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基層|藍山鄉村醫生在行動 當好群眾的健康衛士

2020-12-23 紅網

劉祖芳(右二)在毛俊水庫工地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紅網時刻永州1月29日訊(藍山站記者 楊雄春 通訊員 趙彬)「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家裡要通風,出門要戴好口罩。」1月26日,藍山縣毛俊鎮鄉村醫生劉祖芳走進全國重大水利項目之一的湖南毛俊水庫工地,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

劉祖芳是毛俊鎮尚屏衛生院一名巡診醫生,在鄉村從醫25年。1月22日開始,劉祖芳每天背著藥箱,騎著摩託,走進工地和鄉村,為堅守崗位的施工人員及其家屬送上口罩、體溫計、洗手液等防護物資,並引導他們積極做好自防自護工作,堅守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線。他還協助對武漢籍施工人員和外來人員逐一進行排查登記,及時跟蹤觀察他們的健康狀況,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平時經常在鄉下巡診,對基層情況熟,防控疫情,我們義不容辭。」劉祖芳在電話在中說,連日來,他每天在基層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已向毛俊水庫工地和外地返鄉人員發放口罩100多個,疫情防控資料1000餘份。「我將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當好群眾的健康衛士。」

相關焦點

  • 「防控一線優秀社區工作者」鄉村醫生李谷林: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龍堅 高乃波李谷林是東郊鄉三湘村的鄉村醫生,也是眾多奮戰在疫情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中的一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她始終衝在戰「疫」一線,守著基層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 翟大龍:你是邯鄲鄉村抗疫好醫生!
    在河北邯鄲大名縣,有這樣一位醫生,疫情期間,他以專業精神與負責態度為抗疫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翟大龍,他是大名縣西未莊鄉中未城村鄉村醫生,國家執業醫師,國家執業藥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面對農村防疫力量的緊缺,鄉村醫生翟大龍夫妻二人主動向組織請求去最需要的地方擔負疫情防控工作。翟大龍每天除了在村口為外來人員測量體溫,還要一天兩次入戶監測外地返鄉人員體溫,為三鄉五裡的村民健康保駕護航。「戴口罩,勤通風,不聚集,不走親。」這是翟大龍近期在他負責的兩個村莊大喇叭和微信群裡說的最多的話。
  • 立足於基層診所,親親健康助力「健康鄉村」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鄉村地區居民儘管收入明顯增長、生活水平提升,但與城市落差明顯。特別是在健康領域,基本公共醫療資源和醫療服務在城鄉之間分布高度不均衡。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如何利用新興的技術、手段,實現「健康鄉村」建設,讓廣大農村地區人民也能享受到良好的醫療資源,成為了現實而緊迫的課題。
  • 履職盡責迎兩會 代表風採|張繼勳:當好群眾「傳聲筒」
    大武口區青山街道辦事處綜合服務幹事張繼勳自2016年當選為大武口區人大代表以來,自覺履行義務,勇於承擔責任,履行代表職責,努力發揮基層代表的作用,當好群眾代言人。在青山街道擔任綜合服務幹事前,張繼勳多年來一直服務於基層社區。
  • 鄉村醫生25載的堅守:用責任和擔當守護群眾健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 通訊員 任金榮在廣饒縣廣饒經濟開發區基層醫療衛生戰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既是村民的「家庭醫生」又是「貼心護理員」,在疫情期間既是「防控知識宣傳員」又是「義務督導員」,一年四季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守望著一方人民的健康
  • 創新家庭醫生服務模式 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為真正發揮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創新服務模式,緊緊圍繞政策保障、分擔機制、量化指標這三個目標,聚焦醫共體慢病管理線,織密上下聯動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網。該負責人介紹說,小廟鎮積極發揮醫共體在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和慢性病健康管理上的優勢,遴選相關專業主治及以上醫師組建小廟鎮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專家庫,為醫共體內基層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和業務指導。    此外,為提高家庭醫生隊伍的穩定性和積極性,小廟鎮還積極探索建立完善服務制度、合理績效獎勵機制和醫防融合體系。「明確專科家庭醫生工作職責、要求和內容。
  • 2020年度最美基層好醫生推薦展示活動總結會暨2021年度活動啟動...
    人民健康聯合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共同主辦,好醫生集團獨家支持的「2020最美基層好醫生推薦展示活動總結會暨2021年度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成功舉辦。歷經半年的徵集報名、初審、覆審、專題展示、專家評議等環節,來自全國26個省份的百名基層醫生代表入選本年度「最美基層好醫生」,收穫榮譽。
  • 邵東市李德群獲得2020年湖南省「最美鄉村醫生」榮譽稱號
    為增強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獲得感和榮譽感,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上午9點,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舉辦的慶祝活動在新湖南大廈四樓多功能廳舉行。邵東市李德群獲得2020年湖南省「最美鄉村醫生」榮譽稱號,並作為邵陽市唯一一名鄉村醫生代表參加現場領獎。2020年湖南省「最美鄉村醫生」榮譽稱號證書。
  • 守護鄉鎮健康之光 鄉村醫生項目助力健康扶貧
