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周年之「水」: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021-02-07 廣州中醫藥大學醫道

水是生命之源。

古人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水一流動,就蘊含生機。

早在數十億年前,生命便誕生在海洋之中,連綿千萬代,歷經滄海桑田而不絕。

水,亦是文明的起點。

水灌溉稻穀,農耕文明由此而生;逐水草而居,遊牧民族是雨水的永恆追尋者。人類古文明無不依水而建。

心若止水,善也

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亦是至剛至柔的。至剛則滴水石穿,浩浩蕩蕩,洶湧澎湃;至柔則清澈空明,綿綿密密,潤物無聲。

道家認為人最高的品性莫過於水,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有謙下之德而容納天下,此為「至善」,是最高的道德。

水剛柔並濟,虛懷若谷;居微下處,不爭名利;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以百態存於自然,以無常存於天地。

水,是至善的,海不揚波納百川;水,是崇高的,宇宙浩瀚若洪荒。

因此,水是最接近道的。

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

經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

中醫認為,腎屬水,主藏精、水液、納氣等。而水主北方、冬季,冬季恰好也是最適合養腎的季節,萬物在冬季積蓄能量,為來年春天做準備。

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醫堂首席專家鄭學寶教授認為:

「內經說『腎者,作強之官』,意思是腎是實幹的、使人強大的,影響到人的活力,腎虛人的活力自然下降。」

水也是一味中藥,甚至是「藥中之首」,名為「太和湯」,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白開水。不少中藥名亦含「水」字,如水豆瓣、一碗水、水菖蒲、水蓼等。

流水至善,生命至上

國醫堂後花園的水井,有「橘井泉香」的典故。

古代蘇仙公仙去前告訴母親,以庭中井水、簷邊橘樹,可治來年疫癘。果不其然,一口水井,一棵橘樹,在瘟疫中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尚書·洪範》曰「水曰潤下」,水者,滋潤萬物,醫者,濟世活人,二者自有其相通之處。

「厚德至善,精誠濟世」是國醫堂的堂賦。

行醫者,須時刻修煉,提升自己的道德,追求「善」的境界;亦須精益求精,增進自己的醫術,為患者祛除病痛,為百姓養生益壽。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劉禹錫著《陋室銘》,詩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只要自己的品德高尚、技藝精湛,就不怕居住在偏遠的地方。

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坐落於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松山湖雖環境優雅,是治病養生之寶地,但比之市區、羊城,交通自然不甚發達。

