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的B面:各路人馬齊上陣的背後邏輯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20年的疫情讓直播電商開展得如火如荼,618臨近,直播帶貨更是成為了其中最大的看點,也是各個平臺的一場戰役。本文通過對直播帶貨人群的分析,圍繞著直播帶貨的底層邏輯展開了思考,並對其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618,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消費時點。這個消費時點是伴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而出現的,它代表的是中國電商行業真實的發展狀態,更加折射出電商行業的發展新動向。正是因為如此,每一年的618,我們總是會看到不同的花樣,會見識到不同的營銷手法,更加會看到各大電商平臺真刀真槍的比拼。

有的是比拼價格,有的是比拼服務,有的是比拼技術,一幅活生生的眾生相開始上演。

在經濟重啟,復工復產成為重中之重的時刻,今年的618,其實更多地扮演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角色。讓消費重回正軌,讓行業回歸正常,是其他年份的618所不具備的重要任務。看著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聽著各大電商平臺的瘋狂造勢,我們就可以非常明顯地感受到這種氛圍。的確,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冰封之後,我們太需要這樣一場狂熱的購物狂歡來點燃久違的煙火氣了。

如果我們要尋找今年618的看點,直播帶貨是最無法忽視的那一個。

無論是以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為代表的網紅,還是以格力董明珠、榮耀趙明為代表的製造業老總,抑或是以搜狐張朝陽、網易丁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老炮,他們的參與其實都在把今年的618帶入到了直播帶貨的軌道當中,直播帶貨成為今年618的擔當。從表面上,他們所做的直播帶貨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區別,基本上都是通過直播的形式來進行賣貨而已。如果我們深度思考這背後的邏輯,其實他們之間還是有很多區別的。

通過分析這三大人群的直播帶貨,我們可以看出當下直播帶貨市場的不同的業態,從而可以找到直播帶貨背後更深的底層邏輯,從而對直播帶貨的未來做出預判。

一、以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為代表的網紅

我們首先來看,以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為代表的網紅帶貨。無論是薇婭、李佳琦,還是以羅永浩為代表其他的直播網紅,他們其實都是依附於某一個電商平臺上面,薇婭、李佳琦在淘寶,羅永浩在抖音,他們服務的對象其實是這些電商平臺上的商家。

說白了,以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為代表的直播網紅,其實就是電商巨頭對商家進行賦能的一種方式而已。當傳統的營銷方式和運營手段逐漸失效的時候,通過直播網紅將流量集中,再進行釋放,無疑可以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當我們看到薇婭、李佳琦們的直播帶貨的數據不斷攀升,真正受到觸動的其實並不是C端用戶,而是傳統意義上的B端商家。於是,越來越多的B端賣家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直播帶貨身上,並且開始嘗試直播帶貨的新模式。

在傳統營銷和運營模式逐漸失效的大背景下,直播帶貨其實是一個最為有效的轉化流量的方式,這是人們之所以會對直播帶貨寄予厚望的關鍵所在。所以,雖然從表面上看,以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為代表的直播帶貨是在給C端的用戶賣貨,實際上,在他們背後真正服務的是電商平臺上的商家。

由此可見,以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為代表的網紅直播帶貨其實是電商平臺向B端商家進行賦能的新方式。他們服務的群體是電商平臺上的賣家。網紅直播帶貨是將原本鬆散的、無法控制的流量,精準、集中地輸送到某些賣家這裡,從而實現的是對於某些賣家集中的流量賦能。

因此,以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為代表的網紅直播帶貨說到底是電商平臺的遊戲,他們帶來的是以直播為主要形式的流量的再度激活。

二、以董明珠為代表的製造業老總

我們再來看以董明珠為代表的傳統製造業老總。直播帶貨之所以受到人們的諸多關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直播帶貨已經跳出了原有的網際網路範疇,進入到了更多的領域裡。

以董明珠為代表的諸多傳統製造業老總加入到直播帶貨的隊伍當紅,就是這種現象最為直接的證明。其實,現在很多的傳統製造業早已不再傳統,他們不僅會緊跟當下最新的推廣潮流,而且在產品設計、生產和製造流程當中同樣加入了越來越多的新鮮元素。此次,以董明珠為代表的傳統製造業老總加入到直播帶貨的過程當中就是這一現象的直接體現。

從表面上看,這些傳統製造業的老總們所進行的直播帶貨其實與網紅們的直播帶貨並沒有太多的區別——都是在進行賣貨而已。實質上,他們的直播帶貨與網紅直播帶貨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同網紅主播們服務電商平臺上的賣家不同,這些傳統製造業的老總們服務的對象其實他們所建構的線上和線下的經銷商。他們服務的不是某個電商平臺上的賣家,而是他們自己生態體系內的成員。

