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三隻百天啦!人工繁育助秦嶺熊貓家族實現「四世同堂」

2020-12-15 環球網

2020年,陝西省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共繁育四隻大熊貓,其中三隻熊貓寶寶最近剛過百天,它們的出生也讓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實現了大熊貓家族的四世同堂。

三隻幼崽過百天 秦嶺熊貓"四世同堂"

在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三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剛剛過完百天。今年8月17日,大熊貓永永順利產下一隻雌性幼崽,自此開啟了2020年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的序幕。緊接著相隔五天,8月22日,大熊貓秦秦順利產下一對雌性幼崽。目前,三隻大熊貓幼崽身體健康,它們的媽媽都是初為人母的年輕大熊貓。

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師 沈潔娜: 永永今年是6歲,首次當媽媽,總的來說,還是沒有帶崽的經驗,而且初為「人母」,它的耐心也不是特別好,就是對人的依賴性比較大,比如說我們保育員過去,它可能就不是很想抱幼崽,就希望我們把幼崽抱走。或者給孩子餵奶的時候,我們一過去,它就把手撒開了,我們就得扶著。

首次當媽媽的永永,產崽百天後,在保育員的幫助下,漸漸學會了抱崽、舔幼、哺乳等動作。大熊貓永永是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繁育成功年齡最小的大熊貓母親。永永幼崽的出生,標誌著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人工繁育種群迎來「子三代」時代。永永的母親是中心第一隻人工繁育成功的大熊貓樓生,今年17歲。樓生的母親雪雪,今年30多歲,目前均生活在研究中心。永永幼崽的出生,延續了雪雪、樓生、永永的母系家族脈絡,秦嶺大熊貓四世同堂的景象因為永永幼崽的出生得以實現。

人工種群32隻 成第三大大熊貓繁育基地

秦嶺大熊貓是大熊貓的重要種群,屬於獨立亞種。目前,秦嶺大熊貓數量達到345隻,野外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而人工繁育秦嶺大熊貓從2003年零的突破,發展到現在人工種群數達32隻,陝西也成為世界第三大大熊貓繁育基地。

經過17年的研究探索,陝西先後成功繁育大熊貓21胎24崽。在陝西,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技術起步晚,攻克的技術難度大,需要把握每一個繁育環節,才能一步步突破繁育難題。

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大熊貓管理部部長 趙鵬鵬: 其實開始也走得很曲折,首先要保證大熊貓的飼養管理。到了後來我們可以做一些人工採精、人工授精這些技術,但是最煩惱的一個技術就是怎麼去準確把握大熊貓的配種時間。因為大熊貓它的發情、最佳的配種時間也就是在24小時內,它的排卵時間很短,怎麼看它的行為比較典型,怎麼在一段時間內,找到一個最佳點,這個是一個關鍵。

目前在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大熊貓的人工種群數達到32隻,包括全球唯一的棕色大熊貓七仔。2020年,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在人工繁育幼崽時,採集了七仔的鮮精完成人工授精,也就是說今年出生的四隻幼崽中有可能就有棕色大熊貓的後代。目前幼崽剛過百天,有待採集DNA進一步化驗。隨著人工繁育技術的不斷發展,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技術逐漸解決了發情難、受孕難、幼崽成活難的「三難」問題,成為繼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貓繁殖研究基地後,世界第三大大熊貓繁育基地。同時,隨著秦嶺大熊貓種群的不斷擴大,大熊貓的監管以及遺傳管理等新的難題也將顯現。(總臺央視記者 譚海梅 甘誌慶)

