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中後期的一樁疑案,周天子烹殺諸侯,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2020-12-16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在前,東周在後,從周武王伐紂成功後建立周朝的公元前1046年起,到周平王東遷的公元前771年為止,這275年時間就是西周。從公元前771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公元前221年,這550年是東周。

在西周中後期,也就是公元前868年,發生一樁天大的疑案,之所以說大,因為這事涉及到天子與諸侯,當時的周天子周夷王烹殺了齊國國君齊哀公,周夷王是西周第9位天子,同時也是周武王的七世孫,齊哀公是齊國第4任國君,同時也是姜子牙的曾孫。

周天子

姜子牙當年可是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的頭號功臣,也是周武王最信任的人,把山東半島富庶的土地分封給姜子牙建立齊國,但是僅僅過了178年,周武王的後人就殺了姜子臣的後人,這是為什麼呢?背後有什麼秘密可言?

根據史書的記載,周夷王殺齊哀公是因為有人在背後挑撥離間,這個人就是紀國國君紀煬侯,紀煬侯跟周夷王說了什麼,史書沒有記載,但是周夷王聽了紀煬侯的話後,有兩個表現:

一是非常生氣,二是將齊哀公烹殺,所謂的烹殺就是將人活活地扔進一個大鼎,大鼎的下面燒滿著火,這口大鼎就相當於今天的鍋了,也就是說周夷王把齊哀公扔進大鼎活活燒死了,這個過程與烹飪食物的過程是差不多的,所以叫烹殺,是當時的一種酷刑。

齊國君臣

要想明白整個事情,得先了解一下當時的國際形勢,天子殺諸侯這種事,在整個周朝都不多見,東周時期當然不可能了,因為東周的天子基本上有名無權了,沒有實力的天子那就是紙老虎,世道已經反過來了,都是諸侯欺負天子,但在西周時期,周天子還是有威望和實力的。

西周跟後來的封建王朝一樣,都是頭幾任天子很有作為,越往後,越沒有作為,西周是周武王建立的,但他只在位了四年,之後就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即位,成王年幼,由周公執政,成王同時也是一位英明的天子,與他的兒子周康王兩人的執政被稱稱為「成康之治」,這是西周的巔峰了。

之後的西周王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到周昭王時期,西周的衰弱跡象開始顯現,周昭王率軍攻打楚國時,不僅全軍覆沒,而且周昭王還病死了,周穆王在位時也同樣是連年徵戰、窮兵黷武,國力進一步衰弱,然後再經周共王到周懿王時,西周王室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了,天子六軍都損失殆盡了,對諸侯的控制力度也進一步減弱。

周夷王烹殺齊哀公

周懿王去世之後,原本帝位應該是太子姬燮的,因為周朝是嫡長子繼承制,父親死了由嫡長子繼承帝位,但是天子之位卻被周懿王的叔父姬闢方奪取這個就屬於篡位了,姬闢方只當了6年的周天子就去世了,然後當年的太子姬燮在諸侯的幫助下才成為周天子,而太子姬燮就是周夷王

換句話說,周夷王原本可以當14年的周天子,由於叔祖的篡位,只當了8年天子,而且可以想像在他叔祖周孝王姬闢方當政期間,周夷王是多麼尷尬,明明周朝的歷代天子都是嫡長子繼承制,到他這裡就被人奪了帝位,自然會心懷不滿。

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周夷王怯懦無能,而周孝王慈惠愛親,從周孝王的諡號「孝」就能看出,周孝王不是一個狠毒的人,否則篡位後為何不殺太子姬燮而讓他一直活著,去世後天子之位還傳回了太子,所以這也有看出周夷王是一個無能的天子。

諸侯朝拜周天子

同時因為周夷王是諸侯擁立的,以當時的國際形勢來看,天子已經管不住實力強大的諸侯了,當時的楚國國君熊渠已經不向周王室進貢了,並且還把自己三個兒子都封了王,當時的王只有周天子自己是王,諸侯只能是「公、侯、伯、子、男」中的任何一個,這已經是嚴重的逾越禮儀了。

從利益上看,諸侯當然希望周天子是無能的,那樣的話,諸侯國才能有利可圖,如果一個英明強大的周天子即位,就會打擊諸侯國的利益,所以回到周夷王殺齊哀公的事情上,這是紀國國君紀煬侯給周夷王說的,周夷王並不英明,那麼紀煬侯就可以借周夷王之手做一些有利於自己的事,比如除掉競爭對手

周天子

紀國在哪裡?就在齊國的東邊,與齊國是鄰居,兩國經常發生戰爭,齊國一直想吞併紀國,紀國一直聯合齊國周邊的魯國、鄭國一起攻打齊國,雙方就是死敵,紀煬侯當然最想幹的事就是搞垮齊國,所以把目標對準了齊哀公,史書上說紀煬侯向周夷王誣告了齊哀公,於是周夷王就烹殺了齊哀公。

那麼什麼是最能觸動周夷王的殺心,而對齊哀公施行這麼殘酷的刑法呢?

