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第29場:聚焦審批執法「慢作為」問題

2020-12-23 武漢發布

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

全媒體監督類欄目

《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

播出第二十九場

主題聚焦

服務部門審批和監管執法中的

慢作為問題

本場問政嘉賓

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級巡視員 徐良俊

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副局長 陳新政

主持人 尹晨方

今年初武漢市人社局開通了一些社保業務的網上辦服務,比如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工作可以在網上申請辦理,在湖北省人民政府網上公布這項業務的辦理時間是15個工作日,但是不少人打來的投訴電話和留言反映,實際的辦理時間遠遠超過了15個工作日,甚至長達幾個月,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通過短片了解一下。

短 片

社保轉移頻卡殼 網上辦理何時暢?

主持人

面對巡查員,社保中心工作人員反覆強調說,因為很多申請件投遞到市本級選項,導致後臺工作人員看不到,12月9日還說沒有辦法,但是很快大概3個工作日,就是本周一的時候,巡查員再次登錄網站發現,讓工作人員沒有辦法的網絡選項已經被刪除,大家怎麼看?

市民代表 楊瑾

被困擾了近一年的難題解決了,當然非常高興,但是非常不可思議,不是說沒有辦法嗎?怎麼巡查組一巡查,只用2-3個工作日就解決了?

武漢市社會保險中心主任 肖福義

系統是國家統一設置的,參保人選項的時候不能填市本級。

主持人

但是又是誰給刪的呢?

武漢市社會保險中心主任 肖福義

是我們去部裡協調解決的,就是三天之前協調的,我們反覆把這個原因跟省裡、部裡解釋了,還是解決了。

主持人

問一下經開區社保局,這個問題你們管了嗎?為什麼這麼長時間都說自己辦不了呢?

武漢市人社局武漢經濟開發區(漢南區)社會保險管理處處長 餘幸東

管了,但是沒有跟上老百姓的要求,前期面對業務的暴漲應對不充分,在人員調配和力量組織上跟不上老百姓的需求。

武漢市社會保險中心主任 肖福義

客觀地說,系統設置有問題,應該設置在各個區裡的經辦機構,不應該是市本級,也就是說,辦理這個業務是在各個區,不在市級層面,平臺設計存在這個瑕疵。

主持人

漏洞我們想辦法解決了,申請件超期辦的問題也能解決嗎?市社保中心內部統計了一個數據,截止到11月10日,網上申請審核環節的超期件有3981筆,為什麼超期件這麼多?市民投訴說,武昌區社保局的辦事效率太低了,撥打投訴電話竟然無人接聽,怎麼都打不通。武昌區的工作人員說這個電話號碼早就廢棄不用了,你們怎麼看?

市民代表 任俊飛

既然已經被廢棄了,為什麼還要公布出來呢?有這樣的工作作風,這也是超期辦理的原因之一?

武漢市人社局武昌社會保險管理處副處長 杜鵑

這個電話是2010年國家平臺成立時公布的對外聯繫電話,後來因為工作調整,這個電話我們確實修改了,沒有及時反饋上去,我確實覺得很抱歉,非常對不起,這是我們工作失誤。

主持人

另外還有一個疑問,在短片中,關於投訴人黃先生他的申請件具體是哪一天辦結的,我們發現有三個答案,申辦人本人說是12月8號收到的辦結通知,但是窗口說11月份就辦結了,另外武昌區社保處說10月21號就已經辦結了。

武漢市人社局武昌社會保險管理處副處長 杜鵑

具體的辦理時間是11月17號,11月21號是在五險系統裡面成功下載到對方回傳的信息表的信息。

層層追問

主持人:但是對於群眾來講,他關注的是自己哪一天可以開始在武漢本地享受養老保險,他得到的通知是12月8號,你能說早就辦結了嗎?

杜鵑:確實沒有,我們存在超期。

主持人:肖主任,一個辦結時間可以出現三個不同的說法,你認為需不需要關注這個現象背後的作風問題?

肖福義:辦結時間只有一個標準,就是最後參保人資金轉移了才叫辦結。確實存在我們工作人員服務意識還不強,主動擔當、主動跟蹤辦理、主動作為還不夠的問題。

主持人:接下來怎麼整改作風?

