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寧:當前我國銅消費量未達到飽和 且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

2020-12-23 和訊期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劇烈,給實體企業生產經營和風險管理帶來挑戰。為進一步加強行業交流,發揮期貨工具在控制風險方面的作用,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海期貨交易所運用直播方式,於4月7日~4月13日開展2020年「產業培訓基地」線上金屬周系列活動。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商務部銅陵有色(000630,股吧)期貨業務主管徐長寧出席4月7日的線上直播並以「銅產業現狀、展望及經營對策」為主題發表精彩觀點。

  直播會上,談及我國銅產業現狀,徐長寧認為,90年代中期前後,受中國經濟發展轉型影響,人民開始關注住、行的問題,與房子、汽車密切相關的銅消費開始快速增長;直至2009年之後,銅消費增速下降明顯,並顯著低於GDP增速。2019年我國銅表觀消費量約1300萬噸,同比增長為2%,增速同比回落0.5個百分點,而2019年GDP增速為6.1%。從這點可以看出,目前我國依舊引領全球銅消費,消費量也未達到飽和,且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

  具體從銅產業的幾大板塊來看,徐長寧表示當前礦山行業受資源分布約束,總體產量穩定,但實際與國內銅消費增長不同步。2019年全年銅精礦含銅163萬噸,同比增長4.1%,大型礦山奇缺。冶煉行業來看,瓶頸初現,2019年出現銅價與進口原料加工費同步下降的不正常現象,部分企業經營陷入困境。銅加工行業中,目前低附加值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高附加值行業方興未艾,但整體技術未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另外終端消費轉型升級進展緩慢,當前電力行業投資低於預期,家用空調、冰櫃、冰箱等增幅同比下滑,導致目前銅消費量增長緩慢。貿易行業來說,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成雙向波動、人民幣與美元利率差縮小以後,進口融資貿易明顯降溫,但國內貿易依然熱度不減。

  針對銅產業發展趨勢,徐長寧分析到,未來隨著經濟發展轉型深化,我國銅消費將逐步達到頂峰,之後在下降到某一位置之後,最終達到與GDP增速基本同步;而世界銅產業將向現有產品整體更純、更細和更薄的方向發展,以提高產品附加值。長遠來看,將繼續圍繞銅導電、導熱、殺菌和抑制病毒等方面的優良特性做文章;三元或以上的合金將是永恆的研究方向。他還表示,未來我國礦山發展將以進軍國外市場為主。冶煉產能方面,當前或已經飽和,技術升級和提高產能利用率是當務之急,兼併重組和部分低效產能退出將不可避免。銅加工行業中,低附加值行業產能將逐步減少,高附加值行業大有可為,其中與電動汽車行業相關的用銅量高速增長可持續。貿易投資方面,出口將逐步轉向產品出口和資本輸出並存。人民幣和美元利率差拉大,進口融資貿易盈利空間擴大,業務量可能出現中期反彈,但鎖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加大業務成本,加上國家管控力度加大,所以無法達到2008年以前的巔峰狀態。但即使人民幣和美元利率差消失,也不能消除以賺匯率差為目的的進出口融資貿易。

  關於當前形勢下的經營對策,徐長寧認為,發展趨勢與經營對策相輔相成,從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有以下幾點經營對策:1、國內礦山、冶煉和部分低端加工行業已經進入成本+價格的博奕時代,在達到規模效益、有用元素吃幹榨盡的前提下必須努力降低成本同時加強風險管理才能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任何一次銅價的大跌都將加速行業的洗牌;2、電線電纜企業向生產高端產品轉型勢在必行,同時需要積極開拓國外市場;3、減少融資貿易尤其是進口融資貿易,促進行業健康發展;4、行業布局由國內布局向全球布局轉換:中間行業向原料、消費地或者地理位置介於兩者之間的第三地集中地,並要充分考慮副產品的出路,廢銅就地回收、利用。

  據了解,徐長寧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選礦工程專業,現就職於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商務部,任期貨業務主管。同時也是《中國有色金屬》雜誌特約記者,中信期貨有色財富俱樂部理事,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和永安期貨聯合主辦的第八期「永安新星成長計劃」講師。從2006年至今先後在《世界有色金屬》、《中國有色金屬》和《中國金屬通報》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關於銅經營方面的文章100餘篇,50多萬字,基本涵蓋了銅經營方面的所有領域,並被「中國知網」(https://www.cnki.net/)收錄,並被多家網站和《資源再生》、《國際五礦化工貿易》、《中國銅業》、《銅加工研究》等雜誌轉載。擅長用長周期的方法對企業的庫存和自產原料進行風險管理,降低存貨成本;和兩頭在外的原料尤其是進口原料的日常套期保值操作,保證加工費收益。

(責任編輯:陳狀 )

