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治療肺部感染,不能只想著抗生素!一定要仔細分析,對症治療。
前言
呼吸機相關肺炎,是指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患者呼吸機治療48小時後發生的肺炎,以及呼吸機撤機、拔管後48小時內患者出現的肺炎。
呼吸機肺炎,相當難搞,它的病原體多是些頑固分子(如下表)。
抗生素可用於治療肺炎是常識,但是,對於呼吸機肺炎,設置合理參數也非常重要。
某呼吸機肺炎患者,多種高級抗生素狂轟濫炸,治療1月病情反覆加重,高手調整呼吸機參數後,病情很快好轉,為什麼?
病例介紹
患者為中年女性,既往無肺部基礎疾病,因垂體瘤擬行手術治療。
手術前晚,患者睡眠中突然呼吸驟停、神志不清,緊急氣管插管搶救,患者很快清醒,自主呼吸恢復,1天後拔管。
但隨後患者反覆3次呼吸驟停,遂進行氣管切開,啟動呼吸機治療。
隨後出現呼吸機肺炎,給予碳青黴烯類、萬古黴素等藥,甚至加用抗真菌藥,肺內病灶無好轉,且反覆加重。
圖1
治療1月,病情無好轉,怎麼辦?當然不能涼拌,只能轉上級醫院。
轉院時病情
患者低熱,氣道內痰多,白色為主,有時為黃痰。血白細胞升高。痰培養示銅綠假單胞菌,但不是多重耐藥菌。
患者身高165cm,外院呼吸機參數:容量控制AV模式,大部分情況下無自主呼吸,潮氣量450ml(7.5ml/kg),氧濃度40%~60%。氧飽和度98%~100%,動脈血氣分析示pH、血二氧化碳分壓基本正常。
這就奇怪了,不是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這個呼吸機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
潮氣量7.5ml/kg,氧飽和度、pH、血二氧化碳分壓基本正常,呼吸機參數應該說設置得非常好啊,但為什麼呼吸機肺炎反覆加重?
病情分析
不是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碳青黴烯類、萬古黴素、抗真菌藥等全方位、強有力的抗感染治療,病情無好轉,提示肺部感染可能不是主要問題,甚至銅綠假單胞菌可能是定植。
患者自主呼吸少,提示呼吸機依賴可能,參數設置不當。
再看看患者的CT,肺炎在背部(重力受壓區),提示肺部受壓的肺泡塌陷!
圖2
由於牛頓萬有引力,平臥位時,背部的肺組織受壓,肺泡部分塌陷,含氣量減少,但是水往低處流,背部的血液增多,結果就是血多-氣少;上面的肺組織肺泡沒有塌陷,但是血液流到下面去了,導致血少-氣多。健康人可以通過神經調節,維持肺泡開放,但是患者就不行了。
這個患者採用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小潮氣量」通氣,自主呼吸又基本消失,導致膈肌上抬,最終背部肺泡塌陷,導致血液多、氣體少,從而出現低氧血症。肺泡塌陷導致分泌物排出受限,病原體包繞其中,抗生素效果欠佳。肺泡塌陷,導致低氧血症,嚴重的低氧血症會導致肺泡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抗生素局部濃度降低,療效進一步減弱。
由此可見,自主呼吸弱、肺泡塌陷,是該患者呼吸機肺炎難治的主要原因。
治療方法
1、呼吸機模式不變,增大潮氣量至750ml(12.5ml/kg),減慢呼吸頻率,間斷給予更大潮氣量的通氣,類似健康人的深呼吸。同時降低氧濃度,氧飽和度90%即可,不需要完美的氧飽和度。
大潮氣量可以讓更多的氣體進入塌陷的背部受壓肺泡,導致塌陷的肺泡開放,分泌物排出,肺部炎症改善。肺泡開放,空氣進入,低氧血症改善,毛細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加,更多的抗生素進入病灶,提高療效。
降低氧濃度,肺泡的氮氣增多,有助於維持肺泡開放。
間斷採用壓力控制通氣,給予高壓力通氣,設置PEEP為2cmHO,壓力支持30cmHO,每次2分鐘,每天4~6次,進一步使肺泡充分開放。
2、抗生素:頭孢哌酮舒巴坦對抗銅綠假單胞菌5天,然後停藥,避免耐藥菌產生,促進正常菌群恢復。
3、對症治療。
病情轉歸
經上述治療,患者病情迅速好轉,體溫下降,複查胸部CT病灶明顯吸收,氧濃度降至21%,氧飽和度約95%。
入院時CT(圖3)
治療後CT(圖4)
潮氣量的個體化設置
大家都知道潮氣量的設置為「小潮氣量」,即4~8ml/kg,但是可能忽略了,這個小潮氣量,是在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其他疾病不能照搬這個結論,就算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也不是所有的患者在任何情況下,都適合小潮氣量。
潮氣量的設置,要個體化。
腦中風及藥物中毒等肺外疾病導致的呼吸衰竭,潮氣量可升高至12~15ml/kg,以深慢呼吸為主,防止肺泡塌陷。
慢阻肺、哮喘患者,因為肺裡面的殘氣量已經很多了,較大的潮氣量吹進去會把肺「吹爆」,一般情況下潮氣量要偏小,一般6~10ml/kg。
急性肺水腫患者,呼吸頻率快,潮氣量一般6~12ml/kg。
患者自主呼吸很強的時候,設置小潮氣量,患者會覺得氣不夠用而大力吸氣,這個時候呼吸機很可能是沒有做功的,反而是患者呼吸的絆腳石。
結語
治療肺部感染,不能只想著抗生素!一定要仔細分析,對症治療。
本文首發:醫學界呼吸頻道
本文作者:孫丹雄
責任編輯: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