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放大器這9大性能指標都不清楚,還怎麼做射頻工程師?

2021-02-15 電子發燒友網

射頻放大器,根本上是我們射頻系統中的正反饋系統,一般位於發射鏈路上。由於考慮無線傳輸的鏈路衰減,發射端需要輻射足夠大的功率才能獲得比較遠的通信距離。因此,射頻放大器主要負責將功率放大到足夠大後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是通信系統中的核心器件。


那麼對於如此重要的器件來說,射頻放大器又有哪些主要類型呢?


1)從工作頻帶分類
按工作頻帶分類,可以分為窄帶射頻功率放大器和寬帶射頻功率放大器。窄帶射頻功率放大器一般都採用選頻網絡作為負載迴路,例如LC諧振迴路。寬帶射頻功率放大器則不採用選頻網絡作為負載迴路,而是以頻率響應很寬的傳輸線作為負載。


2)從匹配網絡性質分類
根據匹配網絡的性質,可將功率放大器分為非諧振功率放大器和諧振功率放大器。非諧振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網絡是非諧振系統,例如高頻變壓器、傳輸線變壓器等非諧振系統,它的負載性質呈現純電阻性質。而諧振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網絡是諧振系統,它的負載性質呈現電抗性質。


3)按電流導通角分類
按照電流導通角,射頻功率放大器可以分為A類、AB類、B類、C類、D類、E類等。這些類別區別大家可以參見如下的表格



放大器的分類中,我們經常說的還是按導通角分的A到E類的放大器。丙類工作狀態的輸出功率和效率是這幾種工作狀態中最高的,射頻用的放大器大部分工作於C(丙)類。


放大器的分類就已經如此複雜,可見主要性能指標肯定不會簡單,實際上也是這樣。


放大器的主要指標如下:
1. 工作頻率範圍
一般來講,是指放大器的線性工作頻率範圍。如果頻率從DC開始,則認為放大器是直流放大器。


2. 增益
工作增益是衡量放大器放大能力的主要指標。增益的定義是放大器輸出埠傳送到負載的功率與信號源實際傳送到放大器輸入埠的功率之比。
增益平坦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整個工作頻帶範圍內放大器增益的變化範圍,也是放大器的一個主要指標。


3. 輸出功率和1dB壓縮點(P1dB)




參見上圖,當輸入功率超過一定量值後,電晶體的增益開始下降,最終結果是輸出功率達到飽和。當放大器的增益偏離常數或比其他小信號增益低1dB時,這個點就是大名鼎鼎的1dB壓縮點(P1dB)。一般說放大器的功率容量,就是拿1dB壓縮點來表示的了。


4. 效率
由於功放是功率元件,需要消耗供電電流。因此功放的效率對於整個系統的效率來講極為重要。功率效率是功放的射頻輸出功率與供給電晶體的直流功率之比。ηp=射頻輸出功率/直流輸入功率


5. 交調失真(IMD)
交調失真是指具有不同頻率的兩個或者更多的輸入信號通過功率放大器而產生的混合分量。這是由於功放的非線性特質造成的。其中,由於三階交調產物離基波信號特別近,影響最大,因此交調產物中最著重考慮的就是三階交調。三階交調產物越低越好。


6. 三階交調截止點(IP3)
圖2中基波信號輸出功率延長線與三階交調延長線的交點稱為三階交調截止點,用符號IP3表示。IP3也是功放非線性的重要指標。當輸出功率一定時,三階交調截止點輸出功率越大,功放的線性度就越好。


7. 動態範圍
功放的動態範圍一般是指最小可檢測信號到線性工作區最大輸入功率之間的差值。自然,這個值肯定是越大越好。


8. 諧波失真

當輸入信號增加到一定程度後,功放會由於工作到了非線性區產生一系列諧波。對於大功率放大器系統中,一般需要用濾波器將諧波降到60dBc以下。


9. 輸入/輸出駐波比
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表明功放和整個系統的匹配程度。輸入、輸出比變壞會導致系統的增益起伏和群時延變壞。但是高駐波比的功放是比較難以設計的,一般的系統中,都會需要要求功放的輸入駐波比低於2:1。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電子發燒友網轉載僅作為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對該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如有異議,歡迎聯繫電子發燒友網。

