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距今2000年的第二聖殿時期猶太儀式浴池出土

2021-01-07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在加利利的一塊古老農場上,人們發現了一座具有2000年歷史的米克維(mikveh,猶太禮浴池)。

根據多個報導稱,這一發現還是考古發現上的第一次,也是在以色列文物管理局(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主導進行的挖掘工作中發現的,因為這之後該地區即將開始公路系統重大建設項目。

挖掘工作負責人阿卜·厄爾加尼·易卜拉欣(Abd Elghani Ibrahim)和瓦利德·阿特拉什(Dr. Walid Atrash)解釋說:「潔淨設施米克維的存在,的的確確表明這塊古老農場的住民是過著宗教及傳統生活方式、遵照《託拉》(Torah)誡命保持潔淨的猶太人。自第二聖殿時期至今,猶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到了儀式浴池。」

「在農場中發現的米克維改變了我們對第二聖殿時期猶太人生活方式的了解。截至目前,我們還沒有在加利利地區發現過猶太農場。人們一度認為,羅馬帝國時期的猶太人並不居住在村莊或城鎮之外的農場上。這塊距離希金村(Shikhin)和猶太大城鎮塞普菲利斯(Sepphoris)有一定距離的農場的發現,表明了猶太人也會定居在作為塞普菲利斯農村腹地的農場之中。」

猶太歷史上的第二聖殿時期始於公元前516年,止於公元70年,當時耶路撒冷第二聖殿存在著。法利賽人、撒都該人、艾賽尼人、奮銳黨和最早一批的基督徒在這一時期形成。公元70年,羅馬人佔領了耶路撒冷並摧毀了聖殿。

考古學家指出,計劃中的高速公路建設如果深入到基巖中的話,就會破壞米克維。有鑑於此,米克維必須進行拆除並轉移至附近的以色列集體農業社區漢納頓基布茲(Hannaton kibbutz)進行保存。

轉移過程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進行準備,還使用了一臺500噸的起重器。過程涉及從基巖中剝離浴池,然後用鋼籠圍起來進行保護,再將其吊到拖車上下到去往新家漢納頓基布茲的道路上。米克維會被安置在一個寬7米,深3米的深孔中。有報導稱,它的重量高達57噸,會被安置在基布茲現有的儀式浴池的附近。

