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選讀】黃鶴鳴:和父母一起走在攀巖路上

2021-02-19 山野雜誌

2016年攀巖入奧,為這項運動的發展注入新活力。5年來,通過組建國家攀巖隊複合型教練團隊、跨界跨項選材、先後成立11支攀巖國訓隊、推出中國攀巖聯賽等卓有成效的舉措,中國競技攀巖的整體水平提升明顯,尤其是速度攀巖,已經再度崛起。少年強則國強,年青一代是中國攀巖走向世界的希望,本期專題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刻畫出一幅幅攀巖新生代群像。

文 / 林丹

圖 / 林丹 提供

2011年6月1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2018年獲第四屆全國少年攀巖錦標賽U7組別全能冠軍;2019年獲第五屆全國少年攀巖錦標賽U8組別全能冠軍;2020年獲中國(紹興)青少年攀巖公開賽U9組別全能冠軍。2020年3月紅點廣東英西難度為5.13b的線路「午後陽光」,創造國內最小年齡紅點5.13級別線路紀錄。

回想著陪伴黃鶴鳴的成長過程,儼然是一幅幅孩子用小手拉著父母、踉蹌著往前跑的畫面,沿途的風景有時讓我們焦慮,有時讓我們開心,更有時可以讓我們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餘生:我們這一輩子,也可以像小孩子一樣,可以做點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嗎?——這是我們認為他走上攀巖之路以來帶給我們的最大收穫。

黃鶴鳴在6歲半之前只上過一個學期的幼兒園,其餘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遊學狀態,他跟隨我們跑遍了新疆幾乎所有的景點,戈壁灘上撿石子、棉花地裡採棉花、公園裡蕩鞦韆、往河裡扔石頭、冬季山坡上滑雪,這些都是他童年裡最開心的事情。

2017年6月,我們給黃鶴鳴在烏魯木齊萬達廣場的兒童拓展樂園辦了月卡,這裡除了攀巖之外,還有很多小夥伴可以一起玩其他的遊戲。這對他來說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情,對攀巖的興趣也逐漸濃厚起來。

但沒多久,拓展樂園裡的簡易巖壁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什麼挑戰性了,我找到了烏魯木齊一家巖館,從2017年8月20日開始接受畢業於四川樂山師院的梁新立教練的啟蒙訓練。

這期間只有黃鶴鳴一個小朋友孤獨地進行訓練,沒有小夥伴,巖壁牆面都不到30平方米。每次訓練全身酸痛,手指磨破,但是下次訓練黃鶴鳴還是很開心地跑過去。

作為家長我很困惑,不過是一些形態各異的巖點,到底是什麼這麼吸引他呢?後來在這裡看到劉常忠寫的《巖之有道》那本書,受到很大啟發,原來還可以由巖入道,幫助自我成長。

2017年11月25日,凱樂石全國攀巖希望之星活動新疆站的比賽在烏魯木齊絲路凱途戶外運動基地舉行,正式學習攀巖3個月的黃鶴鳴首次在攀巖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們全家一度在2011年從深圳遷往新疆。在發現黃鶴鳴對攀巖的興趣之後,2017年11月底,我毅然決定帶著黃鶴鳴從新疆回到了深圳,開始在深圳藍天攀巖館跟隨甘澤滿教練進行訓練,這極大地改善了黃鶴鳴的攀巖訓練條件與氛圍,認識了很多一起攀巖的小夥伴。

隨著訓練力度的加大,哪裡有好的攀爬線路,我們就要去到哪裡。母子倆幾乎是每個月輪流著要把深圳的巖館走一遍。每次放學後出發到訓練回來,路上乘車的時間就要兩個多小時,我們風雨無阻。黃鶴鳴經常是在回來的路上就睡著了,我除了要背著攀巖裝備之外,還要用弱小的身軀背著熟睡的兒子回家。

為了降低訓練的時間成本,今年8月我們全家又從深圳龍華區搬遷到了福田區,從此去往巖館路上耗費的時間每次能節省一半以上,黃鶴鳴也更能合理地安排好他的學習和攀巖訓練。

在訓練中,黃鶴鳴經常會因為完不成一個動作而哭鼻子,但是哭歸哭,哭完了繼續爬,邊哭邊爬是訓練中的常態。

我們也曾經問過他,為什麼跟之前接觸過的旱冰、籃球、足球、遊泳、擊劍、高爾夫、羽毛球等運動相比,他唯獨對攀巖堅持得最久?他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喜歡,喜歡攀爬的過程、喜歡攀爬成功後的成就感。

