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9日 10:48:00來源:義守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
孔孟緣·魯臺情。由山東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山東省文物保護與收藏協會主辦的《大哉孔子─聖像·聖跡圖展》11月15日至30日在高雄義守大學舉行。經過義守大學各方的積極努力和辛勤工作,「圖展」已圓滿結束,參觀人員逾五千人次。自9月25日起「圖展」已陸續在臺北101大樓中華藝術館、臺南崑山科技大學展出,義守大學是第三站,12月5日起在屏東大仁科技大學繼續展出。
「圖展」在義守大學展出第一天便吸引眾多兩岸學子朝聖瞻仰,並由6位山東省來訪義守大學的研修生協助設計文宣廣告並擔任志工解說員導覽。這次在義守大學共展出53幅作品,期望透過文字介紹及畫像展出,讓觀展者更進一步認識孔子及儒家文化思想。
義守大學校長蕭介夫表示,孔子對中華文化影響很大,其教育理念「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幾千年前至今,無論是對教育或是對學生的啟發都很有重大意義。這項展出也促成兩岸文化與學術思想交流,而且從山東運來的孔子聖像聖跡對兩岸文化交流帶來相當程度的貢獻價值,也讓師生了解到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創始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所民辦學校的創辦人。
展出期間有許多義守大學以及義大國際中小學老師帶領全班學生前往展場教學,累計參觀人次突破5000人,相當受到重視及歡迎。
來自山東英才學院的研修學生盧磊表示,看到山東家鄉的文物在臺灣展示,心裡特別激動與感動,所以在義守大學兩岸處號召下,努力做好解說員工作,也好好宣傳山東省家鄉的美好文物。研修學生蘇韻雅表示,孔夫子是中華文化的驕傲,彙編孔子言論而成的論語流傳至今,涵蓋的層面既深又廣,不論是政經思想或是生活智慧等,至今仍是主流思維,也是中華文化最寶貴的資產。研修學生馬壯壯與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師生進行戶外教學時,特別邀請義守大學醫學院區學生前往參觀,在場的師長覺得馬壯壯同學相當盡責,並鼓勵學生前往參觀。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魯國陬邑昌平鄉。孔子有高大的身材,身高9尺6寸,大約216公分。孔子奉獻於教育事業,相傳弟子3000人,賢人72人。孔子首倡因材施教以及有教無類,亦是私塾講學的先驅,後人尊稱孔子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孔子編修及整理《詩》、《書》、《禮》、《樂》、《周易》、《春秋》等書,而且基於傑出成就和偉大的貢獻,後人為孔子修建了孔廟、孔府、孔林等建築群。許多孔子名言,義守大學學生都能朗朗上口。例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義守大學李樑堅副校長表示,本身曾擔任高雄市孔孟學會理事長,個人曾於2009年與2014年分別到大陸參加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及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有關儒家思想論文。2016年《大哉孔子─聖像·聖跡圖展》,這次能夠在義守大學成功舉辦,不僅是學校的驕傲與學生的福氣,而且義守大學也成功推動魯臺文化與教育交流,讓魯臺兩地可以建立更為深厚的情誼。另外此次「圖展」順利圓滿展出,成效卓越,也吸引眾多學生及老師前往觀賞,可謂是一次文化的深度之旅。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