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綽號「浪子」,並不意味著他就是一個沒心沒肺,只知紅塵中打滾的莽漢,相反燕青有一顆「七竅玲瓏心」,他也是梁山好漢中除公孫勝外,最早看透梁山好漢結局的人。在徵戰結束後,他就知道到了自己該走的時候了,於是他懷揣著皇帝親賜的赦免他罪責的文書,挑著一擔金銀飄然遠走,歸隱江湖。
燕青
「浪子」燕青是《水滸傳》第一好漢盧俊義的家僕,自小就在盧家長大。燕青的功夫已經受過盧俊義指點,但他會的主要是相撲功夫,以及一手高明的弩箭技巧,很可能是自己揣摩出來的。
燕青文武雙全,吹拉彈唱,樣樣精通,鄉俗俚語,民間風情,人心善惡更是記在心頭。他多才多藝,又機智善斷,在梁山眾多糙漢子中,燕青是難得的雅人。但燕青更難得的是他的決斷和洞察力,看的遠比大部分人更為透徹。
燕青
在很早時候,燕青就看出盧俊義的夫人賈氏與管家李因有染,只是限於自己的身份不便直接向盧俊義稟告,側面點撥盧俊義也不當回事。在吳用化裝的算命先生上門一通忽悠後,盧俊義決定前往離家千裡之遙的泰安州經商,以避災禍。燕青早有先見之明,極力勸阻。他認為算命先生是梁山中人,而去泰安州又要經過梁山泊,必會被梁山騙上山。可惜盧俊義非常固執,不聽勸告。
果然在此被梁山硬留了幾個月,回家後在城外遇見燕青,燕青告知他回家必會被主母和管家聯手陷害,但盧俊義不聽。
燕青和盧俊義
因為深知主人必不落草,故此忍這殘喘,在這裡候見主人一面。若主人果自山泊裡來,可聽小乙言語,再回梁山泊去,別做個商議。若入城中,必中圈套!」盧俊義喝道:「我的娘子不是這般人,你這廝休來放屁!」燕青又道:「主人腦後無眼,怎知就裡?主人平昔只顧打熬氣力,不親女色;娘子舊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門相就,做了夫妻,主人回去,必遭毒手!」盧俊義大怒,喝罵燕青道:「我家五代在北京住,誰不識得!量李固有幾顆頭,敢做恁勾當!莫不是你歹事來,今日到來反說明!我到家中問出虛實,必不和你幹休!」燕青痛哭,爬倒地下,拖住員外衣服。盧俊義一腳踢倒燕青,大踏步,便入城來。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場石秀跳樓
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如燕青所料,盧俊義被李固所坑,差點死在押解的路上。燕青又上下奔走,救了盧俊義一命。
上了梁山後,燕青遵宋江命令前往開封府,憑藉自己的出色才藝,燕青成功搭上了李師師這條線,並利用李師師和道君皇帝見了面,首先燕青就為自己求了一道赦免文書,又為梁山好漢說了好話,成功促成了梁山的招安。
李師師
燕青從小就喜歡在鄉瓦裡舍廝混,對人情冷暖,人性善惡看的極透徹,又擅長和人打交道,擅長揣摩人心。在大名府時,他就認識了隱世高人許貫忠,在交流中許貫忠認為如今的朝廷高俅、蔡京、梁師中之流的人物當道,妒忌賢能,他也對梁山的結局有過分析,勸告燕青要及時身退,免得落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結局,燕青對此並不意外,他也早有預料,因此對許貫忠的勸告十分認可。
在梁山好漢連續徵戰中,燕青也是盡心盡力,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梁山好漢損失大半的情況下,艱難戰勝了方臘,回京接受朝廷封賞之時,燕青就極力勸告盧俊義及時功成身退,免得落個身死的結局。但盧俊義固執己見,不聽燕青好言勸告。最終果然宋江被毒酒所殺,盧俊義也吃了摻有水銀的飯菜,醉酒墜馬掉入水中而死。
燕青和李師師
燕青苦勸盧俊義不聽,已經把忠義二字做到了極致。他知道宋廷高太尉等人不會輕易放過梁山好漢,於是放棄了獲得封賞的機會。只是帶走了道君皇帝所賜的赦免文書,挑了一擔自己攢下的珠寶,飄然遠走,歸隱江湖。
至於為何要挑走一擔珠寶,畢竟燕青是一個妙人,已經習慣了在紅塵中瀟灑自在,歸隱江湖,並不意味著就要歸隱山林,過世外高人的生活。有赦免文書在書,大可以中隱隱於市。而身為紅塵,沒有錢財怎麼能行?燕青精明之極,不會看不到這點。而在有些版本的水滸傳中,燕青最後是和李師攜手歸隱江湖,如此更需要有錢財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