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攀巖入奧,為這項運動的發展注入新活力。5年來,通過組建國家攀巖隊複合型教練團隊、跨界跨項選材、先後成立11支攀巖國訓隊、推出中國攀巖聯賽等卓有成效的舉措,中國競技攀巖的整體水平提升明顯,尤其是速度攀巖,已經再度崛起。少年強則國強,年青一代是中國攀巖走向世界的希望,本期專題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刻畫出一幅幅攀巖新生代群像。
文 / 林丹
圖 / 林丹 提供
2011年6月1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2018年獲第四屆全國少年攀巖錦標賽U7組別全能冠軍;2019年獲第五屆全國少年攀巖錦標賽U8組別全能冠軍;2020年獲中國(紹興)青少年攀巖公開賽U9組別全能冠軍。2020年3月紅點廣東英西難度為5.13b的線路「午後陽光」,創造國內最小年齡紅點5.13級別線路紀錄。
回想著陪伴黃鶴鳴的成長過程,儼然是一幅幅孩子用小手拉著父母、踉蹌著往前跑的畫面,沿途的風景有時讓我們焦慮,有時讓我們開心,更有時可以讓我們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餘生:我們這一輩子,也可以像小孩子一樣,可以做點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嗎?——這是我們認為他走上攀巖之路以來帶給我們的最大收穫。
黃鶴鳴在6歲半之前只上過一個學期的幼兒園,其餘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遊學狀態,他跟隨我們跑遍了新疆幾乎所有的景點,戈壁灘上撿石子、棉花地裡採棉花、公園裡蕩鞦韆、往河裡扔石頭、冬季山坡上滑雪,這些都是他童年裡最開心的事情。
2017年6月,我們給黃鶴鳴在烏魯木齊萬達廣場的兒童拓展樂園辦了月卡,這裡除了攀巖之外,還有很多小夥伴可以一起玩其他的遊戲。這對他來說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情,對攀巖的興趣也逐漸濃厚起來。
但沒多久,拓展樂園裡的簡易巖壁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什麼挑戰性了,我找到了烏魯木齊一家巖館,從2017年8月20日開始接受畢業於四川樂山師院的梁新立教練的啟蒙訓練。
這期間只有黃鶴鳴一個小朋友孤獨地進行訓練,沒有小夥伴,巖壁牆面都不到30平方米。每次訓練全身酸痛,手指磨破,但是下次訓練黃鶴鳴還是很開心地跑過去。
作為家長我很困惑,不過是一些形態各異的巖點,到底是什麼這麼吸引他呢?後來在這裡看到劉常忠寫的《巖之有道》那本書,受到很大啟發,原來還可以由巖入道,幫助自我成長。
2017年11月25日,凱樂石全國攀巖希望之星活動新疆站的比賽在烏魯木齊絲路凱途戶外運動基地舉行,正式學習攀巖3個月的黃鶴鳴首次在攀巖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們全家一度在2011年從深圳遷往新疆。在發現黃鶴鳴對攀巖的興趣之後,2017年11月底,我毅然決定帶著黃鶴鳴從新疆回到了深圳,開始在深圳藍天攀巖館跟隨甘澤滿教練進行訓練,這極大地改善了黃鶴鳴的攀巖訓練條件與氛圍,認識了很多一起攀巖的小夥伴。
隨著訓練力度的加大,哪裡有好的攀爬線路,我們就要去到哪裡。母子倆幾乎是每個月輪流著要把深圳的巖館走一遍。每次放學後出發到訓練回來,路上乘車的時間就要兩個多小時,我們風雨無阻。黃鶴鳴經常是在回來的路上就睡著了,我除了要背著攀巖裝備之外,還要用弱小的身軀背著熟睡的兒子回家。
為了降低訓練的時間成本,今年8月我們全家又從深圳龍華區搬遷到了福田區,從此去往巖館路上耗費的時間每次能節省一半以上,黃鶴鳴也更能合理地安排好他的學習和攀巖訓練。