相關焦點

  • 銅行業深度報告:供需未改善,可把握長期投資機會
    而中國銅加工產地主要集中於市場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 區,集中在最發達的是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幅員遼闊,銅加工企業的配置多是根據本地區需求,而且投資主體呈多元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精煉銅產量從 16-18 年間,均維持在 620 萬噸以上,且保 持小幅上漲。
  • 再生銅在未來將有一席之地!
    ★中國人均銅消費量驚人據估計,1900年以後生產的5.5億噸銅中有三分之二仍在使用。這些大量的含銅產品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最終用途中,相當於20年的銅礦產量。當前的能源過渡,即從傳統的以化石燃料為主導的能源結構向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過渡,以及能源效率的提高,將極大地影響銅的需求和使用量。根據有關方面的估計,到2050年,中國人均累計銅消費量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而回收生產的銅將滿足所有需求。
  •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國農業發展中的「不變」與「變」
    農業是中國的第一產業,一直在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我國農業產值的長期穩步增長為國民基本衣食生活提供了長期「不變」的穩定保障。然而,我國農業在穩步發展的同時,更面臨來自農產品生產、流通等多方面的挑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更是將農產品供需結構不平衡、產加銷環節脫檔等問題凸顯,我國農業發展亟需「變」。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來講喜中有憂
    12月12日上午,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出席並發表演講。張軍擴介紹,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來講是喜中有憂,基本特點有三點:其一,總體呈現持續穩定恢復的態勢;其二,經濟運行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其三,發展環境面臨多重複雜調整。
  • 人民日報整版探討: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顯著優勢
    這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出新概括,部署推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時俱進、完善發展,必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制度基礎。我們要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優勢,努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以世所罕見的速度發展壯大,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
  • 我國城鎮化目前的發展趨勢及對經濟的影響
    我國的城鎮化建設面臨嚴峻挑戰和艱巨任務。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城市常住人口8.48億,城市化率突破60%,達到了60.6%,綜合考慮中國國情和生活方式,中國城鎮化率的頂點預計在75%左右,因此當前中國的城鎮化進入尾聲,也可以說進入第二階段。當前我國已經完成了城鎮化的第一階段任務。
  •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既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求,也是夯實基本經濟制度微觀基礎,使基本經濟制度運行更加成熟有效的保證。這是新形勢下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這一重要論斷首次將混合所有制經濟提升到基本經濟制度重要實現形式的高度,充分肯定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目的、意義、地位和作用,為完善我國所有制結構指明了方向。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3期:液態奶市場漸趨飽和 奶酪或成我國乳...
    液態奶市場漸趨飽和 奶酪或成我國乳製品市場增長點近年來,儘管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膳食結構的普遍改善,我國居民對乳製品的消費量呈明顯上升趨勢。然而乳業在持續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人均消費量低,乳製品消費結構較為單一等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根據相關數據測算,歐盟是全球人均奶酪消費量最大的區域,2017年歐盟奶酪人均消費量約為17.78kg/人,美國奶酪人均消費量16.63kg/人,日本奶酪人均消費量2.43kg/人。按照2017年需求量來算,中國人均奶酪的年消費量僅有0.1千克。
  • 重磅訪談: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新的方向
    王昌林:關於新發展格局,首先要明確的是,這不是應對疫情衝擊的短期之策、無奈之舉,而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我國經濟發展條件和比較優勢變化的客觀要求,是當前和未來較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
  • 特稿| 韓永文:2020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形勢與任務
    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黨中央、國務院保持戰略定力、沉著應對,堅持穩中求進,我國經濟頂住了挑戰和壓力,交出了一份好於預期的答卷。  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好於市場預期  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西方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普遍走低。在世界經濟增長日益趨緩的複雜形勢下,我國經濟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 被遺忘的強者——帳戶商品之銅的基礎知識介紹
    三、用銅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消費量是影響現貨銅價格的直接因素,而用銅行業的發展則是影響消費量的重要因素。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銅的應用範圍在不斷拓寬,銅在醫學,生物,超導及環保等領域已開始發揮作用。例如IBM公司已採用銅代替矽晶片中的鋁,這標誌著現貨銅在半導體技術應用方面的最新突破。
  • 10年內我國水果產量增長41.86%,未來6年我國水果消費量將不斷增長
    水果行業在國民經濟中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些年來,我國水果產業迅猛發展,包括水果種植、水果加工產業等都有了快速發展。種植面積與產量連年遞增,進出口貿易始終穩中有漲。再加上電子商務以及網絡營銷的發展,水果產業即將進入全新的發展局面,必將呈現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前景。
  • 推進「新四化」同步實現 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
    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本路徑,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推進「新四化」同步實現、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一個國家的經濟現代化過程,是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的過程。
  •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展望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提出了新形勢下經濟什麼樣的發展、如何發展這個重大問題。
  • 2020年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龍頭企業培育與...
    159.9萬噸,約佔全球消費量的51.0%,其次為西歐、美國和韓國,分別佔總消費量的10.3%、8.2%和5.7%。  2017-2019年,我國環氧樹脂表觀消費量分別為144.3萬噸、150.6萬噸、159.9萬噸。預計2024年,國內環氧樹脂的消費量將達到201.2萬噸。
  • 23.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矛盾和問題主要有:    一、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增長的內生動力尚待增強    我們目前面臨著十分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從國際來看,自美國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來,目前世界經濟表現出某些緩慢復甦的跡象,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由於採取了一系列超常規解救危機的措施,他們正在逐步走出危機的最壞階段。
  • 什麼樣的再生銅原料可以進口?四部門發布管理公告
    「也就是說,以往進口的廢七類銅(包括未拆解的廢舊電器、電線等)、廢六類銅(從廢棄物上拆解下來未進行加工的銅)因為所含的雜質較多,銅含量較低,不符合細則規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銅分會秘書長段紹甫介紹,「這類再生銅原料拆解和再利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廢棄物,會對環境產生影響。」
  • 啤酒行業深度報告:以美日為鑑,探析我國啤酒行業進階之路
    大蕭條結束後的 3 年美國經濟茁壯復甦,啤酒銷量迅猛增長,1938 年整個行業增長率達到 26%。1940-1980:恢復增長,集中度加快提升1940s 二戰進一步成就了美國啤酒生意。二戰期間美國人均啤酒消費量增長了 50%,1950 年人均啤酒消費量達到 18.2 加侖。
  • 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居世界首位!2020年中國能源大數據報告出爐!
    經濟總量逼近100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經濟總量逼近100萬億元大關。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
  •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有何重大發展?經世濟民正其制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深入總結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把「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道確立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一重大理論創新,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一個新高度,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發展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原創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