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
品湯圓,賞花燈,舞龍舞獅,好不熱鬧!
下面就一起去看看世界各地是如何過元宵節的!
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對中國人來說,過完元宵節才算真正過完春節。
除了吃元宵,元宵節的傳統習俗還有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在日本有「小正月」和「大正月」之分,日本把公曆1月叫正月,1月15日被稱為小正月, 與大正月(元旦)相對,小正月日本有很多民俗活動,而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對大部分日本人來說比較陌生。小正月主要以祈禱豐禳等為中心,這一天讓在「松之內」期間(1月1日至7日)忙個不停的主婦們暫作休息,因此小正月也被稱為「女人正月」。
日本小正月早上有吃小豆粥的習慣,農曆正月十五當天,日本的中華街非常熱鬧,如橫濱中華街每年都會舉辦元宵節賞花燈的活動,一些當地的華人華僑都會前去湊一湊熱鬧。賞花燈的活動大概在傍晚時候開始,整條街都被裝點得五彩繽紛。而中華街也一改往日的喧鬧氣氛,給人一種美輪美奐的感覺。其間還會穿插一些舞龍舞獅和傳統舞蹈表演。
在美國,很多華人都住在大城市裡,像紐約、華盛頓、舊金山,還有洛杉磯。那裡不僅有著豐富的華人物資,過年的氣氛也特別地濃烈。從電視上看到,那裡的唐人街每到中國新年都會有熱鬧的慶祝活動,如中國花展、舞獅和中國歌舞晚會等,今年在電視上還看到紐約的帝國大廈為了迎新春,特別亮起了紅黃兩色的彩燈,甚至這些大城市的美國人也「入鄉隨俗」。
元宵節當天,南半球規模最大的唐人街「雪梨中國城」張燈結彩,處處懸掛著火紅的燈籠。雪梨慶祝活動豐富,如花燈大巡遊、年貨大賣場、放電影、美食品嘗、龍舟競賽等。
慶祝元宵活動的重頭戲是在唐人街主街道舉行的遊行,還有說書、手工藝人表演和其他文化活動。
元宵節最好玩的莫過於熱鬧非凡的元宵燈會,形象逼真、形態各異的彩燈觀賞和猜謎、打麻酥糖、提燈走橋等民俗活動讓人充滿期待。
韓國的正月十五叫「正月大望日」,意為「望滿月」。和中國不同,韓國人在這一天並不吃元宵,而是吃混合糯米、高粱米、紅小豆、黃米、黑豆等雜糧做成的五穀飯,吃各式各樣的堅果、花生、核桃、松仁、慄子、銀杏等等,據說可以使牙齒更堅固,還能防治疔瘡等皮膚病。
此外,韓國人還要喝「清耳酒」,祈願新年不患耳疾,而且一年到頭聽到的都是好消息。
在越南人心目中,元宵節象徵著大年已經過完,大家要全身心投入工作,於是中午一家人團聚吃「開年飯」,為家人鼓足士氣,祈福年輕人工作順利。
與中國端午節吃粽子不同,粽子是越南元宵節「開年飯」不可或缺的食品。越南還流行這樣一句:「大粽子,大團圓」,因此,家家都要包上十幾斤粽子,作為春節期間送禮的佳品。
新加坡的華裔人數眾多,因此在元宵節的慶祝方式上,他們也保留了中國傳統習俗。每逢元宵節,唐人街是氣氛最濃的地方,這裡會布滿各式各樣的花燈,有的花燈還會弔在空中,形成一幅美麗的圖景。
在新加坡的元宵節中,人們可以吃到五顏六色的大元宵,買能發出聲音和亮光的塑料制的鞭炮裝飾。新加坡是個佛教盛行的地方,元宵節時人們會絡繹不絕地來到寺廟參拜,為新年祈福。
元宵節是馬來西亞華裔重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其「拋柑接蕉」的習俗熱鬧浪漫,別具一格。元宵之夜,華裔單身男女紛紛「出籠」,湧往公園的河邊或湖邊,男的拋香蕉,女的拋柑橘,還在水果上寫下聯絡號碼,以期覓得一段好姻緣。
在吉隆坡,經常有年輕人圍坐在噴水池周圍,在柑橘和香蕉拋入水中後,男性會去撈柑,女性則去拾蕉。在馬來西亞北部霹靂州,華人社團在怡保觀音洞舉辦了「你掛柑我採柑」的活動,年輕人用紅線將自己的相片和柑橘綁好,掛在許願樹上,希望就此結識可以攜手相牽的伴侶。
紐西蘭奧克蘭元宵燈會始於2000年,起初只是規模很小的元宵節慶祝活動,在奧克蘭大學旁邊的Albert Park舉辦,而現在,它已經變成了奧克蘭最盛大、也是最引人矚目的中國文化活動。
林間小路被彩燈裝扮得色彩斑斕,體驗古人上元節賞燈談情的感受。世界各國美食,中國地方特色小吃一網打盡。舞臺有來自中國和紐西蘭本土的明星登臺獻藝,京劇、歌舞、魔術、武術精彩紛呈。
聲明:
1、本公眾號所發布的內容,沒有註明「原創」字樣的,文字和圖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小夥伴們
師兄道為您提供為靠譜的留學服務
留學諮詢、選校定校、申請院校
籤證辦理、留學文書、移民房產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可添加小師姐為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