兄弟號,深閱讀,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菜鳥入門:射頻工程師必須掌握的「工作語言」
    基本原理,清楚測試的內容,並懂得選用最適合 的儀器完成這些測試工作。問題是,大多數從事低頻應用(工作頻率在1MHz以下)的工程師不太熟悉高頻的應用特點。  類似的,如果設計者關注器件的噪聲功率,那麼也需要使用這 樣的射頻分析儀。其他一些需要頻譜分析儀或矢量信號分析儀的例子包括:測試互調失真、三階截斷、功率放大器或功率電晶體的1dB增益壓縮、器件的頻率響應 等。  測試那些涉及數字調製信號的發射機或放大器就需要使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調製信號進行解調。矢量信號分析儀能夠測量出某個器件產生了 多大的調製失真。
  • 七年RF電路設計達人,揭秘如何成為合格的射頻工程師?
    比如,如果一個職位是「微波工程師」或「射頻工程師」,而這個公司是做通信設備的,那麼其工作內容應該是小信號的低噪聲放大器、頻率合成器、混頻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單元電路和電路系統的設計工作;如果一個職位是「射頻工程師」,而這個公司是做RFID的,那麼要不就是做微帶天線和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頻率合成器的設計工作(900MHz以上的高頻段),就是僅僅做電場天線和功率放大器的設計工作(30MHz
  • 你真的了解射頻放大器?驚呆,竟然有這3大分類!
    在發射機的前級電路中,調製振蕩電路所產生的射頻信號功率很小,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放大一緩衝級、中間放大級、末級功率放大級,獲得足夠的射頻功率以後,才能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為了獲得足夠大的射頻輸出功率,必須採用射頻功率放大器。
  • 射頻功率放大器(RF PA)概述
    在發射機的前級電路中,調製振蕩電路所產生的射頻信號功率很小,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放大(緩衝級、中間放大級、末級功率放大級)獲得足夠的射頻功率以後,才能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為了獲得足夠大的射頻輸出功率,必須採用射頻功率放大器。在調製器產生射頻信號後,射頻已調信號就由RF PA將它放大到足夠功率,經匹配網絡,再由天線發射出去。
  • 同軸變換器原理及射頻功率放大器寬帶匹配設計
    這就需要對射頻功放進行寬帶匹配設計,寬帶功放具有一些顯著的優點,它不需要調諧諧振電路,可實現快速頻率捷變或發射寬的多模信號頻譜。同軸變換器具有功率容量大、頻帶寬和屏蔽性能好的特性,可廣泛應用於HF/VHF/UHF波段。
  • 射頻晶片是什麼_射頻晶片的用途是什麼
    射頻晶片架構包括接收通道和發射通道兩大部分。對於現有的GSM和TD-SCDMA模式而言,終端增加支持一個頻段,則其射頻晶片相應地增加一條接收通道,但是否需要新增一條發射通道則視新增頻段與原有頻段間隔關係而定。對於具有接收分集的移動通信系統而言,其射頻接收通道的數量是射頻發射通道數量的兩倍。這意味著終端支持的LTE頻段數量越多,則其射頻晶片接收通道數量將會顯著增加。
  • 射頻技術和無線電怎樣聯繫起來?雙射頻接收器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案
    例如,功率放大器(PA)線性化技術,如數字預失真(DPD),對基站的性能至關重要,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展。因而,軟體無線電方法成為基站設計和維持長期支持性的理想選擇。   儀器的根本變革   與此同時,軟體無線電架構正日益廣泛地應用於無線行業,射頻測試和測量設備正在經歷一個重大的轉折。
  • 射頻晶片國產替代來臨(附射頻晶片產業鏈)!
    全面屏的普及, 緊湊的機身設計, 智慧型手機留給天線的空間尺寸不斷受到限制, 這導致天線系統的整體效率降低, 需要天線調諧開關提高天線對不同頻段信號的接收能力, 天線調諧開關的重要性和需求也日益增長。相較普通開關, 天線調諧開關有著極高的耐壓要求, 同時導通電阻和關斷電容對性能影響極大, 由此對產品提出了極高的設計和工藝要求。
  • 射頻電路設計要點最全匯總