史書上沒有說,我們只能做一個猜測,這就是周夷王的天子之位的來歷,如果紀煬侯說齊哀公想要立周孝王的兒子為天子,是不是就能觸動周夷王的痛處了,而且這是非常敏感的,也難怪周夷王要以烹殺來處理齊哀公

周朝分封諸侯

從這事也能看出當時的天下形勢:

一是天子已經不能控制諸侯了。

二是諸侯之間已經開始了殘酷的、你死我活的戰爭。

因此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周夷王烹殺齊哀公的事,這話就是:紀國與齊國兩個諸侯國之間的鬥爭引發了紀煬侯向昏庸的周夷王誣告齊哀公,而周夷王分不清事實真實,盲目輕信了紀煬侯而烹殺了齊哀公。

當時的周天子實力雖然衰弱了,但是諸侯需要定期向周天子朝拜,很有可能周夷王就是趁這個機會在天下諸侯面前烹殺了齊哀公,周夷王烹殺齊哀公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向天下諸侯證明周天子還是有能力處理某個不聽話的諸侯的,有殺雞駭猴的意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周平王只是遷了一下都,周天子就開始被諸侯吊打?
    其實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在西周武王之後幾代就開始衰弱了,隨著血緣關係的疏遠,三代之後就沒有什麼親情了。中國古代實行過分封制的朝代,不外乎周朝、漢朝和明朝,暫且不說周朝,先說漢朝和明朝,劉邦實行分封制的時候清一色的劉姓宗親,結果到漢景帝時就發生了七國之亂。
  • 春秋諸侯模仿周天子背後,實質是思維的解放
    無論是封建社還是奴隸社會天子都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且這種權力不被容許下放,但是在春秋時期卻出現了各國諸侯僭越禮制學習天子的事件,本篇文章將帶領著讀者探究春秋時期諸侯頻繁僭禮的背後,實質是思維的解放。
  • 西周殘史,周幽王被殺後又傳兩世,豐王攜王成為諸侯的棋子
    2020-12-26 10:00:08 來源: 南極狼人 舉報   西周的歷史在史籍中到周幽王被殺就戛然而止
  • 西周滅亡後,兩個周天子的正統之爭
    導火索:父子三人的政治鬥爭致使西周走向覆滅。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繼位之時,周朝已是呈衰微之勢,周王室對諸侯的控制力很弱,為了鞏固政權,周幽王和他的父親周宣王一樣,娶了西申國國君申侯的女兒為王后,是為申後。
  • 西周最初分封時自己最為強大,但後來諸侯實力便逐步超過王室
    但是大家可能會發現,在東周時期,諸侯國的實力早已經趕超了周王室,這就讓人產生了疑問,為什麼周王室不把自己弄得最為強大,而是讓這些諸侯做大,威脅自身呢?事實上,西周早期經過分封后,周王室就是當時最強大的存在。任何諸侯國都沒有與周王室抗衡的能力。只不過時代在變化,諸侯在發展過程中,找到了更好的發展模式,並因此越來越強大,逐步超過了周王室。
  • 從「數典忘祖」到「問鼎中原」,周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
    終結商紂王和商朝生命的人是周武王,同樣,他經過了牧野之戰,一舉成名,建立了周朝,但周朝同樣不能一直享有榮光,到了周幽王這代,周朝的權力經歷了一次「滑鐵盧」,自此落地的周天子已經不如諸侯了。周幽王時期,犬戎攻破了鎬京,周幽王身死,同時也標誌著西周滅亡了,但周朝並沒有因此滅亡,因為諸侯又擁立了周幽王的兒子為周天子,自此東周開始了,當然春秋戰國的亂世也開始了。
  • 周朝開國功臣姜子牙的後人,為何被周王以殘忍手段烹死?
    齊哀公是周朝開國功臣姜尚姜子牙的玄孫,歷史中的姜子牙,雖然沒有民間傳說中那麼那麼神乎其神,但確實是西周開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因此,姜子牙被周武王分封在天然資源最豐富的齊地。如今的周天子叫姬燮,史稱「周夷王」,周武王的七世孫,周穆王曾孫,周共王之孫,周懿王之子。
  • 周朝開國功臣姜子牙後人,為何被周王殘忍手段烹殺?
    周穆王以後各個諸侯王也就沒把周天子當回事了。到了第八代周夷王的時候,國力那是實在明顯看出來了的衰微,自然就不受其他諸侯國的待見。不但不來朝見,而且各諸侯國之間也相互廝殺,挑戰天子的權威,甚至還想打起老主子這點祖業的主意。
  • 周天子為何要把姜子牙的後人齊哀公活活煮了?
    為了鞏固統治,周天子把人民和土地分給親屬及功臣,封為諸侯。諸侯必須聽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納貢,為天子守土固疆,戰時還要隨天子出徵。實行分封制,周天子為天下之主,華夏最高的統治者。史書記載周天子初期分封七十一個諸侯國開始階段,由於王室和各諸侯王關係較為密切,雙方還較為融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代代人傳下來雙方關係開始疏遠,王室和諸侯矛盾開始出現。
  • 《大秦賦》中的西周、東周是怎麼回事?看了這篇就全明白了
