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與歷史:香港回歸20年,有我見證

2021-01-15 中國軍網

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也是解放軍在香港駐軍20周年。20年間,一茬茬官兵駐守在香江畔,守護著特區的安全。

當個人的人生歷程被寫進歷史的脈絡,那一雙雙守望的眼睛既見證了香港20年的歸途如虹,又譜寫了香港20年的星光璀璨。

進港第一車駕駛員黃合明

1997年6月30日,深圳市20餘萬群眾在通往口岸的主要道路歡送駐軍官兵。

黃合明沒有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己的駕駛證還被老連隊收藏在榮譽室裡。

黃合明是駐港部隊汽車連的戰士。1997年6月,連隊擔負為駐軍先遣人員運送物資的任務。用地方駕駛執照、掛地方牌照進港的第一輛運輸保障車就是黃合明駕駛的。

在香港回歸、大部隊進港之前,黃合明已經把香港跑得很熟了。但是1997年7月1日運送人員進港的時候,黃合明還是很激動。「那種心情是很不一樣的。」黃合明說,以前開車行駛在香港滿是新鮮感,但那一刻更多的是自豪。

黃合明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從深圳福田到口岸再到香港沿路,街道兩邊全是揮著手臂、旗幟的市民,我們就在夾道中勻速開進。當時大雨滂沱,為了和市民打招呼,就一直開著車窗。大雨吹進來,我們渾身都溼透了……

香港回歸歷經了艱難的談判,其中在港駐軍問題成為幾輪談判的焦點。所以在香港回歸時軍隊進駐香港成為人們最關注的時刻。在茫茫大雨中看見軍車駛來的時候,白巖松站在羅湖橋上激動地為電視機前的觀眾直播:越過管理線!接下來的鏡頭便是大雨中對著解放軍歡呼的香港市民,香港社會組織送上「威武文明之師」的牌匾。這番景象讓當年為阻撓駐軍杜撰的謠言「香港老百姓怕解放軍」不攻自破。

1997年直播時白巖松指著管理線動情地說「這是一條令中國人傷心的線」,但是隨著解放軍的進駐,香港回歸,這條線成為區域線——一邊是經濟特區,一邊是特別行政區。現在汽車連的官兵每天都會碾過這條線,把物資運送到香港的各個軍營。20年來汽車連官兵安全行駛1086萬公裡,無一起違章事故,無一起擾民事故,無一起攜私走私案件。駐港部隊汽車連用20年的時間證明,駐港部隊的確是一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

退伍之後做生意的黃合明常常往返於深港兩地,對於他來講,香港是「第二故鄉」一般的存在。

在深圳南頭機場「備份」駕駛員於廷福

航空兵團組織部隊輪換。周漢青 攝

噠噠噠——

直升機在石崗軍營的上空懸停,機身下的葦草隨著螺旋槳順時針擺動。哪怕距離地面只有幾米,於廷福都不敢掉以輕心。

根據風向風速消速,擺好狀態,幾個動作完成後,直升機穩穩地落到地面上。再進行一次飛行後的例行檢查,於廷福這一次飛行才算圓滿完成。

於廷福是一個技術過硬的老飛行員了,這是他在駐港部隊的第22個年頭,是在香港飛行的第12年。

為什麼在駐港部隊服役的時間和在港時間不一樣?

這要從1997年7月1日開始說起。

這一天的零時,解放軍準時進駐香港。但由於天降暴雨,被視為航空力量代表的直升機梯隊延遲到早上八點,在天剛剛放晴,剛滿足飛行條件後才飛抵香港。

第1架、第2架……第6架!

在香港石崗軍營直播的央視記者激動地數著,到第6架的時候聲音不自覺地高亢起來。6架飛機全部安全抵達香港石崗軍營,這意味著解放軍完成進駐。

於廷福從飛機上走下來,但踏上的並不是香港的土地——他和戰友李育新作為替補在深圳南頭機場待命。6架飛機全部安全抵達香港,意味著於廷福待命任務結束。當然,這也意味著他將沒有機會作為第一批飛行員進港。

「當時想著不進港也是作貢獻,只要飛機全部安全到了,我們就沒什麼遺憾的。」對於廷福來說,能夠見證香港回歸是一生的幸事。

香港駐軍實行輪換制,1998年,於廷福所在的飛行大隊進駐香港。在之後的幾次輪換中,於廷福當過飛行團的團長,但是最後還是回到了駐港部隊。

於廷福現在在駐香港部隊某航空兵團當教員。由於太過嚴厲,老飛行員和他同組飛行都會緊張。

「在香港上空開飛機,安全壓力非常大。」於廷福坦言,壓力來自於外因的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技術都是有信心的,但是誰也不知道機械這類的東西什麼時候會出故障。」為了把危險係數降到最低,駐香港部隊某航空兵團開闢避開人口密集區的訓練飛行路線,每次飛行都做到起飛前、落地後兩個「十五分鐘協同」,勤務人員更是兢兢業業,飛機交到飛行員手中時已經過了五道關。

