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從「武神」到「財神」

2021-02-13 關氏家譜網

★雪域西藏:珠穆朗瑪關帝廟向世界徵集楹聯

從東漢末年勇冠三軍的名將,到如今賜與和護佑財富的「財神」,在歷史演進之中,關羽的形象也有不小的「跨界」之變化。那麼,這樣的變化是基於什麼發生的呢?在變化過程中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歷史記載呢?

1、東漢名將「義絕」今古

關羽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武將,早年跟隨劉備,忠心耿耿,徵戰沙場,戰績彪炳。史書《三國志》稱關羽「萬人之敵」「勇而有義」「熊虎之將」「勇冠三軍」,水淹七軍之後,更是「威震華夏」。

而在影響巨大、廣為流傳的《三國演義》中,關羽更是被塑造為忠義無雙、義薄雲天的大丈夫典型,留下了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夜讀春秋、掛印封金、過關斬將、義釋曹操、單刀赴會、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膾炙人口的故事。

義是關羽身上最突出的美德,被清代評論家毛宗崗稱為「義絕」。毛宗崗在《讀三國志法》中評說:「歷稽載籍,名將如雲,而絕倫超群者莫如雲長。青史對青燈,則極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則極其英靈。秉燭達旦,人傳其大節;單刀赴會,世服其神威。獨行千裡,報主之志堅;義釋華容,酬恩之誼重。做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霽月光風。心則趙抃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過之,意則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嚴正過之。是古往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

2、北宋時期始稱「財神」

北宋時期,由於朝廷的褒崇,關羽不僅成為號召人們對抗金兵的忠勇楷模,也開始向求雨祈晴、拯救生靈的護國佑民之神轉化。

當時,佔到朝廷年財政收入六分之一的解州鹽池發生災變。據說,龍虎山張天師推舉關羽討伐蚩尤,「如此五日,方雲收霧散,天晴日朗,鹽池水如故」。鹽池恢復了生產,北宋王朝由此躲過了這場「財政危機」。

對此,明代文學家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也有記載:池水平若鏡,鹽複課矣。帝召虛靜勞之,曰:「關帥可得見乎?」曰:「可。」俄而見大身克庭,帝懼,拈一崇寧錢投之,曰:「以為信。」明日,封崇寧真君。

從戰蚩尤受封崇寧真君開始,關羽在廣為信仰的「軍神」「戰神」之外,又多了一個「國家經濟財富保護神」的身份,北宋時期「財神」形象初現。

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荊州《加封英濟王碑記》記錄了官方認同的關公靈驗事跡:「邦人於王,食焉必祀,事焉必諮。奚求弗獲,奚禱弗應。曰雨而雨,曰陽而陽,王之力也。疫癘不作,饑饉不臻,王之恩也。盜賊屏息,田裡舉安,王之蔭隱也。」

由此,關羽解除旱澇、增進生產、庇佑商旅、保財廣富等「財神」所具有的職能在宋代得到了完善,並延續至明清兩代。

3、商幫助力崇信日隆

唐代末年以江河運輸糧食的船家組成的漕幫,成為類似現代的商會性質的傳統商幫。宋元時期,大運河上最早出現了商旅護佑神祠——關尉神祠。漕幫信奉關羽的義烈神勇、顯聖護民,也極力推崇關羽的忠誠義氣,將關羽視為商幫的行業保護神和商神。這也是漕幫等眾多傳統商幫以及後世的「江湖社會」以商神崇拜祭祀關公的開始。

明清時期,晉商遊走天下,闖蕩江湖,需要彼此照應,共同面對困難,因此就經常仿照關公桃園結義,而結成同鄉會,或異姓兄弟聯盟,將關公忠誠和義氣的美德廣為流傳。由於將關公作為出外行商的精神偶像和保護神,晉商生意做到哪裡,關廟、會館就建到哪裡,並以關廟為中心,設供戲樓、聚集拜祝。

而晉商在商業上的成功,也促使其他地方的生意人紛紛效仿,人們越來越相信,關公是一位能夠保佑財源廣進的財富之神。

胡孚琛主編的《中華道教大辭典》稱:「明清以來,關帝信仰已不囿於教門……關聖帝君既是武神,又是財神,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庇護商賈,招財進寶之職能,且法力無邊。」