相關焦點

  • 4隻秦嶺大熊貓「萌寶」出生!快來給它們起名字吧
    2020年,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成功繁育出4隻可愛的大熊貓寶寶。現在這幾個小傢伙慢慢長大,身體健康。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決定為這4隻秦嶺「萌寶」面向社會各界徵名。2020年8月17日12時56分,大熊貓永永產下一隻雌性幼崽,體重152克,母女平安。
  • @陝西人,來給咱秦嶺大熊貓起名啦
    陝西省林業局副局長、省林業科學院院長昝林森介紹,2020年8月17日,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大熊貓永永雌性幼仔順利降生,體重152g;8月22日,大熊貓秦秦順利產下一對雙胞胎雌性幼仔,體重分別為136g、127g;10月11日,大熊貓珠珠雄性幼仔順利降生,體重167克。這標誌著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迎來「子三代」時代,秦嶺大熊貓家族實現了「四世同堂」。
  • 一年繁育12隻紅熊貓
    本報訊 11月29日,淹城野生動物世界2020年自主繁育的12隻紅熊貓正式和遊客見面。這些紅熊貓均為今年6、7月出生,其中11隻為紅熊貓母親自主帶崽,另1隻為人工育幼成長。經過近半年的細心照料,12隻紅熊貓終於脫離危險期,能夠獨立進食,經過分群、合籠,於11月29日正式對外展出,從此開啟「打工貓」的生活。
  • 四隻大熊貓寶寶集體亮相「慶生會」「雲端」賣萌圈粉無數
    1月12日,由陝西省林業局、共青團陝西省委主辦,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承辦的「大美秦嶺·熊貓陝西」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活動,在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舉辦。當日,眾多「熊貓粉」相聚在網絡「雲端」,為四隻萌寶慶生。
  • 秦嶺石蝴蝶人工繁育技術獲得突破
    記者從11月14日召開的「秦嶺石蝴蝶人工繁育及生物學研究」二期驗收評審會上了解到,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秦嶺石蝴蝶人工繁育技術在漢中市獲得突破。秦嶺石蝴蝶,由我國著名植物學家王文採先生於1981年定名。苦苣苔科石蝴蝶屬植物,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國家2010年公布的12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野外資源數量稀少,分布範圍狹窄。
  • 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繁育12隻紅熊貓正式亮相
    據悉,截至目前,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擁有近百隻紅熊貓,成為華東地區擁有紅熊貓種群最多的動物園。別看紅熊貓外表像貓,看似溫順,實則機警膽小,十分容易受到驚嚇,它們對交配、生產、繁育等各項環境要求都非常高,當感受到外界危險時,母貓就會出現吞食及遺棄幼貓的情況,導致紅熊貓的繁育工作困難重重。「六一」為人工育幼長大的紅熊貓 唐娟 攝離開了奶爸奶媽,12隻紅熊貓走上了獨立自主的生活,從此變身「社會貓」,對外展出賣萌。
  • 2020年首隻秦嶺大熊貓出生啦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記者 李佳)8月22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了解到,8月17日12時56分,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大熊貓永永順利產下一隻雌性幼仔,體重152g。大熊貓永永今年6歲,是中心初次繁育成功年齡最輕的大熊貓母親。
  • 秦嶺大熊貓 國寶中的「美人」
    與三調相比,秦嶺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增幅為26.4%(三調為273隻),超出全國平均增幅9.8個百分點,為全國最高;種群密度為0.096隻/平方公裡,較三調增高了23.1%,超過全國0.072隻/平方公裡的平均密度,位居全國之首,野外大熊貓偶見率最高。
  • 青海再次人工繁育兩隻高山兀鷲
    5月17日,西寧野生動物園對外發布:再次成功繁育兩隻高山兀鷲,這是國內人工繁育的第三隻、第四隻高山兀鷲。此前第一隻和第二隻均為西寧野生動物園繁育。目前兩隻新出生的高山兀鷲各項身體指標穩定。這兩隻高山兀鷲分別於3月22日和5月13日破殼而出,飼養員形象地將它們稱為「三毛球」和「四毛球」。這兩隻雛鳥是由兩對高山兀鷲夫婦繁育。
  • 「秦嶺四寶」守護者:祖孫三代守護大熊貓 90後羚牛飼養員辭去原本...
    祖孫三代守護大熊貓秦嶺大熊貓主要分布在秦嶺中段的南坡區域,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秦嶺地區生存著345隻野生大熊貓,佔全國總數的18.5%。種群數量比第三次調查的273隻增長了26.4%,增幅為全國最高。秦嶺大熊貓種群總體穩定、富有活力,平均每百平方公裡就生活著10隻大熊貓,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據了解,秦嶺大熊貓區別於其他山系大熊貓的形態特徵,具有較小的頭骨和較大的牙齒。1990年出生的何鑫已經在熊貓飼養員這個崗位上幹了十餘年,他與熊貓的第一次關聯,還是在他1歲的時候。
  • 陝西:近5年來人工繁育大熊貓32隻 成為世界第三大大熊貓繁育基地
