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作為我國的國寶,一直備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不過讓人非常遺憾的是,現在全世界大熊貓的現存量也僅剩下1600隻左右。
而且由於大熊貓的自然產仔率實在是低得離譜,這個數字很有可能還會出現下滑的趨勢。
大家都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了遏制熊貓因為自然產仔率低的原因而出現滅絕的情況,現在各大熊貓基地均只能採取人工授精的方式來幫助成年熊貓延續香火。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大熊貓的產仔率直線下滑呢?
不知道大家聽過一個段子沒有,就是說在大概一兩千年前,熊貓當時的現存量並不像現在這般稀少,在四川大部分土著民的家裡都能找到一兩隻。
早晨和傍晚熊貓就會載著小主人去上學和放學,其餘的時間熊貓就會自己去覓食亦或者去其他同類家串門,談談理想和抱負。
當然,段子本身並不可信,不過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熊貓在古代並不稀缺。
那麼為何熊貓的現存量如此稀少呢?下面老雷就為大家分析分析:
1,成年熊貓的擇偶觀
原來,在經過科學家和動物學家的不斷研究,他們驚奇地發現,這大熊貓在幹「羞羞」事之前,就像人類一樣,都會選擇自由式戀愛。
如果覺得對方(雄性熊貓)不夠帥亦或者不夠威猛的話,雌性熊貓就會拒絕和對方交往,更甚至獨居深山孤獨終老。
那麼肯定就有人會問了,明明熊貓都長得差不多,這熊貓媽媽又是如何挑選自己的配偶的呢?
關於這一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不過現目前比較靠譜的答案就是顏值和雄性熊貓身上的氣味。
2,熊貓快不會交配了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雌性熊貓的擇偶觀造成熊貓產仔率直線下滑的話,那麼熊貓的現存量也應該保證在數萬隻左右。
因此,科學家和動物學家又專門對野生大熊貓進行「跟蹤走訪」和深入研究。
直到他們發現,造成熊貓產仔率嚴重下滑竟然還有更大的原因,而這個原因就是熊貓媽媽和熊貓爸爸們竟然快要不會自然交配了。
按臥龍熊貓研究基地的工作人員的報導,他們是在20世紀80年代就發現熊貓快不會交配的問題。因為在他們跟蹤的100頭成年野生大熊貓之中,他們驚訝地發現,這100頭成年大熊貓之中只有7到10隻擁有正常的交配能力。而更多的大熊貓則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生殖系統退化現象。」
因此,為了幫助熊貓家族延續他們的香火,臥龍熊貓基地的工作人員們只好緊急聯合其他熊貓基地的工作人員召開緊急會議,而會議的主要內容就包含了如何通過人工授精的方式幫助雌性熊貓受孕。
3,即使人工授精能讓雌性熊貓受孕,依舊問題多多
在給熊貓人工授精方案上取得重大突破後,然而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由於大部分雌性熊貓都沒有做過母親的經驗,所以一度出現很多熊貓寶寶在還是胚胎的時候就胎死熊貓媽媽的腹中。
所以,即使給成年熊貓在人工授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可是熊貓寶寶的存活率依舊很低。
而到了這個階段,工作人員們又發現了一個問題。
熊貓自然交配所生的熊貓寶寶在存活率上要遠遠高過人工授精所生的寶寶。
一時之間,所有的問題在一夜之間仿佛又指向了原點。
好了,熊貓基地的工作人員又是如何讓成年熊貓們恢復自然交配的能力的呢?歡迎大家收看下集《為了讓熊貓恢復交配能力,工作人員竟然給熊貓看「色情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