4、關公信仰助益商道

關公身上所折射出的忠誠信義、義薄雲天等人格精神迎合了商家心理所需,成為他們向世人彰顯商業道德的一面鏡子。只有講誠信講義氣講品格,將人際關係及商業倫理的關係處理好,才能得到財富。關公代表了商業道德最基本的誠信與承諾,代表了商業合作的忠心義氣、相互扶持,也代表了商業道德和商業倫理的最高準則。

同時,在日常的商業交往中,商人們也希望商業合作者能夠堅守誠信,坦誠公道地進行交易,雙方都把關公奉為「財神」,來維護傳統的道德秩序和商業秩序。若有任何一方背信棄義,關公也將作為裁決人,對失信方進行嚴懲,嚴重者將被驅離商會或各種商業平臺,失信方也將失去所有的合作機會而無法翻身。

傳統商幫將關公敬奉為「財神」,有助於培養商人履行良好商業道德的自覺意識,提升商人道德素養,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商業倫理新秩序,使商業信譽與品牌發展相得益彰,塑造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以義取利--武財神!

★為什麼那麼多人拜關公

★關公為何是求財闢邪的最佳財神

相關焦點

  • 跟「財」八不靠邊的關羽,怎麼會成為民間信奉的「財神」了呢?
    關羽形象一,且不論關羽的功過是非,只說生前與「財」幾無關聯的一介武夫,怎麼被後世供為財神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關羽在民間被奉為財神,是明清時期的事。明清時期,晉商比較活躍,清軍入關後得到晉商的鼎力支持,更使晉商的勢力在全國迅速漫延,到了清代康乾時期,達到頂峰。做為晉商的解縣(運城)鄉祖和精神偶像,關羽的地位得以飛速提升,而不單單是一位武神,變成了對一切跟「發財」有關的所有事情的保護神。每家晉商的家中或者商號裡,都要供上一尊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像。
  • 武財神與偏財神分別是誰?
    (2) 關公    關公即關羽,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的作者說:「關公被人視為武神、財神及保護商賈之神。
  • 大年初二迎財神 盤點世界各地的財神
    二、"文財神"比幹、範蠡舊時財神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人家各有所司。尚文的人家供奉文財神,尚武的人家敬祀武財神,文武之道雖不同,卻都各有財發。除了武財神趙公明外,還有文財神比幹。民間年畫中,比幹的神像為文官打扮,頭戴宰相紗帽,五綹長鬚,手捧如意,身著蟒袍,足登元寶。
  • 「武聖」關羽PK「武神」趙子龍,到底誰更名副其實……
    趙子龍劇照 今天我們不談呂布,也不談其他人,就對比一下人氣最高的兩位武將:關羽和趙雲。民間的說法,大都認可趙雲是僅次於呂布的存在,而關二爺似乎略遜一籌。但是在正史上,關羽的地位實際上要高於趙雲。 演義為了吸引讀者,往往虛構一些故事來增加作品的精彩程度,比如:「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等。斬顏良是有的,但是關羽有偷襲之嫌,如果雙方正面硬槓,關羽未必能斬顏良。當然,不懼千軍萬馬,敢去直取顏良,至少說明關羽藝高人膽大,硬實力無需懷疑。
  • 武聖關羽和武神趙雲,誰更勝一籌?諸葛亮說了這麼一句話
    武聖關羽和武神趙雲,誰更勝一籌?諸葛亮說了這麼一句話 原標題:武聖關羽和武神趙雲,誰更勝一籌?
  • 為何商家都要供奉關羽為「武財神」?原因是這樣
    關羽被尊崇為忠義的化身,全國各地關帝廟眾多,甚至數量會多於孔廟,關羽還被封為武財神受到商人的尊崇。在歷史中關羽的形象被塑造得十分豐富,其成長曆程也十分精彩,關羽的出場就奠定了其英雄形象外在的一面,此後關羽便成為《三國演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終於知道關羽雕像為什麼都是閉著眼了!原因很可怕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
  • 關羽為何被奉為武財神?他算帳能力很強麼?忠義的品質才是關鍵
    很多人說關羽是在清朝的時候,地位才被拔高的,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早在北宋宋徽宗時期,關羽的地位就已經開始被提拔起來了,宋徽宗加封他為義勇武安王。到了元朝的時候,元順帝更是將他加封為義勇武安英濟王崇寧護國真君。這地位顯然已經很了不起了,可是明朝時期覺得這樣還不夠。
  • 武財神
    全國的財神廟宇舉不勝舉,從通都大邑到窮鄉僻壤,從商家廠家到農家小舍,大多供奉趙公明,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年除夕吃餃子(象徵元寶),然後徹底不眠等待凌晨接財神。半夜時分,由貧寒子弟、街頭小販等裝扮財神,帶上財神畫張,穿街走巷,挨門沿戶叫賣:送財神了。一個除夕夜,有時一家接十幾張財神。財神到家,越過越發。祭祀趙公明,還有農曆大年初一爭燒頭炷香的習俗。
