幾倍。由於需要購買的球鞋量多,資金要求高,所以大部分球鞋販子採取小規模合作抱團的方式運作。
  • 湖人粉絲真的太難了,紫金配色鞋款為何雙雙天價?
    ,雖然大部分都是鞋販子們炒熱點的操作,但有些配色確實能讓湖人球迷們心動不已。目前鞋款回落3k上下,但實在不建議入手,一來 AJ1 Mid 做工就那樣,這樣的價格入手性價比實在堪憂。而目前隨著販子們的操作,這雙鞋價格成功翻倍,與發售價持平。
  • 性感一博,在線販鞋,王一博是國內最大「鞋販子」?
    當初發了瘋的鞋販子如今真的發了瘋,但其實這樣的收割事件在鞋圈中並不少見不過...還有這樣的 Dunk 款式嗎?實在喜歡一博,其實也沒有必要單單看著 Dunk 去衝,他上腳的多個鞋型也都很出色,作為同款,價格遠沒有 Dunk 那麼誇張。
  • Nice閃購的陽謀:平臺雲炒鞋收割韭菜的狂歡
    在平臺的推波助瀾下,如今戰場已經不僅僅是普通的炒作,其中背後有著無數群聊和莊家操縱。百度貼吧一位參與這場狂歡的網友表示,「只能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身邊朋友大多都成了韭菜被割了。操盤手在群裡喊衝,900進場,半夜組織衝匡威火焰到1500自己拋了,群也散了。
  • 年輕人炒鞋鬧劇:中籤堪比中彩票 品牌商跟著攪混水
    其實,炒鞋並非新事物,早已在地下存在多年。在小眾的球鞋圈裡,鞋販子們搶購限量版球鞋,然後轉賣給球鞋愛好者。一雙限量版球鞋發布能引人徹夜排隊搶購,品牌商App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海外代購,玩法多到讓人無法想像。  以耐克和阿迪達斯的球鞋為例,它們在中國大陸發售較少,往往在境外才能買到。
  • 電商數據分析:中國或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潮鞋市場
    近日,迪奧與耐克聯合推出的聯名球鞋一度被炒到了3.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6萬元,全球限量生產13000雙,其中5000雙供給尊享客戶,其餘8000雙用於公開發售。就是這樣一款這雙標價2000美元的聯名鞋,吸引了全球超500萬人參與抽籤,中籤率不到0.16%。「聯名、限定、個性定製……」,只要與這幾個關鍵詞搭上邊,那就註定是「一鞋難求」。
  • 幹的漂亮啊 這一舉動是狠狠給了鞋販子一記耳光!
    都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是不能取得,這群人真的是太令人氣憤了。炒作科比相關的商品,對於球迷來說,籃球界最值錢的商品就是球鞋了,而科比的球鞋是炒到了天價,是炒到了斷貨。這種行為讓人嗤之以鼻啊!來看看吧!
  • 鞋販子搶鞋起衝突,七名涉案人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4月7日,北京首創奧萊鞋販子因搶貨發生鬥毆。11日晚間,新京報記者從北京警方獲悉,涉事雙方均以代購運動鞋網絡轉售營利,其中一方為排擠對方,故意挑釁並拍下視頻炒作。目前,7名涉案人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個別球鞋漲幅達430% 「炒鞋」升溫誰是背後推手?
    「炒鞋」成了「大生意」  早上7點,北京某運動品牌專賣店門前,已有將近50個人在店門口有秩序地排隊。為什麼冒著暑熱早早來排隊?是因為10點將有一雙限量款的鞋子在這家店發售。「我早上5點多就過來排著了,希望這次能抽到吧。」在現場排隊的小劉說。到了10點,一位店員從排頭開始依次給每位顧客發了一個抽籤碼。
  • 瘋狂炒鞋背後:瘋狂倒賣椰子鞋的秘密
    在球鞋二級市場交易平臺倒鞋網站stock x發布的2017Q2成交量中Yeezy的奶白椰子就單槍匹馬拿走了超一半市場份額,為了了解椰子鞋憑什麼做到全系列平均零售價格超300%溢價,我找到了潮店經銷商,球鞋收藏者和黃牛鞋販子,聊了聊他們各自的看法。潮鞋經銷商:我因為做這一方面媒體包括接觸產品很久,從客觀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好像它有自己非常標誌性的外形。
  • 「炒鞋」炒出三大指數和K線?潮鞋單日交易額超4.5億!為啥這麼火?
    從「潮鞋」到「炒鞋」8月14日,武漢一家鞋店開售限量款球鞋,數千人網上抽籤搖號後又在現場排隊幾個小時,只為能搶到一雙鞋子,被抽上的鞋友被稱為幸運兒,因為鞋子價格漲得太快,他們普遍認為買到就是賺到。被明星帶火的潮鞋市場NBA、世界盃等賽事在中國引發的觀看熱潮,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僅注意到了球星們颯爽的英姿,也同時注意到鏡頭裡一掃而過的球鞋。
  • 炒鞋有多熱?毒App平臺預計今年交易額60-70億元
    其實,炒鞋並非新事物,早已在地下存在多年。在小眾的球鞋圈裡,鞋販子們搶購限量版球鞋,然後轉賣給球鞋愛好者。一雙限量版球鞋發布能引人徹夜排隊搶購,品牌商App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海外代購,玩法多到讓人無法想像。以耐克和阿迪達斯的球鞋為例,它們在中國大陸發售較少,往往在境外才能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