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坐落在河北省邢臺市的大平臺村,便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困龍之地沙丘,這個地方在古代非常的邪門,自秦始皇之後的皇帝每次將要路過此地都會遠遠地繞開,生怕沾染上其中的因果,因為實在是邪乎。
沙丘自春秋戰國時期便已存在,並且因為其地方位置不錯,所以便有多位帝王在此建造行宮,用作休閒娛樂的場所,但發生過兩件事後這塊地方便被視為皇家禁地。
沙丘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其實主要是因為兩位君王的緣故,一位是「一代英主」趙武靈王,另一位則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兩位皆隕落於此,並且都在此地發生兵變導致一個王朝的落幕。
沙丘之亂
或許有人對趙武靈王不太熟悉,因為戰國時期的君王實在是太多並且稱呼複雜,但要說起胡服騎射我想大家應該就知道他是誰了。
在三家分晉之後趙國和韓國一直處於勢弱的狀態,周邊不僅有魏國這樣的強國,還要經常擔心匈奴是否入侵。
這就導致在趙武靈王之前的趙國一直不溫不火,甚至一度到了被中山國欺負的地步,但打又打不過,只能苟延殘喘的生活在這亂世之中。
直到趙武靈王登基,這種形式才發生了改觀,趙武靈王本名趙雍,他在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趙國給強大起來。
鑑於趙國地土遼闊都是平原,所以趙武靈王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那便是學習胡人的進攻方式從而掌握其中要領,為了貫徹到底,趙武靈王還要求必須穿胡人的衣服。
在趙武靈王的改革下趙國的騎兵突然強橫起來,就是在戰國末期當中,趙國的騎兵也依舊是令秦國頭疼的存在。
在先一步收復了中山國讓趙國合二為一後,趙國的實力進入到一個突飛猛進的階段,此時就是秦國也要避其鋒芒。
並且趙武靈王還真的對秦國有過打算,曾偷偷進入到秦國境內觀察防禦工事,說趙武靈王是一代英主一點都不過分。
但同樣是這位英主,趙武靈王在晚年辦了一件錯事,他在晚年的時候喜歡上了妃子吳娃,對其是無盡的寵愛。
可惜吳娃並沒有陪伴趙武靈王一直到老,在臨死前吳娃請求趙武靈王,她聲稱自己一生並未對趙武靈王要求什麼,所以臨死前請求趙武靈王立她的兒子公子何為太子。
趙武靈王念及舊情便同意了吳娃的要求,但當時趙國已經有了太子公子章,並且公子章的所作所為都得到了大臣們的認可。
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趙武靈王先是將公子何立為太子,隨後又將公子章封為安陽君掌管代國。
公元前298年趙武靈王退位給公子何也就是趙惠文王,趙武靈王退休後便在沙丘過起了養老的生活。
公元前295年,時為安陽君的公子章意圖謀殺趙惠文王從而篡位登基,要怪只怪當初趙武靈王廢太子後又給他大量權力。
但由於當時趙國境內穩定所以公子章失敗了,失敗後的公子章一頭跑進了沙丘宮內,希望父親能夠庇護他。
趙武靈王念及舊情所以就收留了這個犯錯的兒子,但前來追殺的將領李兌卻不從,硬是衝進宮內當著趙武靈王的面殺掉了公子章。
事後李兌害怕趙武靈王報復自己,但自己又不能擔起弒君的名號,便下令將沙丘給重重圍上不給趙武靈王供應飯食。
趙武靈王在裡面艱難的度過了三個月後便餓死在裡面,一代英主竟已這種方式去世,實在是令人唏噓,伴隨著趙武靈王的去世,趙國也開始慢慢走向了下坡路。
如果說單憑這一件事的話可以解釋為巧合,畢竟歷史上這種事件真的不算少,但在八十年後在同樣一個地方又爆發了同樣的事情。
沙丘之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國戰爭完成大一統,因為其功績空前絕後,於是秦始皇便自封為始皇帝,「千古一帝」便是由此而來。
為了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和巡狩自己的疆域,在秦始皇完成大一統後便在第二年開始了東巡。
公元前210年,這是秦始皇的第五次出巡,此時的秦始皇已經年歲已高,再加上長年服食丹藥,所以身體早已被掏空。
在東巡之前秦始皇已經察覺身體不適但還是堅持東巡,最終在途徑沙丘的時候突然病逝,沒錯,就是上面趙武靈王餓死在其中的沙丘。
由於秦始皇暴斃突然,所以知曉此事的就只有始皇身邊的宦官趙高,趙高看著始皇的屍體便動了些小心思。
他先是找來太子胡亥,因為兩人關係一直不錯,所以趙高成功勸說胡亥跟他一塊隱瞞這件事,面對皇帝的誘惑,胡亥同意了。
隨後趙高又找來丞相李斯幫忙,雖說李斯不願配合但耐不住趙高的油嘴滑舌最終算是成功上了賊船。
三人先是將始皇的傳位遺詔從傳給公子扶蘇改成傳給公子胡亥,緊接著就給公子扶蘇發出遺詔,責令公子扶蘇自殺。
公子扶蘇也是一個老實孩子,看著這封由秦始皇親筆寫下的詔書,對此深信不疑後自殺謝罪,趙高一行人算是完成了計劃的第一步。
因為當時正處夏天,為了掩蓋屍體的味道,趙高特意下令說是秦始皇想吃魚,魚肉在夏天自然也是快速腐敗,魚肉腐敗後的味道可以完全彌補車內的味道。
就這樣趙高一行人有驚無險的從沙丘回到了鹹陽,回到鹹陽後胡亥宣布秦始皇的死訊並將更改後的繼位詔書拿出,群臣雖然感覺不可思議但白紙黑字不容反駁。
這便是繼趙武靈王之後又一次在沙丘發生的變故,第一次讓趙國由盛轉衰,第二次則是直接令秦朝提前滅亡。
這兩個事件中間隔的時間僅僅為85年,也就是說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內沙丘就發生了兩場兵變,還都導致所掌管的國家由盛轉衰從而滅亡。
由於在古代沒有人科普科學知識所以就普遍相信封建,而這沙丘之地也就被有心之人稱之為「困龍之地」
當然這種說法不免有些封建,但後世的皇帝在快要路過此地的時候都會選擇繞路,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地方實在邪門。
感謝閱讀,看完記得點讚、關注走一波喲,風雲妹子在此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