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疫情下的英國——「雲」端中醫別樣紅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倫敦4月6日電  記者手記:疫情下的英國——「雲」端中醫別樣紅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 桂濤

  打開聊天軟體,通過在線視頻或照片給病人看舌苔、察氣色、問症狀,然後配藥送藥……這成了當下不少英國中醫師的日常工作。

  「很少像現在這麼忙,關於新冠病毒治療的諮詢和問診量從疫情暴發初期的每天幾十個增加到現在的近百個,現在的中藥需求量是平時的5至10倍。」英國中醫論壇主席、英國中醫聯盟網創始人王天俊說。

  疫情在英國暴發後,英國中醫聯盟網幾十名有資質的中醫醫師在英國發起中醫抗疫援助活動。這一活動剛開始主要服務於華人,現在本地人問診的比例不斷增加。

  目前,英國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5萬。隨著疫情日益嚴峻,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希望通過中醫抗疫,這讓在線問診、寄送中藥的當地中醫師忙得不可開交。

  據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教授、英國皇家醫學院院士柯松軒介紹,自從英國政府宣布「群體免疫」療法後,聯繫他的當地人就陸續增多。特別是近期疫情變得更加嚴峻後,問診的人明顯增多。問診者中,部分人是輕症患者,更多的人並未感染新冠病毒但希望通過中藥提高免疫力。「因需求量太大,有些中藥過一兩周可能會斷貨。」柯松軒說。

  英國中醫師李麗華的中藥店已開了快20年。自3月9日起的半個月內,這家中藥店在臉書帳號上有關中醫藥諮詢內容的點擊量增加了約7萬。

  英國人娜塔莎接觸針灸和中藥已有三年,她對中醫藥治病的效果深信不疑。前兩天,她專門請中醫師給自己開了抗疫中藥。「目前還沒有有效的對症藥,提高免疫力是關鍵。」娜塔莎說。

  談及英國人為何對中醫熱情高漲,當地受訪的中醫師認為,除中醫已在中國和部分國家顯現抗疫效果外,在英國國家醫療衛生系統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政府無暇顧及輕症患者,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被要求在家隔離,甚至在疾病諮詢方面都得不到幫助,藉助中藥提高免疫力成了很多當地人的選擇。

  中醫藥在英國的發展有一定的歷史。巔峰時期,英國曾有數千家中醫診所或中藥店。後因歐盟實施傳統草藥製品法令以及英國收緊相關政策,中成藥出口英國受限,中醫在當地的發展也由此受阻。

  「英國醫療衛生系統本身就有使用草藥抑制感冒病毒的做法。」英國皇家醫學會會員、英國劍橋大學醫院的朱良瑋說,在當前新冠病毒流行的情況下,英國國家醫療衛生系統在預防和治療的各種措施中潛移默化地採取了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比如英國保健醫生經常建議病人服用檸檬和枸杞幹,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接受採訪的當地中醫師表示,中醫藥在這次抗疫中表現不錯,可藉機推進中醫在英國的發展。他們建議,可嘗試將中藥做成茶包、衝劑、飲料等,讓中藥更符合英國人的飲用習慣。他們還建議,中藥從生產環節開始就執行外國標準,並依靠先進技術嚴格規定用法和用量。

