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如何選擇平臺直播賣貨,這是四大直播平臺的流量邏輯

2020-12-15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莊帥

直播電商越來越火熱,連羅永浩在看完招商證券的直播電商報告後,高調宣布進軍直播電商,並很快與抖音籤約。

羅永浩雖然這幾年手機沒有做成,卻讓自己成為了不折不扣自帶話題的「超級網紅」。

本文暫不評判羅永浩做直播電商是否會成功,能否超越淘寶直播的李佳琦和快手的牛肉哥成為抖音直播電商「一哥」。

而是將抖音、快手、淘寶直播和騰訊直播這四大直播電商平臺的流量邏輯,做了深入的研究並整理出來,供商家們在選擇直播平臺和實際賣貨時可作為參考。

抖音的流量邏輯:重算法輕粉絲

抖音的重算法輕粉絲的流量邏輯來自於今日頭條的成功,作為區別於搜索和社交的信息推薦模型,將內容和用戶進行匹配,通過系統進行精準推薦是這個算法的核心。

所以有人又將這個邏輯稱為:內容導向的計劃經濟。

抖音和頭條推薦算法背後有一個簡單的涵數公式:y = F ( Xi , Xu , Xc )

這個函數包括三個維度的變量,即用戶、環境、內容。

第一個維度:內容。每種內容都有很多標籤,什麼類別、屬於什麼領域、播放量、評論數、轉發數等,需要考慮怎樣提取內容特徵來推薦。

第二個維度:用戶特徵。包括興趣、職業、年齡、性別等。

第三個維度:環境特徵。用戶在哪裡,什麼場合,工作還是旅遊,還是地鐵裡。

簡單來說就是:我是誰、我在哪兒、我想看什麼。

要將這三者匹配起來,是一個很複雜的數學問題,常用的模型就有好幾種。像抖音這種數據量大、實時性強的,一般是多種模型混合使用。

最終,系統會根據多個因素加權計算得出一條視頻的指數,然後根據指數來分步驟推薦。

第一步是冷啟動。

視頻通過審核後,系統會分配一個初始流量池,初始流量池由兩部分組成。

1、該帳號的粉絲,但並不是所有粉絲都能推送,要服從算法優先原則。

2、可能喜歡該視頻的用戶。

冷啟動推薦有300左右播放量。

系統會根據數據來給視頻加權計算,最核心的數據有4條:播放率、評論率、點讚率、完播率。

然後做加權計算:

權重的排序大概是完播率>點讚率>評論率>轉發率。

道理很簡單,你的視頻也許開頭吸引了用戶,也許標題吸引了用戶,也許是封面吸引了用戶,但這些都不能證明你的整個視頻質量高,只能證明某一部分吸引人。

如果用戶可以把你的視頻看完,那說明你的視頻真的是優質,所以把完播率的權重放在第一位也就不足為奇。

除了這四個數據外,帳號的權重也是考慮因素。

根據今日頭條的算法經驗來看,如果兩個帳號發同樣的消息(文字可以抓取內容來分析),算法會優先採信權重高的帳號。但是視頻應該較難遇到此情況。

第二步,加權計算後,符合第二次推薦的要求,視頻會被推薦到第二個流量池,3000左右。

然後重複第二步的操作。統計數據,再推薦,每一次推薦都會獲得更大的流量。如果某一次數據不達標,那就會暫時推薦。視頻的流量也就止步了。

最終形成了倒三角推薦機制。

以上是抖音短視頻的流量邏輯,那麼到了直播電商多半也會延續這個流量推薦算法,只不過直播電商還會涉及轉化率、復購率等電商的參數,這些將讓抖音面臨新的流量分發挑戰。

快手的流量邏輯:社交+興趣

快手基於社交+興趣進行內容推薦,採用去中心化的「市場經濟」。平臺以瀑布流式雙欄展現為主,發布內容粉絲到達率約為30%-40%。

快手優先基於用戶社交關注和興趣來調控流量分發,主打「關注頁」推薦內容。

快手的弱運營管控直接「連結」內容創作者與粉絲,加深雙方粘性,沉澱私域流量,誕生了信任度較高「老鐵關係」。

我們看下快手推薦「互粉」的規則和路徑,平臺限制每天的關註上限是20人,並且,當關注數到達1500的上限之後就不再能添加了。當然,平臺這樣設計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人互粉。