肖福義:一是對經辦人員特別是辦理社保關係轉移的人員,加強政策和業務培訓;二是做好轉移的宣傳告知工作;三是跟國家和省裡進一步協調,解決網絡不暢通的問題。

主持人

武漢市社保中心的工作通知可以看到,人社部辦公廳明確要求,一定要嚴格遵循轉移業務辦理時限的經辦要求,國家規定的時間是15天,為什麼辦不到,怎麼就辦得這麼艱難呢?面對巡查員了解原因的時候,工作人員更多強調現實難題,這正常嗎?

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二級巡視員 徐良俊

不正常。

主持人

是不是因為有很多複雜的原因和客觀的困難就可以不按國家規定執行呢?

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二級巡視員 徐良俊

不能,應該按照國家規定認真辦理,應該更多從作風上解決問題,從經辦能力的培養去解決問題。

主持人

我們一直都說要對規則充滿敬畏,但是我們發現在工作中,基層工作人員,包括一定層面的管理人員在面對規則的時候會跟我們去分析客觀原因、客觀條件、客觀困難,這體現出什麼樣的作風問題呢?

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黨組書記 孫志軍

看了短片就是四個字——無地自容。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作風問題。在別的地方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們這邊沒有解決好,沒有什麼其他的原因。

我們確確實實在信息化的建設、數位化的管理方面有短板,我們也確確實實在能力建設、流程優化上有不足。這些都應該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解決的。

主持人

全國都是15個工作日辦結,如果我們超期沒有辦結,需不需要追責問責呢?

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黨組書記 孫志軍

看了短片,看到那麼多的群眾在切身利益的問題上被我們耽誤了,被我們拖延了,我覺得我們所有人都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坐在這個位置上,是不是在為老百姓做事情?

也許大家都覺得自己很辛苦,但是如果這個事情沒有辦好,就必須要找盡責能力上的問題,盡責意識上的問題。每一個人的職責都在崗位說明書上很明確,是誰在辦這個事情,誰耽誤了這個事情,誰應該在什麼環節裡面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應該是很清楚的。

我們會說跟國網系統有關係,會說跟對方的溝通銜接有關係,會說和群眾提交的資料有關係,但是這些都不是問題。如果想把事情辦好,這些問題都是在具體的經辦過程中,可以一個節點一個節點、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去梳理,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個別工作人員的問題,也應該是整個人社系統,整個經辦體系的能力作風問題。

我自己有責任,我們相關職能部門有責任。我們梳理的不僅是具體事情,還應該是流程方面的,還應該是制度建設方面,還應該是問責的長效機制,不然這個問題永遠解決不了。

專家點評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上官莉娜 教授

市社保中心沒有直接處理相關業務的程序,所以導致很多的市本級的申請被耽誤了。系統沒有辦法解決,能不能配合系統提示或者簡訊、電話的方式告知申請人?

事實證明,如果壓力足夠,三天就可以解決。為什麼反應笨和慢?關鍵是漠視群眾的訴求,是主動服務意識不夠,才卡了殼。

系統的本質是通過技術手段提高群眾辦事的便利度,但是服務好壞的關鍵因素還是人。政府窗口是和老百姓距離最近的單位,硬體設備提升了,但是靈魂沒有跟上,也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主動意識還不夠。我們要主動向前一步,主動擔當,去替老百姓多考慮。

另外,相關職能部門要以用戶為中心,而不是以部門意志為中心來設計整個的辦事流程。我們還要拓展更多的市民反饋渠道,只有這樣加強精細化管理,才能夠提升我們網上辦的效率。

短 片

「膠囊房」屢禁不止 何日聯合執法?

主持人

中介帶著租戶去看膠囊房,還說「放心,在房管局備了案」,陳局長,他的話能信嗎?

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 陳新政

不能信,這個不可能。

層層追問

主持人:我們現在對中介是怎麼管理的?能夠杜絕這種現象嗎?

陳新政:我剛才看了一下,他不是中介,而是租賃機構,我們現在對膠囊房的整治是很重視的,膠囊房對城市的危害是相當大的。

主持人:所以中介是不可能去推銷膠囊房的。

陳新政:對,絕對不會。

市民代表 楊瑾

群眾問,下了整改通知還不拆除怎麼辦?區局說要群眾繼續投訴,逾期三個月無人督促整改,這是因為投訴量不達標嗎?是群眾不行嗎?

武漢市武昌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 肖亞林

這是典型不負責任的說法。

層層追問

主持人:誰不負責任?

肖亞林:我們的工作人員。

主持人:怎麼會有這種說法?

肖亞林:是工作人員的情懷不夠。

主持人:是工作人員個人沒有情懷?還是管理不夠?