    國家衛健委在《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末,我國要完善一系列農村醫療優化工作。要啃下這塊「硬骨頭」,一方面需要鄉村醫生嘔心瀝血的持續奉獻,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企業力量、社會力量的無私付出。
  • 昌寧縣「三進行動」穩步推進健康扶貧
    於是他打通了自己籤約的家庭醫生、鎮衛生院院長王嬴的電話。王醫生在電話裡詳細詢問了他的病情,告訴他初步診斷是帶狀皰疹,儘快到鎮醫院住院診治。入院治療才兩天,趙大爺感覺疼痛明顯緩解,他高興地說:「現在好了很多,吃得下也睡得著了,再過幾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我們家庭醫生就是要做群眾的『健康衛士』,讓群眾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儘量少生病。」
  • 天元區:紮根基層的鄉村醫生 得到「最美」的認可
    紅網時刻株洲8月25日訊(通訊員 譚昕吾 李小燕)肖豔飛、羅珊……天元區現有基層村醫69人,他們都是村民們心中「最美」「最值得信賴」的人。他們中許多人數十年如一日,守候在鄉村診室為鄉鄰服務。2019年以來,天元區出臺《天元區村衛生室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投入1200餘萬元對該區村衛生室進行全面提質改造,讓鄉村基層醫療的硬體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對69位村醫,天元區通過區內培訓、上級醫院進修等方式,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同時,天元區也著力提高村醫們的福利、待遇來保障村醫權益。
  • 【健康衛士】贛州市舉行2017年「感動贛州健康衛士」頒獎典禮
    2017年「感動贛州健康衛士」頒獎典禮現場為凝聚力量、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進一步推動贛州市衛生計生事業振興發展和健康贛州建設,2月8日下午,贛州市舉行2017年「感動贛州健康衛士」頒獎典禮,頒發了1名特別榮譽獎
  • 基層醫生該選擇哪個,鄉村醫生、鄉村全科、還是執業助理
    《關於做好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有效期滿再註冊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獲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滿5年的村醫進行執業再註冊工作,謠言才得以被澄清,以此來看鄉村醫生證還是有用的。 其實,關於取消鄉村醫生證的謠言並非毫無根據,在2017年7月,央視報導中稱,國家衛生計生委消息,十三五期間將實施基層衛生計生人員能力提升工程,140萬鄉村醫生將接受免費培訓,到2020年,力爭所有鄉村醫生都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和執業醫師資格。
  • 走近鄉村健康「守門人」 讓青年全科醫生在基層留得住、有發展
    本報記者特別採訪了一些偏遠地區的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關注這些年輕的鄉村健康「守門人」的生存狀態。沒有臨床經驗,一開始他有些無助,「感覺和大醫院醫生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不甘心做個寂寂無名的人,阿卜力克木拼命工作,周內5天坐診看病,周六、周日走村入戶開展健康教育、慢性病隨訪、老年人管理等公共衛生服務。一段時間後,群眾認可了,他有自信了。近兩年,他參加新疆醫科大學成人繼續教育學院成人高考,進修了成教臨床專業非全日制本科學歷。
  • 段連忠:彝鄉健康「守門人」
    今年1月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昌寧縣珠街彝族鄉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院長的段連忠同志第一時間向全院幹部職工發出號召:「高揚一面旗幟、樹立一棵標杆、鑄造一個形象,築牢群眾『防火牆』,堅決當好彝鄉人民健康的守門人!」他是這樣說的,也是帶頭這樣做的。
  • 謝江嬌:當好村民健康「守護神」
    在獲評的2020年「最美鄉村醫生」中,婁底經濟開發區大埠橋街道西陽村衛生室謝江嬌讓人印象深刻。 這名年僅31歲的殘疾鄉村醫生,於2009年擔任鄉村醫生至今已有11年。他雖然右手手指全無,卻堅守崗位,任勞任怨,憑著崇高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贏得了村民的信賴。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醫養結合紮根基層,當好鎮江市民「健康管家」
    當好居民健康守門人 「醫養結合」情注夕陽紅棋牌室、淋浴間、健身設施、自動清洗床一應俱全……日前,記者一行人來到揚中市新壩中心衛生院,實地探訪醫養結合實施情況。「醫養結合病區開設以來,醫生每天查房,每月開展體格檢查。家庭病床的老人則會根據自身健康狀況,與家庭醫生籤訂協議,由家庭醫生定期或不定期上門提供適宜的醫療、護理、中醫、用藥指導、康復訓練指導等服務。」護理部主任、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成員徐豔說,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老人健康有了保障。
  • 濱州通報表揚15名鄉村社區疫情防控一線基層衛生健康工作者
    鄉村和社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基層衛生健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關鍵時刻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夜以繼日戰鬥在抗擊疫情最前沿,全力做好道路值勤、人員篩查、病例流調、居家醫學觀察、科普宣教和愛國衛生運動等防控工作,構築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 石泉縣:讓健康守門人留守鄉村
    村醫是農村群眾身邊的「健康守門人」,是我國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廣大農村群眾提供預防保健、公共衛生、常見病診治的職責。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共體建設的深入推進,鄉村醫生荒與基層群眾健康之間的問題日益凸顯。
  • 【大國小鮮@基層治理】鎮江句容:健康扶貧 做困難群眾的「家庭醫生」
    說話的是句容市郭莊中心衛生院院長孔軍,今天衛生院組織的「家庭醫生」志願服務團隊來到了郭莊鎮方溪珠莊村楊家祥的家中,對他的身體狀況進行每月的隨訪檢查,孔軍也是志願者之一。他口中的楊師傅名叫楊家祥,今年83歲,2019年不慎摔傷致腿部骨折,至今行動不便。老伴有高血壓病史,常年服藥。兒子早年因突發腦卒中去世後,兒媳改嫁,留有兩個孫女,一直由老倆口照顧著。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因傷病變得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