平臺引導用戶的路徑:個人設置——添加——發現好友——推薦好友。

推薦機制有以下幾種類型:

根據你關注的人推薦

有N位好友共同關注

你可能認識的人

他在關注你

通過互粉得來的粉絲,一般也比較關注「互粉」,他可能會做粉絲管理:經常查看自己關注的人是否也在關注自己,如果對方不再關注自己,那麼就取關。

查看的路徑:個人設置——關注——列表中的頭像下面會有一個是否是「相互關注」的標籤。

以下這張由產品經理繪製的模型圖大概可以演示由「陌生人社交」轉變為「粉絲老鐵社交」,由「公域流量」轉變為「私域流量」的快手流量邏輯,發帖人的「風格」/「人設」越明顯、越強大,私域流量就會越緊密。

據QuestMobile統計,快手活躍用戶7日留存率達到84.4%,位居短視頻App之首,留存率僅次於微信。

淘寶直播的流量邏輯:主播的「經驗+專業」分級運營

淘寶直播已經逐漸從內容過度到主播的「經驗+專業」分級運營的階段,經驗涉及的維度包括:直播場次+時長、平臺活動完成率、粉絲留存率。

專業涉及的維度包括:單場直播欄目設置、有效寶貝投放、月直播訂單、進店轉化率、訂單退貨及差評售後服務能力。

主播分為三個大的級別:

TOP主播:MCN機構、藝人、大咖、KOL

腰部主播:轉化高、能力高、顏值高

新進主播:吸粉、在線時長、直播封面

2019年3月份,淘寶直播推出了一個叫「主播成長」的體系,通過這個主播能了解到自己等級的所處位置。

淘寶主播等級是反映主播影響力的,主播想要提升自己的等級,需要積累經驗值和專業分。

1、獲得經驗值和專業分方法:

基礎經驗值任務:每開播1分鐘即可獲得1點經驗值,每日最多獲得200點,超出部分不再累加。

附加經驗任務:直播間觀眾產生點讚、評論、關注、分享等互動行為後,平臺給予額外經驗值獎勵,按日結算,每日最多獎勵100點,超出部分不再累加。

基礎專業任務:每添加1個商品到直播間即可獲得2點專業分,按日結算,每日最多獲得200點,超出部分不再累加,重複添加同一個商品不會額外計分。

附加專業任務:直播間觀眾通過商品列表進入店鋪,或產生購買行為後,平臺給予額外的專業分獎勵,按日結算,每日最多獎勵100點,超出部分不再累加。

2、注意事項:

經驗值和專業分數值會帶到下一個等級去,淘寶直播的主播們累計的經驗值只對主播自己有效,專業分只對主播所屬專業類目有效。

4級及以上主播的經驗值和專業分數據會存儲在底表,但前臺只展示當月數值,用於每月top主播排序。

除了主播的分級運營之外,淘寶平臺同樣有一套規則進行流量的分配,主要有以下三個評判原則:

1. 標籤競爭

直播打標籤,其實是在給官方和粉絲精準定位你的直播屬性,根據你的屬性來匹配對應的流量。但是用標籤的人多了,可選擇範圍也就多了。

在標籤之下,和競爭對手進行流量爭奪。

2. 層級攀登

這個毋庸置疑。爬得越高,直播權益也就越多,被官方、粉絲看見的機會就越大,自然流量也會往高層級的主播or店鋪身上傾斜。

3. 活動排名

淘系舉辦的大大小小的活動,各種主題直播與月終排位賽,都是一次洗牌過程。

把官方活動、官方任務完成得越優秀,排名越靠前,證明你有實力,不會浪費官方辛苦「買」來的流量,在你身上能得到相應的投入產出,在分配中也會更被「偏愛」。

在流量競爭過程中,合理運用直播標籤、攀升直播等級以及把握活動機會,上榜排名成為幾個核心動作。

直播界的「按勞分配」,永遠是留給少數「冒尖」的人。

當然,在淘寶系裡,流量傾斜的判斷點,同樣會以內容建設為核心的。所以,做好內容建設,是提升流量的核心點。

如何做好直播體系的內容系列,可以從這5個部分來評判:

1、內容能見度

即內容所能覆蓋消費者的廣度,主要是通過直播間浮現權重和微淘觸達的人群,被覆蓋的人群受眾越廣,內容能被看見的機率越大。

主要考察直播的運營能力。

2、內容吸引度

以在單位時間內,粉絲能否在直播間進行停留、購買,以及互動動作(評論、點讚、分享等)作為考量,多取決於直播氛圍、產品選擇和主播引導。

主要考察的是產品構成及主播吸引力。

3、內容引導力

與內容吸引度息息相關,是從把粉絲留住到引導其進店並主動了解商品的能力,這部分可依靠主播的話術建設來提升。

主要考察話術體系構建和主播控場、吸引力。

4、內容獲客力

代表內容與消費者購買行為產生引導轉化的能力,也就是了解產品後進行了購買行為,從前期的種草到拔草成功,通過內容獲得購買商品的精準消費群體。

5、內容轉粉力

即通過持續性的內容輸出,將只是短暫停留的遊客變成有目的、停留時長高的「鐵桿」粉絲。

淘寶為目前直播電商模式最為成熟的平臺,主要分為紅人帶貨+商家自播,90%直播場次和70%成交額來自商家自播。

淘寶直播進店轉化率超60%,但退貨率較高。淘寶APP月活為6.5億,淘寶直播APP月活為7500萬,用戶基數龐大,但應用社交屬性較低。

2020年淘寶將以直播店鋪化為主,流量運營私域化、主播孵化精細化、機構運營層級化為輔,繼續發力直播帶貨。

騰訊直播的流量邏輯:工具化的社交裂變

2019年12月,騰訊直播全面開放公測,分為看點直播+小程序直播。

騰訊以「看點直播」的工具形式為主,通過已有的個人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企業微信和投放騰訊廣告(廣點通),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由主播自行獲取平臺流量。

