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癌症早期診斷有「利器」

2021-01-08 中國網財經

  「大夫,這個檢查輻射大嗎?」在北京協和醫院PET中心,患者王大媽問核醫學科副主任霍力。

  69歲的王大媽咳嗽了一個多月,感覺胸部不適來到北京協和醫院呼吸科就診,醫生在複查時發現她的胸部CT片有磨玻璃影,建議她到胸外科就診,胸外科的專家又建議王大媽到核醫學科查PET/CT。這個「核」字讓王大媽犯了難,總覺得檢查對身體有害。

  「放心吧,您的確會接受一點射線,但問題不大。」霍力安慰她。

  從4月8日起正式實施的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降低了CT、核磁等大型設備檢查項目的價格,PET/CT也從10000元降低到7000元。新政施行後,每天來北京協和醫院PET中心檢查的患者人數比之前翻番。

  「早期發現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最佳方法,PET/CT正是這樣一種早期診斷的手段。」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李方說。

  現實:直面兩難

  今年2月份,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2017中國城市癌症最新數據報告:每天約有1萬人確診癌症。

  「癌症5年生存率在美國是66%,我國僅31%,因為美國有包括早期診斷等更好的手段,能夠實現早確診、早治療。」李方說,假如能及時捕捉到身體的信號、早做檢查,能大大提高癌症生存率,一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至90%,一期乳腺癌患者甚至能達到100%。

  在國內臨床應用的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PET/CT),通過顯示正電子放射性藥物在人體內的分布,可以從分子水平反映組織和病變生理生化信息,因此PET影像又叫作分子影像,它所反映的人體器官、組織和病灶的變化要早於其在結構形態上的變化。做PET/CT時,為患者靜脈注射的放射性藥物又叫作分子探針。

  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會長田嘉禾曾表示,疾病的診治已不僅停留在組織形態和病理學基礎上,而開始更多地深入到分子水平,PET/CT可以全面反映病變基因、分子、代謝及功能狀態,是實現分子醫療的最大籌碼,也是精準醫學時代不可或缺的工具。

  「雖然單筆檢查費用很高,但提升了治療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患者不用在各個科室間轉個遍,節約了醫療資源,更在與病魔的鬥爭中搶到了時間。」李方說,「PET/CT最大的優勢在診斷、分期和療效判斷上,可以說切中要害、一錘定音。」

  與PET/CT的作用相比,這項檢查可能帶來的輻射與危害也一直是懸在患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談癌色變,談核色變。」賽諾聯合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王濤用這兩個詞來形容人們所處的兩難境地:既需要PET/CT來做病症的篩查確認,又質疑輻射的安全性。

  這種輻射到底有多大?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核醫學科主任趙軍提供了一組數據:患者接受一次PET/CT檢查接受的輻射劑量為8至10毫西弗左右,臨床上常規應用的增強CT一次檢查輻射劑量為10至14毫西弗,人們受天然本地照射的年平均有效劑量為2.4毫西弗。

  所以說,對於真正需要這項檢查的高危人群來說,過分考慮輻射無異於因噎廢食。但專家並不鼓勵健康人以查體的名義去做PET/CT。

  「我們不建議健康人做PET/CT。」李方說,這是一種醫療資源的濫用。

  政策:誰的利好

  國內大型醫用設備市場一度被GE、西門子、飛利浦等國際廠商壟斷。近幾年,聯影、賽諾聯合、明峰醫療等國產廠商,紛紛推出了自主研發的PET/CT產品。2016年底,國家衛計委對河南、湖南、徐州的三家醫院實行PET/CT集中招標採購,國產廠商賽諾聯合成為唯一中標企業。

  「事實上,我們2013年就研製出了第一代產品,但沒有立刻申報產品註冊證,而是多花幾千萬元又做了一代優化產品,看似耽誤時間,其實磨刀不誤砍柴工。」王濤說,「打鐵先要自身硬,這是我們民族企業與國際廠商競爭的前提」。

  此前,我國的大型醫用設備長期實行配置許可制。PET/CT、伽馬刀、質子治療系統等甲類大型醫用設備的配置,由醫療機構按屬地化原則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逐級上報,最後由國家衛計委審批。

