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PET-CT檢查的輻射真相

2021-01-08 騰訊大申網

[摘要]最簡單的比喻:全身檢查一次PET-CT,相當於一個正常人30年所受的輻射,在一小時內接受。也相當於在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的第二天在福島站了一天。

2011年底,衛生部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規範使用PET-CT,保護患者合法權益,要求其檢查陽性率不低於70%。這一表態意味著PET-CT今後必須對症使用。實際操作中,各醫療機構通過PET-CT體檢查出癌症的比例均不超過2%。究竟是什麼推動了98%的健康人花費近萬元,去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PET-CT 用於做暴利的體檢生意、PET-CT用於健康人體檢歷來褒貶不一,真正的專家從不支持健康人去做,從事PET-CT的醫生也不會自己或者讓家人去做。

主要是由於腫瘤檢出率較低。此前國內外的相關統計都在1%-2%,近年來在301醫院做PET-CT的人當中兩成是為了體檢,其中查出惡性腫瘤的比例為1.3%,此外還有20%的人檢查出冠心病等其他潛在疾病。​

對於健康人使用PET- CT體檢,田嘉禾的態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對」。一些同行更喜歡做最直接的衛生經濟學評價——用PET-CT掙錢。​ 國內PET-CT檢查費用不一,以全身檢查為例,上海統一價格為7500元,廣州則是8000——10000元不等,而「北京最貴」,為10000-15000元。中介網站表示「5人以上團購可以幫助申請到九折優惠」。​

PET-CT運營成本相當高,進口價格兩千多萬人民幣,再加上人員、維護費等費用,成本在3000萬元左右。但該院由於病源充足,僅2011年一臺PET-CT收入即達到4500萬元,一年即收回成本。​

被隱瞞和被忽略的風險​

事實上,PET-CT異常火爆之下,從業者隱瞞了PET-CT的風險。PET-CT的安全性一直受到質疑。2009年4月《放射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對香港和美國進行的放射劑量研究表明,目前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致癌風險。​

2009年4月,北美放射學會《放射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稱,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癌症的風險。​

香港大學放射診斷學系系主任Pek-LanKhong教授等研究者採用了三種目前主流的PET-CT儀器,結果顯示其輻射劑量在13-32毫西弗之間;「與PET-CT有相關性的癌症發病率」則為0.2%-0.8%,且年齡越低,風險越大。​

因此,研究者建議,應該在有充分的臨床理由後再做PET-CT檢查,並應採取措施,以減少劑量。​

英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輻射安全部的Robert E. Reiman教授表示,「科學界公認,輻射對身體的損害,會隨著其暴露在輻射下的次數增加而積累。因此,每一次PET-CT檢查都會增加風險,這將在一段時間後最終帶來顯著的輻射劑量」。Robert E. Reiman強調,兒童所遭受的風險將更大。​

然而,幾乎沒有預約網站主動提示,剛做完PET-CT檢查的人,作為潛在的放射源,在短時間內應避免與孕婦和兒童有過多接觸。​

日本是最早和最廣泛使用PET-CT進行體檢的國家,由此催生了國際「體檢旅遊」服務。該項服務目前也吸引了大量中國人。但是即使在日本國內,對PET-CT體檢的爭議也未能避免。​

「用PET-CT進行體檢的成本收益如何,這方面的證據還不足。」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統計分析科主任片野田耕太表示,「目前PET-CT體檢主要是由一些醫療機構的利益驅使,我們還在等待更多的證據,不會將它作為指南來推動。」​

一篇發表在2007年《亞太腫瘤預防雜誌》的論文表達了更加負面的觀點。該研究發現,在用PET-CT對50歲-59歲的健康日本人進行體檢時,其陽性預測值僅有3.3%。

在2012年歐洲放射學年會上,一項多中心研究顯示,PET-CT在這兩方面並不比CT或核磁共振更有優勢。​

加拿大政府資助的非營利性組織「加拿大醫療服務研究基金會」也指出,PET-CT掃描不僅不能預防癌症相關的死亡,還會給患者帶來風險。該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一個好的檢查應該具有易感性和特異性,錯誤率較低。它應該能夠降低某種疾病的死亡率,而且不應使人們受到不應有的傷害。​

「沒有證據表明,PET-CT掃描能預防癌症相關的死亡。」在梳理了近年來對PET-CT體檢效果評估的多篇論文後,這篇報告稱,「PET-CT掃描既不具有易感性也不具有特異性,它還給患者帶來大量的風險,包括不必要的檢查、過多的放射暴露以及很高的錯誤率。此外,它還增加了過度醫療的機率。」​

具有科學道德的醫生看法

事實上,PET-CT檢查並不能檢查出所有腫瘤。在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上,PET-CT就效果不佳。

有的觀點甚至挑戰了整個健康體檢的必要性。「對健康人進行經常性體檢本身就需要質疑。」北京協和醫院一位放射科醫生對財新《新世紀》表示,「PET-CT能夠發現一些很小的腫物,但有時即使發現了也沒有意義。因為太小沒有辦法進行檢測,這樣的檢查只能造成患者的焦慮,引發一輪又一輪不必要的檢查。」​