現在,漢納頓基布茲必須確定如何向公眾展示他們認為是件國寶的東西。如此就意味著他們要在空間之外建造考古公園或用於既定用途。


以上翻譯自《基督時報》原版英文版

相關焦點

  • 以色列人第二聖殿的歷史
    會幕是聖殿的前身,以色列人在曠野,神曾指示摩西建造會幕,神與人相會的地方。建造會幕是「都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出埃及記25:9,40﹞。歷史上的耶路撒冷曾先後出現兩座聖殿,現已被毀。以色列王國時代,所羅門王蓋的第一聖殿,主前586年被巴比倫人毀了。所羅巴伯建造與希律重修的第二聖殿,主後70年被羅馬將軍提多攻陷焚毀,僅留下西邊一道圍牆(哭牆)。
  • 以色列聖殿歷史簡介(六):第二聖殿
    後來,大約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末期,新巴比倫被波斯帝國的古列二世滅掉。古列二世對流落他鄉的猶太人採取友善政策,釋放他們回國,並允許他們重建聖殿。在那些對猶太教規極其虔誠的文士們的帶領下,只有不到10%的猶太人,樂意從繁華的巴比倫轉回荒涼偏僻的以色列。絕大多數的猶太人,此時已經在異國他鄉安頓下來,樂不思蜀了。信仰畢竟是信仰,生活畢竟更加現實。
  • 猶太人的第二聖殿時期(賀宗寧)
    什麼是第二聖殿? 第二聖殿時期,是指公元前516年到公元70年。耶路撒冷原有所羅門王建立的第一聖殿,但公元前586年,猶大國亡國時,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摧毀。 到了公元前536年,波斯王下旨,允許被擄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聖殿建成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516年,是為第二聖殿。公元70年,羅馬將軍提多摧毀了第二聖殿。
  • 猶太歷史上的第一和第二聖殿竟然是同一日被毀的
    今天是猶太歷一年中最悲痛的日子——聖殿被毀日。聖殿被毀日(תשעה באב,意為埃波月第九日)為猶太教一年一度的禁食日,以紀念耶路撒冷第一聖殿和第二聖殿被毀。在聖經中,它被先知稱為「五月的禁食」(亞7:3、5、19),這個日子的嚴肅程度僅次於摩西律法所規定的贖罪日。
  • 約瑟夫的《猶太戰記》:第二聖殿的被毀
    聖殿在猶太教中是極其神聖的地方,是古代以色列人最高的祭祀場所,也是以色列民族的象徵。第一聖殿由所羅門建造於公元前950年左右,毀於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第二聖殿由以斯拉、所羅巴伯和尼希米建造,第二聖殿的建造不太順利,公元前537年開始建造,至公元前515年建成,公元前37年大希律擴建第二聖殿,毀於公元70年羅馬將軍提圖斯。
  • 以色列人第一聖殿(所羅門聖殿)的歷史
    會幕是聖殿的前身,以色列人在曠野,神曾指示摩西建造會幕,神與人相會的地方。建造會幕是「都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出埃及記25:9,40﹞。歷史上的耶路撒冷曾先後出現兩座聖殿,現已被毀。以色列王國時代,所羅門王蓋的第一聖殿,主前586年被巴比倫人毀了。所羅巴伯及希律所建造與重修的第二聖殿,主後70年被羅馬將軍提多攻陷焚毀,僅留下西邊一道圍牆(哭牆)。
  • 以色列耶路撒冷聖殿及其重建
    2月4日,遊客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內參觀第二聖殿時期的耶路撒冷在歷史上,耶路撒冷曾先後出現過兩座聖殿,它們的遺址都坐落在現今以色列耶路撒冷老城的聖殿山(又叫「摩利亞山」)上。第一座聖殿是由大衛預備材料、所羅門建造的,所以也被稱為所羅門聖殿。公元前586年,巴比倫王國攻破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被摧毀。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推翻巴比倫王國,波斯王居魯士下令猶太人可以重返故土。所以在公元前537年,猶太人開始在耶路撒冷重建第二聖殿,直到公元前515年才完成。
  • 以色列舊約《聖經》時期考古證實:所羅門第一聖殿存在
    以色列文物局日前宣布,在耶路撒冷附近發現舊約《聖經》時期猶太王國早期文物,首次考古證實所羅門建造的第一聖殿存在。文物局專家介紹,在耶路撒冷西部塔勒穆扎古蹟區,發現2750年前聖殿祭壇遺址和獻祭陶器,這一發現意義重大:證實第一聖殿的存在。
  • 以色列揭開希律王宮面紗 曾被猶太國王埋葬近2000年仍保存完好
    本文轉自【ICphoto】;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3日,伯利恆郊外,實拍希律堡國家公園。以色列日前開放希律王位於希律堡的宮殿遺址,讓遊客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大約2000年前的歷史,並可看到這位羅馬時期暴君統治者的奢華生活方式。
  • 到達以色列海岸
