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物學期刊《細胞》:羊駝血或是治療新冠肺炎的關鍵

2020-12-18 觀察者網

【編譯/觀察者網 齊倩】新冠病毒持續肆虐,幾個月間已造成全球超26萬人死亡,確診感染者累計高達374萬。面對疫情,全世界各國都在研發新冠疫苗,尋找可行的治療方法。

我國新冠疫苗研究進展迅速,截至4月27日,已有4個新冠疫苗進入人體實驗階段。另一邊,美國著名生物學期刊《細胞》於5月5日公布新冠病毒「抗體療法」的最新研究進展:

一隻名叫溫特(Winter)的羊駝血液中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抗體,或成為對抗新冠病毒的關鍵。

羊駝溫特,《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在論文《利用單域抗體(VHHs)有效中和β新冠病毒的結構基礎》中,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指出,S蛋白在病毒與宿主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及介導膜融合的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成為冠狀病毒入侵細胞的武器。因此,S蛋白成為戰勝病毒的「脆弱目標」。

溫特是一隻4歲的可可色美洲羊駝,與其他130隻羊駝一起生活在比利時的一個研究農場。在新冠病毒抗體實驗中,她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抗體。即使含量十分微小,但在實驗室測試中,這種抗體在阻止新型冠狀病毒進入並感染細胞方面顯示出了初步希望。

該研究團隊在報告中稱,溫特血液中微小抗體可被用來提取一種新的抗體,即單域抗體(VHHs)。該抗體的晶體結構決定了,它可以深入身體的各個角落和縫隙,在體內緩慢降解;可以與分布在新型冠狀病毒表面的S蛋白質結合,「中和」其潛在危害。

報告指出,這項研究雖然還處於初步階段,但如果該結果在動物和人體實驗中得到證實的話,它為治療新冠病毒提供了一個可能性。

《細胞》5日發表研究論文

值得一提的是,人類對於冠狀病毒的抗體研究始於上世紀,並據此研發了治療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試驗性療法。早在2016年,溫特和其他百餘只羊駝被選為針對冠狀病毒的實驗體,工作人員給她注射了提取自SARS和MERES的S蛋白。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生丹尼爾·拉普(Daniel Wrapp)說,當時他們在溫特的血液中分離出抗體,其中一種抗體顯示出了中和MERS的潛力,另一種抗體則可以中和SARS。

當新型冠狀病毒出現時,他們又開始了新的試驗。拉普表示,很快,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抗體,即VHHs抗體,這種抗體能夠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結合併使其失效。

拉普說,溫特是從羊群中隨機挑選出來參加這項研究的,「她可以說是這個領域的超級明星」。

羊駝免疫接種單域抗體分離結構特性新冠病毒交叉反應,圖自《細胞》

《華盛頓郵報》6日指出,在一些專家看來,抗體療法已經成為對抗新冠病毒最有希望的武器之一。抗體療法成為美國乃至全球科學家的研究重點:

一些科學家正在將實驗室小白鼠暴露於冠狀病毒的S蛋白中,並研究新冠肺炎病癒者的血液,以確定傳統的抗體藥物。此外,美國部分醫院已經開始利用自然產生的抗體——治癒者血漿來治療病人。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前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4月份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稱,抗體藥物「可能是近期取得重大成功的最佳機會」。