2020年微信小程序的布局重點是建設商業場景,推出最新的官方小程序直播組件「看點直播」,幫助商家打造屬於自己的商業閉環。

微信採用S2B2C模式,平臺用戶的高粘性、私域流量的高信任可帶來電商的高轉化、高復購,未來在電商直播市場的表現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新手怎麼做直播帶貨,如何選擇直播平臺?
    一個抖音平臺,一個淘寶平臺,應該足以讓你感受到直播的魅力了吧?直播很累,經常一說就是幾個小時,但是與此同時,直播也能為你帶來豐厚的財富,做得好,一年上百萬上千萬也不是夢!也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上了直播帶貨的道路,那麼新手怎麼做直播帶貨?新人如何選擇直播平臺?
  • 得推網紅直播帶貨助手,商家拓展電商新業態的平臺
    作為電商的新業態,直播帶貨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而因直播平臺在內容審核機制、監督管理上也在不斷完善,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有保障的合作平臺。直播帶貨就是通過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使用直播的方式進行商品線上展示、諮詢答疑,導購銷售的一種新型服務方式。一方面直播帶貨的互動性更強、親和力也強,消費者可以像在大賣場一樣討價還價;最主要的是直播帶貨可以做到全網最低價,經銷商和主播談好價格,直接對接,沒有中間商賺取差價。
  • 直播賣貨系統,遊戲直播和賣貨直播哪個作為起步好
    一、遊戲直播優勢 與直播賣貨系統比起來,遊戲直播行業具備天然的優勢,遊戲直播的用戶基數大,加上眾多職業選手退役後加入直播平臺,各大直播平臺遊戲分類的熱度一直都非常高
  • 新手怎麼做直播賣貨?
    消費者通過直播購物,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商品的使用價值,作為商家而言,直播賣貨給商家帶來了更多的銷售渠道,特別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時期,大家基本很少外出逛街,那麼對於一個新手來說,要怎麼做直播?有哪些方式?
  • 帶貨直播平臺搭建,不是只有帶貨才能盈利
    帶貨功能作為帶貨直播平臺搭建的首要功能,擔負著吸流、變現、推廣的任務,在不少商家看來,直播平臺能有今天,完全得益於帶貨功能的出現。拋去帶貨功能,帶貨直播平臺搭建真的沒有能拿得出手的盈利方式了嗎?當然不是。
  • 直播帶貨的B面:各路人馬齊上陣的背後邏輯
    無論是以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為代表的網紅,還是以格力董明珠、榮耀趙明為代表的製造業老總,抑或是以搜狐張朝陽、網易丁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老炮,他們的參與其實都在把今年的618帶入到了直播帶貨的軌道當中,直播帶貨成為今年618的擔當。從表面上,他們所做的直播帶貨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區別,基本上都是通過直播的形式來進行賣貨而已。如果我們深度思考這背後的邏輯,其實他們之間還是有很多區別的。
  • 小紅書All in直播帶貨:「種草」平臺終於學會如何「拔草」
    過去一直被視為是「種草」平臺的小紅書沒有直接為KOC與用戶之間提供電商服務,而直播帶貨的模式被抖音、快手等內容平臺驗證後,最終推動小紅書加入到這一行列裡。儘管發力直播電商較晚,但這條賽道仍有足夠高的天花板——去年直播帶貨佔整個電商市場規模不足5%,滲透率存在顯著提升空間。
  • 《乘風破浪的姐姐》接棒平臺選秀,四大衛視爭搶直播賣貨
    四大衛視:綜N代大改, 直播賣貨殺紅眼 今年Q3,各衛視的鎮臺之寶依然是霸佔收視多年的綜N代們,並出現大改潮 本次片單,最引人注目的是湖南衛視宣布了其2020年的大直播計劃。 往年一般是跨年晚會才會採用直播形式的湖南衛視,今年的6大主題晚會首發形式都將使用直播,定在Q3的是《818全球汽車夜》,最近剛直播完的是《天天向上》團隊製作的《出手吧!兄弟》扶貧直播賣貨節目,聲勢浩大。
  • 2020年直播帶貨玩法解析:抖音、快手等平臺直播帶貨有哪些差異?
    」這句話形象地體現了快手公平普惠的價值觀。與抖音、淘寶不同的是, 一方面,快手分發流量的一個底層邏輯:所謂的「公允」,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平臺的馬太效應,控制頭部的曝光,讓越來越多的草根創作者、長尾作品被用戶看見。
  • 微信直播選愛逛,私域流量帶貨才是商家大勢所趨