  「事實證明,積極預防比事後救助更重要。希望中醫藥成為更多人的選擇。」娜塔莎對中醫在英國的發展充滿期待。

相關焦點

  • 記者手記:疫情中的別樣納吾魯孜節
    新華社努爾蘇丹3月22日電 記者手記:疫情中的別樣納吾魯孜節  新華社記者任軍 張繼業  沒有彩色的帳篷與熱鬧的遊園,沒有歡快的冬不拉彈唱和靈動的舞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今年的納吾魯孜節顯得寂靜而冷清。
  • 聚焦疫情防控 | 記者手記:「小人物」的「大力量」
    聚焦疫情防控 | 記者手記:「小人物」的「大力量」 2020-02-26 1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濟)記者手記:疫情下德國聖誕季格外冷清
    新華社法蘭克福12月21日電記者手記:疫情下德國聖誕季格外冷清新華社記者左為每逢聖誕,德國人喜歡穿行在裝飾成聖誕小木屋的聖誕市場攤位之間,品味熱紅酒,品嘗咖喱香腸,圍觀旋轉木馬,好不熱鬧。入冬以來,德國新冠感染人數居高不下,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德國政府決定從11月初開始實施限制措施。10月底,紐倫堡、法蘭克福、愛爾福特等地相繼宣布取消今年的聖誕市場,令人深感遺憾。聖誕市場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是德國冬天最有名的傳統活動之一。
  • 記者手記:盲盒、卡通公仔、機器人,服貿展商「費思量」
    新華社上海11月4日電記者手記:盲盒、卡通公仔、機器人,服貿展商「費思量」新華社記者宿亮 周蕊盲盒、卡通公仔、機器人、環形大屏幕、社交媒體留影窗……即將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服務貿易展區很特別。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相關服務產品、更好地打入中國市場,參展商們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 「記者手記」守得雲開見月明
    山西日報記者袁兆輝在湖北仙桃救援一線採訪。山西日報記者袁兆輝報導:「這是黎明前的至暗時刻,即將迎來曙光的出現,烏雲也許還能稍加遮擋,但已掩蓋不住太陽的萬丈光芒。」連日來辛苦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為治療患者費盡心血的醫護工作者們尚且對防控疫情充滿信心,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相信能取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呢?這些天,在湖北仙桃、潛江和天門三地,山西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們想方設法克服防護、生活物資短缺等各種困難,為對口支援地區提供各種形式的醫療救治。
  • 記者手記:疫情肆虐下的美國獨立日
    新華社華盛頓7月4日電(記者孫丁)賞焰火、遊沙灘、辦聚會……美國往年的獨立日總少不了這些熱鬧的慶祝活動。但今年,為了防止新冠疫情進一步抬頭,美國各地的慶祝活動紛紛「縮水」或直接被取消,節日氛圍大打折扣。
  • 陳翔:「網際網路+中醫」問診助力疫情防控
    法國新歐洲集團董事長陳翔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以來,隨著我國疫情逐漸穩定,中醫藥在此次抗疫中的作用引發全世界關注。4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海客健康》主題沙龍第一期「全球疫情影響下,中醫藥的未來」以直播方式與網友見面,法國新歐洲集團董事長陳翔就法國新冠肺炎疫情下,中醫藥在法國抗擊疫情的情況進行了探討。陳翔介紹說,新冠疫情在法國暴發以來,大量病患湧入醫院,造成法國醫療資源急速枯竭。法國政府規定,只有重症患者可以住院治療,輕症患者一併在家隔離。
  • 記者手記:最硬「龍鱗」也只是「普通人」
    (抗擊新冠肺炎)記者手記:最硬「龍鱗」也只是「普通人」  中新網杭州2月14日電(張斌)為防範感染新冠肺炎,確保穿戴防護用品有效,一位姑娘哭著剪掉長發;一位顧念髮型的小夥在未婚妻和同事的「催促」下最終妥協;一位參加工作不久,直言有些「緊張」的男醫生冒著汗、一遍遍熟悉著穿戴防護用品的每個細節……圖為媒體記者記錄張晟剪髮前的模樣
  • 記者手記:網球變了
    新華社昆明8月4日電 記者手記:網球變了!新華社記者嶽冉冉、劉昕宇4日晚飯時間,結束了中國網球巡迴賽男雙首輪的張擇和公茂鑫,坐到記者對面。一日雙賽的張擇苦笑道:「比賽辛苦都不是事,現在最頭疼的是自己洗衣服。」身旁的公茂鑫拼命點頭:「對我們男選手來說,洗衣服太痛苦了!」當防疫成為常態,「復工復產」的網球賽也面臨調整。
  • 記者手記:難以歡樂的義大利聖誕季
    新華社羅馬12月24日電 記者手記:難以歡樂的義大利聖誕季  新華社記者李潔  聖誕節通常是一年中義大利家庭親友團聚最熱鬧的時候。準備節日美食、購買新年禮物、安排親友聚餐和度假行程等都是節前消費熱點。然而,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義大利正經歷一個難以歡樂的聖誕季。