    或許,猶太民族在幾千年流浪過程中那些閃耀著光芒的時刻,可以給今天的我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啟示。三千年三次大流散  猶太民族距今已有5500多年的歷史,根據世界上最古老的曆法猶太曆法的記載,今年已是第5781年了。
  • 以色列舉行第三聖殿開壇預演,一切都準備就緒...
    2018年12月14日早上10:30在耶路撒冷西牆,舉行了第三聖殿祭壇開壇預演儀式!視頻中被採訪的拉比說:"Muslim主動找到我們說,請建殿吧!"視頻中提到"來不及了,真沒時間了,我們進入一個瘋狂的末後時期了……"哭牆第三聖殿祭壇開壇預演儀式以色列新聞的詳細報導:光明節的最後一天,以色列議會呼籲70個國家加入祭奠聖壇,為建第三聖殿開壇祭祀。舉行了一次每日祭壇的完整預演。
  • 猶太人的猶太文化、猶太宗教
    宗教信仰猶太教(Judaism)是猶太人的特有宗教。綜述:猶太語,舊稱挑筋教、藍帽回回,是在公元前2000年中東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產生的。猶太教的成年禮在十二歲(女)與十三歲(男)。由於包含著對猶太人生活的多方面規範,因此猶太教不僅僅被視為一種宗教信仰,同時已經潛移默化為猶太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很難在猶太教、猶太文化和猶太人身份之間做出清晰的界定。
  • 以色列將揭開希律王宮面紗,曾被猶太國王埋葬近2000年仍保存完好
    以色列將於本周日開放希律王位於希律堡的宮殿遺址,讓遊客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大約2000年前的歷史,並可看到這位羅馬時期暴君統治者的奢華生活方式。堪比龐貝古城的希律王陵遺址即將開放:可謂無與倫比的考古實驗室。
  • 第一與第二聖殿具體位置探討
    但是,第一所聖殿卻由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建造。(代上22:14-15;代上28:11-20)聖殿山所坐落的山脊地區,被許多權威學者認為是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創22:1-2)。所羅門建造第一聖殿大約是三千年的事了,而亞伯拉罕登上摩利亞山則更早一千年。 神聖之地
  • 以色列耶路撒冷哭牆的來歷,Jerusalem Western Wall
    傳說猶太先祖亞伯拉罕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有稱錫安山,即今聖殿山)領受上帝旨意、祭獻兒子;他的孫子雅各在此和天使摔跤,並被賜名「以色列」(與神角力)。為了紀念猶太民族最神聖的地方,公元前1010年所羅門王動用20萬人,開始在耶路撒冷聖殿山修建聖殿,用以朝拜和祭奠猶太教的主神,並存放約櫃(內置刻有十戒的兩塊石板)、諾亞方舟等聖物。於公元前957年竣工。
  • 關於聖殿被毀日,你需要知道的19件事!
    第一聖殿在公元前423年被巴比倫人燒毀,第二聖殿在公元70年被羅馬人燒毀,它使得以色列國家進入了一段苦難時期,這種痛苦直到如今都未完全痊癒。事實上,埃波月9日的悲劇早於聖殿的毀滅:這是出埃及記中十二個探子們從應許之地返回,報惡信的日——這使得以色列人對進入應許之地猶豫不決。公元133年,巴·科赫巴(Bar Kochba)反抗羅馬人,以失敗告終。
  • 【聖地誌】以色列與聖經
    西元前722年,以色列國被亞述人毀滅。一百三十年後,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派大軍徵討反叛的猶大國,造成耶路撒冷全城被毀,聖殿付之一炬,大部分居民被巴比倫人俘虜的結局。西元前539年,巴比倫落入波斯王古列之手。之後不久,古列王許可被擄的以色列人返回故土,重建聖殿。
  • 小鳳直播室《以色列十日談》下篇:《劉軍寧:聖殿耶路撒冷》第7天
    >我們之所以來到耶路撒冷因為耶路撒冷是第一聖殿與第二聖殿所在。正如漢娜·阿倫特在《極權主義的起源》中所寫的,以納粹德國和大清洗時期的前蘇聯為代表的極權主義是史無前例的新的統治形態。《大衛王與拔示巴》電影海報在大衛墓室四周的牆壁上,一幅大衛王接受先知撒母耳膏油儀式的油畫引起我的注意。這是不是一個君權神授的儀式?在這裡,先知扮演的是一個什麼角色?
  • 【走進以色列】覺得末日還很遠嗎?看看猶太長兄建設的第三聖殿進展如何?
    ▶看看猶太長兄建設的第三聖殿進展如何?(摘自 野橄欖)《聖經》中有九個章節談到聖殿重建的信息,聖殿的重建是主再來的徵兆。為了重建第三聖殿,以色列人已經等了2000 年,而在這末後的時代,我們準備好迎接主再來了嗎?【 萬物結局近了】
  • 啟動世界末日的按鈕|以色列人的第三聖殿
    這個按鈕就是以色列的「第三聖殿」。納尼?麼聽說過。呵呵,我就喜歡你這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來,給你科普科普吧。既然是第三聖殿,那肯定還有第一和第二啊,是吧?嗯,bingo,恭喜你,答對了。以色列第一聖殿,是著名的所羅門(大衛王的兒子),不過已經在2600年前被巴比倫人給強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