  • 八卦一下歷史上傳說中的財神……
    「破五」是指過年禁忌多多,到了年初五,諸多的禁忌皆可破。傳說也是財神的生日,因此各地有「迎財神」的習俗,不知道小夥伴們對財神了解多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傳說中的幾大財神,順便宣揚一下中國傳統文化
  • 五路財神都是誰?(長知識)
    財神,一般認為      有所謂「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幹、範蠡,「武財神」關羽,      「偏財神」五路神、利市仙官,「準財神」劉海蟾。這些財神,又可分為文財神      和武財神兩大類,最為人們熟知的財神,則是「正財神」趙公明。
  • 終於知道關羽雕像都是閉著眼了!原因還挺嚇人的!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
  • 守信忠誠一代武將關羽,卻被商人追捧,供奉為財神
    《三國志》: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關羽是三國時期家喻戶曉的名將,他是一個忠義之人,重承諾守信用,對劉備忠心耿耿與劉備同甘共苦多年,五虎上將之首。在小說之中將關羽的英雄事跡以故事情節的方式展現,慢慢的他好像變成了一個神人在民間非常受推崇被稱之為關公。古代商人還建造了一座春秋祠,是一座非常高大的會館,建築主要就是祭祀關公,為什麼商人對關公有這麼大的崇拜和信仰呢?
  • 正月初五迎財神,財神爺們都是誰呢?
    王亥是商朝先祖,他發明了牛車,用牛車拉著貨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開始促使農牧業迅速發展,使商部落得以強大。王亥開創了商業貿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從事貿易活動的商部落人稱為「商人」,把用於交換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從事的職業叫「商業」。東路財神:比幹。別稱文曲星、文財神。
  • 初五 ▏迎財神,開財運,但哪個時辰迎財神最好?
    中國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分別是:中斌財神:王亥(中),文財神:比幹(東)、範蠡(南),武財神:關公(西)、趙公明(北)。還有其它四方財神:端木賜(西南)、李詭祖(東北)、管仲(東南)、白圭(西北)。以上曾被道教分為"四面八方一個中"的財神陣容。如今,為了迎合大家的心理需要,還推出了網絡財神和電子財神等形式。
  • 說說財神趙公明是如何演變成五路財神之後又轉變成九路財神的?
    財神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沒有具體的考究,而第一位財神是誰各地的說法也不同,這些都沒有文字記載。傳說,人類從原始社會不斷的發展,有了金錢的出現,於是玉皇大帝便委派一個神去人間掌管錢財。玉皇大帝就把曾經是瘟神的趙公明,委派到人間去。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多,趙公明一個神有些管理不過來,就去找玉皇大帝說:「下界人口在不斷的增多,疆土也在變大,小神實在是顧暇不及。」玉帝聽了稟報,便把曾經是趙公明的四位手下,蕭生、曹寶、陳九公、姚少司派下去,並讓他們每個人守護一方。
  • 【武將解析】武神關羽屬性解析
    中國人對關羽的崇拜或許與歷代帝王對關羽的多次加封離不開關係,儘管在關羽死後數百年後還沒有成為成為世人眼中的「武聖」,但是關羽「萬人敵」之勇也頗受武將認可
  • 正月初五接財神,文武四大財神,二十偏神,千萬別接錯了
    「財神到財神到,好心得好報;財神話財神話 搵錢依正路;財神到財神到,好走快兩步;得到佢睇起你, 你有前途!」當年,香港歌星林子祥演唱的這首喜氣洋洋的《財神到》,每到春節時就響滿大街小巷,傳遞著人們對發財致富的渴望和祈福。
  • 今天,這樣迎財神!去晦氣,行大運!
    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每每提到正月初五時,人們總會想到「接財神」這一習俗,那麼問題來了,接財神究竟接的是何方神聖呢?
  • 關羽從歷史人物,到文學形象,羽化登仙,成為世人崇拜的對象
    關公,關羽,從歷史人物,到文學形象,再到宗教神靈,逐漸羽化登仙,成為世人崇拜的對象。歷史上,他是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雅號「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勢力逐漸壯大後,長期鎮守荊州。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