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

2020-12-16 Lens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他們可以將生活中的小事變成一首首小詩。

以上來自小詩人姜二嫚

寫詩是孩子們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他們也將自己的童年留在了詩裡。成年人羨慕這樣童真的敘述,而這樣的表達是需要精心呵護的。

這是來自詩人北島給年輕朋友們的一封信

年輕的朋友們:

我和你們走在一起,未曾相識,如果遇上詩歌,恰似緣分。在人生的路上,你們正值青春年少,詩歌相當於路標,辨認方向,感悟人生,命名萬物,這就是命運中的幸運。回頭望去,我跟你們一樣年輕過,當年遇上詩歌,就像遇上心中的情人,而愛情,幾乎就是詩歌原初的動力。

每個出生長大的孩子,處在不同的階段,特別是青少年時期——更敏感更多變,突如其來,跨越不同的邊界,開拓想像力與創造性。我相信,當青春遇上詩歌,往往會在某個轉瞬之間,撞擊火花,點石成金,熱血沸騰,內心照亮,在迷惘或昏睡中突然醒來。

雪花和花瓣,早春和微風,細沙和風暴,每個孩子的感受都是獨特的,就像指紋那樣不可重複——這一切都是詩意,但還不是詩歌。換句話說,詩歌即形式,是由文字和音樂性等多種因素構成的。

十歲那年,我寫了第一首「詩」——從報紙雜誌上東抄西湊,儘管是陳詞濫調,但對我來說,由文字的排列和節奏,頭一次體會到觸電般的奇妙感覺。

在暑假,父親令我背誦古詩詞,多不解其意,幸好有音韻節奏引路。比如,杜甫的〈客至〉開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豁然開朗,心情愉悅。從小背誦古詩詞,歲月沓來,尚有佳句脫口而出——詩歌浸透在血液中。對兒童青少年來說,音樂性是打開詩歌之門的鑰匙。

三年前,我的兒子兜兜剛上小學一年級,被選入普通話朗誦組,準備參加香港學校朗誦節比賽。那天下午,他帶回一首詩〈假如我是粉筆〉。

這首詩讓我大吃一驚——這類普通話訓練教材不僅濫竽充數,反過來傷害孩子們的想像空間。我試著朗誦了〈假如我是粉筆〉,把鼻子氣歪了。好在兜兜不委屈自己,一早就跟老師說:老師,我不想當粉筆。

從此日起下決心,我花了兩三年的功夫,最終編選了《給孩子的詩》,作為送給兜兜和孩子們的禮物。讓孩子天生的直覺和悟性,開啟詩歌之門,越年輕越好。

這本書挑選了中外詩歌共136首。關於編選的標準,簡單而言:一是音樂性,二是可感性,三是經典性。感謝張祈,作為助手,他為我搜集了大量初選篇目,並協助詩歌翻譯。感謝本書編輯,沒有他們逐詩核校文本,撰寫詩人簡介,多方聯絡版權,這本書的出版是不可能的。

對於命運中的幸運而言,詩歌正如點燃火炬——某種意義上,詩歌之光照亮突然醒來的人。

《給孩子的詩》是詩人北島送給孩子的一份詩歌啟蒙禮物。

在書中,北島甄別、挑選136首不同風格的現代詩,這些都是詩人心目中的最適於孩子誦讀、領悟的短詩公布於世,「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也是北島一直以來的願望。

「詩歌,特別是現代詩非常複雜,相當於一扇扇門,關上或打開,需要一把把鑰匙。」

也正因為詩歌的獨特性,北島從《給孩子的詩》中精心挑選了51首詩歌,策劃了《醒來》課程,邀請了西川、田原、藍藍等16位詩人學者,朗誦這些中外經典現代詩,並從文化歷史背景處著手,講述詩人傳奇故事,細析詩句幽微妙處。

