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億美元!「藥王」生廠商將一家藥企收入囊中

2020-12-12 同花順財經

【 製藥網 企業新聞】5月8日,全球知名的「藥王」生廠商艾伯維宣布,公司已經完成對艾爾建的收購。根據交易協議的條款,艾爾建股東所持的每股對價193.23美元的艾爾建股份,將折算成0.8660股艾伯維股份和120.30美元現金(基於2020年5月7日艾伯維的普通股收盤價格84.22美元)。5月8日收盤後,艾爾建普通股已停止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

據了解,兩家企業於2019年6月25日籤訂交易協議,艾伯維將根據該協議收購艾爾建。根據2019年6月24日普通股78.45美元的收盤價計算,此次交易股權價值約為630億美元。

全球知名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2019年發布的全球25強制藥企業名單顯示,艾伯維以1396億美元的總市值排名生物製藥企業第五名,2018年總收入為328億美元。艾爾建則以451億美元的總市值排名第19位,2018年收入為158億美元。

此次收購增強和豐富了艾伯維的營收基礎,並對其在多個治療領域的優勢地位進行補充。其中,在神經科學領域,艾爾建的保妥適等將帶來新的增長機會;在美學領域,艾爾建則帶來了保妥適等優勢品牌的全球業務。

另外,業內認為,更為重要的是,艾伯維對修美樂的依賴程度比較高,此次併購後憑藉更加多元化的已上市和在研產品組合將打破這一瓶頸,並能繼續保持對高創新科學的關注。

修美樂(通用名:阿達木單抗)是全球頭個獲批上市的全人源抗腫瘤壞死因子α(TNFi-α)單抗隆抗體。因其自2012年以來連續多年位居全球暢銷榜單,因此以「藥王」之稱在業內被廣為人知。

數據顯示,2018年,修美樂銷售額高達205億美元,比阿哌沙班多了近110億美,從上市至今,其累計銷售已超1000億美元。據了解,在全球市場,修美樂已獲批可治療的適應症已經達到17個,其於2019年被納入中國國家醫保目錄,在華獲批的適應症包括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多關節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雖然目前修美樂依然在全球範圍內保持著良好的市場份額,但隨著2016年,修美樂在美國市場專利的到期,全球各國都在加快對該藥品的仿製研發工作,其中美國製藥企業安進、德國藥廠勃林格殷格翰研發的仿製產品已經獲批。這也可以看出艾伯維對修美樂嚴重依賴情況的擔憂。

此次收購的艾爾建是一家以眼科起家,後發展為醫美領域的龍頭企業,目前產品主要集中於醫學美容、眼科護理、中樞神經系統和胃腸病學領域。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保妥適是艾爾建知名的產品之一,目前市場份額在全球範圍內保持在65%以上,另外玻尿酸注射填充劑喬雅登的全球佔有率表現也相當不錯。

艾伯維表示,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將推動公司現有增長平臺(除修美樂以外)在2020年全年實現約300億美元的營收,公司總營收也有可能突破500億美元。憑藉經營性現金流的增長,公司預計能夠迅速償還增量債務。