    但春秋中後期東周王室內鬥嚴重,先後爆發了嫡庶爭位的王子頹之亂、王子帶之亂、王子朝之亂,周王朝就這樣在內鬥中越發衰落;與之相反諸侯國則不斷吞併弱小,開疆拓土,實現了獨立。在這一方變弱、一方變強的過程中,「禮樂徵伐自天子出」變成了「禮樂徵伐自諸侯出」。
  • 世人只曉周天子,卻不知尊貴的周天子他的下場何止一個「慘」字
    天下之主,共傳30代37王,後期周天子大權旁落,但仍為名義上的華夏最高統治者。周天子的大權旁落這就是後來七國互相打擊對方的原因之一。周朝是分為西周和東周,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朝代歌中有一段「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 戰國時除了周王朝還有東周國與西周國,兩位諸侯將周天子徹底架空
    在最近上映的電視劇《大秦賦》中,出現了一個西周國和一個東周國。我們知道,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那麼戰國末期時東周都快結束了,怎麼又冒出來個西周國呢?其實,此西周非彼西周,此東周也非彼東周。它們不是周天子的周王朝,而是諸侯建立的諸侯國。
  • 《大秦賦》中周天子曾經坐擁天下,為什麼後來會蝸居河南?
    曾經不怒自威的周天子熱播劇《大秦賦》中,公子異人出兵滅掉了西周君,呂不韋又出兵滅掉了東周君。那麼周為何有西周君、東周君兩個國君?昔日強大的周王室又何以淪落至此?在犬戎之亂中,周幽王被殺。幽王死後的第二年,太子宜臼即位,史稱周平王。在中原諸侯的護送下,平王東遷洛邑(洛陽)。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周天子,死後為何沒錢安葬?
    天子式微,諸侯坐大  東周於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中國歷史上繼西周之後的朝代,諸侯擁立原先被周幽王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延續周朝,定都洛邑,史稱東周,以別於西周。
  • 相隔數百年,都是實行分封制,西周與西漢有什麼不同之處
    它的分封制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礎上,史學家楊寬先生在《論秦漢的分封制》中說:「戰國時代,各國由於社會制度的改革,早已廢除了西周奴隸制的分封,而代之以封建性質的分封制,秦漢分封制是繼承戰國制度而有所發展的。」而漢初分封七個異姓諸侯,後被滅六個,再分九個同姓諸侯。
  • 魯國春秋之前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諸侯,為何變成弱國,原因在此
    答案必定眾說紛紜,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魯國必然是這些諸侯國中數一數二的大諸侯,為何呢?這是因為魯國的地位決定的。春秋之後大家都知道,周天子失權,諸侯紛爭,但是在春秋之前呢,周天子還是擁有著很強的實力,說一不二。
  • 戰國時期周天子為何不招兵買馬,效仿其他諸侯國壯大自己?
    周天子在春秋時期都做不到的事,到了戰國時期就更不可能做到了。周天子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悲哀就在於明明是天下共主,偏偏不能行使天下共主的權力,他唯一的權力大約就是在各種授權書上籤下「同意」兩個字。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周天子沒地沒錢沒軍隊。
  • 「一笑毀西周」的褒姒有話說:烽火戲諸侯子虛烏有,這黑鍋我不背
    「烽火戲諸侯」是子虛烏有的故事,褒姒無辜背2000多年黑鍋但這麼經典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卻是編纂的,《史記》中「烽火戲諸侯」比起《呂氏春秋》中的「擊鼓戲諸侯」,bug更明顯。漢匈戰爭中,一旦匈奴入侵,前方的烽火可以及時預警並遲滯敵軍的行動,後方的屯兵要塞則根據烽燧、前哨提供的情報組織反擊。司馬遷寫西周這段歷史時,是將漢朝的烽火臺想當然地搬到了西周時期。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當時西周連烽燧都沒有,怎麼戲弄?明顯與歷史是不符合的。《史記》雖然偉大,但也不是毫無缺陷,該有的問題還是以科學為依據。
  • 西周傳——話說西周十三王
    他出任周國酋長期間,以今陝西為根據地,出兵山西,攻滅了黎國等國,使得周國的勢力大為擴張,他是西部各諸侯國的盟主,因此稱為西伯昌,並且,他還推演《周易》,為後世儒家所推崇。西伯昌後期,稱王。西伯昌去世後,諡為周文王。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比如,這部劇裡有周天子,還有西周君,東周君,一時令人傻傻分不清楚。公元前440年,周考王把自己的弟弟分封為諸侯,並給予王城,也在河南境地,建立周公國,史稱西周公國。三年後,西周公國公子根叛亂,趙國與韓國支持公子根,逼迫周顯王分封姬根,屬地為鞏,建立周公國,史稱東周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