實際上,儘管影像學檢查進步飛速,但判斷是否為惡性腫瘤仍然只遵循一個「金標準」,即對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新的檢查手段層出不窮,影像越來越清楚,但一定是好事嗎?」​

「讓每個健康人體接受PET-CT掃描絕對不是好的醫療實踐。」全球最早參與PET-CT研究的新加坡國立大學David W.Townsend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我在芬蘭的癌症檢測中心參觀時,特意諮詢PET-CT的使用範圍,院長Markku Mattila教授告知,不會隨便使用PET-CT進行體檢。「再有錢也沒有用,必須得其他儀器檢查之後,醫生認為有必要才能做。」

「這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風險。」荷蘭癌症研究所核醫學部專家柯尼裡斯·霍夫納格爾(Cornelis A. Hoefnagel)表示,「像日本那樣的PET-CT體檢,可能100個人裡才檢查出3個人。為了3個人而讓其它97個人承擔輻射風險,不值得。」​

PET-CT的輻射量​

PET-CT檢查使用的顯影劑一般為放射性同位素的氟-18(18F-FDG),按0.1 mCi/公斤體重的注射計量來算,一般情況下受檢者所注射的放射性顯影劑的計量不會超過10mCi。也就是說,做1次全身PET-CT檢查輻射量約為10-32毫西弗,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輻射為1000-2000微西弗,(註:1000微西弗=1毫西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的事故等級為5級,第二天核電站附近1.1公裡,輻射量每小時351.4微西弗)​

最簡單的比喻:全身檢查一次PET-CT,相當於一個正常人30年的輻射,一小時就接受。 相當於在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的第二天站了一天。​