  • 別樣的「五一」,怎樣和孩子在「疫情的烏雲」下品嘗明媚的春光?
    現如今的你和筆者一樣,唯恐那無孔不入的病毒沾染到自己,而在這之前,你完全可以躺在峇里島的沙灘上,端著一杯雞尾酒,無憂無慮的曬上一整天;也沒人會管你是否騎著泰國的大象欣賞了人妖表演;亦或來一場浪漫的巴黎邂逅之旅;當然還可以去阿爾卑斯山下小憩一宿……只是,這一切都被「疫情」攪黃了,好在經過了「疫情」洗禮的我們,並非那種悲觀之輩,生活還在繼續,不是嗎?
  • 「雲畢業」裡的別樣離情
    本文轉自【中國教育報】;從雲課堂、雲科研到雲應聘、雲答辯,再到陸續開展的雲畢業,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寒假前說的「下學期再見」變成了再也無法實現的諾言。但作為人生轉折的一個重要拐點,畢業典禮依舊是大學教育中最重要的「最後一課」。
  • 佛山名中醫向在歐華人華僑傳授抗疫知識
    佛山日報訊 記者黃碧雲報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治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10日晚18時,「岐黃醫道助防疫」新冠肺炎防控中醫科普「雲講座」(全球連線之歐洲專場)在佛山市中醫院網際網路醫院舉行。通過視頻直播,遠隔重洋的佛山中醫生與在倫敦、巴黎的海外僑胞、留學生「面對面」,送上了同胞的關懷與支持。
  • 記者手記:「金鐘罩」下有了放心肉
    新華社蘭州11月25日電 題:記者手記:「金鐘罩」下有了放心肉  新華社記者白麗萍  歲末年尾,豬肉安全能否得到保證,成為許多老百姓關心的話題。記者近日想到生豬生產企業去看一看,但在甘肅省武威市部分企業走訪時,卻一路「碰壁」。  想要直接看到生豬,竟成為一件難事。
  • 記者手記:一座應該叫「馬拉度納」的城市
    記者手記:一座應該叫「馬拉度納」的城市新華社東京11月26日電 記者手記:一座應該叫「馬拉度納」的城市新華社記者王子江一代球王意外離世,那不勒斯市長馬吉斯特裡斯立即提議,球隊的主場聖保羅球場應該用馬拉度納的名字重新命名。
  • 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
    (抗擊新冠肺炎)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中新社赤塔2月7日電 題: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赤塔市但與從網上得來的印象不同,中新社記者在這裡走訪後發現,新冠肺炎並未在這座城市引起過多緊張。街面上,行人腳步匆匆,超市裡,人來人往,一切正常,幾乎沒有人戴口罩。而在機場、火車站等人流密集處,有的工作人員戴著口罩,但更多的則是為了預防本地流感。中新社記者被告之,每年這個季節,都是赤塔本地流感的高發期,所以需要戴口罩預防。
  • 記者手記:草原「白衣天使」與荊門相伴53天的歡笑與淚水
    (抗擊新冠肺炎)記者手記:草原「白衣天使」與荊門相伴53天的歡笑與淚水  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20日電 題:記者手記:草原「白衣天使」與荊門相伴53天的歡笑與淚水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從接到休整、準備撤離通知,到開始收拾行李,再到與各位「戰友」拍照、互相祝願
  • 記者手記:空場賽,尷尬了老記
    新華社昆明8月7日電 記者手記:空場賽,尷尬了老記!新華社記者嶽冉冉 劉昕宇有人說,空場比賽,舒服了記者。老記們可以幻想自己置身在一個「私人訂製」的現場,獨享比賽。乍一聽,似乎可以這樣自我麻痺,但誰知道,沒有了觀眾,最尷尬的就是記者。2020年中國網球巡迴賽(下稱「中巡賽」)安寧站就是這樣的「空場賽」。
  • 記者手記:疫情下的香港零售業如何浴火重生?
    新華社香港8月8日電(記者李濱彬)受「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香港零售業遭遇重創。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零售業銷貨量按年跌36.9%,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季跌幅。面對逆境,香港本土零售商開始尋求轉型突破之路。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別樣中秋:別樣團圓家國情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 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別樣中秋:別樣團圓家國情  新華社記者黃筱、馮國棟、王豐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們逆行而上,星夜馳援;復工復產,他們一馬當先,紮根一線;助力城市復甦,他們為社會走上正軌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