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琴:贊皇縣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

2020-12-15 中國人大網

《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於浩 王博勳12月14日北京報導:2018年年初,河北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石家莊贊皇縣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崔雪琴與合作社全體社員一起給慄戰書委員長寫信,匯報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合作社成立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和村民在脫貧致富中的收穫。

「慄戰書委員長十分關心合作社社員的生產生活情況,特別是貧困戶的脫貧情況,勉勵我們要把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越辦越好。」2020年11月12日,崔雪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要向委員長匯報一個喜訊,去年贊皇縣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合作社有社員1300多人,公司有職工218人,主要分布在山區3個鄉16個村。現在,100餘戶貧困家庭全部擺脫了貧困,人均年收入在1.6萬元至2.3萬元之間,他們走進了幸福生活。」

崔雪琴代表進行土布紡織技術演示。(代表供圖)

在合作社裡,村民把貧困的帽子甩掉

贊皇縣是革命老區,有著「冀西十三縣,贊皇是模範」的美譽。但由於歷史原因和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制約,過去的贊皇縣被確定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

這樣一個貧困的地方,但凡是走出去的人,就很少會再回來。

然而,2006年,在別人詫異的目光中,崔雪琴把戶口從石家莊市遷回貧窮落後的山村,借款收購10臺木紡車、5臺木織布機,開始了與土布、與扶貧的故事。

崔雪琴之所以選擇通過土布扶貧,離不開家人影響。「我的姥姥王紅玉是抗戰時期的村婦救會主任,還是三裡五鄉的紡織能手。她是支前模範,用所織的布為八路軍做軍鞋軍衣。」崔雪琴說,母親秦喜辰打小受到薰陶,不僅學會了紡花織布,更學會了裁剪衣服,不只本村,就連鄰村的人也經常來找她裁衣服,她從不說二話,也從沒收過一分錢。我的母親經常說:「得把你姥姥的手藝傳下去,丟了可惜。」現在,我也成為了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贊皇原村土布紡織技藝」傳承人。

2007年,河北省首家農村婦女專業合作社——贊皇縣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成立。合作社成立後,上到80多歲的老奶奶,下到20多歲的大姑娘小媳婦都加入進來了。崔雪琴對她們進行紡織技術義務培訓,保證每人都能熟練上崗。「授人以漁」的扶貧做法,使很多貧困家庭有了穩定的收入,生活越來越好。

「她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選擇到公司上班,也可以在家承接公司外包加工項目,不離土不離鄉,在家門口上班就業,既不影響她們下田種地,也不影響操持家務。」崔雪琴說。

針對缺乏勞動力、不能通過勞動脫貧的貧困人口,崔雪琴說:「合作社與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341人籤訂脫貧協議,直接給予每人每年1410元扶貧幫扶款。對落實扶貧政策後仍然有困難的13戶困難家庭,與村委會、貧困戶三方籤訂了幫扶救助合同,給予每戶每年600至1000元不等的救助款,以鞏固扶貧成果,防止返貧。」

合作社內的織娘們展示多姿多彩的土布。(代表供圖)

脫貧之後,看鄉村振興

「要是沒有雪琴,我家不可能在短短幾年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村民祁貴花說,她一身病,不能幹重體力活。2008年,丈夫郭群祥查出肺癌。為了給丈夫做手術,家裡欠債6萬多元。

得知祁貴花家的情況後,崔雪琴安排她到紡織基地工作,還聘請郭群祥負責給基地記帳。「現在,我家不僅還清了債務,還蓋起了新房。生活條件的改善,使我心情舒暢,高血壓和氣喘病得到了控制,丈夫的病也沒有再加重。現在的幸福生活都來自共產黨的好政策。」祁貴花說。

村民安英菊也是崔雪琴安排到紡織基地工作的貧困人員。她的丈夫張緒群患腰椎間盤突出病,不能下地勞動。家裡沒有收入,又常常吃藥花錢,導致經濟極其困難。崔雪琴知道後,安排安英菊到紡織基地當了一名織娘、張緒群到紡織基地當保安,兩口子成了雙職工,日子逐漸好起來。