肖亞林:這個問題在我。

市民代表 任俊飛

我們今天發現,膠囊房不是發現一起查一起,下單超過10戶才可以聯合執法,這是執法還是搞批發?

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辦事處主任 徐洪

膠囊房的執法我們街道是牽頭單位,要多部門協同配合,至少有五個部門以上,比如說區房管局、派出所。

層層追問

主持人:片中工作人員說的是有10個執法單下給你們,你們才去聯合執法?

徐洪: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主持人:但是那個工作人員確實是這樣回復的,工作人員怎麼會有這樣的觀念?

徐洪:教育存在問題。但是現實工作中確實不是發現一起拆除一起,因為拆膠囊房首先要做承租人的思想工作,還要給時間他去找地方住,並且是採取片區聯合執法行動的方式。比如說,最近一次下發的批次有一定的數量,下來後我們會按照難易程度和做工作的時間來確定拆除的時間。

主持人

陳局長,武昌區局工作人員說要成批量的監管執法和強拆,這個理解正確嗎?

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 陳新政

是不正確的,可能是基層的具體做法。按照市裡的文件規定,是發現以後第二天就應該到現場去確認,然後在3個工作日之內要下達整改通知書,要他們自行5天之內拆除,5天之內再不拆除,3天以後由街道研究方案。

企業代表 李阿麗

區房管局移交給街道,接下來就應該是聯合執法了,那為什麼現在區局和街道之間還存在移交函被拒收,兩邊都不管的問題呢?

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辦事處主任 徐洪

移交函不是紙制的,是通過政務通網上傳輸的,不可能拒收,並且剛才短片中反映的問題是10月20日給我們下發的案件移交清單,我們在4分鐘以內點擊了籤收,網上有痕跡,所以不存在這個說法。

主持人

肖局長,他們沒有拒收,你們在誣陷他們?

武漢市武昌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 肖亞林

無論接收還是不接收,不能一交了之,房子沒有拆是事實,我們應該跟進關注到底是什麼原因?街道有什麼困難我們要一起想辦法解決。

主持人

徐主任,他們不催,咱們就可以不辦嗎?

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辦事處主任 徐洪

不可能,我們今年目前接收到的幾批已經在12月10日拆完了。

層層追問

主持人:您可以保證今後咱們轄區裡面沒有已經下了督辦單的膠囊房嗎?

徐洪:我能確保下了督辦單的,房屋手續完善的都已經拆完了,但是因為下的督辦單和移交單裡面,有三件手續上是有瑕疵的,不能現在就拆,它要補齊手續之後再執法。

主持人:肖局長,他說的是真的嗎?

肖亞林:是真的。但是膠囊房是不斷出現,不斷拆的,是動態的,的確在監管上有一定的難度。

主持人

如何讓身邊的膠囊房發現一起,及時查處一起,市局有沒有採取辦法杜絕膠囊房的產生?

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 陳新政

市房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了文,要求各個物業小區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同時要求物業公司及時把有關情況跟社區、街道匯報。

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 汪普查

從這個短片看,我們肯定是存在作風方面不主動,沒有及時跟進的問題,區局、市局的指導督辦不到位,整改通知單下達以後沒有落實到位。2014年以來,我們一直在持續整治膠囊房,接下來我們會認真思考,及時改進,出臺一些管理措施,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為目標,當好百姓住房的好管家。

專家點評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上官莉娜 教授

面對膠囊房問題的解決有兩個關鍵詞很重要,分別是吹哨和報告,就是相關部門要及時發現問題,反饋了以後要及時回應,要組合成一個聯合執法鏈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剛才看了短片,我覺得哨子是沒有吹響的,面對吹哨報導機制失靈,我有三個建議:首先要深化問題發現機制,就是要提高吹哨的質量,可以分為應急哨、重點哨、常規哨等,有相應的流程予以響應;其次要構建閉環管理,發現問題,問題處理,結果反饋,落實及綜合評價要形成閉環;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考核評價機制,做到一哨一考核,要增強街道對職能部門打分的權重,資源下沉,權限下沉,提高街道的職能地位。

