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忠誠一代武將關羽,卻被商人追捧,供奉為財神

2020-12-23 朋博嫋嫋呀

《三國志》: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

關羽是三國時期家喻戶曉的名將,他是一個忠義之人,重承諾守信用,對劉備忠心耿耿與劉備同甘共苦多年,五虎上將之首。在小說之中將關羽的英雄事跡以故事情節的方式展現,慢慢的他好像變成了一個神人在民間非常受推崇被稱之為關公。古代商人還建造了一座春秋祠,是一座非常高大的會館,建築主要就是祭祀關公,為什麼商人對關公有這麼大的崇拜和信仰呢?

關雲長畫像

所處政治環境推動

古代的商人和現如今的商人地位是有所不同的,因為古時候是重農抑商的政治思想,雖然他們有錢,但是在政治方面卻是最受鄙視的。在奴隸社會時事剝削受到剝削和壓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生意興隆河吉祥如意是他們所期望的也是渴望的而關於是一個驍勇善戰之人,並且在民間極為受推崇,所以商人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之下,以關羽為崇拜之人。

關雲長坐像

關羽死後的300多年之間,流傳著很多有關於他的英雄故事,在這一期間被神話了,不僅僅是一個驍勇善戰之人,還能夠降妖除魔,所以促進了關公信仰。除此以外還衍生出了關公在活著的時候對理財非常看重,所以是一個能夠幫助商人渡過難關,東山再起的人,便塑造起了這樣的形象,如同商人的保護神一般存在。

關雲長畫像

傳統文化和道德精神影響

關公會被神化是因為上人的需求,發展到明清時期,關公信仰在全國已經開始普及,而民間的商品活動和經濟極為繁榮,在這一時期商人逐漸增多產業發展以後便出現了財神。在民間還有文武之分,而關公這個角色是比較特殊的,有才華又守信用,尤其是守信用忠誠的精神被商人們所崇拜。

神化後的關雲長

因為商人在經商的過程當中摸索出一個道理,如果想要真正的將自己的產業發揚光大,在商界立足必須得到夥伴的信任,才能夠保證利益的長久,以誠信為本,便是商人的價值觀。而關羽便是守誠信之人,一諾千金的優秀品質,政府和商人對於神的一種需求。

總結:

所以也是受到了古時候環境的影響和商人內心當中對自己事業一帆風順的期盼,所以即使關公擅長打仗,但是卻受到商人的追捧。其實像關公這樣的人,無論是在什麼樣的年代,他的忠義仁勇的精神都影響著人們,而且關公的精神是中國民間信仰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如今沒有辦法衡量的價值。

參考文獻:

《三國志》

《關公崇拜研究》

《論明清時期的關公崇拜》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關羽:從「武神」到「財神」
    關羽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武將漕幫信奉關羽的義烈神勇、顯聖護民,也極力推崇關羽的忠誠義氣,將關羽視為商幫的行業保護神和商神。這也是漕幫等眾多傳統商幫以及後世的「江湖社會」以商神崇拜祭祀關公的開始。由於將關公作為出外行商的精神偶像和保護神,晉商生意做到哪裡,關廟、會館就建到哪裡,並以關廟為中心,設供戲樓、聚集拜祝。
  • 為何商家都要供奉關羽為「武財神」?原因是這樣
    關羽被尊崇為忠義的化身,全國各地關帝廟眾多,甚至數量會多於孔廟,關羽還被封為武財神受到商人的尊崇。在歷史中關羽的形象被塑造得十分豐富,其成長曆程也十分精彩,關羽的出場就奠定了其英雄形象外在的一面,此後關羽便成為《三國演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關羽到底有多高?
    而此後紅色更是忠心、忠誠的象徵,正所謂「赤膽忠心」。此外,《三國演義》中還描寫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在古代,臥蠶眉、丹鳳眼、長鬍鬚皆是美男子的重要標誌。關羽身穿的綠錦戰袍則是劉備贈與他的結拜信物,齊守成表示,綠袍應該也是後人們為配合他紅臉的一種後天加工。資料顯示東漢三國時期的「一尺」約等於今天的24.2釐米。
  • 武財神
    不僅是歷史人物,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演變為老百姓心目中的神像,也是古代各地商人修建山陝會館中正殿所坐神像(洛陽山陝會館以及社旗山陝會館),威風八面,丹鳳眼臥蠶眉,傳說關羽塑像不能怒目圓睜,如若神像眼睛全睜開就要殺人(此乃中原地區老百姓所傳揚千年來的說法),經過關羽的成名,隨後慢慢不僅被供奉為道教的神像,佛教也會追加關羽為護法神將(佛教另有韋陀量大護法一說)。
  • 太平禪寺供奉的財神有哪些?
    尤以觀音保平安,財神賜富貴而出名。南通有句俗語:廣教寺的勢至與大聖,太平寺的觀音和財神,就是由此而來。太平禪寺遂成騷人墨客嚮往之地,百姓大眾祈福之所,富商巨賈求財必到之處,新婚夫婦求子靈驗之寺。太平寺的財神殿裡面共供奉五路財神及關公,比幹,範蠡,何五路等九尊財神。
  • 關羽像前的沉吟
    從武將、忠臣、義士、財神到「關聖帝君」,關羽的文化符號逐漸升級,遵循著「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神化軌跡。自三國時代起,官方的宣揚與民間的崇拜使「關公」成為歷代文人創作的最佳原型,千秋萬代履行著中華民族道德先驅與文化榜樣的職責。真正史書上,對關羽的文字記載並不多見。《三國志》的觀點,「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 本是一敗將,卻被民間當「神仙」供奉,佛教道教都尊他為「財神」
    提起「聖人」這兩個字,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文聖孔子,此外還有一個人在民間與孔子其名,這個人就是「武聖」關羽,熟悉三國歷史的人都清楚,論謀略關羽遠不及諸葛亮司馬懿等人,論武力也不如呂布勇猛,那麼為什麼武將當中只有關羽流芳百世,脫凡入聖呢?
  • 一代新神換舊神,馬雲會是新一代的財神嗎?
    武有武聖關羽,文有文聖孔子,木匠也有自己的祖師爺魯班,戲曲班子拜唐明皇,幾乎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祖師爺,或者會找一位特別出名的進行跪拜,以保自己的手藝能夠傳承,以及養活一家大小,或者是自己手底下的一大幫子人。
  • 從關羽到關帝 | 記湖北文化行走之荊州關帝廟
    民間祭祀人物也是眾多,有何人如關羽般影響廣大?細想之下,真應溯源回流,好好思考。《三國演義》中,除了諸葛亮,最有魅力應是關羽: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水淹七軍,諸多故事膾炙人口。如今的關帝崇拜與小說息息相關,但歷史上的關羽是何形象?關羽是如何從一個人、武將慢慢化身為神、與民族文化的象徵呢?回溯《三國志·蜀書·關羽傳》,關羽生平極簡略,算上裴松之的注也不多。
  • 中華武財神關公--發財金(祈願闢邪發財)
    關公是兩千年來人們對於東漢一代名將關羽的尊稱。關羽,字雲長,生於公元一六0年,卒於公元二二0年。一生品德與精神歸納為:「忠」、「義」、「仁(信)」、「勇」。關公是「儒釋道」所共同尊崇的「神聖」。儒家尊關公為「武聖」;在佛教中關公被尊為「伽藍菩薩」;道家更是尊奉關公為「關帝」。