在這些貧困戶的心裡,崔雪琴獲得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當之無愧。

如今,贊皇縣村民們甩掉了貧困的帽子。崔雪琴說,下一步她最關心的是如何更好地實施產業扶貧,讓更多的群眾得到實惠。

「去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支持下,我們在土門鄉劉家莊村北建設的文化扶貧產業園投入運營。產業園以原村土布博物館為亮點,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村土布紡織技藝為看點,以贊皇縣農產品加工展銷館為重點,以附近的農業生態旅遊採摘基地為輔點,打造了一個以旅遊觀光、吃住玩樂、健康養老、生態休閒、購物消費為一體的扶貧基地。」崔雪琴告訴記者,運營一年來,產業園累計接待遊客1.5萬餘人次,銷售本地特產等累計200萬元以上。產業園的成立運營不但促進了山區農民增收,還提供了近30個就業崗位。

記者手記

在贊皇縣採訪中,一位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也是第一次知道崔雪琴代表給慄戰書委員長寫信的故事,深受觸動,從中深刻感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的生動實踐和積極作為。

代表既是群眾的「知心人」,又是群眾的「帶頭人」。本屆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不斷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相繼出臺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常委會委員和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直接聯繫代表制度,堅持邀請基層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固化形成常委會領導同志與列席代表座談機制,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立法、監督、外事等工作的參與等,使尊重代表主體地位真正落到了實處。