膠囊房確實潛藏非常大的風險隱患,但中低收入人群確實有需求,所以屢禁不止。從長遠來看,我們要加大公租房的供給力度,這是謀遠之策。從當下的執法情況來看,應該加大巡查執法的力度,開展執法回頭看,加強前端管控。當業主在裝修房子時,應該向物業公司還有居委會提交申請,並且籤署不違規裝修的協議,在這個過程中,物業公司、居委會、業委會可以加大巡查的力度,一旦發現了苗頭和問題,及時勸阻,如果不聽勸阻可向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反映。加強源頭治理,再加上地毯式的執法,這個問題是有辦法解決的。

來源 | 武漢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

編輯 | 魏煒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電視問政》聚焦服務企業不作為慢作為問題
    長江日報訊(記者楊榮峰)12月11日晚8時30分,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播出第28場,主題聚焦服務企業不作為、慢作為的問題。    短片《電價下調都說好 督促落實誰來管?》
  • 《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聚焦江岸...
    長江網9月18日訊(記者楊榮峰)9月18日晚8點30分,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播出第十七場,主題聚焦江岸區服務企業、惠企政策落實難相關問題。 《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第十七場現場。
  • 劍指服務企業不作為慢作為問題,武漢電視問政第二十八場明晚開考
    楚天都市報12月10日訊(記者王榮海 )12月11日晚20:30,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第二十八場將開考,聚焦服務企業不作為、慢作為的問題。為深入推進「解決問題、轉變作風、提高能力」,本期《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惠企政策落地中統籌推進不力、監管不嚴的問題展開問政,武漢市商務局、青山區等負責人及其基層單位相關負責人將接受問政。12月4日晚,武漢電視問政第二十七場曝光了湖泊水質汙染治理工作中的推拖繞等作風問題。
  • 聚焦服務企業惠企政策落實難問題,武漢電視問政第十七場明晚開考
    楚天都市報9月17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武治庸)明晚8:30,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第十七場開考,將聚焦江岸區服務企業、惠企政策落實難問題。今年,武漢《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以每周一次的頻率「面對面」問政。節目每次邀請各區、職能部門一把手走進演播廳,與各界代表面對面說問題、找原因、想辦法、破難題。為深入推進「解決問題、轉變作風、提高能力」,本期《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專場聚焦江岸區,圍繞落實惠企政策服務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江岸區主要負責人及相關基層負責人將上臺接受問政。
  • 報廢補助資金久不到位 《電視問政》聚焦服務企業不作為慢作為問題
    長江日報訊(記者楊榮峰)12月11日晚8時30分,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播出第28場,主題聚焦服務企業不作為、慢作為的問題。短片《電價下調都說好 督促落實誰來管?》
  • 《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昨晚聚焦湖泊水質汙染治理中的作風問題
    電視問政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播出第二十七場主題聚焦湖泊水質汙染治理工作中的推拖繞等作風問題主持人應該截汙但是沒有截,這是不是作風問題?蔡甸區水務和湖泊局局長 曾宇是的,還是我們的工作推進慢了,作風還是不實不嚴。
  • 服務企業不到位、回應群眾不及時,《電視問政》曝光這些問題
    1月15日晚8時30分,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播出第32場,主題聚焦服務企業不到位、回應群眾不及時。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第32場現場。
  • 惠企政策遇「梗阻」 問政現場查作風
    >播出第28場主題聚焦服務企業不作為、慢作為的問題10月21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在主持召開中央一攬子政策落實落地調度會時強調,要用足用好財政金融政策,加快資金支出進度,做到政策資金直達基層、直接惠企利民,讓企業和市民有感受、能受益
  • ...問政」聚焦青山區民生工程推進難 部門間協調不足供水改造陷僵局
    「電視問政」第十六場,聚焦青山區服務企業、推進民生工程相關問題。長江日報訊(記者楊榮峰)9月11日晚8時30分,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播出第十六場,主題聚焦青山區服務企業、推進民生工程相關問題。
  • 審批疏漏企業埋單?武漢電視問政曝光服務企業、惠企政策落實難
    楚天都市報9月18日訊(記者王榮海 鄒斌 通訊員武治庸)9月18日,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第十七場開考,曝光了江岸區服務企業、惠企政策落實難問題。政府部門前期把關不嚴導致企業審批過關,人防配建比例政策調整,企業項目需多繳納120萬人防異地建費才能通過驗收。審批有疏漏 企業項目驗收陷入僵局【暗訪短片】近期,武漢泰運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澳門佳園項目進入尾聲,沒想到在驗收環節發現一個問題。項目負責人稱,驗收人員稱該公司沒有拿到《結合民用建築修建防空地下室建設項目審批行政許可決定書》。