與此同時,我國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究也在加緊進行,進展順利。4月27日,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件。這是中國生物獲批臨床的第二個新冠滅活疫苗,也是我國第四個獲批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疫苗。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公示】細胞生物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結果公示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承擔中國科協《分領域發布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實施方案(試行)》,在中國科協的統一部署下,發揮學會同行評議功能以及在主辦期刊上的經驗
  • 關於發布《細胞生物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的公告
    關於發布《細胞生物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的公告 2020-12-15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羊駝真的是新冠患者救星!科學家證實其特殊抗體可以中和新冠病毒
    羊駝真的是新冠患者救星!之前曾發表在權威生物學雜誌《細胞》上的文章稱,羊駝可能是治療新冠肺炎的希望所在,最新的實驗證明,這是真的。今年4月,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比利時根特大學的研究小組研究了一隻名叫「溫特」(Winter)的美洲駝,主要目標是它身上的一種抗體。研究人員發現,當大羊駝的免疫系統檢測到細菌和病毒等外來入侵者時,這種動物(包括羊駝等其它駱駝類)會產生2種抗體:一種與人類抗體相似,另一種只有人類抗體的1/4大小。
  • 酮體有望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Med是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新推出的一本醫學期刊,發表貫穿臨床和轉化研究整個過程的變革性循證科學——從大規模臨床試驗到具有顯著功能影響的轉化研究,為我們理解疾病提供新穎的見解。美國巴克衰老研究所的一篇綜述文章討論了酮體作為治療新冠肺炎、季節性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備選潛力。
  • 乳腺生物學領先期刊推薦 | Journal of Mammary Gland Biology and...
  • ...連花清瘟獲批治療新冠肺炎 美國藥企欲開發幹細胞療法治療COVID...
    LY01008為安維汀®(Avastin®)的生物類似藥,用於治療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和轉移性結直腸癌。【連花清瘟獲批治療新冠肺炎】4月14日午間,以嶺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和全資子公司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下發的連花清瘟膠囊和連花清瘟顆粒關於新增適應症申請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根據批件相關內容,上述兩藥品在原批准適應症基礎上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新適應症的批覆。
  • 酮體有望用於治療新冠肺炎_身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Med是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新推出的一本醫學期刊,發表貫穿臨床和轉化研究整個過程的變革性循證科學——從大規模臨床試驗到具有顯著功能影響的轉化研究,為我們理解疾病提供新穎的見解。美國巴克衰老研究所的一篇綜述文章討論了酮體作為治療新冠肺炎、季節性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備選潛力。
  • 中國原創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RevImmune公布T細胞生長因子CYT107治療新冠肺炎的II期試驗
    今天宣布已啟動「ILIAD」II期試驗,用於治療新冠肺炎。許多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的重點是減少常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發生並可能造成實質性損害的高炎症期。然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高炎症期通常是暫時的,隨後往往是免疫衰竭和T細胞喪失的階段。使用CYT107治療的目的是大幅度增加免疫T細胞的數量,糾正免疫衰竭。 CYT107是人類T細胞主要生長因子白介素-7 (IL-7)的一種治療形式。
  • 醫學英語:細胞生物學名詞解釋
    細胞(cell)   細胞是由膜包圍著含有細胞核(或擬核)的原生質所組成, 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也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能夠通過分裂而增殖,是生物體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的基礎。細胞或是獨立的作為生命單位, 或是多個細胞組成細胞群體或組織、或器官和機體;細胞還能夠進行分裂和繁殖;細胞是遺傳的基本單位,並具有遺傳的全能性。   2.
  • 細胞和分子醫學熱門期刊JCMM主編訪談:給中國作者的建議
    他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的卡羅爾戴維拉醫藥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懷特海德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修讀博士後。目前,他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魯汶大學擔任細胞與分子生物學教授,負責德·迪夫研究所的細胞信號和分子血液學部門。他也是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的成員。
  • 生物學領域高質量SCI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選擇期刊你還是只看影響因子嗎?那麼今天,你可能需要重新審視一下了?我們給大家分析一本生物學領域SCI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1 期刊介紹在真核細胞生物學和生理學領域發表高質量的原創研究文章和評論 ,重點關注那些採用分子機制方法研究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文章。
  • 細胞因子風暴——新冠肺炎的「奪命幫兇」
    點擊查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賽先生撰文 | 秦芳菲責編 | 李珊珊新冠肺炎有時候是一種奇怪而悲慘的模式:病人在生病的第一個星期有些掙扎,甚至可能開始感覺有所好轉。
  • 【健康界周刊】連花清瘟獲批治療新冠肺炎 美國藥企欲開發幹細胞...
    LY01008為安維汀(Avastin)的生物類似藥,用於治療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和轉移性結直腸癌。 【連花清瘟獲批治療新冠肺炎】4月14日午間,以嶺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和全資子公司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下發的連花清瘟膠囊和連花清瘟顆粒關於新增適應症申請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根據批件相關內容,上述兩藥品在原批准適應症基礎上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新適應症的批覆。
  • 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獲批新增新冠肺炎治療功能
    河北新聞網4月14日訊(通訊員孫陽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今天,以嶺藥業和其子公司北京以嶺藥業收到國家藥監局的通知,其中明確,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獲批在原批准適應症的基礎上,「功能主治」一項增加了「在新冠肺炎的常規治療中,可用於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用法用量」一項增加了
  • 誰會成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27種關鍵蛋白或能「未卜先知」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在2日發表在《細胞系統》雜誌上的研究中,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和德國柏林夏裡特醫學院(Charite Universitaetsmedizin Berlin)的科學家已經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中發現了27種關鍵蛋白,稱這些蛋白可以作為患者患病嚴重程度的預測生物標誌物
  • 俄羅斯:首次獲得可中和新冠病毒抗體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莫斯科7月15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成功地從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獲得了一種可以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據俄塔社報導,這是俄科研人員首次獲得能夠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
  • 2篇《科學》論文揭示曼氏血吸蟲的弱點,有助開發治療血吸蟲病的新...
    在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的領導下,兩項新的研究闡明了血吸蟲---引起鮮為人知的熱帶疾病血吸蟲病的寄生性扁蟲---的生物學特性和潛在的弱點。這一發現可能會改變這種每年導致高達25萬人死亡的疾病的進程。
  • 26年影響因子長6倍,國產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創造奇蹟
    6月13日,美國湯森路透公司旗下的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發布了2016年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該年度報告提供了包括期刊影響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s ,簡稱JIF)在內的多種年度期刊度量指標。報告中涵蓋全球81個國家和地區234個學科的11365個學術期刊。
  • 首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成果:4例重症患者出院
    近期,《藥物評價研究》期刊發表了一篇《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研究》文獻,這是首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機制研究成果,論文第一作者為劉廣洋,主要闡述了間充質幹細胞(MSCs)治療新冠肺炎的機制與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