相關焦點

  • 推動綠色發展(52)丨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窮帽子」,武隆拿什麼換來「金山銀山」?(南方都市報)
    摘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一年後,重慶武隆被命名為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簡稱「兩山基地」)。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突出生態環境,還是多部熱門電影和綜藝節目取景地,如今的武隆不僅成功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還走上生態旅遊、休閒農業等「綠色發展之路」。多部電影的取景地武隆天生三橋景區。
  • 貴州貧困縣斥巨資建神像被質疑,如今靠它摘掉了貧困縣帽子
    比如說貴州貧困縣花費8600萬元建造的苗族女神鵰塑,就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女神鵰塑。此雕塑位於貴州省的劍河縣,人們也沒有想到該縣前不久被撤出貧困縣行列。這靠的是苗族女神摘掉了貧困縣帽子的。
  • 廣西馬山借力「體育+文旅+扶貧」,摘掉貧困縣帽子體育讓世界看到...
    原標題:廣西馬山借力「體育+文旅+扶貧」,摘掉貧困縣帽子體育讓世界看到這裡的美(體育助力小康生活①)編者按:昔日的小山村因開展體育旅遊而脫貧,曾經的貧困縣因舉辦品牌賽事而聞名……如今,體育的多元價值越來越得到認同。本版今起推出「體育助力小康生活」系列報導,展現不同地區借力體育產業發展惠及民生的美麗畫卷。敬請關注。
  • 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脫貧的標準是什麼?答案在這裡
    今天(23日),貴州宣布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不僅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這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下面一起來看看832個貧困縣所在22個省份宣布貧困縣「清零」的時間線。
  • 國家級貧困縣政策的收入分配效應
    研究發現:對國家級貧困縣的扶貧政策使貧困地區的貧困率平均下降了11個百分點;同時,扶貧政策存在顯著的正外部性,能改善國家級貧困縣內部收入分配情況。根據1992年的農村人均純收入,《計劃》將農村人均純收入低於400元的縣劃分為國家級貧困縣,如果1994年之前是國家級貧困縣,並且1992年農村人均純收入不超過700元,仍保留其國家級貧困縣資格(張磊,2007)。同時,扶貧政策向革命老區、少數民族等經濟發展處於劣勢的地區傾斜。最終,共有592個縣被劃為國家級貧困縣,佔全國縣級單位的27%。
  • 「國家級貧困縣」
    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宣布紫雲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這意味著,我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成就,來之不易,令人振奮!  國之大事,民生為本。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受困於饑饉,受困於緊缺,而今終於甩掉絕對貧困包袱,怎不欣喜!
  • 「國家級貧困縣」
    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宣布紫雲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意味著,我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成就,來之不易,令人振奮!國之大事,民生為本。
  • 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
    來源標題: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  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正式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全部66個國家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全國剩下的52個國家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至此,2014年公布的832個國家貧困縣全部完成脫貧摘帽任務。
  • 雲南這個縣,曾經蜚聲海外,名字卻被搶走,現在才摘掉貧困縣帽子
    現在的寧亞爾縣還盛產普洱茶,是2018年9月剛摘下貧困縣帽子的雲南縣城,2017年GDP 47.39億元,名列所在地級市第七位,如果寧波縣仍然叫普洱縣,知名度更高,經濟能提高速度嗎?
  • 湖南有一個貧困縣城,還曾做過五年的省會,18年才摘掉貧困縣帽子
    湖南省有一個貧困縣的城市,我建過5年的省會,18年終於摘下了貧困縣的帽子,省會是省裡最重要的城市,是政治、經濟的中心,當然在中國歷史上很多城市都做過省會,但後來又因為一些城市各方面不適合而被撤去了,今天想說的是這樣的縣城,我建過湖南省的省會,這個地方是桂東縣。
  • 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帽,中國豎起又一座歷史豐碑
    譚浩俊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11月23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宣布經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審定,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則消息,不僅讓中國振奮,也讓世界驚嘆。這是中國在脫貧攻堅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對全球解決貧困問題的巨大貢獻。同時,中國在脫貧攻堅方面積累的經驗,也會為全球解決貧困問題提供有益的借鑑。
  • 貴州正安:用吉他甩掉貧困縣帽子
    起初,作為臺胞,吳宗元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生活有些不便,各個辦事窗口還沒接觸過臺胞證,系統中也沒有這一選項。吳宗元反饋了問題後,當地政府專門派一名工作人員陪同他辦駕照。他到遵義市辦理進出口手續時,也有政府工作人員陪同。這些年來,當地政府也與吉他企業一起成長,呈現出服務型政府的雛形。
  • 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帽!這張地圖簡直太震撼了!
    2020年11月23日下午,貴州省宣布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
  • 【小西公益】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石渠的呼喚!
    遼闊的草原上沒有一棵樹,也沒有礦產資源,很多老百姓都是單靠一點中藥材收入來安排衣食,年人平純收入不到1200元,被列為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石渠,也稱太陽部落,藏語叫:香德尼瑪。它是全國最後一個通電的縣(2012年剛剛通電),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沒有自來水的縣。由於海拔較高,那裡常年積雪,幾乎沒有農作物生長。
  • 中國再無貧困縣 但「清零」不是奮鬥的休止符
    今天起,中國再無貧困縣!然而「清零」不是奮鬥的休止符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我國所有貧困縣「清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工作捷報頻傳,脫貧事業穩步推進。這次各地摘掉貧困縣「帽子」後,沒有敲鑼打鼓、聲勢浩大的慶祝儀式,不少奮戰在一線的扶貧幹部表示,消息公告的那一刻,最直觀的感受是微信朋友圈刷屏,工作群裡「大拇指滿天飛
  • 貧困縣擺闊 誰在無視百姓的「煤油燈照明」
    湖南省汝城縣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大規模舉債修建大批「形象工程」,花4800萬元修廣場,6株銀杏樹(靠兩人手拉手才能環抱住一株)就花了285萬元,8根圖騰石柱花了120萬元。與之相對的則是對民生的極度罔顧。
  • 中國「最無奈」的縣級市,名氣堪比省會,卻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旅行也成為了人們的休閒娛樂方式之一,中國有很多景點, 大小假日,各地景點也人山人海,現在中國也有幾個縣級市非常強,有幾個有魅力的省, 每年吸引很多遊客,今天的小編成為大家, 和小編一起去看吧,中國「最無奈」的縣級市,名氣堪比省會,卻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
  • 今天起,中國再無貧困縣!然而「清零」不是奮鬥的休止符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我國所有貧困縣「清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工作捷報頻傳,脫貧事業穩步推進這次各地摘掉貧困縣「帽子」後,沒有敲鑼打鼓聲勢浩大的慶祝儀式,不少奮戰在一線的扶貧幹部表示,消息公告的那一刻,最直觀的感受是微信朋友圈刷屏,工作群裡「大拇指滿天飛」除了欣慰,他們心中五味雜陳
  • 四川東北部這個城市,連市區都是國家級貧困縣,卻非常的繁華
    四川東北部這個城市,連市區都是國家級貧困縣,卻非常的繁華,說到貧困縣,大家印象中想到的可能是山區的小縣城,通常這些縣經濟不太好,交通也比較閉塞,導致貧困, 但是四川省有城市,連城市的主城區有貧困縣的名額,該市下直轄縣也都是貧困縣, 你不是很好奇嗎? 下次一起看吧。
  • 魏大勳運動造型帥氣吸睛 摘掉帽子一秒被打回原形
    魏大勳運動造型帥氣吸睛 摘掉帽子一秒被打回原形 時間:2019.03.13 來源:視覺中國娛樂星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