來源: 中國製藥網

相關焦點

  • 「藥王」生產商買了「瘦臉針」藥企:630億美元收購案完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藥王」生產商買了「瘦臉針」藥企:630億美元收購案完成艾伯維5月8日,全球排名前十的研究型生物製藥公司艾伯維(AbbVie,紐交所代碼:ABBV)宣布,公司已經完成對艾爾建根據交易協議的條款,艾爾建股東所持的每股對價193.23美元的艾爾建股份,將折算成0.8660股艾伯維股份和120.30美元現金(基於2020年5月7日艾伯維的普通股收盤價格84.22美元)。5月8日收盤後,艾爾建普通股已停止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
  • 630億美元併購案塵埃落定,艾伯維或躋身全球前四?
    當地時間5月8日,艾伯維宣布完成對艾爾建6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10億元)收購的計劃,並獲得了收購協議要求的所有相關政府部門的監管批准和愛爾蘭高等法院的批准。此外,艾伯維公告稱,兩家公司合併後,或將推動公司2020年總營收突破500億美元。在此背景下,2020年全球TOP10藥企榜單或將重新排位。併購重組 巨頭藥企的突破口公開資料顯示,艾伯維是一家全球性的研究型生物製藥公司,主攻免疫學、腫瘤學、病毒學和神經科學四個治療領域的治療。
  • 一年16件超10億跨國藥企併購,基因治療與罕見病引人注目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阿斯利康斥資390億增強罕見病賽道、拜耳收購Asklepios達到40億美元押注基因治療……健康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一年內跨國藥企超10億美金的併購有16個,其中有3個超過百億美元。
  • ...艾伯維630億美元收購艾爾建交易獲最終反壟斷批准;上海新版基本...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2、亞力兄製藥14億美元收購Portola亞力兄製藥(Alexion)宣布將以每股18美元、總值14億美元收購Portola。PTLA的核心產品是唯一上市的重組凝血因子Andexxa,雖然被報以眾望但去年銷售才一億多美元、與早年預測的重磅藥物地位相差較大。
  • 4家藥企新晉全球500強榜單,中國藥企兼併重組不可或缺
    2020年榜單顯示,武田憑藉302.72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世界五百強第414名,百時美施貴寶則憑藉261.45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487名。這兩家公司之所以能進入,與2019年雙雙完成的「蛇吞象」併購不無關係。
  • 2500億天價收購:靠中國市場逆天改命,百年藥企阿斯利康做對了什麼...
    這家出手如此闊綽的跨國藥企,對於普通公眾可能默默無聞,但在中國醫藥圈卻是實至名歸的業績老大。年報數據顯示,阿斯利康2019年營收收入為243.84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48.8億美元,同比增長35%,佔到阿斯利康全球總收入的20.7%。近年來,中國已成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場,佔全世界銷售額比重約20%。
  • 2500億天價收購:靠中國市場逆天改命,百年藥企阿斯利康做對了什麼?
    這家出手如此闊綽的跨國藥企,對於普通公眾可能默默無聞,但在中國醫藥圈卻是實至名歸的業績老大。年報數據顯示,阿斯利康2019年營收收入為243.84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48.8億美元,同比增長35%,佔到阿斯利康全球總收入的20.7%。近年來,中國已成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場,佔全世界銷售額比重約20%。
  • 跨國藥企上半年收入曝光,強生輝瑞滑坡,前三排名又變了
    目前發布「成績單」的跨國藥企中,只有阿斯利康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11.62%),此外,安進、GSK、禮來、勃林格殷格翰、諾華增幅在3%以上。羅氏按照恆定匯率計算收入同比增長1%,而從實際金額看減少了約11億瑞士法郎。 2020年疫情對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衝擊。這也導致長期穩定的全球醫藥格局開始震蕩。
  • 跨國企業高管內部創業再帶百億藥企上市,豪華基石投資者認購過半
    這樣的公司,就藏身在當下這一批迅速崛起具備國際視野的生物創新藥企之中。這一批創新藥企中,有一家獨角獸公司尤為低調,但伴隨這家獨角獸公司在港交所敲鐘上市,這家公司及背後創始人的創業故事也將走入公眾視野中。
  • 藥企最新排行榜公布
