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能檢查哪些癌症 這4種人群要做PET-CT檢查

2021-01-08 三九養生堂

能發現早期癌症的PET/CT是目前診斷癌症的一個有效的方式,那麼PET/CT到底能檢查出哪些疾病。哪些人要做這種檢查呢?做這種petct檢查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pet-ct能檢查出哪些疾病

與傳統的影像學檢查相比,petc具有靈敏度高、解析度好、圖像清晰等特點。

此外PET/CT最大優點是一次顯像能獲得患者的全身圖像,可以一目了然了解患者的全身狀況,使臨床醫生對惡性腫瘤等全身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更加準確。

患者接受PET/CT檢查只需靜脈注射微量的顯像劑,整個檢查過程安全、無創傷、無痛苦。

PET/CT的出現使醫生對腫瘤的診斷更加早期、準確,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避免了許多不恰當的檢查和治療,在總體上減少了病人的醫療費用以及痛苦。

①惡性腫瘤

首先,PET/CT對肺癌、乳腺癌、結腸癌、卵巢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等惡性腫瘤的診斷準確率高。

其次,通過全身PET/CT檢查對腫瘤是否發生了轉移以及轉移的範圍一目了然,對臨床醫生判斷是否需要手術切除惡性腫瘤以及切除的範圍有重要指導作用。

②神經系統疾病

PET/CT可用於癲癇灶定位,評價缺血性腦血管病、卒中、腦血栓或腦溢血後腦功能情況以及腦缺血前後血液動力學的變化。

③心血管疾病

PET/CT能檢查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部位、範圍,並對心肌活力準確評價,確定是否需要行溶栓治療、安放冠脈支架或冠脈搭橋手術,並且通過治療前後顯像對照評價治療效果。

4種人群適合做PET-CT檢查

1、腫瘤高危人群

有腫瘤家族聚集現象者,該類人群比普通人更易患上腫瘤。

還有就是接觸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有菸酒嗜好、經常接觸有毒有害物質者等。

2、有癌前病變的人群

癌前病變雖然不等於癌症,但癌前病變如肝炎、肝硬化、胃潰瘍、直腸息肉、宮頸炎等極易在不知不覺中轉化為惡性腫瘤,定期做PET-CT檢查有助於更早的發現。

3、腫瘤疑似患者

常規檢查在篩查腫瘤方面準確率不高,這容易導致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患者患有癌症但檢查沒查出來,二個就是不是癌症被查出患有癌症。

PET-CT可有效避免出現假陰性和假陽性,為疑難病例提供正確的活檢部位,從而給出腫瘤良惡性的準確診斷。

4、腫瘤已確診人群

很多朋友認為腫瘤一旦確診就沒必要做PET-CT了,事實並非如此。通過PET-CT檢查可對腫瘤進行分期,此外還可確認惡性腫瘤有無轉移病灶,這有助於合理地選擇治療手段。

據報導,有近四分之一的腫瘤病人在做了PET-CT檢查後,其腫瘤分期的判斷發生改變,從而避免了不當的治療方式。這有助於預防腫瘤復發,提高患者生存時間和質量。

PETCT檢查注意事項

PET-CT查癌檢查,檢查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1、檢查前禁食4-6小時(預約上午檢查者不要吃早飯、預約下午檢查者不要吃午飯)。做心肌檢查例外。

2、攜帶好以往檢查資料(包括病史、CT、MRI、病理、及治療經過等)