  根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分會的抽樣調查,2016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銷售規模約為3700億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PET/CT的市場保有量239臺,遠低於美國的1500臺;我國與美國的每百萬人口PET/CT擁有量,分別是0.17臺與4.4臺,市場潛力可謂巨大。

  「與CT跟核磁不同,PET/CT得天獨厚地具備了在行業發展早期和國際廠商競爭的機會。我們推出了全球首臺可以在受檢者自由呼吸狀態下取得精準影像的PET/CT,實現了國產的突破。」王濤說,為避免過度裝備造成資源浪費以及過度醫療導致診療費用增加而出臺的配置許可制,客觀上給成長中的國產廠商留下了技術進步與市場開拓的空間。

  2015年,國家衛計委開始調整「甲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核發」非行政許可事項。這意味著,配置許可制政策或將放開。

  「取消配置證對外資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在某國際廠商中國區市場部工作的吳勇(化名)告訴記者,「之前蛋糕就那麼大,我多切一點,你就少切一點,現在蛋糕整體做大了」。

  吳勇分析說,三甲醫院的PET/CT供不應求,基層醫療機構和民營醫療機構為了吸引患者、增強自身實力,都有配置PET/CT的需求。

  「我們將加強對民營和基層醫療市場的投入力度,支持銷售力量下沉和銷售人員的本土化,也將在售後服務與支持、客戶培訓與教育方面發揮自己國際品牌的優勢。」吳勇說。

  王濤同樣認為,政策調整意味著更大的市場,國際和國產廠商在這個大市場同臺競技的時刻已經到來。

  「我們在行業壁壘最高的時候挑戰了最難的產品,未來的目標,就是在這場國際賽跑中從跟隨到引領。」王濤說。

  未來:回歸理性

  「再過5年至10年,我們就會像發達國家現在這樣,非常坦然地接受PET/CT這種產品。」李方說,「如果我國的每一位癌症患者都查PET/CT,那麼其中有30%至50%的患者需要改變癌症分期,治療的效率和效果都會大大提高,將能挽救更多寶貴的生命」。

  要實現這一點的關鍵是,不要盲目渲染PET/CT的作用和誇大它的輻射劑量,而是理性地看待。

  「有人把PET/CT當成賺錢的工具,也讓人們對我們的專業降低了信任度。」李方說。PET/CT不僅是癌症早期診斷「利器」,在神經、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但好鋼需要用在刀刃上。

  到底什麼樣的人群需要做PET/CT?李方給出了一系列可參考的指標:有腫瘤家族史、有腫瘤史、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或者突然消瘦等等。

  「其實,PET/CT只是一個設備,相當於一個載體,被它標記作為顯像劑的藥物,即分子探針有上千種甚至更多,能夠用於更多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李方堅持,對於核醫學科來講,要提高臨床診斷的能力;對於科研醫院來說,在分子探針的研發上責無旁貸;對於更多的基層醫院來說,需要用好先進設備,服務好本來去大醫院才能診斷的病人;對於國產廠商來說,只有突破技術瓶頸才能避免國際廠商的價格壟斷。

  「我們絕不打價格戰,而是要通過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形式,為我們的客戶醫院全方位地提供增值服務、培養科室人才、提高診療水平。」王濤說,要實現《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的「大病不出縣」,需要滿足大量基層醫院裝備大型醫用設備的需求,作為國產廠商,只有堅持技術和市場兩條腿走路,瞄準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快速建立品牌形象,才能改變用戶對國產醫用設備不如國外的刻板印象。