再有兩三年於廷福就到了最高飛行年限。當年沒有機會在香港回歸的第一時間駕機俯瞰這片美麗繁華的土地,或許在最後一次飛行時,他可以從容地對香港說:「我已經守護了你20年。」

相關焦點

  • 3將見證香港體育輝煌20年 傅家俊慶幸自己的選擇
    20年來,憑藉優異的成績,這三位香港體壇名將都成功當選過香港傑出運動員,共同見證香港體育20年的輝煌。  體壇「常青樹」傅家俊  回歸前,香港體育在數十年裡一直呈現足球主導的單一格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非足球項目的運動員才開始嶄露頭角,登上體壇大舞臺。
  • 2017年香港回歸20周年心得體會範文 紀念香港回歸作文
    2017年香港回歸20周年心得體會範文三  光陰如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真快。今年七月一日,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紀念日。喜迎香港回歸祖國,雪洗百年國恥,在這具有偉大意義的紀念活動中,我心情激動,感慨萬分!
  • 悼念緬懷見證香港回歸的四國大使林德常(柯華)
    據悉,柯華(林德常)在近30年的外交工作中先後做過四任司長,擔任過四國大使,經他談判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有四個。柯華(林德常)得到了周恩來總理親切教誨,周總理生前曾說過「柯華(林德常)是個好人!」值得注意的是,其在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時,參與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談判的全過程,並親眼見證了中英香港政權交接的神聖時刻。林氏源流網
  • 香港回歸20年 | 重溫1997
    1997年7月1日,香港結束了長達100年的屈辱殖民史,東方之珠正式完璧歸趙,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這一天,註定將是被中華名族記載史冊的日子。20年後,四季更迭,時光荏苒,在你心中,對於香港的記憶是什麼呢?今天,香港回歸20周年,微微就和大家聊聊關於香港的那些事兒。
  • 網友熱議:回歸二十年,香港更美好
    圖為新華社製作的視頻《口述歷史:我的香港,我的二十年》中,林鄭月娥正在講述。  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關於香港回歸的記憶,在我們心中一直清晰:交接儀式上緊張又激動的心情;窗外大雨和我們起起伏伏的內心;家中一起看電視時其樂融融的氛圍……  有關這20年的記憶,被無數人暢談。@人民日報關注到了「電影」《大話西遊》《英雄本色》《無間道》《花樣年華》……那些年,每個男孩的心裡都有一個小結巴,每個女孩的夢裡都有一個至尊寶。
  • 圖聞丨回歸20年之香港街拍
    ▲ 一艘遊船行駛在香港維多利亞港,背後的建築上顯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標語(6月26日攝),香港回歸祖國。    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兩地金融、貿易、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領域合作日益緊密。在金融市場領域,「滬港通」、「深港通」已經成為股民朋友耳熟能詳的名詞。
  • 97年香港回歸大喊「我終於有國家了」的溫兆倫,現在怎麼樣了?
    娛樂圈中有很多明星都會標榜自己愛國,因為這樣就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讓大家覺得自己是一個正面的公眾人物,但其實他們背地裡到底是怎樣的觀點,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如果要說娛樂圈中真正愛國的人或許就得提起溫兆倫了,當年在香港沒有回歸之前,他表示,自己每次來到內地演出,都會有一種好像回到家的感覺一樣。
  • 97年香港回歸,大喊「我終於有國家了」的溫兆倫,如今怎麼樣了?
    娛樂圈中有很多明星都會標榜自己愛國,因為這樣就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讓大家覺得自己是一個正面的公眾人物,但其實他們背地裡到底是怎樣的觀點,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如果要說娛樂圈中真正愛國的人或許就得提起溫兆倫了,當年在香港沒有回歸之前,他表示,自己每次來到內地演出,都會有一種好像回到家的感覺一樣
  • 97年香港回歸時的難忘瞬間:英國王子臉色鐵青,港督兒女卻痛哭流淚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只要是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與英國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將當時的香港島割讓給了英國,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又籤訂了《北京條約》,將割讓面積進行了擴張,到了19世紀末期的時候,又將管理面積進行了擴張,並且籤訂了租界99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至此香港全境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下圖就是97年時的香港。
  • 97年香港回歸時,溫兆倫大喊「我終於有國家了」,現在怎麼樣了?