通過這些「詩歌課」的學習,你將發現詩歌的美與力量,了解經典何以成為經典。以前你可能「讀過」很多經典詩歌,今天你將真正「讀懂」它們。

喧囂的年代,詩歌潛伏於洪流之下,卻永遠是每個人內心隱秘的渴求。無論世界如何動蕩,總有年輕的心靈,嚮往親近詩歌,領略其中奧義,抵達精神彼岸。

102期課程

17位詩人

為孩子詳細解析現代詩歌之美

課程主講人:北島、西川、劉文飛、胡續冬、唐曉渡、夏可君、姚風、敬文東、樹才、歐陽江河、汪劍釗、田原、藍藍、薛慶國、陳力川、高興、張清華。

PC登錄

相關焦點

  • 詩人北島-給孩子的詩
    ——北島家長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然而不論孩子在物質上多麼富足,都不如擁有一個富有高度的童年。詩人北島就懂得童年的重要,要讓孩子在童年時,得到最好的啟蒙,保留住孩子兒時獨特的世界,所以當他看到兒子兜兜帶回家的朗誦訓練教材——一首毫無文採可言的「詩」時,鼻子都氣歪了。從那天起,他花了兩三年工夫,選編了《給孩子的詩》,作為送給兜兜和孩子們的禮物。
  • 童心未泯的北島
    我相信好的詩人必須有這樣一顆童心,才會展開想像的翅膀,去構建「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真誠而獨特的世界,正義和人性的世界」 」北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詩人。1977年,青年建築工人趙振開以「北島」的筆名在《詩刊》上發表了《回答》之後,一批年輕詩人如顧城、舒婷、江河、楊煉、梁小斌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80年代形成了一股名為「朦朧詩」的文學潮。
  • 北島:我拿本書,在長椅上曬太陽,心變得軟軟的
    北島先生,是自己最喜歡和最尊崇的詩人作家,沒有之一。北島先生,這樣寫著,「我拿本書,在長椅上曬太陽,心變得軟軟的,容易流淚,像個多愁善感的老頭。」我總是情不自禁,而且心甘情願地走近北島先生勾勒的文學世界,沉浸在詩文之中,遊走於情緒與情感的交織地,心嚮往之,感慨之。
  • 【品讀北島】北島最經典的十首短詩
    北島,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出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湖州。中國當代詩人,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著有詩集《北島詩歌集》、《太陽城札記》、《北島顧城詩選》、《陌生的海灘》,散文集《失敗之書》和小說《波動》等,代表詩作有《回答》《一切》,作品被譯成20餘種文字。
  • 北島為什麼叫北島——中國當代作家的筆名由來
    有一次他們倆在晚上騎車,芒克想起北島是個南方人,但是一直生活在北方,那時候北島剛出了一本詩集叫《陌生的海灘》,裡面也提到很多島,芒克覺得北島是那種外表看起來很冷、很獨立的詩人,叫「北島」這個名字是非常合適的。而芒克原來有個外號叫「猴子」,猴子的英文不是「Monkey」嗎?音譯過來就變成了「芒克」。
  • 譯言|北島的翻譯觀——自由的靈魂
    北島一家 北島,原名趙振開,於1949年8月2日出生在北京。他來自北方又喜好孤獨,故取筆名為北島。他曾先後獲得瑞典筆會文學獎、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古根海姆獎學金、金花環獎等多個獎項,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這幾乎可以算是當代中國最著名的詩句,每每讀之都有一種血脈噴張之感。朦朧派代表詩人北島,以其詩歌的自由不羈而著稱。然而,對於詩歌翻譯,他也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理論。
  • 北島、香港和一艘「詩人船」的十年
    在詩意與理想熠熠發光的主舞臺之外,一部香港詩歌節的籌辦史,幾乎演變成一部與資本纏鬥的「血淚史」。如今再回望作為八十年代符號的「鬥士」北島,這十年,詩人經歷了漂泊的結束、病痛的考驗、時代的轉變與媒介的換代,從「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國際詩人在香港」,到「給孩子」系列叢書,北島的腳下有一條清晰的印跡,這既是他私人寫作狀態的互補,也是他的社會理想。
  • 北島、劉慈欣、周國平……給孩子的可以讀一輩子的書
    民國素有大家給孩子編書、寫書的傳統,這個傳統由葉聖陶、茅盾等開創,不乏胡適、蔡元培、陳獨秀等名人,這些圖書現在翻出來,大家仍然覺得是經典的讀物。 只是可惜,這一傳統後來中斷了。大家不願意俯身屈就為孩子寫作,市場上充盈著大量良莠不齊、甚至遺毒不淺的作品。
  • 平井伯昌是怎樣帶北島康介的
    在北島康介5歲時,平井就見過他,當時的印象北島「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真正發現北島具有培養潛能是在北島15歲時,在一次全國中學生比賽中,平井被北島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所吸引——那是一雙「捕捉獵物的靈銳的眼睛」。後來北島成名後,也有人說:「北島一旦進入賽場,他的眼神會變得很可怕」。