  在霍力看來,這只是患者回歸理性、市場回歸理性的開始。

  「在我國,無論患者還是醫生都應從病情出發選擇PET/CT檢查,既不能談核色變,導致診斷延誤或治療方案選擇錯誤,也不能盲目選擇PET/CT檢查接受無謂的照射。」霍力說,王大媽最後查出了腫瘤,但早期肺部腫瘤只要及時得到恰當的治療,會有很高的5年生存率,延長更多患者生命、提高更多患者的生活質量,才是應用與普及PET/CT的題中之意。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petct能檢查哪些癌症 這4種人群要做PET-CT檢查
    能發現早期癌症的PET/CT是目前診斷癌症的一個有效的方式,那麼PET/CT到底能檢查出哪些疾病。哪些人要做這種檢查呢?做這種petct檢查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pet-ct能檢查出哪些疾病與傳統的影像學檢查相比,petc具有靈敏度高、解析度好、圖像清晰等特點。
  • 撫順第一臺PET-CT落戶撫順礦務局總醫院!
    可以清楚的獲得病變的解剖結構信息,如大小、形態、密度、血供等,CT的問世,給疾病的診斷帶來了質的飛躍,直至現在,CT也是影像科的主要診斷手段之一。但是CT的這些特點診斷疾病上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有些不典型的病變的性質的判斷,有些病人術後復發的判定,區分腫瘤化放療後殘存病灶的是腫瘤還是纖維化等等。
  • 行研|癌症早篩利器!率先突破高端影像設備依賴進口的PET/CT!
    前言我國是癌症大國,近年來發病率與死亡率均呈持續上升趨勢。根據最新發布的全國癌症登記點數據:每天約1萬人診斷癌症 、每分鐘約7人確診患癌,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
  •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做PET-CT怎麼樣?
    目前在臨床上,PET-CT主要應用於全身腫瘤診斷、療效評價、復發和轉移監測。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PET/CT室擁有德國西門子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成像系統優勢如下:1、全球首推同機+異機恆準定量技術,腫瘤療效精確評估的利器;2、獨家擁有192
  • 疾病早期診斷的福音!世界先進分子影像設備PET-CT落戶遵義
    PET-C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分子影像成像設備,它具有掃描速度快、靈敏度高、輻射劑量低等特點,能從分子水平對疾病進行早期診斷,闡明病變組織的受體密度與功能、基因表達、抗原抗體、生化、代謝改變等信息它能將PET圖像和CT圖像同機融合,實現分子、功能、代謝顯像技術與解剖、形態、密度成像技術有機結合,明顯提高疾病診斷的靈敏性和準確性,達到1+1>2的效果。  該設備的投入使用,將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腫瘤、心臟疾病、腦神經疾病診斷及療效評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菏澤市立醫院PET-CT投入使用 癌症檢查準確率達90%以上
    經了解,PET-CT是目前該類設備中掃描速度快、靈敏度高、成像質量好的機型,一次顯像就能獲得全身各方位的斷層圖像,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體狀況,達到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的目的,為腫瘤、心血管、神經系統等疾病患者帶來福音。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了解到,PET-CT等於PET+CT,包含PET(功能分子影像)與CT(解剖影像)的優化組合。
  • PET/CT神通廣大,但也有禁忌症!5類人,醫生一般不建議做
    說到癌症檢測,不少人都聽說過PET/CT。PET/CT被評為上世紀醫學領域的十大發明之一。這是將PET和CT兩種設備整合設計出來的一種新的醫學檢測儀器,同時具有PET和CT各自的優勢,對疾病同時做到定性診斷和定位診斷,並解決了CT和PET的各自不足。
  • 全球最頂尖CT設備FORCE CT在胃癌中的應用
    FORCE CT最早在2014年歐洲和美國出現,這一機器在影像界引起了很大轟動,它是做癌症影像診斷的一大利器,目前,仍然只有國際少數幾家頂尖醫院有引進此儀器設備資格。 FORCE CT是怎樣的先進儀器?
  • ct檢查 ct是檢查什麼病的
    CT診斷急性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動脈瘤及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腦梗塞等有很高價值,急性出血可考慮作為首選檢查,急性腦梗塞特別是發病6小時內者,CT不如MRI敏感。2、心血管系統可用於心包腫瘤、心包積液等的診斷,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CT有肯定的診斷意義,特別是增強掃描具有特徵性表現,並可做定性診斷。
  • 阻擊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PET-CT中心主任、影像診斷科CT室...