3、檢查前2小時禁做劇烈運動,顯像前需完全休息半小時。

4、檢查前一天晚飯進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如:肉類、水果)。

5、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與PET/CT中心聯繫,以控制血糖濃度。

總結:PETCT檢查是目前診斷和確診癌症最主要的一個方式,但是在做檢查前還是有很多事需要注意的。有很多患者是排斥做這種檢查的,那麼以上列舉的四種人群是有必要做檢查的。畢竟癌症的早發現早治療可以很好的控制癌症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哪些時候PETCT檢查要做復檢
    對於價格昂貴的PET-CT檢查來說,不少人存在著盲目的信任,認為PET-CT的準確率很高,檢查精 確度是百分百的,其實對於PET-CT檢查也需要理性對待。
  • ct檢查 ct是檢查什麼病的
    現在的很多疾病的檢查都是可以用到CT檢查的,但是很多人都是醫生說檢查就檢查的,沒有說自己去了解一下ct,那您知道ct檢查能檢查出什麼病嗎?您又知道ct是什麼呢?應該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都是聽醫生指揮的,那就來學習一下ct檢查的注意事項吧,以後做也知道是怎麼回事的。
  • 派特CT檢查並不是人人都要做
    從目前來說,不管是派特CT檢查還是PET/MR檢查,都不能進醫保,只能個人自掏腰包。有人說,對有錢的人來說,在上海花7000元做一次派特CT或花16900元做一次PET/MR檢查,都無所謂;但對經濟條件不好的人來說,就是想做也做不了。從中不難看出,自我保健是需要經濟基礎做後盾的。那麼,對我們健康的人來說。到底有沒有做派特CT檢查或PET/MR檢查的必要呢?
  • 揭開PET-CT檢查的輻射真相
    2011年底,衛生部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規範使用PET-CT,保護患者合法權益,要求其檢查陽性率不低於70%。這一表態意味著PET-CT今後必須對症使用。2009年4月《放射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對香港和美國進行的放射劑量研究表明,目前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致癌風險。​ 2009年4月,北美放射學會《放射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稱,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癌症的風險。​
  • 做肺部ct可以查出什麼病?提醒:檢查前注意這5項
    隨著近些年環境的變化、菸民增多、大氣汙染、霧霾等多個原因的影響,患肺部疾病的人群也越來越多,而臨床上最常用到的肺部檢查就是ct。在眾多影像學檢查中,最常見的一種是ct,它也是臨床普及度較高、且相對簡單的影響血檢查方式,其檢查價格相對合理,容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
  • PET-CT不能查出所有腫瘤 哪些人適合做
    核心提示: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要想有效的防治這種疾病,及時進行檢查是十分的重要。PET-CT是當前最精準的癌症檢查,檢查一次價格近萬,但是準確度可高達90%以上。是否做了PET-CT就能萬無一失,所有人都能做?
  • 腦外傷要做什麼檢查?CT還是核磁?怎麼選擇呢?
    腦外傷要做的檢查項目有很多,一定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輕的腦外傷做的檢查少,重的腦外傷做的檢查多,一般來講腦外傷之後都需要進行一個頭部ct檢測來明確腦外傷的相關情況,如果相對比較輕的話,比如腦震蕩,腦外傷反應等等,像這樣的並不需要再進一步地做其他檢測,而如果相對較重的情況下則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測
  • 專家:PET-CT被濫用 一次檢查相當於正常30年輻射
    2011年底,衛生部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規範使用PET-CT,保護患者合法權益,要求其檢查陽性率不低於70%。這一表態意味著PET-CT今後必須對症使用。實際操作中,各醫療機構通過PET-CT體檢查出癌症的比例均不超過2%。究竟是什麼推動了98%的健康人花費近萬元,去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 想發現癌症該怎麼辦?不妨了解這4種檢查方法,「揪」出腫瘤
    癌症是一種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較大影響的疾病,因為癌症在發展的過程中癌細胞會不斷的進行增殖和轉移,導致患者全身性的病變,危及生命。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患上癌症,不管年齡大小,但是如果可以儘早發現癌症,儘早治療,可以有效提高癌症的治癒率。
  • PET/CT:癌症早期診斷有「利器」
    李方說,假如能及時捕捉到身體的信號、早做檢查,能大大提高癌症生存率,一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至90%,一期乳腺癌患者甚至能達到100%。  在國內臨床應用的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PET/CT),通過顯示正電子放射性藥物在人體內的分布,可以從分子水平反映組織和病變生理生化信息,因此PET影像又叫作分子影像,它所反映的人體器官、組織和病灶的變化要早於其在結構形態上的變化。
