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9月18日訊(記者楊榮峰)9月18日晚8點30分,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播出第十七場,主題聚焦江岸區服務企業、惠企政策落實難相關問題。
《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第十七場現場。 記者詹松 攝問題短片《比例變化出難題 一紙遺漏誰之過》中,武漢泰運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澳門佳園項目在竣工驗收過程中,被告知未取得《結合民用建築修建防空地下室建設項目審批行政許可決定書》,若要順利通過驗收,必須補辦此《決定書》。不過,項目建設當年的政策規定中,人防配建比例是5%,而今年3月份新規將這一比例調整至6%。若要補辦《決定書》,要麼將人防配建面積增加至6%,要麼就繳納120多萬元的異地建設費。如今項目已經建成,無法再按新規重建,若要補辦,只能交錢。但蹊蹺的是,按規定,無此《決定書》則無法進行建設施工審批,但因當年的審批疏漏,企業獲得了建設施工審批手續並順利開工,且建設過程中相關監管部門也未盡監管職責提出這一問題,讓企業持續「裸奔」,招致後續一系列問題。責任到底歸誰?企業到底該不該掏這120多萬元?
現場播放問題短片《比例變化出難題 一紙遺漏誰之過》。 記者詹松 攝問題短片《惠企政策「霧裡看花」 落實落地「費神費力」》中,江岸區於2017年11月印發了《江岸區推進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政策清單》,其中規定對於首次進入新型孵化器、眾創空間且經區有關部門認定的符合「四新產業」發展方向的初創型企業,按實際支出給予最高40元/月/平方米的房租補貼,補貼期限36個月。今年,位於漢口文創谷的多牛世界時尚創意產業園在諮詢該補貼申請細則時,久未獲明確回復。巡查員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江岸區科經局、市科技局就這一補貼的申請資格各有不同意見,園區也無所適從。補貼不知如何申請,園區內的70多家入駐企業也難以獲益。此外,該園區的三個大門中,有兩個大門因門外垃圾桶問題,無法啟用。 長江新城管委會主任、江岸區委書記馬澤江,江岸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餘志成,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如何在服務企業時具備「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站在群眾角度看問題」的責任意識、用心用情當好金牌「店小二」等問題,與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市民代表、特邀監察員、媒體觀察員等組成的「市民提問團」對話。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上官莉娜進行了現場評析。 【編輯:姚昊】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