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莫裡斯的紅屋(4)

2021-01-09 三聯生活周刊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4)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1期

位於英格蘭肯特郡鄉間的紅屋(RedHouse)是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裡斯(1834~1896)的故居。年輕的莫裡斯和他的藝術家朋友們共同設計、建造、裝飾了紅屋,藉以實現他們的藝術理想。紅屋也成為19世紀工藝美術運動的重要見證,象徵著世界建築向現代建築的轉折。

紅屋牆壁上的敘事繪畫作品

騎士的夢

莫裡斯始終執著於「忠實於自然」的信條,否定大工業化的設計和生產。他認為自然就是樸素無華,就是未被加工、未經雕琢、天然存在的真實,是陶器般溫馨的粗糙。實際上他的公司推出的手工產品——壁畫、刺繡、花玻璃、地磚、家具、玻璃陶瓷器皿——非常精美,工藝複雜,售價高昂,根本不能為他所期望的大眾所用。他最大的客戶是教堂。威廉·岡特一針見血地指出:「無論實施什麼計劃,拉斐爾前派藝術家總是會將他們中的隨便一個人作為執行人,那些規劃本身的輝煌構想就能賦予此人將計劃變成現實的能力。」莫裡斯公司的產品「體現了拉斐爾前派的價值觀,那就是:想像的地位遠遠高於實際功用。這可以解釋一種令人困惑的現象——莫裡斯常常殫精竭慮地製造一種實用的東西,一旦完成又根本不在乎它是否實用了。」比如紅屋,在裡面住過的人會誇讚它華美考究、富麗堂皇,轉而會接著說「但很不舒適」。紅屋內部空間過大,正面朝北,冬天格外寒冷,莫裡斯和韋伯是在夏天設計的房子,似乎完全忘了英國的冬天有多麼漫長。

莫裡斯提倡的「藝術是人所創造、為人所創造」直到20世紀才得以實現,「二戰」後藝術家為工業化生產提供設計成為普遍,公眾才真正享用到「文明」的設計。在19世紀60年代,莫裡斯的手工藝烏託邦夢想讓人不由得懷疑這家公司是不是心血來潮成立的,連朋友們都奚落他在手工藝中寄託的社會改良理論和建議。他熱衷把公司招來的工人培養成手工藝者,開會的議題經常是藝術,最後草草討論下業務便散會。合伙人福克納說這樣的會議「活像『快樂行會』或別的什麼俱樂部的聚會」。公司也沒什麼利潤,入不敷出。他越來越忙,銅礦的分紅也沒那麼豐厚了,他還要繼續向公司注資,他開始覺得負擔倫敦、肯特兩處房產有些力不從心,甚至從鄉下往返倫敦的交通費也顯得貴起來。他計劃把公司搬到紅屋,經營狀況卻不允許。公司業務最好的是室內裝飾,這需要他全身心投入公司事務。

此時他的婚姻也出現問題。妻子簡和羅塞蒂有了婚外情。莫裡斯第一次見到簡,是和羅塞蒂在牛津劇院裡看戲,她才17歲,是羅塞蒂的模特。她一頭烏髮,大大的眼睛,豐厚的嘴唇有著彎彎的曲線,散發出的野性之美完全不同於當時端莊典雅的淑女。莫裡斯對她一見鍾情,邀請她給自己當模特,畫了一幅架上油畫《桂妮薇王后》。這是莫裡斯僅存的一幅油畫,現存於泰特美術館英國館。在這幅繪於婚前一年(1858)的作品中,他把未婚妻描繪成亞瑟王的王后桂妮薇。桂妮薇有個情人騎士郎士洛,但她始終最愛亞瑟王。在亞瑟王被外甥害後,她到修道院隱居,孤獨度過了餘生。在這幅畫中看得出莫裡斯對婚姻也寄予了浪漫的理想主義。

反倒是羅塞蒂為簡畫了很多畫。在他的筆下,她是惡龍的祭品、但丁詩歌裡的皮亞、希臘神話中地獄之王哈得斯的妻子珀爾塞福涅、潘多拉、腓尼基人崇拜的愛與豐饒女神阿施塔特、但丁死去的戀人貝阿特麗絲……羅塞蒂的父親是義大利燒炭黨人,流亡到英國做義大利語教授。他原名加百列·查爾斯·但丁·羅塞蒂,因為熱愛詩人但丁,便將「但丁」作為第一個名字。1857年,莫裡斯和簡相愛後,羅塞蒂以他倆為模特,畫了一幅布上水彩畫《聖喬治和薩伯拉公主的婚禮》。威廉·岡特對羅塞蒂、莫裡斯二人的愛情觀有過絕妙的對比:

「莫裡斯說自己是個『北方人』。他喜歡聆聽雨打窗扉的聲音,這或許使他想起了迴蕩在寒冷狂風中的戰歌。而羅塞蒂分明是個『南方人』,懶懶散散,追求感官享受。『北方人』莫裡斯具有北方人的冷漠,這使他即使在關愛他人時也顯得不近人情。人們說,莫裡斯不懂的唯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去愛女人,儘管他的作品也表現愛情;他也從來不喜歡討論這個問題。但對『南方人』羅塞蒂來說,女人是他關注的焦點,是情感生活的核心;女人不但使藝術得以存在,而且使一切生活都變得可以忍受了。在與妻子的共同生活中,莫裡斯找到了滿足,但仍然是他全力投入的那種勞作的局外人,是個無關緊要的人,或許她時常會對自己這種處境感到厭倦。」

