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平南:振興鄉村教育 助力鄉村振興

2021-01-0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平南7月24日電 「我今年剛大學畢業,前不久通過了特崗教師面試。」近日,平南縣平南街道平田村呂曉蓉順笑著說,只要國家需要,自己願意到貧困村任教,支持教育扶貧。筆者從平南縣教育局獲悉,為了更好決勝脫貧攻堅,今年該縣計劃招考鄉村教師1761名,共有4375名報考。

&nbsp&nbsp&nbsp&nbsp在決勝脫貧攻堅戰中,平南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總目標,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從思想、經濟、政治等方面加以關愛,讓這些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目前全縣有6877名教師堅守在鄉村一線任教。

&nbsp&nbsp&nbsp&nbsp築起「愛心巢」。該縣積極實施關愛園丁「築巢」行動,建設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住房。2012年至2020年,全縣投入資金3506萬元,建設教師周轉宿舍621套2.17萬平方米;投入資金1.7億多元,建設公租房4258套12.77萬多平方米。

&nbsp&nbsp&nbsp&nbsp一廳一房一廚一衛,還有一個小陽臺。走進平南縣寺面初中鄭潔老師的宿舍,熱水器、電磁爐、床、衣櫃等家電家具擺放得整齊有序,她坐在陽臺,一邊泡茶一邊看書,舒適而愜意。

&nbsp&nbsp&nbsp&nbsp「教師的住房問題對偏遠山區學校的正常教學影響很大。」平南縣寺面鎮初中校長黃華趙介紹,以前由於住宿條件差,新老師常常第一天來,第二天就趕早班車回去了。

&nbsp&nbsp&nbsp&nbsp2012年,寺面鎮初中開始建設教師周轉房,2013年建設公租房,2014年建設廉租房。目前這三種房共108套3380平方米,135名教職工受益。2011年到該校任教的鄭潔是學校想方設法改善教師住房的見證人。她笑著說:「教師周轉房讓來自外地的我很安心在這裡實現我的教師夢!」

&nbsp&nbsp&nbsp&nbsp關愛園丁「築巢」行動立竿見影。黃華趙介紹,2011年,該校教學水平在平南縣排名中下遊,教師周轉房建好後,學校教學水平慢慢提高,教學質量也由全縣三等獎提高到現在的一等獎,被評為平南縣中學優質生源地、市文明學校、廣西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先進學校等。

&nbsp&nbsp&nbsp&nbsp除了「築巢」行動,近年來,該縣實施偏遠艱苦地區教職工生活補助方案,加大對鄉村教師的關愛力度。

&nbsp&nbsp&nbsp&nbsp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邊遠教學點的鄉村教師補助最高提至430元/月,教師年終績效獎也從無到有,去年提高到2.5萬元。同時,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為鄉村學校從教30年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鄉村教師的濃厚氛圍。

&nbsp&nbsp&nbsp&nbsp鄉村教師待遇提高後,有效激發教師紮根基層、教書育人的熱情。2018年,該縣提前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在決勝脫貧攻堅戰役中,該縣實施「雙線五包」行動,本學期共勸未能按時返校學生83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14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已全部回校,控輟保學「一個不少」。

&nbsp&nbsp&nbsp&nbsp今年7月大學畢業的呂曉蓉,在實習期間到該縣扶貧移民局當一名扶貧信息員。在工作中,由於不斷接觸到貧困戶孩子讀書難等諸多信息,因此在今年的特崗教師招考時,她主動報考,希望能幫助那些更加需要幫助的人。(王勇、張思)

