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要討論的這個話題可能會讓準研究生們心情有點沉重。
準研究生們的「六月畢業旅行」會泡湯嗎?
一般來說,六月份大四畢業以後一直到研究生九月份開學,是一個超長假期,這種假期在我們人生中可能只有兩次,一次就是高考後,另外一次就是考研以後。
所以,很多同學都會想著要充分利用這一珍貴的假期,可能早早就與自己的小夥伴們(男女朋友)約好了時間即將開啟畢業旅行。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你可能會突然接到一個來自你連面都沒見過幾次的研究生導師的電話,電話內容也是極其相似「小明,你如果沒啥事的話,七八月份就來學校,早點進課題組吧,熟悉熟悉環境,早點開展課題研究」。相信,對於這個要求,應該沒有多少應屆畢業生能高興得起來。
但是,很不幸的是,有這種要求的導師絕對不是少數。
身邊,基本上所有導師都有這樣的習慣,只不過,有些可能會晚一點。
最為關鍵的是,當我們身邊的同學都被要求提前進實驗室,如果自己的導師沒有這個要求,可能心裡都不一定能踏實,也會比較糾結,到底要不要主動聯繫下導師呢?
所以,針對這個問題,聽聽下面幾位學長學姐是怎麼說的?
來自學長學姐的建議
這位學長建議直接問導師,如果老師讓你去就去,如果沒有要求你去就可以不用去了。
嗯,看似是一個好辦法,但是,導師也不是好「對付」的,他可能會把球再踢回來,直接來一句,「看你自己安排,都可以」。
當我們收到這種不確定的回覆以後,心情可能又不好了,又開始糾結,那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
別著急,再看看下面這位學長的建議。這位學長建議只有三個字「應該去」。
這位學長的理由也比較充分,比如早去可以培養師生感情;可以幫老師忙,還能夠學到東西;提前學習,可以及早出成果;待在家裡,除了玩就是看電視,浪費時間。
其他學長學姐的建議,都比較傾向於第一種,可以主動聯繫導師詢問。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去還是不去呢?
下面,談一談個人看法。個人建議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的話還是,建議去,還要帶著自己的眼睛、帶著腦子、帶著目的去,多看、多想、多問。
主要有四個理由,都是自己的切身感受。
應該及早進課題組的4個理由
一. 可以提前了解、熟悉課題組的項目
課題組是個什麼東東?可能對於大多數本科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
所以說,及早到課題組,進實驗室是非常有好處的,可以提前了解並且熟悉課題組,了解實驗室,熟悉實驗規則等。對於課題組目前研究的主要項目也有一個大概了解,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二. 可以博得導師、師兄師姐的好感
提前進課題組,這個時候的你,可能還是一個「傻白甜」,也是最「聽話」的時候,不過也沒有關係,師兄師姐們都是這麼過來的。
然後,你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師兄師姐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可以很快的博得他們的好感。
當然,也可以給導師留下一個踏實、認真、刻苦的好印象。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與師兄師姐搞好關係的重要性。
由於,他們已經在項目中摸爬滾打多年,對於你來說,他們可以一句點撥就會為你節省大量的時間,也可能會讓你豁然開朗的感覺。
三. 可以及早確定自己的課題,避免浪費時間
這一點,尤為重要,也有可能直接關乎著我們能不能順利畢業。
因為,身邊就有不少同學,比如,有一位博三的學姐,在畢業前一年還在換課題。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之前確定的課題本身太難,做不出來成果,開展不下去。
臨近畢業換課題,是大忌,相當於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結果就是肯定不能夠按期畢業,延期是在所難免的。
所以,如果及早能夠結合課題組研究方向,與導師商量確定好自己的課題方向,那將會讓你的讀研生涯順利不少。
四. 可以及早適應研究生生活,為將來的「996」做好準備
提前進課題組,還有助於提前了解研究生生活,畢竟,研究生生活與本科階段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
網傳的什麼「996」,其實都算是好的了,所以說,暑假就到課題組也算是從悠閒的大學生活到繁忙的研究生生活的一個過度。
以上,就是關於準研究生們,到底要不要提前去學校進導師課題組的一些建議。
最後,再告訴大家三個讀研「秘籍」,可以確保你順利畢業,那就是「嘴甜一點」、「腿勤一點」、「腦子轉快一點」。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讚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