終於,莫裡斯放棄了紅屋,他們在紅屋只生活了5年。他一直籌劃著要擴建邊廂,給伯恩-瓊斯一家居住,終究不能實現。1865年,莫裡斯賣掉紅屋,全家搬到倫敦。他發誓,再也不回貝克斯裡赫斯,因為再見紅屋他無法承受失去之痛。到1896年去世,他再也沒有回過這裡。

之後的137年,紅屋一直作為家庭住宅,主人換了一位又一位,其中不乏藝術、設計界名流。1889~1903年的主人是記者、藝術評論家查爾斯·霍姆(Charles Holme),他創辦了重要的藝術雜誌《TheStudio》;之後住在裡面的是建築大師、室內和家具設計師愛德華·墨菲爵士(SirEdwardMaufe),他因設計了吉爾福德大教堂(Guildford Cathedral)而聞名。上世紀50年代,主人換成了建築師愛德華·霍蘭比(Edward Hollamby)夫婦。這些人深深理解莫裡斯,他們較好保存了紅屋的原貌,極少改變原有的設計和藝術風格、工藝細節。2002年,英國國民託管組織(TheNationalTrust)接管了紅屋,對其進行了更深入徹底的整修,盡最大可能恢復了原貌,現對公眾開放。

(主要參考資料:《拉斐爾前派的夢》,William Gaunt著,肖聿譯;《建築的七盞明燈》,JohnRuskin著,張璘譯)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1期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3)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3)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1期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2)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2)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1期
  • 設計大師 | 威廉·莫裡斯
    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位設計師,他被稱為「現代設計之父」「現代設計的起跑點」,在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人物,他就是: 威廉·莫裡斯 相信大家都對他設計的「紅屋」耳熟能詳。△紅屋 威廉·莫裡斯是現代設計史上思想與設計實踐都取得重大成就的人物,他不僅是設計師,還是詩人、早期社會主義活動家及自學成才的工匠。寫作出版了《地上樂園》《藝術與社會主義》《世外之樹》等著作,是當之無愧的大師。 一般來說,能成為大師級人物的人,童年開始就與常人不同。
  • 「圖案之王」威廉·莫裡斯,成就跨越百年的時尚
    作為這次運動的發起人,威廉·莫裡斯在設計上開啟了一種嶄新的藝術風格,一改維多利亞時代的流行趣味。接下來,隨小編一起走進他的「花花世界」一探究竟。    ▲威廉·莫裡斯最知名的設計圖案之一:草莓小偷(Strawberry Thief),圖片來源網絡  「復古迷」為娶女神蓋婚房  威廉·莫裡斯(William
  • 威廉·莫裡斯——現代設計之父,他的設計一點也不現代
    威廉·莫裡斯19世紀最偉大的設計師之一, 出於改善當時英國設計過分裝飾的目的,他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設計改革運動,這場運動發源於英國,影響波及歐美,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工藝美術運動。工藝美術運動也是近代歐美一系列設計改良運動的源頭,莫裡斯的很多先進的設計理念得到傳承和發揚,他因此被設計史學界稱為現代設計之父。
  • 威廉·莫裡斯丨 英國最傑出的設計大師,一位不走尋常路的藝術人生
    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這位大神級人物,威廉·莫裡斯。他的頭銜有,工藝美術運動創始人,英國最傑出的設計師,被後人譽為「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裡斯,1834年3月24日,出生於英國的沃爾瑟姆斯託。他的父親是成功的股票經紀人,家庭富裕殷實,屬於當時中產階級家庭。母親對小威廉的教育從小也抓得緊。14歲的小威廉就進入當時的名校莫爾伯勒學院進行學習(優秀)。
  • 威廉·莫裡斯:最前衛的古典主義者
    ——威廉·莫裡斯(1834–1896),《愛就足矣》 設計先驅、印花之王、對抗時弊的詩人——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用一件件偉大的藝術作品點亮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更是影響了今天遍布在世界各個角落的設計師與藝術家。
  • 靈動的設計:威廉·莫裡斯的經典設計紋樣
    靈動的設計:威廉·莫裡斯的經典設計紋樣 陳曄 2019-01-21 14:10 來源:《靈動的設計 :威廉·莫裡斯的經典設計紋樣》
  • 「圖案設計」莫裡斯圖案,誰說有了事業後才能有愛情
    本文和大家聊一聊與莫裡斯圖案有關的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背景起源2、莫裡斯及其作品3、圖案特點4、應用方向1、背景起源機械化生產發展迅速的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2、莫裡斯及其作品簡單介紹:威廉·莫裡斯,19世紀英國著名的詩人、
  • 威廉·莫裡斯《愛便足矣》|迪新讀詩
    「 詩人簡介 」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是一名英國藝術與工藝美術運動的領導人和英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早起發起者,也是一名世界知名的家具、壁紙花樣和布料花紋的設計者兼畫家,他同時是一位小說家和詩人。
  • 小紅屋S8全景相機,單目設計能帶來怎樣的體驗?
    但是小紅屋卻要違反這一慣例,小紅屋S8全景相機採用了單目設計,整體機身重255g,相比其他全景相機相比,帶小紅屋S8出門拍攝簡直就是捎帶手的事,僅比iPhone 11ProMax重不到30g。 小紅屋S8機身尺寸為94*78*26(mm),放在攝影包內並不會佔用很多的空間,重點是小紅屋S8的底座是可以固定在攝影三腳架上。意味著你出門拍攝的時候,想拍全景了,可以直接固定在攝影三腳架上。 小紅屋S8採用了整體黑色設計,整個機身只有快門鍵和開關機鍵,快門鍵採用了紅色點綴,小紅屋在其本就簡約的機身上為我們增添了一份美感。