  • 聚焦維護企業利益
    長江日報訊(記者楊榮峰)今晚8時30分,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播出第31場,主題聚焦地方政府及部門維護企業利益、解決企業難題不力的問題。
  • 2020「公述民評」首場電視問政聚焦服務企業
    今年是杭州市「公述民評」面對面問政活動開展的第12年。日前,2020年杭州市「公述民評」面對面問政活動正式開啟。首場問政活動以「服務企業還有哪些不足」為主題,重點聚焦服務舉措落地不夠實以及政策知曉率不夠高的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則,結合廣大市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今年的「公述民評」重點圍繞服務企業、環境整治、社區治理和強農惠農四個方面開展電視問政。
  • 電視問政《一問到底》 市水利局接受「大考」
    電視問政,一問到底!12月25日晚8點,2020年第十期融媒問政節目《一問到底》犀利開問,聊城市水利局接受現場問政。聊城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公共頻道並機直播,聊城綜合廣播、聊城視窗網、聊如指掌客戶端同步直播。本期電視問政,圍繞河道管理、危橋改造、水資源保護利用、灌排工程改造提升和農村飲水安全等方面,劍指我市水利系統中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聚焦部門作風,解決民生難題。
  • 問政山東丨省司法廳廳長王玉君:電視問政督促我們解決問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 12月24日,省級大型融媒問政節目《問政山東》播出第80期,繼續進行改革攻堅行動專題問政,本期聚焦優化法治環境。今晚的節目關注了「法律服務代理機制」在推進過程中出現相關困難的問題,企業對「法律服務代理機制」有需求、但是對政策的落實無感,還關注了「山東智慧調解」應用系統使用不暢等問題。
  • 整改形同虛設 武漢電視問政曝光施工工地監管不到位問題
    楚天都市報10月9日訊(記者王榮海 鄒斌)10月9日晚8時30分,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第十九場開考,聚焦施工工地監管不到位問題。武漢市城鄉建設局主要負責人及相關基層負責人上臺接受問政。
  • 審批、監管接連出疏漏,企業該不該交這120萬元?江岸區:加強事中...
    (圖為《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第十七場現場。 記者詹松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18日訊(記者楊榮峰) 「我蓋了100多個章子,就差那一個,現在為了一張紙要補120多萬元。」9月18日晚8點30分,《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播出的問題短片《比例變化出難題 一紙遺漏誰之過》中,武漢泰運房地產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短片中,武漢泰運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澳門佳園項目在竣工驗收過程中,被告知未取得《結合民用建築修建防空地下室建設項目審批行政許可決定書》,若要順利通過驗收,則必須補辦此《決定書》。
  • 電視問政|市交通運輸局直面電視問政迎大考 市民送出交通指揮棒期待交通部門「不越底線」
    問政現場記者翟小雪攝西安追趕超越發展,需要城市交通的持續發力。如何讓西安交通跑出「加速度」?昨晚8點整,電視問政節目《問政時刻——工作作風轉變進行時》犀利開問。市交通運輸系統的22位負責人,作為今年第六期電視問政節目的「考生」,走進直播大廳「應考答辯」。
  • 請人民評議——運城市「五抓一優一促」大型電視問政活動回眸
    為了向全市人民公開解答這些疑問,8月28日晚,由市紀委監委主辦、市廣播電視臺承辦,我市舉行「五抓一優一促」大型電視問政第二場《請人民評議》活動,誠邀市人大常委、民盟運城市委駐會副主委張佔洲,市人大代表、駐鹽湖區第二活動小組副組長李凡獅,市政協委員、十人活動小組組長朱建中,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運城教學中心校長張旭婧,市政協委員、韶風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慶旗,聚焦行政服務
  • 《問政山東》問交通 電視+網絡15家平臺同步直播
    齊魯網3月7日訊今天(3月7日)19:00,山東廣播電視臺大型問政節目《問政山東》將在山東電視公共頻道直播,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等15家平臺同步直播。第二期《問政山東》節目,將首次實現電視、網絡同步直播,廣大電視觀眾和網友,可第一時間觀看直播、參與互動、反映線索、提出問題。
  • 《一問到底》犀利開問,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接受現場問政
    電視問政,一問到底!狠抓落實,一問到底!11月27日晚8點,2020年第九期融媒問政節目《一問到底》犀利開問,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接受現場問政。聊城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公共頻道並機直播,聊城綜合廣播、聊城視窗網、聊如指掌客戶端同步直播。電視問政,重在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