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小王愛硬拉。
天氣越來越熱,大家對於腹肌、馬甲線的需求一定越來越急迫。雖然是否能看到腹肌取決於我們自身的體脂率,但對於腹肌線條的雕刻以及強化核心來說,跪姿健腹輪是個好動作。
BUT,如果沒有掌握正確使用健腹輪的方法,則不但無法高效訓練腹部肌群,還會造成肩部和腰部損傷。因此,這裡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正確使用健腹輪訓練腹肌。
通過閱讀本文,你會獲得以下知識。
一,健腹輪健腹的相關肌群
二,正確的動作模式
三,常見的問題
四,訓練時的呼吸方式
五,站姿健腹輪與跪姿健腹輪的差異
跪姿雙手握住健腹輪把手,腕關節、肘關節伸直不要出現明顯彎曲,腋窩夾緊,肋骨內收,肚臍內收,小腹與臀部發力使骨盆保持後傾,整個身體脊柱後側呈現一條光滑流暢的曲線。
健腹輪預備姿勢中的幾個細節,可以說與腹部肌群一一對應。
1,肋骨內收--對應腹內外斜肌
2,肚臍內收--對應腹橫肌
3,骨盆後傾和脊柱屈曲--對應腹直肌(及腹內外斜肌和臀肌)
註:腋窩夾緊---對應前鋸肌(前鋸肌在健腹輪動作中貢獻很大,既要穩定肩胛骨,還因為與腹外斜肌筋膜相連,所以在身體前側輔助形成更穩固的支撐鏈。)
以正確的準備姿勢為基礎,保持軀幹前側收緊的感覺,保持肩關節的運動與身體向前的運動協調一致,健腹輪向前打開身體。
若想在健腹輪訓練中找到腹肌收縮的感覺,必須以腹部肌群為主導,全程努力進行「脊柱屈」動作,並且在腹肌輪迴收到身前時繼續保持。
在過程中腹肌發力正確,但在回收後屈髖變成休息狀態。這樣的動作對身體雖然沒有損傷,也有訓練效果,但很難找到如卷腹那般腹肌酸爽的感覺。初學者可以每次通過休息調節動作,但熟練者、高階訓練者建議減少休息時間,保持腹肌燃燒的感覺,重複正確動作。
①肩關節主導完成動作
上肢力量強於核心力量的人容易做成此種動作模式。這種動作模式下,腰腹核心保持等長收縮,可以呈現最大的穩定表現。但如果肩胛帶穩定肌群稍弱,可能會出現肩部疼痛。而且訓練者很可能找不到腹肌收縮的燃燒感。
②髖關節主導完成動作
上肢力量、或者腹肌力量不足的人容易做成此種動作模式,女生比較常見。
女生由於上肢力量偏弱,腹肌輪向前時不敢過於打開肩關節,導致動作出現偏差。其實只要突破恐懼心理,做好防護措施,並確保強度適合。那麼在強調保持脊柱屈曲和骨盆後傾的前提下,稍加練習就可以掌握正確模式。
身體前鏈打開之後,當上肢背部、脊柱屈曲力量不足以將健腹輪收回之後,很快身體就會尋找其他代償機制,此時以髂腰肌和股四頭肌為主的屈髖肌就會佔據主導位置。此時骨盆無法保持中立,就會出現骨盆前傾。因為腰大肌生長在腰椎之上,因此當腰大肌過於緊張發力,就會出現腰部疼痛。
③呼吸
健腹輪最好的呼吸模式是準備時吸氣,向前時屏氣,回來時吐氣。
因為吸氣會誘發脊柱伸,和健腹輪訓練脊柱屈或者說對抗脊柱伸的目標互相衝突,因此建議將吸氣放在準備動作階段。
屏氣時可以建立起最強的腹壓,促進核心穩定。
吐氣會誘發脊柱屈曲,和健腹輪訓練回收時的要領不謀而合。
訓練中的呼吸非常重要,使用好了可以促進運動表現。這裡的呼吸不必考慮是胸式還是腹式,只要吸氣時不聳肩,屏氣和吐氣時可以保持關鍵部位收緊即可。
想進一步了解練腹時的呼吸可以參考我這一篇文章。
力量較差無法完成全程的初心者,可以使用牆壁或者其他任何障礙來調整健腹輪訓練難度,降低恐懼感。停頓的時候進行調整,進一步募集腹部核心肌群。
腹肌輪可以每天進行練習,也可以隔一天一練。基本上是3組,每組10-15次。
如果是半程,則記錄自己的距離和次數,每次增加一點點負荷。
訓練的總量要根據自身的感受進行調整,如果出現肩部、腰部不適,則說明訓練量過高或者動作模式有問題。
我們的前鏈因為久坐長期處於短縮狀態,在訓練強化之後之後一定要進行拉伸和放鬆。
使用網球或筋膜球配合泡沫軸放鬆腹部筋膜
不斷調整筋膜球的位置
站姿腹肌輪的難度無疑比跪姿高很多,但它因為加入了髖關節的屈伸,所以很容易做成腹部肌群等長收縮,肩關節和髖關節主導的訓練動作。對於雕刻腹部線條來說,跪姿健腹輪的效果可能更好。
有了一定的肩背、腰腹力量基礎之後,可以通過站姿健腹輪追求更強大的核心力量。
健腹輪牽涉到的肌群特別廣泛,既有深層的核心穩定肌,又有表層的運動大肌群。這些肌肉必須在大腦的控制下協調完成動作。如果說沒能掌握動作的正確模式,或者肌肉鏈條中的某些環節過於孱弱,則訓練動作就會出現問題。
有時找不到發力感或者動作總是做不對別太著急,並不是大腦沒理解,而是身體某些區域太弱了。堅持在沒有疼痛的範圍裡,做出努力完成每次訓練,慢慢就會取得進步,當孱弱的肌群變得強壯了,自然就會做出標準的正確動作。
SO,小王愛硬拉,健腹你我她!感謝閱讀文章,關於健腹輪或者訓練腹部核心有其他任何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