    癌症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生命的常見病、多發病。人們常常看到不少病人確診癌症後,怎麼治療也不見效,似乎癌症是突然發生、迅速發展、急速惡化,讓人措手不及,這也更加深了人們對癌症的恐懼。其實,癌症發生是一個長期過程,病人出現症狀去醫院就診前,癌症早已在體內潛伏多年,只是早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也不會去醫院檢查,因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期。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癌症可以被預防,比如HPV疫苗,它對預防宮頸癌有一定作用。此外,大多早期癌症治療後可以治癒或長期存活。
  • 動不動就做CT真的好嗎?對身體有沒有傷害?聽聽醫生怎麼說
    去醫院看病,醫生了解完你的情況就會開出相應的檢查單,做完檢查才會進行診斷最後下結論開藥。所以一些老年人感覺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就想著去做個全身ct呀或者核磁共振,感覺這樣自己才能夠放心,才覺得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 出現哪些症狀,要高度警惕癌症骨轉移,醫生給您詳細講清楚
    就在前幾天剛剛診斷出一例肺癌骨轉移的患者,他的症狀就是長期的腰背部疼痛,自己一直認為是腰肌勞損,或者是患有腰間盤突出,沒有在意,實在疼的嚴重了,而且出現了下肢的神經症狀,才到醫院來進行檢查,給予其進行ct檢查的時候,發現有明顯的椎體骨破壞……詳細追問病史,發現病人有長期的咳嗽症狀,所以高度可疑是肺癌骨轉移,進行了肺部ct檢查,
  • 做一次CT,對一般人的傷害有多大?終於有人肯說實話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ct檢查都有聽說過吧,可能有些人雖然聽說過,卻不怎麼了解,只知道ct對人體的傷害是很大的。也因此有很多人在聽到需要做ct的時候就直接拒絕,生怕她對身體有什麼傷害。但其實,如果需要做ct檢查,就要進行,而且ct檢查雖然有危害,但是有些卻不是傷害特別明顯的。
  • 想篩查癌症,腫瘤標誌物和PET-CT,哪個更適合?
    核心提示:癌症的出現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都會產生影響,因此現在醫療技術上出現了很多種可以檢測癌症的方法,PET-CT就是一種,不過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PET-CT,也不清楚它到底能不能檢查出癌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是廣東高尚醫學影像科技集團打造的連鎖型第三方醫學影像診斷中心,中心配置有德國西門子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 128 層 4D 螺旋 CT、世界首臺掌上人工智慧CT、3.0T 磁共振、數位化 X 線攝影系統、乳腺 DR 以及多臺新一代 GE 彩色超聲等一系列專業影像診斷設備
  • 肺病科孫雪松:CT提示肺部高密度結節是什麼意思
    需要不斷的定期複查ct,觀察其變化的大小。如果迅速增大或者長到一定的程度,可以通過增強ct判斷其良惡性。  孫雪松主任介紹:炎性假瘤、肺部腫瘤、錯構瘤、炎性結節等都會導致肺部結節性的高密度影。由於疾病不同,症狀也不一樣。一般炎性結節,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需要進行ct檢查,必要時要做氣管鏡檢查。如果是腫瘤,需要及時進行幹預,進行手術切除。
  • 肩痛是肺癌早期症狀嗎 6種癌症早期信號
    「肩周炎」就像是廢紙簍,有些醫生會把原因不很明確的肩痛都診斷為「肩周炎」。但很多人都會問肩痛是會是肺癌早期發生的症狀嗎?身體上哪些問題是帶我們癌症的訊號,如果發現是肺癌我們在飲食方面應該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肩痛是肺癌早期症狀嗎肩疼是肺癌的早期症狀,當然也會出現咳嗽這種現象的發生,出現這種現狀的時候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了,以防是癌症的發生。
  • 一個人兩天做了兩次CT,會對身體有害嗎?
    或許是患者去了不同醫院就診後做的檢查;我們不追查這個問題,而且要回答CT多次檢查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嗎?CT也是X線,都有一定的輻射損害,如果做的時間越長,人體就會大量的接觸放射線,的確可能會導致身體的危害。其中最嚴重的危害就是致癌或者致畸,放射線有可能是身體癌變,比如甲狀腺癌,就與放射性接觸有密切的關係。
  • 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腦中就像有塊「橡皮擦」,它會慢慢擦去你和家人、朋友之間珍貴的記憶,這就是阿爾茨海默症。阿爾茨海默症的主要特徵目前全世界約有4700多萬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在我國患病人數也高達1000多萬,每年還會不斷增長。早期的阿爾茨海默症,主要會表現為:記憶力、注意力、理解力下降、重複提問、語言障礙等,這時候就要引起重視,儘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