可能有人會說,這些經銷商其實就是電商平臺上的賣家。其實,這些經銷商和電商平臺上的賣家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雖然他們有些在電商平臺上開設了店鋪,但是,他們的一些操作規範和流程依然是按照傳統的邏輯在運作的。

網紅們服務的賣家多半是鬆散的、缺少規制的體系,這些賣家是以電商平臺為主要範圍的,因此,他們缺少的一個業已成型的體系,如果有,這些規範體系多半是建立電商平臺的框架之內的。

經銷商則是不同的。傳統製造業的經銷商對於地域、經營範圍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多的限制和規範,他們不會像電商平臺上的賣家那樣可以將流量獨有,更多的是要將流量共享,讓自己體系內的成員都可以享受到。

從這個角度來看,以董明珠為代表的製造業老總所進行的直播帶貨其實是將原本並不均勻的流量進行集中收集,再通過直播釋放之後,平均分配到不同的經銷商手中。在這一系列的流程當中,每一個參與的經銷商其實都是有一定的利益分配的。正是因為如此,無論是傳統線下的實體店,還是線上的商家,其實都願意參與其中,因為只要他們參與,就會有一定的利益分配。

另外,線上和線下的經銷商同樣減少了庫存的壓力,直接可以從工廠進行發貨(F2C)。對於庫存成本不斷攀升的經銷商們來講,他們對於老總們直播帶貨的參與其實是一個一舉多得的好買賣。可見,製造業老總們的直播帶貨是一個普惠和再度去中間化的存在,而不是網紅直播帶貨對某些商家的集中流量賦能。

三、以張朝陽、丁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老炮

除了網紅和傳統企業老總之外,我們還看到了以張朝陽、丁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老炮同樣加入到了直播的陣營當中。雖然他們參與到直播的角度不同,但是,深層次的邏輯基本上是相通的。比如,張朝陽主打的是聊聊生活,順便帶點貨,而丁磊則是直接把重點放在了網易嚴選上。

其實,他們參與到直播帶貨的邏輯非常簡單,最根本的目的還是流量本身。對於這些網際網路老炮們來講,他們生於斯,長於斯,其實更加明白流量的重要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參與到直播帶貨當中,多半是為了營銷,為了流量而來。推廣自家的產品,介紹自家的平臺,是這些網際網路老炮們參與到直播帶貨當中的根本原因。

因此,以張朝陽、丁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老炮們,參與到直播帶貨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推介自家的平臺和業務,而不是像薇婭、李佳琦、羅永浩、董明珠們一樣單純地為了賣貨。營銷意義大於直播帶貨的本質意義,才是這些網際網路老炮們參與到直播帶貨的本質所在。

當直播帶貨成為今年618的主要亮點的時候,我們其實更加應該看到的是不同的人參與到直播帶貨當中的特殊性。只有真正認識到了這種特殊性,我們才能對直播帶貨有一個較為清晰而又全面的認識,而不是在一片狂躁的混亂裡迷失方向。

經歷了多年的不斷嘗試和實踐之後,直播終於在今年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位置,並且成為人們都存在強大共識的全新存在。雖然人們對於直播帶貨的不同理解,衍生出來了不同的直播帶貨的方式,但是,直播帶貨作為一種全新的營銷和推廣方式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可以預見的是,在今年這樣一個非常時刻,直播帶貨將會發揮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同時,我們還要看到直播帶貨本身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果直播帶貨僅僅還是做流量的買賣,缺少了對商品質量,對用戶體驗的關注,那麼,所謂的直播帶貨到頭來還是避免不了會遭遇這樣那樣的困境和難題。

真正客觀理性地看到直播帶貨的好與壞,並且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修屋頂,才能讓直播帶貨可以持續給行業發展帶來發展新動能,真正成為一個伴隨行業發展進化的存在,而不是一陣風,轉瞬即逝。