    如下圖,是射頻功率放大器(PA,Power Amplifier)的周圍器件的擺放,我們看到,元器件之間的距離很小。電源電路不管形式有多複雜,其大電流環路都要儘可能小。電源線和地線總是要很近放置。  (2)如果電路中使用了開關電源,開關電源的外圍器件布局要符合各功率回流路徑最短的原則。濾波電容要靠近開關電源相關引腳。 使用共模電感,靠近開關電源模塊。  (3)單板上長距離的電源線不能同時接近或穿過級聯放大器(增益大於45dB)的輸出和輸入端附近。
  • 射頻功率放大器進階篇-線性度和效率之間的永恆矛盾
  • 淺析5G通信產業鏈之天線與射頻
    ▌射頻器件的分類射頻器件按功能分類,主要包括濾波器、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雙工器、合路器和射頻開關等。濾波器是為移動通信設備中選擇特定頻率的射頻信號的器件,用來消除幹擾雜波,讓有用信號儘可能無衰減的通過,對無用信號儘可能的衰減。
  • 全面詳解射頻技術原理電路及設計電路
    射頻技術—電路的組成和特點  下面,將針對圖方框圖中的低噪聲放大器(LNA)討論一般射頻電路的組成和特點。  放大模塊一般採用電晶體的共射極結構,其輸入阻抗必須與位於低噪聲放大器前面的濾波器的輸出阻抗 相匹配,從而保證最佳傳輸功率和最小反射係數,對於射頻電路設計來說,這種匹配是必須的。此外,低噪聲放大器的輸出阻抗必須與其後端的混頻器輸入阻抗相匹 配,同樣能保證放大器輸出的信號能完全、無反射的輸入到混頻器中去。
  • 5G射頻市場進入爆發期,卓勝微、紫光展銳和慧智微國產廠商如何突圍?
    (電子發燒友網報導 文/章鷹)2021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今年智慧型手機的產量將達到13.6億部,同比增長9%。該機構還預測,2021年全球5G智慧型手機的總產量將約為5億部。5G手機出貨量大增也預示5G手機產業鏈中的射頻市場即將進入高速增長期。
  • 射頻電路阻抗匹配原理
    對電子設備互連來說,例如信號源連放大器,前級連後級,只要後一級的輸入阻抗大於前一級的輸出阻抗5-10倍以上,就可認為阻抗匹配良好;對於放大器連接音箱來說,電子管機應選用與其輸出端標稱阻抗相等或接近的音箱,而電晶體放大器則無此限制,可以接任何阻抗的音箱。
  • 5G或推動射頻前端大變局
    據市調機構 YoleDevelopment 統計與預測,射頻前端市場將以 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有望到 2025 年達到 258 億美元。加上 5G 技術的助力,射頻前端市場的重要性和市場紅利不言而喻,因而近來射頻前端領域湧現了不少重大事件。
  • 超高頻射頻識別系統讀寫器設計方案
    可用來跟蹤和管理幾乎所有的物理對象,在工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交通運輸控制管理、防偽及軍事等眾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按照工作頻段的不同,RFID系統還可以分為低頻(135kHz以下)、高頻(13.56MHz)、超高頻(860~960MHz) 和微波(2.4GHz以上)等幾類。
  • 羅德與施瓦茨擴展其射頻和微波信號發生器頻率範圍至67 GHz
    模擬微波信號發生器支持航空航天與國防、無線通信、半導體等相關應用領域。R&SSMA100B是未來所有微波應用領域的一項可靠投資,也是表徵微波組件、器件和系統的理想儀器。40GHz儀器覆蓋所有主要雷達波段,67GHz儀器工程師擁有的這個信號源可以覆蓋用於非常高吞吐量衛星饋線鏈路的新興Q/V波段。
  • 射頻電子電路設計圖集錦TOP8 —電路圖天天讀(135)
    高穩定度的LNA  cascode結構在射頻LNA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當工作頻率較高時由於不能忽略MOS管的寄生電容Cgd,因而使得整個電路的穩定特性變差。對於單個電晶體可通過在其輸入端串聯一個小的電阻或在輸出端並聯一個大的電阻來提高穩定度,但是由於新增加的電阻將使噪聲值變壞,因此這一技術不能用於低噪聲放大器。
  • 一文看懂國產射頻濾波器
    其中,射頻前端由一系列組件構成,包含功率放大器(PA)、濾波器(Filters)、開關(Switch)、雙工器(Diplexer/Duplexer,由2個濾波器組成)、低噪聲放大器(LNA)等,分別對應不同的射頻信號處理功能。
  • MaxLinear與NI合作,簡化5G網絡寬帶功率放大器的驗證
    近日,MaxLinear 和NI 宣布將MaxLinear的雙頻射頻功率放大器(PA)線性化算法集成到NI的RFIC測試軟體中。這一集成可以對新的寬帶蜂窩網絡基礎設施的功率放大器設計進行廣泛的驗證,從而提高功率效率並降低非線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