幸而,國醫堂醫療團隊不辭勞苦,堅持服務,專家早出晚歸,從廣州等地駕車而來,不少患者慕名求醫,亦不懼路途遙遠,共同營造了國醫堂幽靜高雅、舒適安全的就診環境。

故 雲

水者利萬物

醫者懷仁心

厚德求至善

精誠以濟世

相關焦點

  • 【微言大義】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習風堂即大興學習之風之講堂,我們秉承「大興學習風、凝聚正能量、傳播好思想、共築中國夢」的宗旨, 大力倡導踐行「仁德為本
  •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說的就是遼東大石湖
    小說描寫中既慷慨又慫包的龍王們,並非無中生有,而是中國民間百姓所敬之神。古人認為,凡是有水的地方,無論江河湖海,都有龍王駐守,也因而形成了「龍王」文化。在遼東的本溪大石湖,我也有幸,見到了一位龍王。沿著大石湖的瀑布一路攀升,每抬升一級高度,便會出現一方溪瀑,每跨越一方溪瀑,便會出現一潭湖泊。在溪流深處,有一座並不壯觀卻十分搶眼的小廟,當地人稱之為龍王廟。
  •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登泰山之巔,看天池之奇!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兩句文言文出自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時候背誦過這篇文言文。 細心的小夥伴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描述得很像我國著名的名山五嶽之首泰山。
  • 旅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藏龍百瀑!
    藏龍百瀑是浙江最大的瀑布群,有三折重疊,落差為60多米的「長龍飛瀑」,有彩虹橫臥的「 虹貫龍門」,更有神形皆備的「神龜聽瀑」。夏天天氣涼爽,寧靜幽雅,有十裡不打傘之奇,峽谷無蚊之妙;冬天百瀑冰凌,天造奇觀,雪景迷人,堪稱「江南哈爾濱」。
  •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貴州龍吟事件是怎麼回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在中國人心中具有神聖的代表性,龍也是12生肖中唯一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出現過的生物!有人闢謠說是當地的一種鳥叫聲,我覺得這種說法也不靠譜,視頻中圍觀的大部分人都是本地老百姓,如果說是當地的一種鳥叫聲,當地人用得著大驚小怪的去圍觀嗎,他們不該是已經習以為常了嗎?在農村,每個季節有什麼鳥叫,大家都能背的出來,為何此次事件全名圍觀,說明這種聲音是當地老百姓不熟悉的,或者說他們從來就沒有聽到過這種聲音,所以說是鳥叫聲,基本可以排除了!
  • 南寧有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地方
    龍門水都景區全稱廣西龍門水都文化生態族遊區,位於南寧市高新區振寧路(外環高速旁),距離南寧市區僅15公裡,吳圩機場僅約40公裡,龍門水都旅遊區集天地自然渾成一體的大型旅遊項目,龍門水都景區建築依山水而建,是政府部門視為廣西重點旅遊項目,交通:南寧地鐵3號線科園大道站A出口,然後換乘景區直通車即刻直達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宮就是這樣的人間天堂
    其實貴州真的好美,很多人只知道什麼雲南、桂林這些知名景點,殊不知貴州的山水也是毫不遜色於它們的,飛飛曾經有幸到過貴州旅行,遊覽著那裡的山美水美,深深地被這裡山水之美吸引著、這裡的人們也都很樸實,這裡是一個比較淳樸的地方,這裡處處是美景,一步一處景,如此多的美景使人沉醉。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真實作者另有其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我喜歡清澈透明的水,我想,更好的水質才可以配更美的景色。景色的美麗,在這裡多指江南小巷。我很喜歡這裡的水,它有著房子和樹的倒影,這顏色看來是不加一點渲染。這裡的水清粼粼的,如絲綢般滑過.河面上的小石頭和水相交,發出潺潺的流水聲.新生的河泥在清澈的水面上,被陽光照射出另一番景象,每一面都是大自然賦予的生機。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人不也怕變成鳥
    (點擊書籤即可閱讀哦)《我當鳥人的那幾年》——作者:崔走召排行:第一簡介:俗話說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人不也怕變成鳥,只要能飛就行。這貌似是廢話,二十多歲的張是非這般想想到,此刻的他正望著自己這身花裡胡哨的羽毛無語凝噎,他無比的抱怨自己變啥不好為啥要變成鳥。而且還不咋大。
  • 翡翠龍牌——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我國代表圖騰是龍,我們也以龍的子孫為驕傲,代表我國民族精神,自古龍就是上古神獸,各朝皇帝也自稱是真龍天子,龍曾經是皇族的象徵和御用,自清朝開始,翡翠也開始被皇族使用,屬於近代開始流行和被重視起來的一個玉是品種。翡翠雕刻的題材非常廣,都被賦予了美好的寓意。
  •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或許屬龍的你離成功只差那麼「一點點」
    水到渠成,有龍就有靈。作為唯一能上天下海的生肖,龍與龍之間也許只有那麼一點點的距離,作為龍與龍之間,你與龍之間也許有那麼一點點的距離,作為龍與龍之間,你與龍之間是否是唯一能上天下海的生肖,作為龍與龍之間是否是她與他之間的「主心骨」。
  • 《閒人閒事》第十輯:有龍則靈
    《閒人閒事》第十輯(以下簡稱「閒十」),甄選東恆兄王飛起2015年為《柜子札記》創作的40餘幅有關龍族、龍子、瑞獸的圖稿,結合古籍載錄、朋友撰稿,整理成篇,名曰「噓氣成雲」,以博集齊九輯召喚神龍之趣事,正「有龍則靈
  • 綠耳 庚子斫石|山不在高 有龍則靈
    綠耳 庚子斫石|山不在高 有龍則靈 吳榮開老師言: 線條不在石質的軟硬, 意在刀先, 該衝刀得猛衝, 該切刀得耐得住性子, 必須刀刀到位; 後期打磨要節制有度,
  • 五供養之水供養
    最基本的供養是五供養(香、花、燈、水、果),還有十供養等。供,是奉獻、給予的意思;養,是護持,扶助的意思。供養者,以下奉上,為報洪恩,示不忘本。因而,香、花、燈、水、果的精勤侍奉,必能在雲臺觀感應如響,並獲大福佑,得大功德。當然,雲臺觀的五供或五獻,亦暗合五行,並揭示天地造化及萬物相生相剋之理以合神明之道。
  • 風水之論水,水行即龍行,水止即龍止,看水乃尋龍點穴之第一要訣
    水行即龍行,水止即龍止。山靜水動,靜者應緩而隱,動者應速而顯。看水乃看地之第一要訣。蔣大源先師云:「水是山家血脈精。」蓋言水之重要也。水可分「動水」「靜水」,或以水之形狀、位置、大小,賦予各種名稱。靜水:池、湖、潭、埤、塘、塭、井等皆屬之,古所謂「聚而水」者,系以水在正面融聚者而名之。動水:江、河、溪、圳、溝、渠、海洋等流動者屬之。
  • 易學文化研究院(論水)——天池水,注脈水,合襟水
    天池水者,乃高山頂上有池水也。以其高在山巔雲漢間,故曰天池。《龍經》云:「高山頂上有池水,兩水夾得眞龍行。問君高頂何生水,此是眞龍樓上氣。樓殿之上水泉生,水還落處兩邊迎,眞龍卻在泉中過。」又有平洋龍身有湖,亦是天池。
  • 溱洧地理 ‖ 「二月二,龍抬頭」,看看新密都有哪些與「龍」有關的地名
    明萬曆四年(1576年)《重修龍王廟記》碑刻記載:「邑之北境龍泉寺前有一龍池,即其泉也,淵然莫測,湛而且清,龍潛斯焉,理或然也。」在舊時人們看來,龍池淵深莫測,似有龍潛於其中,能給人帶來禍福。 牛店鎮高村村黃龍泉組這些地名來歷也頗有意思。如超化鎮樊寨村五龍口:「因村處樊寨北側土崗上,有五個小嶺頭形似五龍,故名。」草廟村大龍窩:「因村處草廟北側溝窩處,相傳,古時有龍降落於此,故名。」
  • 「龍到之處必有水」切這樣的原石,真的是刀刀驚心呀!
    龍石種一直都是活在傳說裡的對象,真正又有多少人在他的生命裡能有幸一見呢! 「龍到之處必有水」,是翡翠行當裡的一句行話。 這句話從字面上看非常優美,也是翡翠作為中國人傳統審美習慣的一種延伸。
  • 8/19BTC午間行情分析及建議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所依靠的並不是一門獨特的技術指標,也不是非常精準的技術面的分析,而是具備正確的操作理念和方法,尊重趨勢順勢操作,避免武斷、茫然,積小勝為大勝,這樣你便能躋身贏家之列。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