    其中溫兆倫算是圈中少有的愛國人士,在香港沒有回歸前,每次來到內地演出,都有種回家的感覺。不知道,你們還記得他麼?溫兆倫算是一個全能型藝人,早期主要是以歌手的身份活躍在圈中,像《風雪前塵》和《戀愛故事》都收穫不錯的反響。後來隨著《我本善良》和《義不容情》的熱播,讓溫兆倫三個詞成為很多女生魂牽夢縈的名字,至今都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 香港回歸20周年 | 成長 · 千帆過盡 逐夢未來
    香港作為細小的經濟體、這些年的發展正是借力「好風」和港人的努力不斷破浪前行。回歸二十年來,香港繼續保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第八大貿易實體、第四大船舶註冊地、第五大貨櫃吞吐港,機場貨運量多年高居全球首位;截至2016年12月,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銀行中,有約70家在香港營業。 早上六點,天色還沒有完全透亮,香港各大地鐵站就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了。
  • 97年香港回歸時,大喊「我終於有國家了」的那個人,如今怎樣了
    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想必很多人的內心都是歡欣雀躍的,可能對於某些人來說只是一個地方的變化,但是這意味著香港不再是單一的地方,那裡的每一個人,都有歸屬了。溫兆倫曾在海關入境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該在護照的國家一欄填寫什麼,那時候香港還沒有回歸,有人告訴他,香港不屬於某個國家,所以在香港回歸的那天,他對著鏡頭大哭:我終於有國家了!曾經的溫兆倫,是螢屏面前妥妥的小鮮肉一枚,這樣的相貌,就算拎到如今這個年代,比上了妝的一些男明星估計都要嫩上幾分,但奇怪的是他曾經的輝煌時期卻並不長久。
  • 1997年香港回歸,溫兆倫大喊「我終於有國家了」,現在怎麼樣了?
    除了在影視劇中亦正亦邪的角色之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大喊自己終於有國家了。那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現在發展如何呢?雖然溫兆倫在香港土生土長長大,但是他的祖籍上海。從小他就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可是有次出國的時候寫入境表格的時候,面對國家這一欄,他陷入沉思。當時香港還沒有回歸,因此不能寫中國。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後,他才寫下香港。
  • 【香港回歸20周年·直播香港】探訪港劇聖地——香港TVB電視城
    【香港回歸20周年·直播香港】探訪港劇聖地——香港TVB電視城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作為世界知名的旅遊城市,香港匯集了萬種風情,不僅有高樓鱗次櫛比的都市風光,也有繪聲繪影的光影故事。
  • 回歸20年,聽他們講述各自的「澳門故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編者的話:「澳門回歸後的發展超乎我的想像!剛來澳門時同事因我立志搞科研給我起中文名『馬許願』,如果現在再讓我許個願的話,我希望澳門更加繁榮、穩定。」這是一位在澳門工作20多年的葡萄牙科學家的心願。同時,它也是《環球時報》記者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採訪的多位澳門人的心聲。
  • 孔子故裡「老鍾官」:30年見證傳統文化回歸
    (新春見聞)孔子故裡「老鍾官」:30年見證傳統文化回歸中新社山東曲阜1月25日電 題:孔子故裡「老鍾官」:30年見證傳統文化回歸作者 趙曉 李欣20世紀80年代中期,曲阜在禮制廟堂——孔廟,恢復祭孔活動,規格和影響力逐年擴大,喚起人們對聖賢、對儒家文化的敬意,此後帶動更多人走進曲阜,近距離接受傳統文化薰陶。楊永軍每天的職責是晨鐘開城、暮鼓關城,可在他心目中,這卻是一項啟發人們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儀式,更是一種使命。
  • 1997年香港回歸,大喊「我終於有國家了」的溫兆倫,現在發展如何?
    除了在影視劇中亦正亦邪的角色之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大喊自己終於有國家了。那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現在發展如何呢? 不過寫上香港後,官員說這是一個地區,並不是國家。
  • 澳門回歸20年,他們的獨家記憶
    1999年,他是三軍儀仗隊二中隊長,在1997年擔任香港回歸政權交接儀式升旗手後,又在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上擔此重任。雖說有經驗,但他直言壓力空前。因為,受領升旗手任務是在1999年國慶閱兵後幾天,準備時間只有兩個月;而且,政權交接儀式升旗任務屬於臨時性重大任務,任務形式和動作流程都與日常訓練有著很大區別。
  • 回歸20周年丨香港人眼裡的「老闆茶」...
    今天中午,我們的主席專機飛抵香港,將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
  • 國泰地產CEO林明淙:一個香港人在河南的20年
    近兩個小時的採訪期間,也不時的有下屬進來匯報工作,香港人那種獨有的快節奏生活在他身上展漏無疑。如今,這個香港人,在河南生活已經20年。1997年,那個意氣風發的24歲小夥子跟隨國泰地產來到鄭州。20年地產之路,他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和進步;20年紮根河南,慢慢與豫地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