相關焦點

  • petct能檢查哪些癌症 這4種人群要做PET-CT檢查
    能發現早期癌症的PET/CT是目前診斷癌症的一個有效的方式,那麼PET/CT到底能檢查出哪些疾病。哪些人要做這種檢查呢?做這種petct檢查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pet-ct能檢查出哪些疾病與傳統的影像學檢查相比,petc具有靈敏度高、解析度好、圖像清晰等特點。
  • 專家:PET-CT被濫用 一次檢查相當於正常30年輻射
    你可以問一下身邊的醫生,他會去檢查嗎?會讓他的家裡人去檢查嗎? 被隱瞞和被忽略的風險 事實上,PET-CT異常火爆之下,從業者隱瞞了PET-CT的風險。PET-CT的安全性一直受到質疑。2009年4月《放射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對香港和美國進行的放射劑量研究表明,目前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致癌風險。
  • ct檢查 ct是檢查什麼病的
    現在的很多疾病的檢查都是可以用到CT檢查的,但是很多人都是醫生說檢查就檢查的,沒有說自己去了解一下ct,那您知道ct檢查能檢查出什麼病嗎?您又知道ct是什麼呢?應該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都是聽醫生指揮的,那就來學習一下ct檢查的注意事項吧,以後做也知道是怎麼回事的。
  • X光、B超、CT等,哪些檢查最傷身,幾句實話醫生一直想告訴你
    現代醫學診斷疾病,並不是根據患者所說的症狀、體表表現確診,而是要經過一系列科學檢查,然後結合檢查報告做出相關判斷。但是,有不少人在聽到x光檢查、ct檢查時,都會產生抗拒心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家受到了「輻射致癌」的影響!
  • x光、b超、ct,哪種檢查最傷身?有必要告訴你事實了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智能科技的加入讓醫療診斷更清晰便捷,像x光、b超、ct等都已經完全投入使用,但同時也招來一部分質疑聲,有人說拍片時會不會有輻射?會不會傷害我的身體?還有x光、b超、ct等哪些檢查最傷身?解決以上問題之前,我們要知道輻射是什麼,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
  • 看病做檢查,輻射到底有多大?!兒童和孕婦呢?
    經常有家長告訴我們,因為擔心拍片或ct有輻射,很糾結是否給寶寶做這些檢查。今天我們口袋育兒(IDkoudaiyuer)就用權威數據,把「醫療輻射」這個問題說清楚。 1|輻射的單位我們生活的環境,時時刻刻都處於輻射之中。
  • 做一次PET/CT等於30年輻射?嚇死寶寶了
    有媒體報導:「全身檢查一次PET/CT,相當於一個人正常30年的輻射。」這種說法靠譜嗎?什麼是輻射?人類自古至今生活在一個充滿輻射的自然環境中,輻射與陽光、空氣、水都是人類生命的一部分。
  • 做次PET-CT要「吃」多少輻射?設備越先進輻射越少
    原標題:做次PET-CT 要「吃」多少輻射? 說起輻射,人們就會有些害怕,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卻會給人體造成傷害。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很多輔助檢查有輻射,特別是PET-CT,那麼做次PET-CT到底要吃多少射線?還能不能做?聽聽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林麗珠教授怎麼說。
  • 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對照《輻射劑量表》,心裡有數了
    …… 拍片,查CT,很多人去醫院體檢看病的時候,都會被醫生建議做這些檢查,但是很多患者卻擔心「CT有輻射會致癌」而不敢做檢查。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
  • 體檢照CT和x光有多傷身體?輻射會致癌?這3點希望你能早知道
    相信大家去醫院檢查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帶「輻射」的檢查,比如照X光、CT等等。這些檢查,我們在檢查室就能看到醒目的輻射警告標牌,不僅要體檢的人"提心弔膽",仿佛連醫生們也不願在檢查室裡逗留,都要遠遠地坐在隔壁的小房間裡。
  • 輻射致癌?B超、核磁共振、CT和X射線,哪種檢查方式輻射更大?
    如果輻射和癌症相關,不是意味著人人都會得癌?輻射是分種類的,生活中的輻射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電離輻射,一種是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對於身體的危害是不大的,類似於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形成的輻射,就屬於非電離輻射。自然物如水、空氣存在的輻射,就更不是電離輻射了,其危害性顯然要比電子產品更少。
  • PET-CT輻射到底有多大?做完對身體有影響嗎
    PET-CT臨床上常用來檢查腫瘤,那它跟普通的B超和腫瘤標誌物有何區別?今天我們採訪了廣東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的陳智堅主治醫生,請他為我們詳細介紹一下PET-CT。因此主治醫生建議她做一個PET-CT檢查,但一想到PET-CT的價格,李阿婆卻不願意做了。在醫生的詳細解說下,才同意做,最終檢查出來是左側卵巢癌伴腹腔多發轉移。其實對於PET-CT,大家是陌生的,所以遇到腫瘤篩查的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腫瘤標誌物、CT等常用方法。可是,仔細想想,醫院之所以會引進PET-CT,當然有它的優勢所在。
  • 還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並不可怕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聽到X光片、CT幾個字,都會聯想到輻射。沒錯,X光片、CT檢查確實有輻射,但它對身體有害嗎?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醫生告訴你,放射檢查不可怕!
  • 撫順第一臺PET-CT落戶撫順礦務局總醫院!
    2、安全檢查安全無創。檢查所採用的核素大多數是構成人體生命的基本元素或極為相似的核素,且半衰期很短,所接受的劑量較一次胸部CT掃描的劑量稍高,安全高效,短時間可以重複檢查。3、準確檢查結果更準確。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能提供有價值的功能和代謝方面的信息,同時提供精確的解剖信息,能幫助確定和查找腫瘤的精確位置,其檢查結果比單獨的PET或CT有更高的準確性,特別是顯著提高了對小病灶的診斷能力。4、快速進行全身快速檢查。
  • 為何有些人體檢時,不願意做CT檢查?CT真的有輻射嗎?
    在很多人的意識中,CT是有輻射的,這些輻射很可能會引發細胞突變,對身體造成傷害。那麼這種認知是正確的嗎?CT真的有輻射嗎?今天就一起來聊一下醫院常見的CT檢查。首先需要承認的是CT檢查確實是存在輻射的,因為CT檢查是一種X線檢查,射線會產生電離輻射,這些電離輻射對身體是有損傷的。
  • CT輻射等於8年自然輻射?你接受的影像學檢查安全嗎
    小團:小圓,影像學檢查對人體安全嗎? 小圓:某些影像學檢查是有輻射的,我們都知道大劑量的輻射對人體是不好的,具體哪種影像學檢查輻射量較大,哪種影像學檢查較安全,可以看看下面的科普文,了解一下。
  • 做一次CT,對一般人的傷害有多大?終於有人肯說實話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ct檢查都有聽說過吧,可能有些人雖然聽說過,卻不怎麼了解,只知道ct對人體的傷害是很大的。也因此有很多人在聽到需要做ct的時候就直接拒絕,生怕她對身體有什麼傷害。但其實,如果需要做ct檢查,就要進行,而且ct檢查雖然有危害,但是有些卻不是傷害特別明顯的。
  • X光、CT輻射致癌?華西放射科伍兵:真相和你想的不同…
    人人都接觸過放射檢查,比如CT、X光檢查等等。放射檢查雖不陌生,但這些經典問題,常把放射科醫生搞得哭笑不得:患者A:醫生,我不做CT,你給我開那個更貴的磁共振,肯定更準確撒~患者B:我好不容易請假一次,醫生,你就給我開個從頭檢查到腳的多好,啥子問題都能發現。患者C:我不得去做放射檢查,輻射大得很喔!
  • 「查癌神器」:PET/CT的真面目
    確診腫瘤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非一個PET/CT便可說明所有問題;每項檢查都有其優勢,如食道、胃、腸等空腔臟器的的情況內鏡檢查會更直觀,磁共振對於神經系統和軟組織更敏感,甲狀腺的超聲檢查可以看到結節的血流、包膜侵犯和微小的鈣化等情況。 所以,有時候在做PET/CT檢查時,醫生還會要求病人進一步進行超聲、CT、MRI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