如果說要深究原因的話,更小時候的一些經歷或許也有些關聯:在黃鶴鳴還不能走路之前,我們在後面假裝追著,胖嘟嘟的小傢伙氣喘籲籲地從1樓爬上7樓,樂此不疲,樓道裡滿是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黃鶴鳴三四歲時,喜歡玩健身公園裡的豎梯,從剛開始只能爬單面,到手腳並用翻越過去,從另一面爬下來,是他每次都要挑戰的遊戲,從最初的戰戰兢兢到最後逐漸熟練;看到公園裡的大石頭,每一塊都要去攀爬一番,也許這就是孩子的天性。

正是因為黃鶴鳴從小就對攀爬熱愛的天性,加上各種關鍵的時間節點都遇到了很好的教練的悉心指導,才使得他對攀巖興趣的星星之火,在各種挫折失敗和瓶頸之下也沒有被撲滅,而是始終保持著這一份對於攀巖的熱愛。

隨著對攀巖運動了解的越來越深入,越發體驗到攀巖運動對於孩子成長的助益。攀巖運動不僅是體力運動同時也還是腦力運動,是開啟發現自己、認知自我、提升自己的通道,是關於自己成長的故事,是一次次經歷。

而這些經歷提升了黃鶴鳴的堅毅品質,遇到任何困難從不輕易放棄,也培養了他對事情的專注度,從最開始訓練10分鐘就開始開小差到現在能夠專注地進行1個小時以上的訓練。同時還加強了他的思考能力,反映到他在學習上總是能夠用多元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同時因為熱愛攀巖,黃鶴鳴的自我管理能力越來越好,他每個學期拿到學校課程安排表之後,會做出相應的一周每天的時間計劃表。如果哪天需要進行訓練,會將當天的學習任務分解到前面的休息日提前完成。

無論是參加比賽還是訓練營或者戶外野攀,黃鶴鳴都會隨身攜帶各類書籍,見縫插針地安排好各種學習任務。記得在2019年11月的全國青少年U系列攀巖聯賽蘇州站暨2019凱樂石全國攀巖希望之星總決賽上,即使是在候場隔離區,沒有桌椅,黃鶴鳴也能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奮筆疾書。

因為他的自律性和對攀巖的熱愛,所以每個長假假期,我們都會帶著黃鶴鳴去參加國內外知名教練舉辦的夏令營和冬令營,例如2018年7月,攀巖教練三文魚和邱紅樹舉辦的Evolution Climbing青少年跨國攀巖夏令營,2018年8月劉常忠舉辦的安徽獅子山戶外攀巖夏令營,2019年1月東莞罕步教育科技公司邀請日本德永一也教練舉辦的攀巖冬令營,2019年2月謝衛成舉辦的陽朔戶外攀巖冬令營,2019年7月劉常忠攀巖學校青少年攀巖夏令營,2019年10月北京巖時巖館邀請日本攀巖教練木村申介舉辦的訓練營和今年1月劉常忠攀巖學校聯合木村申介舉辦的國際冬令營等等。

平時周末也經常帶著黃鶴鳴去到國內野攀聖地廣西陽朔、馬山,廣東英西,浙江臨安等地進行戶外野攀活動。即使外出旅行,無論是去到哪個城市,當地的巖館都是我們必去的打卡之地,並且會和當地的小夥伴們一起約爬。這些經歷開闊了黃鶴鳴的視野,讓他接觸到全世界攀巖人物的精彩故事。

小小少年也有了偶像——捷克攀巖名將Adam Ondra,在偶像的鼓舞下,黃鶴鳴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在攀巖的各項領域中不斷嘗試更多,同時在攀巖技術上不斷精進,提高自己的攀巖水平。

《山野》雜誌

與中國登山戶外運動共成長!

熱線:01067154355

投稿郵箱:

shiweijing1030@qq.com

200417@qq.com

相關焦點

  • 【新刊選讀】日本攀巖館與競技攀巖
    同時,日本有著豐富的巖館資源、奧運戰略、青訓培養體系等,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攀巖愛好者慕名前往。據了解,我國有一些攀巖集訓隊從2018年起就長期在日本進行訓練,國內有很多高水平攀巖運動員、攀巖愛好者自費前往日本學習、訓練。2020年伊始,我和兩名隊員一起赴日訓練、學習15天。
  • 【新刊選讀】中國攀巖新生代崛起
    5年來,通過組建國家攀巖隊複合型教練團隊、跨界跨項選材、先後成立11支攀巖國訓隊、推出中國攀巖聯賽等卓有成效的舉措,中國競技攀巖的整體水平提升明顯,尤其是速度攀巖,已經再度崛起。少年強則國強,年青一代是中國攀巖走向世界的希望,本期專題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刻畫出一幅幅攀巖新生代群像。
  • 【新刊選讀】李美妮:巖壁上的全能「小美妮」
    那是美妮第一次接觸攀巖、觸碰巖壁。自此,美妮和攀巖結下了不解之緣。帶著初次登頂的喜悅以及對攀巖的好奇,她開始到巖館正式學習攀巖。憑著對攀巖的興趣和努力,美妮拿到了「全國攀巖之星(華南區)」的第五名以及「2016年全國攀巖之星總決賽」最小組別的季軍。
  • 探索沙海,這條路上我們一起走
    這條路上我們一起走,這條路上我們手拉手,這條路上我們共患難,這條路上我們絕不能回頭!這首歌聽過無數遍,無數遍還想聽。這條路上我們一起走,這條路上我們手拉手,這條路上我們共患難,這條路上我們絕不能分手……唱著這首歌,幾個年輕人熱淚盈眶!彼此的心靈清澈如水,彼此的光輝相互照耀。
  • 378名攀巖小將角逐紹興 黃錦彬馮欣蕊獲U15全能冠軍
    中國登山協會供圖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從中國登山協會獲悉,2020中國(紹興)青少年攀巖公開賽日前在浙江紹興奧體中心落下帷幕,共有來自全國22個省區市的378名運動員參與角逐。所有年齡段男、女全能前三名將獲得中國登山協會「攀巖希望之星獎學金」。經過兩天的激烈比拼,張希羽、王沐易分別獲得U7男、女全能冠軍;田仁初、邱紫恆分別獲得U8男、女全能冠軍;黃鶴鳴、蔣晨曦分別獲得U9男、女全能冠軍;黃梓墨、李美妮分別獲得U11男、女全能冠軍;王炳棠、毛京京分別獲得U13男、女全能冠軍;黃錦彬、馮欣蕊分別獲得U15男、女全能冠軍。
  • 【新刊·長篇選讀】帕蒂古麗 最後的王
    我和妻子商量好了,把小女兒送給您。孩子小,只要您不告訴她實情,她就會永遠把你們當作親生父母。」「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離開父母。」阿米娜王后在一邊嘆息。「如果嫌小了難養,我把孩子們都帶來了,隨您挑,挑哪一個我們都會很感激!」縣長帶著妻子和孩子,齊刷刷地跪在王宮的地毯上。「不不,我們怎麼能忍心……」麥王為難了。
  • 攀巖希望之星戰隊——上海體育場攀巖運動中心代表隊
    2006年至2010年,夢之隊徵戰全國各種攀巖比賽,並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一度成為全國攀巖運動員都想進入的團隊。李春華曾是2008年女子速度世界紀錄的保持者,陳馮樂和劉常忠也是國內最早進入到世界級比賽並拿到名次的運動員。當年叱吒風雲的他們如今依然是高水平的職業攀巖者,並已經成為職業教練和國家級定線員,繼續著他們的攀巖之夢。全國體育大會取消後,夢之隊也隨即解散。
  • 新刊速遞 | 李天岑:《三山凹》(選讀1)
    寶山邊抿著額上冒出的冷汗邊說,剛開始白娃帶著黃花琴在前邊走,他帶著黃新月在後邊跟著,過了橋,白娃突然從車子上下來,說自行車掉鏈了,讓他們前邊走,他後邊會攆上的。寶山本要下車等,黃新月不想下車,不讓等,他們就邊走邊聊。雖然兩人不是一個村,以前並不熟悉,因是一個生產大隊,見了也臉熟。這女人畢竟是結過婚的,性格潑辣,路上還給他講起笑話。
  • 【攀巖十八載】青島攀巖引路人-楊健
    他,讓島城近十萬人參與攀巖,體驗攀巖運動的樂趣;他,通過11年的努力,用實力換來青島市攀巖隊的成立;他,是2家企業和1家民非企業的創始人兼CEO;他,用18年的青春發展青島攀巖,奉獻給普及青島攀巖事業。
  • 徒手攀巖的亞歷克斯,爬上「攀巖宇宙中心」後,是一種什麼體驗
    善泳者溺於水,每個徒手攀巖的人都死於攀巖,卻沒能阻止一個又一個後來者:這就是極限運動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亞歷克斯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所謂徒手攀巖就是指不藉助任何保護工具進行攀登,這是一項不能容忍任何瑕疵的極限運動,每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可以說,對徒手攀巖者來說,只有完美登頂和死亡兩種結局。
  • 南川金佛山有個攀巖基地,你知道嗎?和我一起來凹造型吧