    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了解到,過去5年,陝西人工繁育大熊貓32隻,成為世界第三大大熊貓繁育基地。陝西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說,陝西生物多樣性豐富,其中陸生脊椎野生動物達791種、種子植物達4400餘種。目前,陝西境內的大熊貓野外種群為345隻,密度居全國之首。黨雙忍表示,通過整合優化12個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公園、3個省屬林業局、16個國有林場,陝西將秦嶺生態核心區域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實現大熊貓棲息地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為大熊貓種群保持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 「四世同堂」用英語怎麼翻譯?
    之前有關於四級翻譯鬧出笑話的熱搜,然後有人翻譯「四世同堂」為「four ages live together」,更有同學將這個詞翻譯為「son, father and grandfather」。但是這些翻譯都不準確。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四世同堂」該如何翻譯!
  • 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 四隻大熊貓寶寶全球徵名
    秦嶺大熊貓保育員和4隻「萌寶」。 陝西省林業局供圖中新網西安1月12日電 (記者阿琳娜)「大美秦嶺·熊貓陝西」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活動12日在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舉辦。目前,四隻大熊貓幼仔體重分別達到8875g、6986g、7960g和4618g,生長發育良好,永永和秦秦的寶寶已經學會走路。據了解,自2003年以來,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累計成功繁育大熊貓24胎27仔,共飼養大熊貓32隻,成為全球第三大人工種群。
  • 朱䴉 再度起飛在秦嶺
    「架起望遠鏡,一對朱䴉成鳥棲於樹上,巢裡3隻幼雛嗷嗷待哺。」劉蔭增屏住呼吸,生怕驚擾了它們。「朱䴉啊朱䴉,跑遍大半個中國,3年的心血沒白費,可把你們找到啦!」  在姚家溝一帶,劉蔭增共發現7隻野生朱䴉。消息一出,傳遍世界。
  • 「四世同堂」用英語怎麼翻譯?不是「four ages live together」
    之前有關於四級翻譯鬧出笑話的熱搜,然後有人翻譯「四世同堂」為「four ages live together」,更有同學將這個詞翻譯為「son, father and grandfather」。但是這些翻譯都不準確。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四世同堂」該如何翻譯!
  • 我國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數量達到600隻
    記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近年來,我國的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已扭轉持續下降的態勢,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數量達到600隻。3月3日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圖。據國家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數量達到600隻,有力支持了野外種群的恢復與繁衍,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從20世紀80年代的1114隻升至1864隻。亞洲象種群數量從180頭增加到近300頭。藏羚羊保護等級從「瀕危」降為「近危」,種群數量由不足7.5萬頭增至30萬頭以上。朱䴉由最初僅剩的7隻增加到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隻。
  • 四隻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
    四隻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 澎湃新聞 2021-01-12 14:57 來源:澎湃新聞
  • (文化·視點)特寫:中國電影人的「四世同堂」
    新華社廈門11月28日電題:特寫:中國電影人的「四世同堂」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顏之宏、宓盈婷 「我83歲了,還想再努力努力,拍兩部人物片,巴金、夏衍。黑澤明85歲還拍呢。」中國影協顧問丁蔭楠說。
  • 給熊貓起名字,好像挺隨意哦……
    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日前宣布,今年該中心新出生的三隻大熊貓寶寶,在即將迎來它們百天生日慶之際,向全國徵名。 本次公開徵名的三隻秦嶺熊貓寶寶是2019年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的小成員,分別是「珠珠」媽媽的兩隻龍鳳胎萌寶,以及「樓生」媽媽的一隻萌寶。徵名時間為10月22日至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