相關焦點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以後又要變成什麼樣?為了更好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專門成立自治區鄉村振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領導小組,並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下設鄉村風貌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2個指揮部,高位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
  • 田珍:鄉村職業技術教育助力鄉村振興
    知道了學歷主義在中國盛行的原因是中國傳統文化強調教育的「官本位」思想以及科舉制度的影響;職業教育在中國發展緩慢的原因是中國傳統文化重經典而輕技術思想的影響,等等。關於中國教育的一系列的問題幾乎都能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答案。如今,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必須要加快推進鄉村教育振興。
  • 校地合作啟新篇 鄉村振興再發力——玉林師範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
    中國教育在線訊   7月18日,玉林師範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成立儀式在玉林師範學院東校區演示廳舉行。出席儀式的有玉林師範學院全體領導班子、玉林市委常委、北流市委書記趙志剛,廣西上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西森萊農業有限公司、玉林市博睿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德林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負責人。
  • 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
    今天21:00廣西衛視《八桂新風行》播出《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帶你走進廣西來賓市象州縣馬坪鎮大佃村,看文明風如何吹入鄉村,助力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大佃村村委指導壯歡協會結合鄉村特點,專門創作了200多首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山歌,供村民們傳唱,深受群眾喜愛。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這一次抗疫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廣西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鄉村的建設,將會促進更多的鄉村煥發新時代文明新氣象。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公務員鄉村振興能力...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公務員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培訓班在百色市田陽區舉辦 2020-11-28 15: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平南縣人民政府與廣西國宏集團籤訂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5日,平南縣政府與廣西國宏集團籤訂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記者楊志雄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15日電(記者 楊志雄)12月15日,廣西貴港市平南縣人民政府與廣西國宏經濟發展集團、廣西國宏智鴻環保科技集團共同籤署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子項目城鄉供排水一體化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5日,廣西國宏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董家政出席籤約儀式。
  • 學習晏陽初鄉村建設思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羅文廣 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江 11月26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津華率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第三黨支部全體黨員及部分黨外人士赴晏陽初博物館開展以「學習晏陽初鄉村建設思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晏陽初是從巴中走出的世界級文化名人,是巴中人的驕傲。他開創的「平民教育」和「鄉村改造」運動在歷史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至今仍閃耀著現實主義的光芒。
  •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2020-12-15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埠鎮:「鄉賢回歸」,助力鄉村振興
    航埠鎮:「鄉賢回歸」,助力鄉村振興 2020-09-01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兩新聯萬村,黨建助振興」活動走進平武 助力鄉村振興
    6月29日至30日,省工商聯副主席趙宇帶領省人才基金會、成都平武商會一行,到平武開展「兩新聯萬村,黨建助振興」助力平武鄉村振興公益行活動。縣委書記李治平出席活動並致辭。李治平在致辭中向省工商聯和企業家們長期以來對平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給予的關心支持和傾情幫扶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表示平武將用活用好省工商聯為平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搭建的良好平臺,統籌思考,系統謀劃,合理布局,進一步完善產業項目規劃,強化財物監管,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切實做到物盡其用、利用厚生,全力確保平武與全市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涇陽縣:匯聚鄉賢之力 助力鄉村振興
    為充分挖掘鄉賢資源,探索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地有效路徑。近日,涇陽縣「發揮鄉賢作用 助力鄉村振興」培訓會在口鎮舉辦,培訓會專門邀請中共鹹陽市委黨校趙梅老師現場授課。趙梅老師從鄉村治理的現狀及由來、如何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壯大並發揮好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治理作用三個方面為出發點,通過現場列舉案例,從鄉村教育、孝道講到鄉賢情懷、回歸,從資源分類講到原種農業。她認為鄉村的變化發展在鄉賢,號召鄉賢抓住鄉村振興大好時機,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青年人才回歸。同時為鄉賢在特色農產品種植、鄉宿等產業發展方面給予意見建議。
  • 【鄉村振興】泰安市舉辦「林業技術下鄉 助力鄉村振興」志願服務活動
    【鄉村振興】泰安市舉辦「林業技術下鄉 助力鄉村振興」志願服務活動 發布日期:2020-06
  • 護航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辛莉    在開封,目前有6家保險主體在農業保險領域精耕細作,豐富的特色農業險種,為農民提供了觸手可及的普惠保險服務,發揮了保險支農惠農的作用,全力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
  • 四川省工商聯與四川省人才基金會助力平武縣鄉村振興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組織動員各方力量參與愛心扶貧,6月29—30日,由四川省貧困地區人才培育研究基金會(以下簡稱省人才基金會)、四川省工商聯牽頭,結合平武縣區位、資源、產業等優勢,深度聚焦平武縣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振興」,發起了「兩新聯萬村,黨建助振興」助力平武縣鄉村振興公益行活動。
  • 「中醫農業」+「耕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的「鄉風文明」內涵,就是要求認真對待鄉村發展歷程和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在農業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中醫農業」與「耕育文化」有助於維護好國家、民族發展的基因,傳承和弘揚我國的中醫文化和農耕傳統文化,實現農業的生態發展和鄉村振興。
  • 湖南理工學院送教下鄉 教育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湖南理工學院教育碩士送教下鄉,來到平江縣三市中學講授多堂精品課。教育碩士湯理正在講授《初識禮儀》。近日,平江縣三市鎮三市中學開設了一堂特殊的《認識禮儀》課,湖南理工學院教育碩士湯理講授傳統禮儀,通過對禮儀言語、手勢、行為、儀態等傳統禮儀的基本學習,培育學生文明素養。當天,湖南理工學院牽手平江縣三市中學開展教育碩士送教下鄉專業實踐活動,該校組織優秀教育碩士在平江縣三市中學開展現場觀摩、專題研討等系列教學活動,進行交流學習和經驗探索。
  • 清水縣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清水縣科學技術局立足全縣科技工作實際,緊扣「五個振興」要求,緊盯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鄉村振興科技工作管理。
  • 助力鄉村振興——用PPP「巧手」扮靚鄉村
    放眼全國,助力鄉村振興的PPP項目越來越多。據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統計,2014年以來應用PPP模式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在庫項目達1561個,投資額1.2萬億元。PPP這雙「巧手」正在加速扮靚鄉村。
  • 支部共建 助力鄉村振興
    晉江新聞網12月17日訊  栽下一片花苗,改造一處景觀……14日下午,晉江磁灶鎮機關第二黨支部與太昌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暨「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受益者」創建文明城市主題黨日活動,磁灶鎮主要領導帶領兩個支部黨員和志願者一同在太昌村主幹道兩側種下成片的三角梅幼苗,以實際行動助力太昌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