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六尺以上,年紀二十四五,腰細膀闊細髯,一身好花繡,吹拉彈唱無所不能,拆白道字無有不會,各地鄉談無所不知,善使小弩,相撲無敵,如此多才多藝的帥哥,正是梁山第36位好漢浪子燕青。
燕青算是個孤兒,他自幼父母雙亡,是盧俊義養大了他。盧俊義不僅養他,還請高人給他背上刺了花繡,並且讓他學習槍棒武藝。從後面來看,燕青情商高,心靈巧,不為美色所動,可以說盧俊義把燕青培養得十分完美。
如此完美的人物,結局是什麼樣呢?不同的書,燕青有不同的結局。
《水滸後傳》中,燕青先是抗擊金兵,又到海外擁立李俊為暹羅國之主,最後被宋高宗封為暹羅國太子少師;《蕩寇志》中,燕青很慘,他被歐陽壽通一鞭打中腦門而死;而在《說嶽全傳》中,燕青則落草做了山大王,還差點殺了康王趙構,最後李綱罵他,燕青就把趙構君臣送到海中,任其自生自滅。
但是,這些書都只是水滸的衍生,燕青在其中的結局,只能算是平行世界,因為燕青是水滸作者筆下的梁山好漢。所以,要知道燕青的結局,還得從水滸中找。
眾所眾知,宋江等人徵方臘之後,好漢們折損很多,最後活下來的不過三分之一。盧俊義和燕青兩人幸運地活了下來。當時,以後該何去何從,兩人意見不同。
盧俊義就有報國之心,又徵遼徵方臘,立下無數戰功,現在回來正好可以接受朝廷封賞,享受榮華富貴,封妻蔭子。但是,燕青不這麼想,他認為朝廷奸臣尚在,自己等人又立下大功,雖然功高不會震主,但卻會讓奸臣嫉妒。如果回去做官,一定沒有好下場。
最後,如燕青所料,盧俊義被蔡京、高俅等人害死。
而燕青呢?他沒有跟李師師私奔,這種結局只是央視水滸的改編。燕青十分豁達機智,他知道回去做官不一定能善終,於是決定歸隱。歸隱時,他還挑了一擔金銀珠寶。
盧俊義笑道:「原來也只恁地。看你到那裡?」燕青納頭拜了八拜,當夜收拾了一擔金珠寶貝挑著,徑不知投何處去了。
但是,到這裡並沒有結束。燕青真的不知道去了哪裡嗎?實際上不是,他其實一直在盧俊義身邊。這是他親口對盧俊義說的話。
燕青道:「既然主公不聽小乙之言,只怕悔之晚矣。小乙本待去辭宋先鋒,他是個義重的人,必不肯放。只此辭別主公。」盧俊義道:「你辭我,待要那裡去?」燕青道:「也只在主公前後。」
既然燕青說了「只在主公前後」,那就說明,燕青不會真的歸隱山林,或者說即便歸隱,也不會不問世事。他這話其實是個暗示,暗示他以後還會跟在盧俊義身邊。為什麼一定要跟在盧俊義身邊?
個人推測,這是因為他知道盧俊義以後會有危險,他想保護舊主人。盧俊義最後加授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所以他去廬州上任了。想來,燕青也隱居在廬州,暗中保護盧俊義吧。
只是,蔡京、高俅等奸臣實在膽大包天,他們為了坑害宋江,就想先殺盧俊義,斷宋江之左膀右臂。而他們害人的方式也的確令人想不到,是以皇帝的名義,賜酒給盧俊義,在酒中下水銀。盧俊義腰痛之際,換馬乘船,又因為醉酒跌落水中而死。
這種情況下,燕青就是想保護也無能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