    比較罕見的是,羅氏是近些年來唯一在藥物收入和研發支出上均名列第一的藥企:羅氏製藥公司的總收入達到103億美元,這也是唯一一家研發投資超過十億美元的藥企。2多受藥企大型收購案影響除了羅氏外,諾華也於之前的排名相比上升一位,從第三名躍升至第二位,藥品銷售增長6%。
  • 數據:2020年12月Top30中國手遊廠商收入21.6億美元 同比增長45%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6日上午消息,Sensor Tower商店情報平臺顯示,2020年12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收入排名。Top30中國手遊廠商12月全球收入21.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5%,佔當期全球手遊總收入29%。
  • 390億美元,一知名藥企被收購
    【製藥網 企業新聞】醫藥領域再現巨額併購,阿斯利康宣布390億美元收購亞力兄製藥,進軍罕見病領域。   近日,阿斯利康在網站首頁宣布,其與亞力兄製藥(AlexionPharmaceuticals)已就阿斯利康收購亞力兄製藥事宜達成協議,收購總價值是390億美元。
  • 210億美元下注!MNC頻頻豪賭背後下著怎樣的棋?
    這家為治癒而生的企業,註定要比其他MNC更有危機感。併購熱背後的增長困境就像去年BMS世紀大併購一樣,每次MNC重大資本配置都會吸引業界眼球。吉利德以每股88美元收購Immunomedics所有已發行在外的股票,將其抗腫瘤藥Trodelvy納入囊中。
  • 2019年藥企收入排名TOP 20出爐,強生成最大贏家
    全球醫療保健巨頭強生憑藉著2019年收入821億美元奪得頭籌,其中藥品銷售額達到422億美元,同比增長5.8%,醫療設備銷售額為296.3億美元,同比下降1.7%。藥品收入中,烏司奴單抗成為強生銷售額最高的藥品,銷售額較上一年增長了25%,達到了63億美元。
  • 「藥王」主動降價60%!進口藥紛紛「腰斬」價格謀進醫保,全面降價潮...
    此前艾伯維方面對21新健康表示,修美樂下一個目標將拓展至消化疾病、虹膜炎眼科以及兒童適應症等領域。相比全球,修美樂在中國還有超過十個適應症排隊等待獲批。營收方面,雖然沒有邁入200億美元大關,2018年全球的「藥王」依舊是修美樂,營收199.36億美元,給艾伯維貢獻了60.9%的收入,也是該免疫藥物第七年奪冠。
  • 【健康界周刊】艾伯維630億美元收購節外生枝 阿斯利康疫苗按下...
    【百濟神州超4億美元引進的HER2雙特異性抗體臨床申報獲CDE受理】9月10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公示顯示,百濟神州於2018年底從Zymeworks公司引進的靶向HER2的雙特異性抗體zanidatamab(ZW25)在中國申報了一項臨床申請,並於今日獲得CDE受理。根據CDE官網公開信息,這是該產品首次在中國提交臨床試驗申請。
  • 跨國藥企紛紛拆分業務,意欲何為?
    2018年,Elanco、拜耳動物保健和碩騰的業績分別是31億美元、16億美元和58億美元。Viela,2018年從阿斯利康拆分Viela Bio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主要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嚴重炎症性疾病開發創新療法,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 1.063億美元!費德勒成去年收入最高運動員
    綜合報導,日前,福布斯公布了過去一年的世界體壇收入榜單,瑞士網球名將費德勒以1億630萬美元高居榜首,他也成為首位登頂該榜單的網球運動員,為世界網壇創下又一歷史。
  • 百億美元的NASH市場,引得全球大型藥企紛紛布局
    調研機構ResearchAndMarkets之前發布報告指出,NASH市場在2016年為7.29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206.76億美元,2017-2025年間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驚人的46.1%。雖然醫療需求巨大,但目前NASH仍未有藥物獲批用於治療,只能在早期階段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或使用一些藥物幹預。
  • 武田製藥管線被藥企新秀海森收購,背後有怎樣的戰略新布局
    在滿足監管要求並完成交割後,武田將收到3.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08億元)的交易總額。根據公開的財報信息,作為賣方的武田製藥在收購夏爾之後,已經超過阿斯利康、安進等,成功擠進全球十大藥企。而本次交易中的買方卻是一家鮮為人知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海森生物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