    你想去野外攀巖但又有畏難情緒嗎?那你可以感受一下飛拉達!飛拉達保留了野外攀巖的驚險刺激,達到鍛鍊體能和磨練意志的目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對攀爬者的專業技術要求,在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讓普通人也能感受180米 高空的自由和暢快。
  • 攀巖、射箭,和乘風破浪的姐姐,一起感受運動的魅力!
    攀登時不用工具,僅靠手腳和身體的平衡向上運動,手和手臂要根據支點的不同,採用各種用力方法:抓、握、掛、摳、撐、推、壓等移動,對人的力量要求及身體的柔韌性要求都較高,所以喜歡攀巖的小姐姐們身體素質一定會非常好!
  • 挑戰最酷的玩法,和孩子一起去攀巖!
    隨著競技攀巖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近年來,這項極具挑戰的潮流運動人氣不斷攀升,特別是受到越來越多孩子和家長的關注。攀巖運動對人的力量、身體協調性和靈敏性都是很好的鍛鍊,可以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時,攀巖作為列入《全民健身條例》的高危險性體育項目,一定要在符合資質的場地和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出現意外。
  • 攀巖「小白」體驗抱石攀巖
    長江日報訊(記者朱文秀 通訊員胡健)11日上午,2020武漢全民健身運動會攀巖比賽第三站體驗活動在武漢體育中心攀巖館進行,30餘名攀巖「小白」體驗了抱石攀巖項目的獨特魅力。「攀巖比想像的難多了!」市民鄭瑋感嘆地說。
  • 【新刊選讀】孟春:「繩」命如此精彩
    他們默默耕耘、傾囊相授,用責任和使命詮釋著登山戶外人的情懷。老師與學員之間,不僅僅是技能的傳授,更多的是登山戶外精神的傳承。山野9月刊,與我們一起走近戶外課堂的師者。孟春笑稱那兩年的自己是「學生專業戶」,如饑似渴地學習和登山戶外有關的知識與技能。學成之後,他還在中國登山協會培訓部試點的周末培訓班代過課,在自己參加過的那些培訓班裡做助理教練。2006年,孟春成立了自己的戶外公司,代理國外品牌攀登裝備,並對同是登山戶外愛好者的客戶們進行攀巖、攀冰等方面的培訓。
  • 【新刊推薦】中企哥探秘新梁山
    就在中企哥四處尋覓之時,迎面走來一名羽扇綸巾的儒雅之士。上前攀談,原來這正是當下寫專欄做主持做自媒體都很駕輕就熟的吳曉波。在商業環境急劇變幻的新梁山,他在嘗試各種新的發聲方式的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新刊特寫《吳曉波進化》為你介紹這名前新華社記者如何保持持久的影響力和尊嚴?
  • 「飛巖走壁」 四川省第九屆攀巖錦標賽開幕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劍2020年9月19日,以「愛成都.迎大運」為主題的四川省第九屆攀巖錦標賽在339天府熊貓塔正式拉開戰幕,有近200名運動員為成都市民帶來「飛巖走壁」的視覺盛宴。從2009年四川省第一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正式把攀巖運動列為省級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以來,經過多年的推廣和普及,2017年8月攀巖被列為全國運動會群眾比賽項目。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會也將競技攀巖設為正式比賽項目。2016年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正式宣布,競技攀巖運動正式納入2020東京奧運正式比賽項目,2021年全國運動會也正式將攀巖項目再次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 攀巖大牛系列——Jain Kim-先鋒攀登女子冠軍
    Jain Kim (金佳英),現年26歲(生於1988年9月11日),國際競技攀巖聯盟本年度(2014年)先鋒攀登(Lead climbing)世界盃賽總冠軍。能夠成為頂尖的攀巖運動員,她非常感謝父母共同的體育愛好。
  • 中國攀巖運動可以走大眾娛樂路線
    攀巖進入中小學具有可行性嗎?「攀巖項目不僅僅能鍛鍊身體素質,還能拓展心理品質,培養勇敢、頑強的特質,其三種比賽模式考驗的是速度、難度、抱石能力,正好體現『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是體力和腦力結合非常完美的運動。」
  • 15個月寶寶擅長攀爬 父母為其在家建攀巖牆
    15個月大的Ezzy不停地在家具上爬來爬去,所以他的父母特意給他在家裡建造了一面適合他的攀巖牆。這面室內攀巖牆上配有多種顏色的把套、腳套和有一個挨著牆的安全防撞墊,萬一摔下來了他也不會很疼。有了這個新的攀巖牆,Ezzy 的爬功更厲害了。&nbsp&nbsp&nbsp&nbsp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視頻顯示,Ezzy嘴裡叼著一個橡皮奶嘴,輕鬆地爬上了牆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