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跳動是人的生命最重要的象徵,人體中的血液主要是有心臟迸發,並經由血管傳輸到人體各個部位,如果心臟出現了問題,必須馬上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和治療,不要耽擱病情,不然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那麼如果我們遇到心臟不舒服的時候應該做哪些檢查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六種關於心臟檢查的方法。
1、心電圖
當遇到心臟不舒服的時候,第一個檢查的項目就是心電圖了,而且這種檢查費用非常便宜,對身體沒有任何壞處,對於早搏和心律失常的診斷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判斷心肌是否缺血,心臟是否肥大等。
2、抽血化驗
抽血化驗也能夠反應心臟狀態,診斷出是否因感染導致的心內膜炎,高血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見的症狀表現於胸痛,或者是心肌酶明顯增高。
3、心臟彩超
心臟彩超對於患者身體不會造成任何痛苦,並且可以反覆檢查,能夠通過彩超診斷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溼性心臟病,而這類心臟病常出現的症狀主要是以高熱,嘴唇發紫胸痛等表現。
4、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能夠觀察心臟以及心臟周圍的器官,對診斷出心臟腫瘤和未知疾病有著非常突出的作用,在做檢查的時候不能夠佩戴任何金屬物件。
5、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就是我們熟悉ct,可以通過ct檢查發現心臟中的血管問題,這是當下最普遍的無創為前提的對心臟血管進行檢查的一種手段,能夠有效的檢查出肺動脈栓塞,冠心病,可用於高度懷疑心臟病的群體,但是要提醒的是ct檢查對身體產生一定的輻射傷害。
6、冠狀動脈造影
冠狀動脈造影技術主要是將導管經患者大腿動脈插入,然後注射造影劑,從而達到檢測目的,檢測結果就可以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來,該檢查能夠診斷出冠狀動脈是否畸形已經堵塞,對於診斷冠心病患者的診斷有很大的幫助,不過該檢測會有一定的創傷,是否做該檢查需要慎重考慮。
總而言之,當你發現心臟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並且要將症狀表現跟醫生說明,醫生便會根據你的體質來選擇不同的檢查項目,切勿盲目就醫,希望以上的文章所介紹的六種檢查方式能夠幫助到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