  • CT能檢查什麼病?
    CT能查什麼病?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大,但既然是大著問,我們就大著回答,CT能夠檢查的項目非常的多,而且能夠檢查出來的病也很多,我們就從上到下,來細數一下CT能檢查出來那些疾病?
  • 菏澤市立醫院PET-CT投入使用 癌症檢查準確率達90%以上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文文 菏澤報導8月11日上午,菏澤市立醫院舉行了PET-CT啟用儀式,這標誌著該設備正式投入使用。經了解,PET-CT是目前該類設備中掃描速度快、靈敏度高、成像質量好的機型,一次顯像就能獲得全身各方位的斷層圖像,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體狀況,達到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的目的,為腫瘤、心血管、神經系統等疾病患者帶來福音。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了解到,PET-CT等於PET+CT,包含PET(功能分子影像)與CT(解剖影像)的優化組合。
  • 想篩查癌症,腫瘤標誌物和PET-CT,哪個更適合?
    核心提示:癌症的出現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都會產生影響,因此現在醫療技術上出現了很多種可以檢測癌症的方法,PET-CT就是一種,不過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PET-CT,也不清楚它到底能不能檢查出癌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 科普:診斷抑鬱症需要做哪些檢查項目?常規3種,輔助也3種
    而且,就臨床數據來看的話,越是性格自卑、偏激、內向的人群,就越是容易出現抑鬱症。現代上班族每天處於高強度的工作之下,往往伴隨壓力過大、情緒緊張的問題,甚至是懷疑自己患上了抑鬱症,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對這種疾病進行篩查。
  • petct是怎樣查出是炎症還是腫瘤的?
    PETCT檢查現在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而這主要歸功於它的超高的精細準確度。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目前,每年各大醫院接待的PETCT檢查人數也是呈上升趨勢的。  癌症和炎症是臨床上比較難區分的兩種症狀,而他們給檢查者的身體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同的。相對來說,炎症給身體帶來的危害性小。
  • 便秘要做十多項檢查?醫生是在坑我的錢嗎?
    一直以來,醫患關係很大的一個矛盾點就在於,部分人認為進醫院看病,就要做很多的檢查,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哪怕有時候是一場「簡單」的感冒發燒,在治療之前,都要經過抽血化驗等程序。圖源:pelexs在消化內科,也不止一次,有病人拿著檢查單問:「我就只是一個便秘,為什麼要做這麼多檢查?。
  • 6種檢查,把心臟「看得」明明白白
    心臟跳動是人的生命最重要的象徵,人體中的血液主要是有心臟迸發,並經由血管傳輸到人體各個部位,如果心臟出現了問題,必須馬上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和治療,不要耽擱病情,不然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那麼如果我們遇到心臟不舒服的時候應該做哪些檢查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六種關於心臟檢查的方法。
  • CT、核磁、X光、B超,這些檢查手段哪個有輻射?會不會導致癌症?
    通常情況下,除通過症狀分析外,就會涉及到各種各種影像學檢查手段,那麼有人就懷疑了,我們在做這些檢查時,到底有沒有輻射呢,會不會因為這些輻射而導致癌症的發生呢?我們選了四種最常見的影像學檢查來簡單分析。檢查範圍:X光是觀察骨骼簡便的檢查方式,價格也相對較便宜,快速易得。如果由於各種外傷懷疑傷到了骨骼,一般會優先選擇X光,但如果要明白更多的內容,需要再做其它檢查。
  • 長期抽菸的人,身體有4種表現,即使佔一個,也要檢查一下肺CT
    如果家庭中有一人吸菸,那麼這一家中的男女老少都要遭殃,成了「被動吸菸者」。 所以,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儘量少抽菸,最好能戒菸,尤其是出現下面幾種情況的人,還是儘早戒菸,然後檢查一下肺部。
  • 撫順第一臺PET-CT落戶撫順礦務局總醫院!
    與我們常用的CT檢查有什麼不同?什麼情況下需要PET-CT檢查呢?能給我們的帶來哪些好處?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PET-CT。       一、什麼是PET       PET全稱為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反映病變的基因、分子、代謝及功能狀態的顯像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