  • 聲聲慢 | 北島的詩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北島的詩。  北島,原名趙振開,出生於北京,「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他是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
  • 走進夢中的詩人 | 北島
    北島(1949年8月2日—),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 北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定居香港。著有詩集《陌生的海灘》《北島詩選》《在天涯》《午夜歌手》,散文集《藍房子》《午夜之門》《時間的玫瑰》《青燈》和小說《波動》,代表詩作有《回答》《一切》等,作品被譯成20餘種文字。
  • 邂逅北島
    這個以詩歌為宗教的男人,有多少人以他為偶像,他肯定不知道。我不敢說他唱得多麼好,但我聽到了那種在內心裡奔騰的激情。我想北島的心裡或許埋藏著一條奔騰不息的地下河。接著又一起唱了《三套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大家都唱得很認真,但聲音低沉,像在懷念一段逝去的舊時光。我感到氣氛有點壓抑,正在想怎麼辦時,門被推開了,原來還有一幫詩人在另一個包間裡用餐。
  • 每日一首中外詩詞——過節 北島
    (1949至今),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北島曾先後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瑞典筆會文學獎、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洛哥阿格那國際詩歌節詩歌獎、古根海姆獎、馬其頓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最高榮譽金花環獎等,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
  • 北島康介的訓練
    他曾說過:「一個世界記錄的誕生,這對我來說是多麼重要,我為之奮鬥了很長時間,我認為自己還有提高的餘地。」 天生的能力 5歲——7歲,北島康介與一些孩子一起遊泳,只是為了好玩。7歲時他參加了遊泳隊,開始比較正規的訓練。 10歲時,他參加了全日少年奧林匹克遊泳錦標賽,這促使他在遊泳技術上不斷進步。
  • 重溫經典詩歌|北島:宣告
    那麼今天就讓北島的詩歌帶領我們穿越時空,抵達歷史的現場,去看英雄最悲壯的一幕!本期音頻選自《宣告——北島經典詩歌欣賞》宣告——獻給遇羅克作者:北島朗誦:趙屺歐>也許最後的時刻到了我沒有留下遺囑只留下筆,給我的母親我並不是英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我只想做一個人寧靜的地平線
  • 重溫經典詩歌 北島:迷途
    今天給大家介紹北島的《迷途》,讓我們走進北島的詩歌,看看北島的「迷途」又是怎樣的吧!迷 途作者:北島沿著鴿子的哨音我尋找著你高高的森林擋住了天空小路上一顆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藍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搖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測的眼睛
  • 詩人北島經典現代詩歌精選十首
    北島(1949年8月2日—),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湖州人,出生於北京。
  • 海子和北島的詩都各有什麼特點
    代表作有《亞洲銅》《阿爾的太陽》《海子、駱一禾作品集》等。在中國當代詩壇,海子常常被評價為「一個詩歌時代的象徵」和「我們祖國給世界文學奉獻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詩人」。在春天,野蠻而悲傷的海子就剩下這一個,最後一個這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村……」面對大自然時,海子感到了渺小、迷惘、緘默,感到了死亡的降臨。
  • 北島:精神赤貧才是最大的危機
    年過花甲的北島身著淺灰色西裝和白色襯衫,他神情平靜,事先準備了講稿,以緩慢語速向全場數百名觀眾演講。 生活與詩歌難以兼得 北島援引了奧地利詩人裡爾克在《安魂曲》中的詩句:「因為生活和偉大的作品之間總存在著某種古老的敵意」。指出「對於詩人來說,困難的是如何保持和生活的距離」。
  • 讀北島的詩《生活》網
    我們一面籠罩在別人為我們編織的網中,一面自己也在不斷的織就一張張網。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網上的一個結,也不管你高興不高興,願意不願意,你都和其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無法割捨的緊密聯繫,誰也不可能擺脫甚或超脫這種生存狀態。我們因為這種聯繫而存在,而具有了生活樂趣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