#專欄作家#

孟永輝,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撰稿人,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長期專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寶安經濟發展新動能:企業、街道、區長齊上陣直播帶貨
    原標題 寶安經濟發展新動能:企業、街道、區長齊上陣直播帶貨南方日報2020年5月28日訊 忽如一夜春風來,直播帶貨遍地開花。越來越多傳統業態被搬上數字平臺,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深圳市寶安區,直播帶貨已成新風潮,滲透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
  • 播刻傳媒——北京中天浩峰科技有限公司直播帶貨孵化基地
    最近知識分享的大咖老羅也加入到直播帶貨隊伍中,格力老總董明珠也高調帶貨,各路明星也成了直播帶貨大軍中的活躍分子,不少人業績還不錯。作為一個讓人已然看得見的較好出口,以及發展新經濟模式的推動方向之一,直播電商經濟風潮,也成為不少地方政府拉動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香餑餑。播刻傳媒以技術孵化核心,加大系統孵化研究團隊,內容輸出質量,進一步穩固行業龍頭地位,為市場輸出更多優質的短視頻直播人才。
  • 「直播帶貨」新玩法 各路明星網紅紛紛加入
    2020年被疫情帶火了「直播帶貨」新玩法,各路明星、網紅等紛紛加入這個戰場,與各大品牌商攜手帶貨,一眾想憑藉著粉絲影響力搏一把的熱點明星們,紛紛加入帶貨大軍。
  • 直播帶貨風:央視國臉齊上陣,名嘴汪涵也下水,4小時帶貨1.56億
    其實,網紅直播帶貨早就有了,李佳琦和薇婭分別是電商網紅的一哥一姐。只不過,大量明星加入直播帶貨,還要從這次疫情說起。2020年的這場疫情,讓全國的經濟都遭受了大量的損失。尤其是湖北,受疫情的影響最大。為了幫助湖北恢復經濟,中央電視臺帶頭做起了公益直播帶貨。最開始是4月6日的直播。央視派出了"段子手"朱廣權,搭檔李佳琦,組成"小朱佩琦"組合。
  • 直播帶貨賺錢嗎?解密金牌主播背後的秘密
    一場疫情催生了直播的熱度,瞬間各種直播猶如雨後春筍,紅遍大江南北,直播帶貨的浪潮,就像一次集體狂歡。絕對是今年最熱的風口,現如今如果沒有聽過直播帶貨 簡直不可想像,明星、主持人、企業家紛紛走入直播大廳,變身帶貨主播,什麼老網紅新演員,更有各種達人紛紛搖身一變,成為流量主,進軍帶貨商業帝國。帶貨主播到底賺不賺錢呢,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內幕,崔哥今天給你揭開謎底。
  • 有人賺錢有人血虧,品牌商家做好直播帶貨的商業邏輯
    直播帶貨是一個很火的新風口,幾乎人人都想從這裡獲取一大波紅利。但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做的人多了,藍海也開始向紅海過渡。於是,雖然直播很火,很多人賺錢了,但是也有很多人在直播裡血虧,根本掙不到錢。
  • 香港首次大型公益直播「香港有好貨」開播帶貨
    人民網香港9月26日電(記者 陳然)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全港首次大型公益直播帶貨活動「香港有好貨」25日晚7點半正式開播。淘寶主播、演藝明星、社會各界人士等齊上陣,為美心、四洲、李錦記、萬寧等香港知名品牌帶貨。
  • 明星紛紛進軍直播帶貨,普通人如何玩才能掙錢嗎?
    直播帶貨其實不是2020年的新鮮玩意兒,淘寶直播、阿里巴巴店鋪直播、抖音直播、新浪微博直播等等平臺都有專門直播賣貨或者間接直播帶貨的功能。但是,這次新冠病毒疫情把直播帶貨推向了熱搜頂端!書記來直播隔離了實體店,助長了電商。為了生存,大量會直播的和不會直播的都開始直播了起來!而最大的新特點是明星帶貨,縣長帶貨!
  • 透視電商導購的底層邏輯 直播帶貨和返利導購高度相似
    (原標題:透視電商導購的底層邏輯 直播帶貨和返利導購高度相似)
  • 直播帶貨背後的喜與憂
    然而,直播帶貨升溫的背後也藏著隱憂,在直播帶貨新模式衝擊下,中山企業也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況,直播生態鏈缺失、經驗缺乏、直播成本高企等問題,更是讓企業從熱鬧的直播中回到現實。眼下這場熱度持續上漲的線上「雲變革」正攪動著中山產業的銷售格局和產業生態,機遇與挑戰交織,中山產業能否搶得先機,拓展新空間?