在訓練中,黃鶴鳴經常會因為完不成一個動作而哭鼻子,但是哭歸哭,哭完了繼續爬,邊哭邊爬是訓練中的常態。
我們也曾經問過他,為什麼跟之前接觸過的旱冰、籃球、足球、遊泳、擊劍、高爾夫、羽毛球等運動相比,他唯獨對攀巖堅持得最久?他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喜歡,喜歡攀爬的過程、喜歡攀爬成功後的成就感。
如果說要深究原因的話,更小時候的一些經歷或許也有些關聯:在黃鶴鳴還不能走路之前,我們在後面假裝追著,胖嘟嘟的小傢伙氣喘籲籲地從1樓爬上7樓,樂此不疲,樓道裡滿是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黃鶴鳴三四歲時,喜歡玩健身公園裡的豎梯,從剛開始只能爬單面,到手腳並用翻越過去,從另一面爬下來,是他每次都要挑戰的遊戲,從最初的戰戰兢兢到最後逐漸熟練;看到公園裡的大石頭,每一塊都要去攀爬一番,也許這就是孩子的天性。
正是因為黃鶴鳴從小就對攀爬熱愛的天性,加上各種關鍵的時間節點都遇到了很好的教練的悉心指導,才使得他對攀巖興趣的星星之火,在各種挫折失敗和瓶頸之下也沒有被撲滅,而是始終保持著這一份對於攀巖的熱愛。
隨著對攀巖運動了解的越來越深入,越發體驗到攀巖運動對於孩子成長的助益。攀巖運動不僅是體力運動同時也還是腦力運動,是開啟發現自己、認知自我、提升自己的通道,是關於自己成長的故事,是一次次經歷。
而這些經歷提升了黃鶴鳴的堅毅品質,遇到任何困難從不輕易放棄,也培養了他對事情的專注度,從最開始訓練10分鐘就開始開小差到現在能夠專注地進行1個小時以上的訓練。同時還加強了他的思考能力,反映到他在學習上總是能夠用多元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同時因為熱愛攀巖,黃鶴鳴的自我管理能力越來越好,他每個學期拿到學校課程安排表之後,會做出相應的一周每天的時間計劃表。如果哪天需要進行訓練,會將當天的學習任務分解到前面的休息日提前完成。
無論是參加比賽還是訓練營或者戶外野攀,黃鶴鳴都會隨身攜帶各類書籍,見縫插針地安排好各種學習任務。記得在2019年11月的全國青少年U系列攀巖聯賽蘇州站暨2019凱樂石全國攀巖希望之星總決賽上,即使是在候場隔離區,沒有桌椅,黃鶴鳴也能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奮筆疾書。
因為他的自律性和對攀巖的熱愛,所以每個長假假期,我們都會帶著黃鶴鳴去參加國內外知名教練舉辦的夏令營和冬令營,例如2018年7月,攀巖教練三文魚和邱紅樹舉辦的Evolution Climbing青少年跨國攀巖夏令營,2018年8月劉常忠舉辦的安徽獅子山戶外攀巖夏令營,2019年1月東莞罕步教育科技公司邀請日本德永一也教練舉辦的攀巖冬令營,2019年2月謝衛成舉辦的陽朔戶外攀巖冬令營,2019年7月劉常忠攀巖學校青少年攀巖夏令營,2019年10月北京巖時巖館邀請日本攀巖教練木村申介舉辦的訓練營和今年1月劉常忠攀巖學校聯合木村申介舉辦的國際冬令營等等。
平時周末也經常帶著黃鶴鳴去到國內野攀聖地廣西陽朔、馬山,廣東英西,浙江臨安等地進行戶外野攀活動。即使外出旅行,無論是去到哪個城市,當地的巖館都是我們必去的打卡之地,並且會和當地的小夥伴們一起約爬。這些經歷開闊了黃鶴鳴的視野,讓他接觸到全世界攀巖人物的精彩故事。
小小少年也有了偶像——捷克攀巖名將Adam Ondra,在偶像的鼓舞下,黃鶴鳴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在攀巖的各項領域中不斷嘗試更多,同時在攀巖技術上不斷精進,提高自己的攀巖水平。
《山野》雜誌
與中國登山戶外運動共成長!
熱線:01067154355
投稿郵箱:
shiweijing1030@qq.com
2004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