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
接上篇,在德國慕尼黑西北處的奧格斯堡小鎮中,Frey家族的私人馬自達博物館迎來了愛卡汽車的足跡。上篇開頭中,我闡述了自己對於馬自達車型最早的認知是從九十年代中葉的海南馬自達323(Familia)開始的。在評論區留言中我翻到,一些老一輩的車迷對年代更久遠的626、929車型同樣記憶猶新,而這些針對家庭出行計劃而產的車型,在這座轉子之屋中同樣可以見到!
馬自達近些年以來願意向公眾宣傳他們倡導、或是說始終在追求的「人馬一體」。這是一種精神,異於一項配置、一門技術。你可以將其理解為是多年以來在造車事業中所發現的服務於使用者、駕駛者的理念,但凡要把它做得更好,離不開時間的沉澱……
還記得上篇中的小型車馬自達Carol麼?這款有著日本上世紀七十年代時髦雙色車身設計的輕型車名叫Chantez,採用雙缸發動機的它就是Carol的接班車型。
排量0.72L的雙缸發動機怎麼看也只是一輛摩託車的動力配置,但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可並不廉價,因為那時人們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汽車!
眾所周知,日本人不愛三廂車,但那也曾是他們的追求。1000 Coupe是歐洲的叫法,在馬自達的老家日本,它被稱為Familia,也就是馬自達3的前身。
「三角雞」雖然不夠安全,但它卻是日本農用車型的代表之作。隨著汽車時代的到來,輕型卡車也幫助「三角雞」完成了復興。
Bongo雖只是款輕型卡車,但名字卻寓意著「強壯的羚羊」。隨著時代演變,Bongo在日本本土已經發展了四代車型,除了卡車,在後期車型中也出現了廂式貨車。
馬自達R 100是一款搭載了「馬自達基因」的家用轎車。這輛馬自達3的前身車型憑藉自己的力量將轉子風潮在七十年代來臨之際帶向了北美。
日本人值得學習的是,他們很善於動腦。在馬自達六十年代的小型車上,就已經出現過像是雙門版、四門Coupe版,甚至還有旅行版的車型。而家用運動車型這條主線是一直伴隨馬自達發展的精髓。若採用日本本土的車型叫法,1000是第一代Familia、R 100則是第二代Familia,那麼從第三代Familia開始,這個「群體」則有了被人熟知的名字——馬自達323,也就是如今的馬自達3。
1977年,第一代馬自達323(FA4)繼承了R 100那Familia的衣缽。整整四十年過去了,博物館內這輛綠色的汽車依舊顯得生機盎然。
老車在車漆保養上一直是給收藏家持續帶來的難題和煩惱,但作為館主,Walter Frey卻盛邀每位賓客在它的身上留言。
1980年,第二代323(第四代Familia)上市。車型設計上比較收斂,有著標準的方正形象。而323這個名字也是從這代車型開始「全球化」的……
在第三代車型身上,323家族中首次出現了敞篷版車型,日本車企如此多樣的可能性與其在歐洲發展數年有著緊密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