  • 直播帶貨,何以至此?
    投稿來源:牛刀財經即使直播帶貨如此的瘋狂,還是讓人難以置信。作為一個「二進宮」的風口,直播帶貨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在眾多的翻車和虛假背後,直播帶貨這種形式,是否能真正地攪動商業的格局?當下,直播帶貨進入了一個微妙的時刻,除了不斷湧入的各路玩家外,翻車頻發、假貨不斷,可以感受到的是,直播帶貨進入了一個洗牌期的前奏。
  • 雲集CEO肖尚略直播帶貨首秀,3分鐘賣出216萬個雞蛋
    電商直播,正在改變一部分人的工作和生活。  如今,除了在社交媒體上帶貨,雲集上的一些「寶媽」會員們又多了一項新技能——直播賣貨。今年2月14日,「寶媽」江源在雲集APP開啟了首次直播。她收到直播邀請後,自己撰寫腳本、布置燈光,整場直播吸引了5.6萬人觀看,為某品牌睡衣帶貨超20萬元。
  • 直播帶貨背後的政府服務創新
    網紅縣長陳燦平分享交流直播帶貨經驗為了解決茶農的春茶滯銷問題,喜歡玩抖音的陳燦平自費購買5部手機、2部話筒,租直播間,開始了他的第一次直播帶貨賣安化黑茶,沒想到這次直播竟讓他從 " 教授縣長 "搖身一變成了 " 網紅縣長 "。陳燦平每天直播七八個小時,有時候直播到深夜一兩點,每場直播都汗水溼透衣背,直播兩個月體重掉了12斤。
  • 騰訊看點直播,踢倒了直播帶貨最硬的一道門檻
    來源:財經無忌君無傳真 | 美新的入局者帶來了新的行業邏輯:當微信裡的諸多工具,通過看點直播連通於一點,直播帶貨的「新門檻」,被一一敲碎了。實際上,對於全面開放於2019年10月的騰訊看點直播而言,隨著疫情年產品影響面的深化,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數據:在看點直播,退貨率竟只有1%(公域流量直播帶貨的數字接近10%)、成倍於傳統直播帶貨的分享率……無不顯示出了私域流量的價值。
  • ...泥城鎮長帶「80後」新農人齊上陣,街鎮領導直播第二天人氣足!
    「呂主播」一個風趣的自我介紹,一下子拉近了與直播間觀眾的距離。在隨後的直播帶貨期間,「東哥」可謂金句頻出。在每兩款產品的推介間隔,周浦鎮選擇了巧妙的銜接方式——用快板帶出產品,並簡單進行介紹。「水蜜桃粉嘟嘟,湖景蜜露分量足,入口即化纖維細,甘甜多汁香四溢……」雖然「東哥」直播帶貨的種類不算多,但因為價廉物美,樣樣很搶手,直播間秒殺沒多久,就被一搶而空。「我們農投公司的負責人也在現場,讓我們問問是不是給大家增加一些福利。」
  • 5場直播超178億元銷售額 董明珠「直播帶貨」邏輯是什麼?
    原標題:5場直播超178億元銷售額 董明珠「直播帶貨」邏輯是什麼? 摘要 【5場直播超178億元銷售額 董明珠「直播帶貨」邏輯是什麼?】
  • 不搞噱頭、不掙快錢:京東直播X汪峰打破明星直播帶貨「潛規則」
    7月15日,京東的整場直播裡,汪峰的助理一直在試圖提醒他這件事。與之相對應的是,長達4個半小時的帶貨環節裡,「買它」這樣的字眼始終以一種極為克制的頻率出現著。介紹一款電餅鐺的時候,他本人親自上陣,一邊攤煎餅,一邊炒土豆絲,忙的不亦樂乎,抽空還不忘分一點給邊上的工作人員。
  • 全面啟動直播帶貨背後,是PP體育對體育零售的野心
    2020年是體育直播帶貨的元年,體育圈緊跟著直播帶貨的熱潮,許多體育明星、體育企業先後開啟直播帶貨模式。李娜帶貨母嬰產品、馬布裡親自上場直播帶貨、PP體育多次按下直播帶貨按鈕,直播帶貨儼然成為了時下體育圈營銷的新模式。
  • 618直播帶貨背後,是PP體育對體育零售的野望
    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體育產業公司紛紛將陣地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直播培訓、直播健身以及直播帶貨在2020年聲名鵲起。體育圈也緊跟著直播帶貨的熱潮,許多體育明星、體育企業先後開啟直播帶貨模式。李娜帶貨母嬰產品、馬布裡親自上場直播帶貨、PP體育多次按下直播帶貨按鈕,直播帶貨儼然成為了時下體育圈營銷的新模式。
  • 全民直播帶貨,避坑和賺錢才是王道
    五一當晚,「央視Boys」首次直播帶貨,3小時破5.2億成交額;5月14日,「帶貨女王」薇婭助力盧安達經濟復甦,一秒賣出3000斤咖啡豆,相當於該產品過去一年的銷量;5月15日,「銷售女王」董明珠在京東平臺直播帶貨銷售突破7億元,創下家電行業史上最高成交記錄……滾動的數字背後,是基於疫情影響下的行業自救,是基於新零售業態下的人貨場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