  • 為何關羽關雲長會被供奉在佛教呢?
    關羽關雲長一直以來都是民間傳說中忠義的代表,我國大江南北很多地方都在供奉關公。但為什麼在我國的佛教寺廟中也有關雲長的一席之地呢?而且關公在佛寺中被供奉在伽藍殿內。「伽藍」是梵文音譯過來的,意思是寺院。眾所周知,關羽是一位忠心耿耿的武將,但其忠心也只是針對蜀漢,為何會有守護寺廟的說法呢?這其實來自於傳說的演繹。傳說中,關羽被殺之後陰魂不散,在荊州一帶徘徊。到了隋朝,有一位叫作智的高僧雲遊至此。智高僧就是佛教八大宗裡天台宗的創始人。當時他來到玉泉山,見此處雖然是荒郊野嶺,卻也月影幽靜,可以建起道場,便於此落腳。智禪師經常在這裡念經,卻也因此驚動了當地的鬼神。
  • 武財神(關公)最催旺偏財呢?
    但因為中國人用得最多的還是武財神和貔貅,所以,奇門遁甲術就和大家一起來對比下這一神仙一神獸,到底誰最旺偏財?  大家知道關羽(關公)在去世之後被封為神,而且被封為武財神,在港臺片裡,不管是正經做生意的,警察,還是混黑社會的,都供奉著「關聖帝君",有人會好奇,為何關公也會被好偏財的人使用呢?這是什麼情況?關聖帝君是儒、釋、道三教共同的神祗,在三教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 警察拜綠袍,商人拜金袍,那什麼人拜紅袍關公?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集團旗下的第一猛將,也是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的結拜二弟。三國時代是繼春秋戰國之後我國的又一亂世,武將輩出群英薈萃,但是關羽依舊是當時時代最有名的將星之一。
  • 關羽為何被奉為武財神?他算帳能力很強麼?忠義的品質才是關鍵
    所以明神宗萬曆皇帝表示,你也別做什麼真君,直接給你個帝做做好了,於是關羽被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清朝對關羽的敕封,那也是毫不吝嗇,從嘉慶皇帝一直到光緒皇帝,不斷給關羽追封。光緒皇帝追封的最誇張,足有26個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 正月初五迎財神,財神爺們都是誰呢?
    《清嘉錄》記載: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即財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接財神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節日習俗。財神應該是深受大眾喜愛的神仙之一,因為老百姓最看重的就是日子過得安穩富足。那麼財神爺究竟是何許人也?
  • 跟「財」八不靠邊的關羽,怎麼會成為民間信奉的「財神」了呢?
    關羽形象一,且不論關羽的功過是非,只說生前與「財」幾無關聯的一介武夫,怎麼被後世供為財神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關羽在民間被奉為財神,是明清時期的事。做為晉商的解縣(運城)鄉祖和精神偶像,關羽的地位得以飛速提升,而不單單是一位武神,變成了對一切跟「發財」有關的所有事情的保護神。每家晉商的家中或者商號裡,都要供上一尊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像。來往經商的外地人,見到晉商供奉關羽發了財,跟著效仿,所以關羽就成了人們心中的「財神」了。其次,由於明清時期《三國演義》及由此衍生的戲劇等深受民眾喜愛,關羽的忠義深入人心。
  • 【文學】關羽是怎麼成為關帝的
    儒家奉關公為「武聖人」、「五文昌之一」的「文衡聖帝」。道教奉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中天玉皇、玄靈高上帝。佛教奉關公為「伽藍菩薩」、「護國明王佛」、「蓋天古佛」。民間尊關公為戰神、商神、財神等各種神祇於一身的「神上之神」。          千百年來,人們崇拜關公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世以仁,作戰以勇的精神,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關羽從歷史人物,到文學形象,羽化登仙,成為世人崇拜的對象
    朱元璋尊稱關羽是「戰神」,傳說借他的陰兵十萬打敗了敵軍;鬧水旱災患、疾疫滋蔓了,百姓們不安,更要拜關羽,求他顯靈捍禦水患、治病祛疫;文人也拜關羽,別看他是武將,卻認為他有儒將風範,求他保佑自己逢考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