    和市面上其他平臺帶貨活動不同的是,愛逛是一個真正的私域流量直播帶貨,是企業真正可以通過積累實現盈利的地方,也是微信直播帶貨的第一甚至唯一平臺。所以,在我看來,大網紅們的過億出貨看上去很美,但企業要實實在在地把貨賣掉,而不是賠錢給人家捧場做嫁衣,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私域流量自己賣上,這個趨勢目前已經開始露頭,相信很快企業都會有所共識。這裡我還是從頭跟大家講一下直播帶貨這件事情的本質。對於大部分直播帶貨平臺來說,這是一種社交電商為主流量為輔的模式,在這裡粉絲多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還是轉化率和復購率。
  • 直播賣貨背後,是「公域+私域」組合的3個玩法(附新白皮書)
    無數商家在社群運營、直播帶貨、小程序運營、導購分銷等模式的創新上,總是會投入最大熱情,也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直播帶貨在近期尤為得到營銷人、市場人、運營人等,及創業者們的關注和想要快速學習的方法。那麼,商家賣貨搭直播玩法怎麼搭合適?方案最優?
  • 電商平臺推 「直播小店」模式 助力線下商家極速開門
    繼2月6日京喜設置疫情專項資金、推出16項商家支持措施以來,2月18日,京喜直播針對產業帶商家和直播機構,再次推出了15項扶持政策。面向產業帶商家,京喜直播推出「零門檻、免審核、0費用、千萬級流量扶持、免費培訓、本地化服務、直播小店模式」7大政策,助力商家快速上播推廣。
  • 直播帶貨平臺有哪些?你看了就全明白了
    2019年的直播帶貨是喧囂的,2020年上半年的直播帶貨是瘋狂的。當下直播帶貨火爆全國,基本上都是晚上8點到11點為主,而能夠觀看的也就2億人,而且一個人不可能同時觀看幾個直播,這就意味著所有直播帶貨瓜分2億人群,那麼直播平臺越多,大家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直播帶貨平臺呢?又有哪些平臺足夠吸引人讓你一下就能喜歡上了呢?
  • 最火的3個直播帶貨平臺,哪個最容易賺錢?
    如果說2019年是直播爆發的元年,那麼2020年就是直播帶貨全面普及的一年。在疫情的催化下,很多在2019年還在觀望猶豫的企業商家,在2020年被逼到必須嘗試直播帶貨領域。確實,直播可以通過帶動氣氛、給予優惠、呈現複雜的視聽展示,讓客戶下單效率更高。商家入駐直播帶貨,是必然的趨勢,那為何不在直播尚有紅利期的時候,跑步入場,享受更多的流量呢?很多商家這時候可能疑惑,那我該去哪個平臺呢?下面我們就細數最火的3個平臺,為大家綜合介紹一下。1.
  • 有人賺錢有人血虧,品牌商家做好直播帶貨的商業邏輯
    就目前的直播現狀來看,頭部、腰部主播幾乎壟斷了80%以上的流量,中小主播即使7*24小時不休也難以突破流量天花板。對於品牌商家來說,自己不懂得如何培養主播;找達人主播合作吧,要麼很多達人主播並不搭理,要麼就是要高額的坑位費卻不保證銷量。 在繁華的直播流量背後,品牌商家該怎麼入局直播帶貨?
  • 戳破泡沫,如何放平心態看直播帶貨?
    換到線上直播的場景中也是如此,主播和內容是絕對主角,薇婭、李佳琦等頭部主播是拿大頭的最大贏家,平臺是收取穩定過路費的流量與場地的提供方,只有供貨的商家不僅付出的成本高昂,還承擔著巨大的風險。商家進入直播電商賽道,虧本、被造假、高退貨率、低復購率是常見的四個大坑。
  • 618直播帶貨拉力賽:平臺搶資源,明星狂歡,企業家破圈
    再以鄭爽在今年4月與快手合作「為湖北拼單」公益直播為例,鄭爽在當時「接地氣」地賣起了鴨脖,上線10分鐘便售罄,補貨10萬份又再次秒空。記者從快手方面獲悉,鄭爽的快手帳號在兩個月內漲粉近千萬。無疑,這是流量型明星的優勢。
  • 先了解直播帶貨系統行情,再問直播平臺開發怎麼做
    ,離不開4年來的蓬勃發展,自2016年期,直播帶貨系統受到了電商行業的廣泛關注,大量電商平臺積極進行帶貨直播平臺開發,也有不少視頻直播平臺主動對接電商平臺,加入到電商直播行業中來。「場所」及技術支持,獲得流量及佣金4、 消費者,觀看主播演示,領取直播帶貨平臺特有的優惠卷,購買商品。
  • 新人如何選擇直播平臺 各大直播平臺分析
    新人主播的第一步就是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直播平臺,一個好的直播平臺可以讓你的收入和人氣往上漲好幾倍,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直播平臺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抖音 抖音目前作為時尚的弄潮兒,一夜之間捧紅的主播不在少數,在年輕人的群體中受眾較多,你可能沒看過抖音直播,但你一定看過抖音。方便快捷,一部手機就能開通直播,龐大的體量可以讓一個人瞬間爆紅。
  • 辛巴、羅永浩帶貨直播涉假 平臺為何選擇沉默
    實際上,近期辛巴、羅永浩等頭部帶貨主播陷入各種「假貨」醜聞漩渦中,引發社會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在辛巴、羅永浩各種「翻車」背後,作為直播帶貨的平臺卻選擇了沉默應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直播帶貨行業監管尚未健全,未來必將變得更加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